第2533章 當年事

左都護孫尚香招集關中文武議事,安西大都督魯肅、軍師賈詡,負責關中新政推行的諫議大夫荀彧出席,並且坐在京兆、馮翊、扶風三郡太守之前。

實際上,他就是關中文臣之首,只是沒有正式的名份而已。

三郡太守都尊敬荀彧,關中豪族也很配合他的工作,新政推行順利,已經基本完成。

當然,背地裡的討價還價避免不了,荀彧也爲此付出了不少心血。好在有左都護府、安西都尉府的大軍坐鎮,司州刺史滿寵又惡名在外,沒人敢冒着傾家覆族的危險,真正和荀彧撕破臉。

總而言之,當年荀彧做漢朝尚書令時沒做成的事,今天做成了。

會議開始,先由天子特使、行營主簿楊修轉達天子詔書。

詔書分兩部分:一是對關中新政推行進度的滿意,下詔嘉獎以荀彧、三郡太守爲首的相關人員;二是宣佈秋後進攻漢中的命令,要求關中各郡做好準備。

宣佈完詔書,孫尚香先請荀彧發言。

荀彧也沒客氣,介紹起了關中形勢,言語雖平緩,卻也掩飾不住欣慰。

經過兩年的努力,新政的推行基本到位,爲關中積累起一絲元氣,讓百姓看到了生存的希望。尤其是從涼州遷來的百姓,他們不僅在關中正式落了戶,又免除了世代爲兵的徭役,對新生的大吳政權頗有好感,對紀律嚴明的吳軍也多了幾分親近。

他們清楚,關中大族之所以那麼好說話,都是因爲有吳軍坐鎮。這些關東來的將士紀律嚴明,不僅不擾民,還經常幫他們幹活,救災時更是不辭勞苦,衝在最前面,無愧子弟兵稱號。

他們雖然不是關東人,卻也將這些意氣風發,甚至有些驕傲的年輕人當成了自家子弟。隨着左都護孫尚香下達徵兵令,一批批年輕子弟通過嚴格的選擇,成爲大吳新卒,子弟兵的稱呼進一步落地,喊起來無比自然、親切。

向孫尚香介紹了情況後,荀彧不失時機的提出了警告。關中雖然恢復了一些生機,離富足還有相當的距離,戶口的缺口還很大,支撐不起長時間的戰事,否則剛剛穩定的形勢很可能再次惡化,之前的所有努力都會付之東流。

孫尚香問荀彧,以關中目前的人口、物資,能支持五萬大軍征戰多久?

荀彧仔細盤算了很久,給出一個答案:如果從秋收以後開始算,能在三個月內解決是最好,最遲不能超過一年。春播時可以適當拉長一點時間,秋收卻不能耽擱。如果在明年秋收之前,徵發的民伕還不能回家,大量的糧食很可能會因爲一場風雨白白的爛在地裡,糧食供應必然會出現缺口。

關中這幾年的天氣都不太正常,水災、旱災連續不斷,甚至還出現了夏天下冰雹的事,如果不是學者們漸漸放棄了災異學說,而關中駐軍又及時救災,朝廷又多次減免租賦,關中不可能有今天的安定局面。

孫尚香點點頭,向荀彧表示感謝。

隨後,孫尚香又逐個詢問了相關人員,確定兵員、運力、物資都能夠及時到位,最後由陸遜進行秋後關中作戰的基本方略陳述。聽完陸遜的方案後,很多人都鬆了一口氣,就連荀彧的擔心都減輕了幾分。

吳軍與以前的軍隊最大的不同點在於他們數量雖少,卻是常備兵,服役期間不務農,專心訓練。所以不管是駐守關中,還是出征漢中,對地方的影響都不大,最大的影響就是物資運輸產生的消耗,徵發民伕主要就是爲了解決勞力不足的問題,不會長期徵發。道路修整完畢,相關物資運送到位後,只要不出現重大意外,絕大部分民伕就可以回家務農。

這個重大意外就是指遭受重創,兵員或者物資嚴重短缺,無法完成既定作戰任務,必須再次徵發士卒、補充物資才能繼續作戰。不管是因爲天災,還是因爲人禍,一旦出現這樣的意外,大軍的第一選擇將是撤回關中,而不是繼續作戰。

之所以這麼說,就是爲了向荀彧等文臣表明,作戰是有計劃的,是有底線的,絕不可能演變成窮兵黷武,不會危及到關中的發展。

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更會如此。

陸遜說這句話的時候,放慢了速度,加重了語氣。

魯肅與賈詡對視了一眼,會心而笑。

——

會議結束,孫尚香請魯肅、賈詡留下,商量秋後的具體戰事。

楊修、荀彧也列席會議。

魯肅神態輕鬆。最近的一系列安排,尤其是陸遜今天的那幾句話打消了他的顧慮。

他是安西大都督,西方的戰事都由他負責,左都護孫尚香移駐關中,有全面負責關西軍務的可能,與他的轄區形成了重合,衝突是遲早的事。這一年多來,雖說雙方沒有發生任何不愉快的事,可要說他一點不擔心,那也是不現實的事。如果不是他信任天子,而孫尚香又年輕,矛盾或許已經激化了。

天子特使楊修來到關中,只與孫尚香見面,卻遲遲沒有與他這個安西大都督見面,讓他多少有些擔心。漢中的戰事由誰來負責?這不僅關係到他個人,也關係到他麾下諸將的前程。

現在他可以放心了,趙雲、張繡、毌丘興出鎮涼州,他這個安西大都督出隴關的日程也快了。孫尚香要負責漢中戰事,短時間內不可能西進,他們之間拉開距離,重合的部分小少了,直接衝突的可能性也小了。他也許要聽孫尚香的節制,卻有相當的自主權。

甚至連節制的關係都不存在。

五大都督府本來就是直接由天子節制的。

楊修傳達了另一份詔書:在孫尚香出征漢中期間,魯肅坐鎮關中,並做出西進的準備。一旦平定益州,魯肅即出隴關,坐鎮涼州。天子有一個初步計劃,大致以五年爲一個階段,魯肅逐步西進,在二十年內恢復對蔥嶺以東的全面控制。此後,由左都護孫尚香接棒,越過蔥嶺。

魯肅今年三十三歲,孫尚香十七歲。二十年後,魯肅五十三,差不多可以辭去大都督的職位,回朝任職。孫尚香三十七,正是經驗和體力最好的時候,又積累了足夠的威望,再加上陸遜的輔佐,完全擔得起對外征伐的重任。

有了這道詔書,魯肅可以徹底放心了。

趁着魯肅心情好,孫尚香提出,請魯肅以安西大都督的身份在巡視隴右,尤其是武都,做好秋後出征的準備。在預定的作戰方案中,從武都進軍漢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而武都有大半還在蜀軍控制之中。

魯肅欣然從命。

涼州本來就是他的轄區,他義不容辭。

——

會議結束,孫尚香招待了一頓飯,雖無山珍海味,卻頗精緻。份量不多,很適合荀彧、賈詡這樣的中老年讀書人。

至於正當壯年的魯肅,估計回去還得補一餐。

吃完飯,魯肅就和賈詡告辭了。楊修送荀彧,一路步行走到荀彧家。

荀彧住的是當年鍾繇送的小院。除了琉璃有破損,換了幾塊之外,其他的都沒變。地方不大,卻很安逸。唐夫人也回來了,一身越布夏衣,正帶着兩個婢女用井水沖洗庭院,見楊修上門,連忙上前見禮。

楊修揚了揚手裡的茶葉包。“勞煩夫人燒點水,今年的春茶,廬山雲霧。”

唐夫人掩嘴而笑,接過茶葉,轉身命婢女去燒水。

荀彧與楊修上了堂,來到書房。書房裡的那張大案還在,案上整整齊齊的堆着幾摞書,還有一些文卷。沿牆多了一排博古架,上面有一些書卷,更多的是一些磚瓦,洗得乾乾淨淨,沒有半點塵土。

“這是什麼?”楊修湊過去看了一眼。

“一些舊物。”荀彧淡淡地說道:“未央宮廢址上撿來的。”

楊修拿起一塊瓦當看了看,果然看到未央二字,不禁揚揚眉,哈哈一笑。“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作了土。睹物思人,是不是常有感傷?”

見楊修談笑風生,不見半絲感懷,只有調侃之意,荀彧自失的一笑。

他與楊修同屬兔,卻正好差一轉,十二歲。他出身潁川豪強,在漢朝做過官,還是天子親近的重臣。楊修雖出身四世三公,卻沒有漢朝做過官,他從一開始就是吳國之臣。

兩人對漢朝的感情自然不同。

“是啊,從這一點上看,陛下以身作則,厲行節約,是真的以史爲鑑。”

楊修轉頭看着荀彧。“荀文若,你話裡有話啊。難道陛下就這一點是以史爲鑑?”

荀彧笑而不語,伸手示意楊修入座。兩人隔着大案,楊修瞥了一眼旁邊的文卷,用眼神詢問荀彧。荀彧主動將文卷推到楊修面前。“正在請教你這個才子。如果能幫我潤色一番,那就更好了。”

楊修展開文卷,一目十行,一會兒就讀了幾頁,嘴角的笑意也越來越明顯。

這是一份記載漢末的私史,從黨錮之禍說起,開篇就是三君——陳蕃、竇武、劉淑的小傳,一直寫到吳國肇立,天子登基,諸多漢朝老臣與會,見證新朝的誕生。

楊修放下文卷,似笑非笑,卻不置一辭。

“還能看嗎?”荀彧不緊不慢地問道。

“不僅能看,而且好看。”楊修眼皮輕挑,笑出聲來。“如果氣死幾個,就更好看了。”

“氣死?不至於吧?”

楊修沒有說話。正好唐夫人帶着侍女進來,奉上衝泡好的茶。楊修很驚訝,唐夫人這燒水的速度也太快了些。唐夫人解釋說,荀彧有喝茶的習慣,而且性子比較急,一坐下就要喝,所以她養成了習慣,第一次只燒小半壺,很快就能燒開,讓荀彧先喝上,再燒一大壺備用。

楊修讚了一聲:“依我看,夫人比文若更當得起王佐二字。”

唐夫人俏目微閃,雖然眼角已經有了淺淺的魚尾紋,眼神卻依然靈動。看到案上的文卷,她會心而笑,順手收了起來。“都是閒的。明明不是良史之才,偏要學人著史。好在主簿是至交,要不然傳出去,不知道怎麼被人笑話。”

“夫人說是笑話,我倒真想起一個笑話,與趙祭酒有關的,不知文若聽說過沒有。”

“趙邠卿?”荀彧也來了興趣。

楊修點點頭。“文若,問你一件事,趙邠卿與陸伯言私交如何嗎?”

荀彧仔細想了想,也不禁驚奇。孫尚香進駐關中之後,除了軍務之外,對其他事務也很關心,教育就是其中一項。關中書院落成時,孫尚香還去見禮。按理說,趙岐與陸遜見面的機會很多,加上他與陸遜的從祖父陸康的交情,應該往來密切纔對。

可是他從來沒有聽說趙岐與陸遜有私人交情。

“他們之間有過節嗎?”

“過節倒是談不上。也就是當年在趙祭酒赴關東,與計相坐而論道,伯言負責記錄,多寫了那麼一筆。”楊修越想越好笑,最後忍不住笑出聲來,險些嗆了。他搖搖手。“不說了,不說了,背後不說人短,你要是有興趣,還是去問趙祭酒本人吧。”

荀彧見楊修神情詭異,估計沒什麼好事,也沒往下問。兩人說了一陣閒話,又回到了當前的形勢上。荀彧做了一番鋪墊後,佯作隨意地問道:“德祖,我有一事不明,你能否爲我解惑?”

“什麼事?”

“我聽說蔣子翼在宕渠,辛仲治去了陛下行營,時間也不短了,爲什麼一直沒談成,眼下還有大戰一場的意思?莫不是曹孟德父子的貪得無厭,不肯稱臣?”

楊修眨眨眼睛。“這倒不是。文若想必也清楚,曹孟德的妻妾、子女其實都在陛下手中,曹子修更是陛下的妹夫,他們之間的私交也不錯。曹孟德若肯稱臣,就算蜀王保不住,封侯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不過,談下來的總不如打下來的,你說對吧?關中有你荀文若從中斡旋,新政推行還算順利,益州有誰?總不能讓甘興霸那個錦帆賊回益州主持新政吧。”

第033章 攻佔蔡洲(求推薦,求收藏!)第1906章 用心良苦第1050章 論功議將第1993章 三思後行第763章 貌合神離第1511章 未老先衰第291章 許劭第2053章 賈詡三策第1341章 幹得好第015章 父與子第831章 士氣第1807章 閻柔衝陣第2154章 道不遠人第1102章 天塌不下來(迪迪卡卡俱樂部打賞加更)第1092章 近慮遠憂(撒哈拉漁夫2打賞加更)第2460章 言外之意第2413章 祭天第1693章 無意更傷人第393章 天下之約第1370章 真名士自風流(love北斗楓打賞加更)第1675章 識象否第1453章 嫁禍第2022章 分歧第1449章 還差一刀第1945章 黑鍋第881章 風雲變第1682章 技高一籌第378章 代溝第1850章 虛驚一場(求保底月票!)第1549章 庸人自擾第2188章 噩夢第1636章 屯田校尉第810章 文和計第2090章 窮則變第2075章 戰法革新第449章 教你做人第2545章 首戰不利第908章 有眼不識英雄(yzgwin9打賞加更)第1279章 入職第2478章 攻心第1461章 以快打慢(碧空雁打賞加更)第1923章 見微知著第012章 站得高,看得遠(求收藏,求推薦!)第773章 羣賢畢至第2463章 紙上談兵老莊有話說,很重要!第1550章 民心即天命(求推薦!)第693章 多算者勝第636章 秀才遇到兵第537章 逼降(書蟲小6打賞加更)第1286章 加官進爵第1800章 惺惺相惜第648章 攻心(撒哈拉漁夫2打賞加更)第2175章 公苗與伯苗第765章 理直氣壯(gaolaochou打賞加更)第1157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2472章 自投羅網第2254章 心之城第2105章 不是對手第1879章 家與國第1256章 不落地第2462章 繞指柔第1207章 拉人第2375章 馬超出擊第2053章 賈詡三策第2419章 人民的呼聲第606章 履霜堅冰至第2067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121章 鄧展第1073章 殺人與誅心(亂武三國打賞加更)第004章 咽不下這口氣(書友亂武三國萬點打賞加更)第1329章 交易(求月票!)第1411章 想象很豐滿第1074章 打仗就是燒錢第1371章 人言可畏第2201章 大考第1003章 中局第一手(有空來潛水打賞加更)第566章 寶車香閨第446章 小人喻於利第330章 家人第2115章 以海爲田第1544章 初心第405章 駱俊第367章 僅以身免第1042章 衆志成城(求推薦!)第541章 好夢第2258章 納降第717章 看不上第037章 小露崢嶸第1382章 心比天高第244章 稍縱即失第2196章 相見歡第1283章 三人行第110章 棋逢對手第077章 急行軍第1808章 第一戰第623章 董和勸降第352章 有富無貴第1391章 棋逢對手(撒哈拉漁夫2打賞加更)第375章 機緣
第033章 攻佔蔡洲(求推薦,求收藏!)第1906章 用心良苦第1050章 論功議將第1993章 三思後行第763章 貌合神離第1511章 未老先衰第291章 許劭第2053章 賈詡三策第1341章 幹得好第015章 父與子第831章 士氣第1807章 閻柔衝陣第2154章 道不遠人第1102章 天塌不下來(迪迪卡卡俱樂部打賞加更)第1092章 近慮遠憂(撒哈拉漁夫2打賞加更)第2460章 言外之意第2413章 祭天第1693章 無意更傷人第393章 天下之約第1370章 真名士自風流(love北斗楓打賞加更)第1675章 識象否第1453章 嫁禍第2022章 分歧第1449章 還差一刀第1945章 黑鍋第881章 風雲變第1682章 技高一籌第378章 代溝第1850章 虛驚一場(求保底月票!)第1549章 庸人自擾第2188章 噩夢第1636章 屯田校尉第810章 文和計第2090章 窮則變第2075章 戰法革新第449章 教你做人第2545章 首戰不利第908章 有眼不識英雄(yzgwin9打賞加更)第1279章 入職第2478章 攻心第1461章 以快打慢(碧空雁打賞加更)第1923章 見微知著第012章 站得高,看得遠(求收藏,求推薦!)第773章 羣賢畢至第2463章 紙上談兵老莊有話說,很重要!第1550章 民心即天命(求推薦!)第693章 多算者勝第636章 秀才遇到兵第537章 逼降(書蟲小6打賞加更)第1286章 加官進爵第1800章 惺惺相惜第648章 攻心(撒哈拉漁夫2打賞加更)第2175章 公苗與伯苗第765章 理直氣壯(gaolaochou打賞加更)第1157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2472章 自投羅網第2254章 心之城第2105章 不是對手第1879章 家與國第1256章 不落地第2462章 繞指柔第1207章 拉人第2375章 馬超出擊第2053章 賈詡三策第2419章 人民的呼聲第606章 履霜堅冰至第2067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121章 鄧展第1073章 殺人與誅心(亂武三國打賞加更)第004章 咽不下這口氣(書友亂武三國萬點打賞加更)第1329章 交易(求月票!)第1411章 想象很豐滿第1074章 打仗就是燒錢第1371章 人言可畏第2201章 大考第1003章 中局第一手(有空來潛水打賞加更)第566章 寶車香閨第446章 小人喻於利第330章 家人第2115章 以海爲田第1544章 初心第405章 駱俊第367章 僅以身免第1042章 衆志成城(求推薦!)第541章 好夢第2258章 納降第717章 看不上第037章 小露崢嶸第1382章 心比天高第244章 稍縱即失第2196章 相見歡第1283章 三人行第110章 棋逢對手第077章 急行軍第1808章 第一戰第623章 董和勸降第352章 有富無貴第1391章 棋逢對手(撒哈拉漁夫2打賞加更)第375章 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