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8章 曹仁的反擊

荀攸提出了先破曹仁,再攻江州的方案。

理由有三個:曹仁離開了僰道,可以野戰而勝;江陽離符節不過百餘里,是去江州路程的三分之一;擊敗曹仁,成都門戶大開,益州腹地唾手可得,可以推行新政,以益州之糧給軍,減少補給困難。

從兵法上而言,也沒有不取背後之敵,先攻堅城的道理。

言簡意賅,一針見血。

孫翊與諸葛亮相視而笑。今天這個局面,他們已經有所預料。荀攸的能力毋庸置疑,但他顯然不熟悉——或者說不屑於遵從大吳關於軍謀制度的,根本沒有給鄧芝等人討論、發言的機會。

一旦荀攸隱退,周瑜身邊的軍謀力量會有一個明顯的斷層。這是天子一直警惕的,但荀攸顯然沒當回事,而周瑜本人也沒有放在心上。

諸葛亮欠欠身。“荀君,亮有一疑,還請荀君指教。”

荀攸微微頜首。“請諸葛軍師直言。”

“周大都督也好,右都護也罷,將來都是要征伐海外的,在座諸君想來也不甘心解甲歸老,益州不過是演兵之地。如果先取成都,只剩江州、魚複數縣,萬一曹操主動請降,那可就沒有練兵的機會了,會不會有些可惜?”

賀齊、祖郎無動於衷,鄧芝等人當日卻是聽到諸葛亮與荀攸問答的,也等着這樣的機會,只是不敢主動發問,聽得諸葛亮提出這個疑問,立刻投來支持的目光。

荀攸愣了一下,暗自慚愧。他眼裡只是戰事,卻忘了戰事只是手段,鍛鍊將領、軍謀纔是根本。

“諸葛軍師有何高見?”

“高見不敢當。”諸葛亮笑道:“亮聞陛下在巫縣,命諸將輪流上陣,與曹操交鋒,兩個多月下來,諸將皆受益匪淺。或者,我們也可以效仿陛下之法,由周大都督和荀君坐鎮中軍,諸將出擊,以夏侯惇、曹仁爲礪石,檢驗一下這幾個月的練兵成果,再演練一下諸部協同作戰,取長補短,互相增益。”

賀齊點頭附和。如此一來,他也有機會像朱桓、紀靈一樣指揮兩三萬人的大戰,而不是隻有本部數千人馬。對一個將領來說,能不能指揮萬人甚至萬人以上規模的戰事,這是一個分水嶺,有人可能一輩子也跨不過去。有這樣的機會試試身手,還有周瑜、荀攸在一旁指點、掠陣,當然是再好不過。

祖郎也表示贊同。雖然他之前做山賊時,也常有指揮幾萬人的機會。可是指揮那些烏合之衆作戰,與指揮訓練有素的吳軍作戰,那完全是兩個概念。

周瑜也覺得有道理。孫策讓他指揮這場戰事,本身就有讓孫翊見習的意思。孫翊本身已經是指揮兩三萬人作戰的大將,只是經驗有限,要他再帶一帶,就像孫策親自指導孫尚香取河東一樣。

從軍征戰,雖說天賦很重要,有沒有人指點也大有不同。

就他自己而言,他也需要這樣的機會來歷練麾下將領,將來遠征天竺,不可能每戰都由他自己親自指揮,賀齊、祖郎等人率部獨立作戰是避免不了的事。

周瑜與荀攸商量了一下,採納了諸葛亮的意見。作戰方案不變,只是增加了一個練兵的目的,將主要的任務分割給賀齊、祖郎、蔣欽爲首的幾名將領,荀彧、諸葛亮則負責指導鄧芝等軍謀按照吳軍作戰準備,強化軍謀的參謀作用。

對這個決定,鄧芝、魏延等年輕人最爲歡迎。經過這樣的一次大戰,他們能收穫更多。

荀攸也有意識的調整了自己的做事方法,將更多的發言機會留給鄧芝等人,由他們來設計作戰方案,然後根據各人的特點進行鍼對性的指導,彌補他們的不足。

這樣的事以前基本沒出現過,他們多少都有些不適應,大家都有些尷尬。好在有諸葛亮在一旁協助、斡旋,避免不必要的衝突和誤會,很快就體會到了其中的益處。

很多時候,心裡的想法有沒有說出來,能不能經得住別人的質疑,區別還是很大的。有些想法看起來很不錯,卻可能是自己一廂情願。有些想法看起來荒唐,根本沒有可行性,卻可能是自己沒想到那個點,別人或許只是一句話,就能解決自己想不通的事。

總而言之,集思廣益對每個人都有用,只是多少而已。

反覆討論了作戰方案後,周瑜命蔣欽留守符節,防備夏侯惇去而復返,然後全軍趕往江陽。

之所以留下蔣欽,是因爲蔣欽在孫策身邊多年,從一開始就是這種作戰方式,之前的戰績也證明他早就是一名合格的萬人將,可以獨當一面。

與此同時,周瑜傳書黃忠,通報自己的作戰方案,請黃忠先完成對江州的牽制。他將在擊破曹仁後,回師江州,與黃忠併力,圍攻夏侯惇部。

周瑜又傳書左都護孫尚香,請孫尚香提供一部分騎兵。平原野戰,騎兵能起到關鍵作用,尤其是在追擊的時候。周瑜只有百餘親衛騎,沒有成建制的騎兵,曹仁卻有一個騎兵營,大約有千人左右。

以曹仁的用兵習慣,不可能不利用這幾乎是唯一的優勢。

——

曹仁站在地圖前,半天沒有動。

夏侯惇撤出符節之前,給他送了個消息。收到那個消息,他就預料到會有今天這個局面。

他只是沒想到周瑜和孫翊會合兵一處。

雙方的兵力出現了逆轉,再加上吳軍的戰鬥力,正面作戰,他幾乎沒有勝算。要想取勝,唯有出奇。否則就算他放棄江陽,撤回僰道,也是必敗之局。

“永年,形勢如此,奈何?”曹仁緩緩轉身,打量着張鬆,淡淡地說道。

張鬆身材矮小,在曹仁面前像個未成年的孩子。他聳着眉,撫着脣邊的鬍鬚,同樣淡淡的說道:“退守僰道,靜觀其變。”

“靜觀其變?”曹仁轉身,坐回席中,端起案上的茶杯,呷了一口。“能有什麼變?”

“等戰機。”

曹仁瞥了張鬆一眼,欲言又止。他知道張鬆說的戰機是什麼,曹操已經有消息給他。張鬆是彭羕的好友,和法正的關係也不錯,他自然也清楚彭羕在忙什麼。

只是坐等未免消極。

萬一彭羕找不到機會呢?

張鬆等的不是戰機,而是投降的機會。

“永年最近可曾與尊兄聯絡?”

張鬆眉心微蹙,猶豫半晌後,點了點頭。

他的兄長張肅原本任巴西太守,巴西失守之後,張肅便棄官逃回成都。之所以沒有投降,是因爲孫尚香下令在巴西推行新政,大族的土地都在收繳之列,張肅一聽就跑了。

但他後來就後悔了。原因很簡單,他聽說陳宮在爲孫尚香奔走,勸說巴西大族接受吳國新政,而且進展不錯。具體是什麼理由,他不清楚,但他相信陳宮,所以正在等巴西的反饋。

可是這話不能對曹仁說,至少不能明說。曹仁肯定有成都的消息,大家心照不宣。

曹仁向後靠了靠,眼皮下垂。“永年與楊季休相熟否?”

張鬆搖搖頭。他不喜歡楊洪,素無來往。

“孫翊攻江陽,楊季休不敵,撤走之前,與諸葛亮見過一面。”

“是嗎?”張鬆面色大變,眼珠連轉。楊洪與諸葛亮見面,是議降還是另有目的?不管怎麼說,這都不是一個好消息。

“我聽說,諸葛亮之所以如此禮遇楊季休,是因爲楊季休在南廣作戰得力。”曹仁嘆息道:“雖與吳國君臣爲敵多年,卻不得不承認他們的氣度,對才能之士敬重有加。”

張鬆心中一動,張了張嘴,又將涌到嘴邊的話嚥了回去。不管曹仁說這話是不是別有用心,他所說的都是事實。吳國君臣敬重強者,鄙視弱者,是衆所周知的事。

太史慈曾與孫策惡戰,但他歸降之後,卻成了吳國大將。于禁在交阯與太史慈纏鬥多時,如今敗亡,卻還是得到了蔣欽的禮遇。

相比之下,那些沒能給他們造成威脅的人就算主動投降,也無法得到足夠的尊重。

最明顯的就是長安老臣,幾乎都被閒置了,只有士孫瑞入職中樞。

張鬆沉吟片刻,笑道:“楊季休雖有才,如何能與將軍相提並論。從兗州到益州,將軍與孫吳君臣交鋒十餘年而不敗,大概也只有大王、太子可以媲美。”

曹仁苦笑。“交鋒十餘年屬實,不敗卻難。如今大王寄希望於彭永年,我也只能寄希望於你張永年。只是不知道益州兩永年,哪個更勝一籌。”

“我雖不敢與彭永年相比,卻也不敢辜負將軍厚望。狹道相逢勇者勝,將軍若想挽大廈於將傾,怕是要冒些險。”

“願聞其詳。”曹仁坐直了身體,正色道。

——

周瑜剛剛進入江陽縣境,便收到潘濬傳來的消息。

曹仁解了江陽之圍,卻沒有直接撤回僰道,在縣西的方山一帶立營,看樣子還沒死心。

周瑜等人商議之後,判斷曹仁延滯不走的原因可能有二:要麼是擔心他們增兵江陽之後,回師進攻江州;要麼是不死心,想在野戰中取勝。方山臨江,很適合以守代攻。且曹仁有不少戰船,可以方便的來往於大江南北,水面作戰有一定優勢。

對他們來說,這當然是個不錯的機會。與其趕到僰道去攻堅,不如在方山野戰。

周瑜命令賀齊、祖郎率部先行,一在江南,一在江北,迂迴到曹仁身後,切斷他的退路。

在軍議中,鄧芝率先提出,要警惕蜀軍誘敵。蜀軍有騎兵,最利奔襲。此外曹仁駐兵方山,即使是迂迴,也要從方山附近經過,很可能會遭到曹仁的伏擊。

鄧芝的建議得到了荀攸的贊同,正式警告賀齊、祖郎,急行軍中一定要留有餘力,隨時應變。

賀齊、祖郎躬身領命,告辭而去。

考慮到蜀軍的戰船優勢,周瑜自己也提高了警惕,派人通知潘濬,讓他加強對江面的控制,別讓蜀軍水師有可趁之機。曹仁遊俠出身,用兵穩健而又狠辣,一旦有戰機,他極有可能行險。

尤其是現在這種形勢下。

第三天下午,當週瑜率部趕到江陽,在雞峰山紮營。

潘濬趕來拜見,彙報戰況。就在周瑜到達的前夜,曹仁企圖用水師突破吳軍防線,奔奔周瑜。不過他守得嚴實,曹仁沒能找到機會。

此外,根據斥候彙報,曹仁麾下的騎兵昨天出了營,去向不明,很可能是截擊賀齊、祖郎去了。

當晚,周瑜先後收到賀齊、祖郎傳來的消息。他們在不同的時間點遭遇蜀軍,有步有騎,雙方有小規模接觸。他們行蹤暴露,迂迴包抄的計劃可能會泡湯。從斥候的報告來看,曹仁很可能會選擇撤回僰道。

賀齊、祖郎不約而同的提出了強行軍追擊,以免曹仁逃回僰道,不得不進行攻堅。如果能在野戰中擊潰曹仁,顯然是目前最佳選擇。

緊接着,中軍的斥候也送來消息,駐守在方山的蜀軍有移營的跡象。

戰機轉瞬即逝,周瑜不敢怠慢,召集軍謀議事,分析軍情,策劃應變方案。

對曹仁可能的舉動,尤其是方山大營的變化,軍謀們出現了分歧。

有人認爲曹仁是想撤回僰道,據城而守。我軍回援,曹仁牽制我軍,爲夏侯惇減輕壓力的目的已經達到,又察覺了我軍包抄的意圖,撤回僰道據守是順理成章的事。

因此,應該立刻發動進攻,咬住曹仁。

有人則認爲,方山到僰道有一百多裡,就算曹仁打算趁夜撤退,他也不可能逃脫我軍的追擊。夜間行軍太危險,很容易中伏,我軍又初來乍到,立足未穩,現在就發起追擊,體力消耗太大,萬一中伏,後果不堪設想。

雙方各執一詞,爭論不下,最後只能請荀攸裁決。

他們爭論的時候,荀攸一直在認真的聽,卻沒有任何表示。此刻面對面紅耳赤的幾個軍謀,他難得的笑了笑。“你們說的都有道理,但是忘了一個原則。”

“什麼原則?”

“因人設計。”荀彧緩緩說道:“你們只是依常理分析,推測曹仁的反應。卻忘了一點,此時此刻的曹仁,不可以常理計。你們不覺得這半天收到的各種消息太正常了嗎?”

鄧芝沉吟片刻,忽然恍悟。“軍師,你的意思是說,這些都是曹仁故意誤導我們的虛招,他就是要讓我們相信他要撤回僰道,然後……”

話音未落,大帳外突然響起刺耳的報警聲。

第2040章 以守待變(求推薦!)第626章 你變了第1826章 欲擒故縱第2208章 新義利說第2571章 困獸猶鬥第1040章 險中求勝第2199章 自食其力第1716章 糾結的趙溫第1941章 鞠躬盡瘁(求推薦!)第1140章 事出意外第2512章 雄心壯志第1175章 變則通第1388章 最後一戰第994章 牽着鼻子走第1928章 取捨之間第1606章 暴利第008章 各按天命(求收藏,求推薦!)第430章 訣別第1474章 以步破騎第044章 進退兩難第2067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2491章 親征第484章 這事不怨我(刀刀口打賞加更)第2562章 驕兵必敗第484章 這事不怨我(刀刀口打賞加更)第1359章 董襲的成長第291章 許劭第714章 閉門羹第1689章 一南一北第965章 唯快不破第507章 匹夫之勇第982章 風起青萍之末(求推薦票!)第832章 法聖人所法第1585章 千古奇文第152章 書生氣第1018章 步步緊逼第1676章 義與利第459章 李儒(週一,求推薦!)第656章 大局(佐菲獸打賞加更)第2353章 在其位,謀其政(求推薦!)第2532章 涼州代言人第703章 祖郎(月夜吟風打賞加更)第2220章 沮授進計第1824章 財大氣粗(日李綰姬打賞加更)第2412章 化胡爲夏第1731章 心有所畏第2181章 唯纔是舉第680章 騰挪第2520章 法正有壓力第035章 同僚相煎(求推薦,求收藏)第922章 唯快不破第1202章 有福之人第480章 父母心第069章 選擇第975章 絕對優勢第101章 投鼠忌器(求推薦,求收藏!)第037章 小露崢嶸第369章 劉備的機會第2277章 以柔克剛(求推薦!)第2209章 緩兵之計第1904章 深謀遠慮第2354章 羣英會第738章 一刀即勝第2359章 欠債要還第2348章 在戰鬥中成長第607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823章 同氣相求第704章 遇強則強第286章 分歧第1428章 高覽第912章 安天下(有空來潛水打賞加更)第2206章 浮屠與儒第1623章 兩長史第1319章 飲鴆止渴第1473章 挖坑高手(yzgwin9打賞加更)第775章 知人善用(兢兢業業寂寞哥打賞加更)第1681章 損人不利己第554章 烈士暮年第1807章 閻柔衝陣第131章 大家氣派第1844章 自作自受第1032章 你怎麼可能贏第2154章 道不遠人第1603章 又見楊儀第2075章 戰法革新第584章 靜極思動第1213章 黃巾力士第1197章 神仙來了第623章 董和勸降第747章 心虛第305章 孫郭問對第2186章 家務事第1950章 以力破巧第1358章 仁者愛人第953章 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第874章 人前人後兩週郎第1479章 天意第841章 傾蓋之交第616章 至簡與至繁第1290章 終有一別
第2040章 以守待變(求推薦!)第626章 你變了第1826章 欲擒故縱第2208章 新義利說第2571章 困獸猶鬥第1040章 險中求勝第2199章 自食其力第1716章 糾結的趙溫第1941章 鞠躬盡瘁(求推薦!)第1140章 事出意外第2512章 雄心壯志第1175章 變則通第1388章 最後一戰第994章 牽着鼻子走第1928章 取捨之間第1606章 暴利第008章 各按天命(求收藏,求推薦!)第430章 訣別第1474章 以步破騎第044章 進退兩難第2067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2491章 親征第484章 這事不怨我(刀刀口打賞加更)第2562章 驕兵必敗第484章 這事不怨我(刀刀口打賞加更)第1359章 董襲的成長第291章 許劭第714章 閉門羹第1689章 一南一北第965章 唯快不破第507章 匹夫之勇第982章 風起青萍之末(求推薦票!)第832章 法聖人所法第1585章 千古奇文第152章 書生氣第1018章 步步緊逼第1676章 義與利第459章 李儒(週一,求推薦!)第656章 大局(佐菲獸打賞加更)第2353章 在其位,謀其政(求推薦!)第2532章 涼州代言人第703章 祖郎(月夜吟風打賞加更)第2220章 沮授進計第1824章 財大氣粗(日李綰姬打賞加更)第2412章 化胡爲夏第1731章 心有所畏第2181章 唯纔是舉第680章 騰挪第2520章 法正有壓力第035章 同僚相煎(求推薦,求收藏)第922章 唯快不破第1202章 有福之人第480章 父母心第069章 選擇第975章 絕對優勢第101章 投鼠忌器(求推薦,求收藏!)第037章 小露崢嶸第369章 劉備的機會第2277章 以柔克剛(求推薦!)第2209章 緩兵之計第1904章 深謀遠慮第2354章 羣英會第738章 一刀即勝第2359章 欠債要還第2348章 在戰鬥中成長第607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823章 同氣相求第704章 遇強則強第286章 分歧第1428章 高覽第912章 安天下(有空來潛水打賞加更)第2206章 浮屠與儒第1623章 兩長史第1319章 飲鴆止渴第1473章 挖坑高手(yzgwin9打賞加更)第775章 知人善用(兢兢業業寂寞哥打賞加更)第1681章 損人不利己第554章 烈士暮年第1807章 閻柔衝陣第131章 大家氣派第1844章 自作自受第1032章 你怎麼可能贏第2154章 道不遠人第1603章 又見楊儀第2075章 戰法革新第584章 靜極思動第1213章 黃巾力士第1197章 神仙來了第623章 董和勸降第747章 心虛第305章 孫郭問對第2186章 家務事第1950章 以力破巧第1358章 仁者愛人第953章 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第874章 人前人後兩週郎第1479章 天意第841章 傾蓋之交第616章 至簡與至繁第1290章 終有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