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一面地獄,一面天堂(新年快樂!)

卡特里娜颶風橫掃得克薩斯州的煉油區後,算得上是“功成名就”了,後續的動向齊政不再刻意控制了。

卡特里娜颶風隨後向東北方向前進,儘管脫離了靈陣的加持,此後卡特里娜颶風的強度並不強,但其體型龐大,影響範圍廣,每到一處,無不帶來狂風暴雨。

最後,如同宿命一般,卡特里娜颶風依然是在進入俄亥俄州後,轉化爲一個溫帶氣旋,不久後就徹底“煙消雲散”了。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水文氣象預報中心最後一次對卡特里娜颶風的殘餘發出報告後,全美都吁了一口氣。

卡特里娜颶風的“二重擊”實在太暴躁了,從來沒有哪個颶風能像卡特里娜一樣,給美國帶來如此刻骨銘心的記憶。

但是颶風是走了,也留下了一個巨大的爛攤子。

卡特里娜颶風造成的經濟損失實在難以估算。

怎一個慘字了得?

卡特里娜颶風“第一擊”造成墨西哥灣海域路易斯安那州附近30個石油鑽井出現不同程度的破壞,9個煉油廠關閉;

“第二擊”造成得克薩斯州附近20個石油鑽井被摧毀殆盡,10個煉油廠被毀於一旦;以最樂觀的態度評估,卡特里娜登陸後至少六個月內,美國石油產量將減少3億桶,相當於美國墨西哥灣地區石油年產量五分之三。

同時,卡特里娜颶風的威力並不侷限在強風和洪水危害,還造成至少二十處油井溢油,溢油量遠超美國曆史上幾次最嚴重的溢油事故數量。

僅路易斯安那州就報告至少有6次較大程度溢油事件,溢油量超過600萬加侖;得克薩斯州附近海域溢油的狀況更爲嚴重,溢油量超過900萬加侖。

總計約達1500萬加侖的石油流入墨哥灣沿海河道——這既是經濟慘劇,也是環境慘劇。

卡特里娜颶風還造成墨西哥灣中部地區一百多萬人的遷徙。而在受災最嚴重的新奧爾良市,甚至沒幾個人願意回去居住。

還有其他如洪水長期不退、污物堆積、家庭和工業化學污物以及動物屍體……太多太多的問題了。

有些城市甚至90%的建築物遭到了毀壞,美國政府也是焦頭爛額,以至於美國總統公開發言,完全恢復到災前水平需要數年乃至十年的時間。

美國政府前後撥付了超過1200億美元用於災區恢復和重建。這一重建資金還不包括石油供應的中斷帶來的經濟損失、墨西哥灣地區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的損失,以及出口商品如穀物停滯等的影響。

卡特里娜颶風整體造成的經濟損失可能高達5000億美元,較原歷史翻了不止一倍,堪稱美國史上破壞最大的颶風。

……

其實美國國家大氣海洋局對此次颶風的預報是比較成功的,即使是變異後的卡特里娜颶風,也提前發佈了預警信號,但最終仍造成了災難性結果。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國在應急體系上存在的問題以及應對災難準備上的不足。

面對空前的損失,美國民衆對政府一片質疑和批評,而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則互相推諉甩鍋,一地雞毛。

齊政纔沒空管美國國內的“大戲”——如果說卡特里娜颶風對美國而言是地獄般的存在,對於嘉穀而言,簡直就是天堂送溫暖的天使。

回到刺客基金投資的原油期貨上,簡直是賺得盤滿鉢滿。

卡特里娜颶風兩次襲擊美國的路徑都“恰巧”途徑美國重要的煉化及開採生產設施,甚至於在隨後的半年內都無法完全恢復。

此時美國作爲世界上排名靠前的原油消費大國,仍舊維持着南油北上的運輸模式,而墨西哥灣擔負着進口與轉運中樞的雙重身份,在此次颶風中受災嚴重。

國際能源機構仍在投放戰略儲備石油以緩解市場的緊張供應,但美國本土的戰略儲備油輸出設施慘遭颶風的“照顧”,暫時無法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

市場對原油供應問題的擔憂因此被放大,使得原油價格和汽油價格均有極其亮眼表現。

紐約交易所原油價格在卡特里娜颶風重返美國之際,就壓抑不住上揚的趨勢;及至得克薩斯州重要的煉化區被正面襲擊的消息傳來,原油價格一路狂奔至75美元以上。

齊政伸了個懶腰,宣佈最激烈的階段結束。

現在的油價在75美元到76美元之間震盪,很快,隨着颶風造成的經濟損失數據的披露,油價突破至78美元;然後,隨着美國政府宣佈撥付巨資用於災後重建,油價會略微下降,但最終還是會穩定在較高的價位上。

刺客基金的交易員,按照既定策略,有條不紊地操作了起來,將卡特里娜颶風第二次襲擊美國之前陸續入手的近5000萬桶原油多單平倉。

大宗期貨的交易和散戶股票是兩種概念,前者的數額如此巨大,若是硬邦邦傻乎乎地驟然砸下去,盤子軟弱說不定會把盈利砸成虧損。即使盤子堅硬,也要短時下挫,5000萬桶原油,震顫10美分,就要震掉500萬美元——比基金內所有交易員的薪水都要高了。因此,通過技術性的操作儘量避免震顫是非常必要的。

其實,要不是遇到大颶風襲擊這種大盤,期貨市場能猜對10美分的走向就不錯了——做期貨和開賭場是一個原理,賺的都是千分之一的概率錢。

但一旦賭對了,賺錢也確實賺得容易。

蘇放暗自一算,眉開眼笑道:“卡特里娜第一次登陸之時,我們賺了近2億美元;後來美國政府投放戰略儲備油的時候賺了一茬錢;現在,卡特里娜第二次登陸,我們又賺一茬!”

“美國政府投放戰略儲備油打壓油價的時候是3000多萬桶油,我們賺了1億以上;在卡特里娜第二次登陸之前,我們以66.5美元的均價補倉至5000萬桶原油,現在原油價格在78美元左右波動,我們能賺近6億美元。”

“9億美元!”這一次,姜平都淡定不能了。

要說單單9億美元,在華爾街還真的算不上天文數字,但如果是在短短半個月內,投入不到3億美元,淨賺了9個億,這就相當驚人了。

當然,這段時間的原油期貨市場,波動之劇烈也是罕見的——先是颶風來臨導致原油價格上漲,然後美國救市打壓油價,最後是誰也想不到的颶風殺了個回馬槍,原油價格再次飆升……

而最讓他敬佩的是,這麼一波三折,齊政愣是能穩穩地踩住點,穩穩地攫取了其中最肥美的一塊肉。

假如一切按照計劃進行,刺客基金的現金總量將突破10億美元,總資產超過12億美元。

可以說,在這波原油期貨市場震盪中,沒有幾家投機商能毫髮無損地退場。而便宜了刺客基金的9億美元利潤,最終還是會轉嫁到美國消費者頭上的。

但不管美國人怎麼吃虧,總之嘉穀的錢包又鼓了起來。

……

第516章 行業整合之始(4k)第198章 冤家路窄(4/4)第134章 征服戈壁大漠的開端第389章 一觸即發的食用油大戰第9章 嘉穀公司第655章 河清海晏有“水草”第118章 脣齒留香(3/3)第120章 一企對一國(2/3)第334章 真·瀚海明珠(3/4)第9章 嘉穀公司第245章 資本掌控遠東大豆第716章 家底有多豐厚(4K)第673章 “鐵桿莊稼”(2/2)第174章 真·人蔘當蘿蔔賣(2/3)第377章 看上嘉穀土豆的百事公司(2/4)第27章 老油井入手(求收藏!)第362章 一份大聘禮(3/3)第359章 老丈人的決斷第303章 用糧食作燃料第299章 快到碗裡來(補更1/14)第254章 要做幾十年的基業第155章 黑土地上的大豆(1/3)第652章 太張揚(2/2)第3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的嘉穀國際第200章 避其鋒芒第692章 聚寶盆(1/2)第407章 王者誕生,行業洗牌(1/2)第323章 灰頭灰臉的沙漠找水第20章 該收穫了(上)(求收藏!)第610章 草!草!(2/2)第368章 島主難當(1/3)第27章 老油井入手(求收藏!)第213章 破產的鄰居纔是好鄰居第490章 養豬造“氣田”(1/2)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第298章 老闆牌營銷第460章 一家值得尊重的民族企業!(2/2)第474章 總要有人付出(1/2)第615章 “豆”爭(下)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173章 當大豆遇上百草之王(1/3)第317章 追求美好生活(補更3/16)第454章 三年了,嘉穀依然在第736章 我來負責(4k章)第181章 嘉穀的奸商形象(1/4)第74章 啤酒和奶業(求收藏!)第166章 落後的焦慮(1/4)第271章 大豐收(上)第265章 奶粉火爆上市第508章 鉅額營收,巨頭前行第44章 加州農場(下)(求收藏!)第113章 賣瘋了的豬肉(1/3)第373章 耕海牧漁:日益繁榮的漁場(3/3)第549章 正義不會缺席(2/2)第365章 以碧海藍天爲證(3/5)第431章 可怕的堅持(2/2)第723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2)第737章 世間事非你弱你有理(1/2)第334章 真·瀚海明珠(3/4)第729章 那家包圍我餐桌的公司又在裝窮(1/2)第236章 我出錢,你出地第711章 既生瑜何生亮?(2/2)第704章 有嘉穀這麼一個對手(上)第10章 合股經營第510章 搶購潮與覬覦(5k章)第324章 打通治沙的“任督二脈”第326章 不開發難道留着污染嗎?(2/5)第173章 當大豆遇上百草之王(1/3)第722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1)第613章 亞馬遜大火與大豆第676章 沒有破綻(3/3)第443章 長遠的目光(1/2)第461章 孩子與未來!第691章 讓男人強硬的……(2/2)第653章 無人聲援第2章 來自異界大能的惡作劇第257章 亞洲最大單體養豬基地第158章 這羣掛逼們(1/3)第250章 賺快錢的機會第670章 着迷(2/2)第297章 首秀:做有情懷的農業第161章 組團參展(1/3)第575章 遊說,以及對手的對手(1/2)第115章 我看上了你家的豬肉(3/3)第566章 “瘋牛”來襲(2/3)第531章 善於化不可能爲可能(1/2)第1章 不平凡的年份第655章 河清海晏有“水草”第261章 高盛的黑手第421章 神奇套種,共鳴雙生(1/3)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48章 回國與警醒(求收藏!)第562章 進化的牧草之王(2/2)第278章 無知與無良第469章 那是嘉穀的地盤了(1/2)第710章 酸味(1/2)第255章 搖錢樹?妖樹?第501章 糧商“種”能源第85章 改變(求收藏!)第3章 誰吃虧
第516章 行業整合之始(4k)第198章 冤家路窄(4/4)第134章 征服戈壁大漠的開端第389章 一觸即發的食用油大戰第9章 嘉穀公司第655章 河清海晏有“水草”第118章 脣齒留香(3/3)第120章 一企對一國(2/3)第334章 真·瀚海明珠(3/4)第9章 嘉穀公司第245章 資本掌控遠東大豆第716章 家底有多豐厚(4K)第673章 “鐵桿莊稼”(2/2)第174章 真·人蔘當蘿蔔賣(2/3)第377章 看上嘉穀土豆的百事公司(2/4)第27章 老油井入手(求收藏!)第362章 一份大聘禮(3/3)第359章 老丈人的決斷第303章 用糧食作燃料第299章 快到碗裡來(補更1/14)第254章 要做幾十年的基業第155章 黑土地上的大豆(1/3)第652章 太張揚(2/2)第3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的嘉穀國際第200章 避其鋒芒第692章 聚寶盆(1/2)第407章 王者誕生,行業洗牌(1/2)第323章 灰頭灰臉的沙漠找水第20章 該收穫了(上)(求收藏!)第610章 草!草!(2/2)第368章 島主難當(1/3)第27章 老油井入手(求收藏!)第213章 破產的鄰居纔是好鄰居第490章 養豬造“氣田”(1/2)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第298章 老闆牌營銷第460章 一家值得尊重的民族企業!(2/2)第474章 總要有人付出(1/2)第615章 “豆”爭(下)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173章 當大豆遇上百草之王(1/3)第317章 追求美好生活(補更3/16)第454章 三年了,嘉穀依然在第736章 我來負責(4k章)第181章 嘉穀的奸商形象(1/4)第74章 啤酒和奶業(求收藏!)第166章 落後的焦慮(1/4)第271章 大豐收(上)第265章 奶粉火爆上市第508章 鉅額營收,巨頭前行第44章 加州農場(下)(求收藏!)第113章 賣瘋了的豬肉(1/3)第373章 耕海牧漁:日益繁榮的漁場(3/3)第549章 正義不會缺席(2/2)第365章 以碧海藍天爲證(3/5)第431章 可怕的堅持(2/2)第723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2)第737章 世間事非你弱你有理(1/2)第334章 真·瀚海明珠(3/4)第729章 那家包圍我餐桌的公司又在裝窮(1/2)第236章 我出錢,你出地第711章 既生瑜何生亮?(2/2)第704章 有嘉穀這麼一個對手(上)第10章 合股經營第510章 搶購潮與覬覦(5k章)第324章 打通治沙的“任督二脈”第326章 不開發難道留着污染嗎?(2/5)第173章 當大豆遇上百草之王(1/3)第722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1)第613章 亞馬遜大火與大豆第676章 沒有破綻(3/3)第443章 長遠的目光(1/2)第461章 孩子與未來!第691章 讓男人強硬的……(2/2)第653章 無人聲援第2章 來自異界大能的惡作劇第257章 亞洲最大單體養豬基地第158章 這羣掛逼們(1/3)第250章 賺快錢的機會第670章 着迷(2/2)第297章 首秀:做有情懷的農業第161章 組團參展(1/3)第575章 遊說,以及對手的對手(1/2)第115章 我看上了你家的豬肉(3/3)第566章 “瘋牛”來襲(2/3)第531章 善於化不可能爲可能(1/2)第1章 不平凡的年份第655章 河清海晏有“水草”第261章 高盛的黑手第421章 神奇套種,共鳴雙生(1/3)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48章 回國與警醒(求收藏!)第562章 進化的牧草之王(2/2)第278章 無知與無良第469章 那是嘉穀的地盤了(1/2)第710章 酸味(1/2)第255章 搖錢樹?妖樹?第501章 糧商“種”能源第85章 改變(求收藏!)第3章 誰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