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呵,怕死的資本家(4800字)

身在沙特的齊政一肚子問題,但還沒等他聯繫國內,集團總經理王昱業就打電話過來彙報了。

“……是的,我們公司被《財富》雜誌評爲‘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這也是國內第一家獲此殊榮的公司……”

齊政捏了捏手機:“我們是怎麼評上的?”

要知道,“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評選,是《財富》雜誌在美國和全球範圍內選取了那些收入很高的公司;在此之後,由行業高管們對候選公司進行評級;最後,由約3750名高管、分析師、董事和專家投票選出他們最欣賞的10家公司。

別說榜首了,就是前十,國內企業此前也沒有進入過。而且說到榜首,現在蘋果公司正是如日中天,齊政記憶中,其連續超過十年蟬聯榜首,這算不算打破了蘋果的壟斷?

王昱業帶着笑意的聲音傳來:“……在專家評級中,共有九項指標被列入考覈範圍:創新、管理質量、社會責任、企業資產使用、財務穩健性、產品/服務質量以及全球競爭力。據瞭解,我們公司在社會責任、產品/服務質量等類別中得到了最高分。”

而最大的原因,就是嘉穀乳業在國內對“學生飲用奶計劃”的推動!

兩年多的時間,嘉穀乳業持續加大在學生飲用奶上的投入。

要知道,現在普通的嘉穀純牛奶都要近五元一盒了,但學生奶的價格依然只在一塊錢左右;而且嘉穀乳業成立的“中國牛奶愛心基金”,將每年15%的利潤投入到基金中,幾乎是免費爲貧困地區兒童捐贈學生奶。

迄今爲止,嘉穀乳業已經累計捐贈3400萬盒學生奶,覆蓋全國一千三百餘所學校,受助學生三十餘萬名。

作爲國內“學生飲用奶計劃”覆蓋區域最廣、惠及學生人數最多的實施者,家長對嘉穀這一舉動的態度很明確——都恨不得自家孩子所在的學校被納入嘉穀學生奶的覆蓋範圍,很多家長甚至都願意加錢。

這在國內普遍被稱讚爲利國利民造福後代的一項民心工程,在美國人看來,則是一項規模宏大的慈善活動,成爲了嘉穀最大的加分項。

當然,任何舉動都不會是無緣無故的,背後總有潛在的動機。就如歐美富豪做慈善的最大目的,是爲了避稅一樣。“最受尊敬公司”活動的評選代表之所以對嘉穀乳業這一相當於損害公司利益的“傻子行爲”交口稱讚,其實不無將嘉穀架起來的意思。

看看給嘉穀的評語——“通過改良食品,爲人類健康創造卓越價值”,只差沒明說,親,我們給你戴了這麼高的帽子,還不趕緊將嘉穀牛奶開放“惠及”給更多的世人?

齊政知道前因後果後,無語,頓了頓,才問道:“那麼美國華府的表態又是怎麼回事?”

王昱業語氣輕鬆道:“不得不說,皮埃爾他們的醫藥公司聯盟,對華府的影響力着實驚人……”

醫藥領域是各國政府都管制最嚴,且最有理由管制的領域,但反過來,也是權利尋租最多的領域,美國的大型醫藥公司,幾乎是赤果果地向嘉穀展示了其對華府深不可測的影響力。

“……另外,張澤宏他們的公關團隊在美國的遊說也卓有成效,通過迂迴的宣傳、公衆輿論等手段,強化了對決策者的影響。華府已經公開表態,不會對嘉穀併購高鴻設置任何障礙……”

“幹得不錯。”能得到一個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齊政已經很滿意了。

王昱業最後道:“在美國的併購團隊,已經正式向高鴻管理層發出要約收購……”

……

在美國,針對高鴻的併購形勢正在走向明朗。

ADM和嘉吉這兩個規模較大的美國同業基本不會成爲高鴻的買家,因爲如果全數收購該公司,會遇到反壟斷的問題,而且高鴻的資產對於他們來說也是雞肋;此前曾對高鴻表現出興趣的巨頭交易商嘉能可,在以62億美元收購加拿大最大糧食加工商Viterra之後,對高鴻意興闌珊。

這樣一來,有意併購競購高鴻的,幾乎全是來自亞洲的大型公司了。

港島的來寶集團實力不濟,只考慮部分收購高鴻,出局了;島國的丸紅、三井及三菱三家綜合商社都參與了首輪競購,但後兩者最終認爲高鴻所希望的估價過高,放棄了第二輪競購;最終,只剩下嘉穀以及丸紅商社,成爲了最有力的候選企業。

在首輪競購後,嘉穀集團的執行董事兼公關部部長張澤宏,與抵美的丸紅執行董事兼穀物部部長若林哲,迎面碰上了。

丸紅商社在投標評估上特別積極,若林哲親自帶隊申請進駐高鴻總部,以進行詳細的調查。

若林哲微笑的時候,也是高傲的,而且也毫不掩飾,道:“張澤宏先生,我聽說,爲了完成這筆可能創造中國收購記錄的併購大案,嘉穀集團正在謀求多方融資?別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被秀了一把中文的張澤宏反脣相譏道:“丸紅商社不也一樣?我聽說丸紅爲了籌措鉅額併購資金,要出售部分盈利能力低的業務?唉,悠着點啊。”

若林哲目光一凝。

在島國的商社行業,除資源和能源領域之外,此次的投資額確實將創下歷史最大規模。丸紅集團爲了籌措鉅額資金,還可能接受金融機構和基金參股高鴻。

最關鍵是,嘉穀的消息如此靈通,讓他不由得在心中加重了嘉穀的分量。

若林哲笑了,道:“你果然是個有意思的中國人,也許我們可以合作。”

“不。”張澤宏回答得快且堅決。

若林哲詫異地道:“你都不聽一下合作內容?我相信,一定是你喜歡的條件。”

他是實實在在帶着幾分誠意開口的。

在大規模的收購戰中,速度就是一切。競爭者如果出現,長時間的競爭會擡高被收購公司的價格,這意味着收購者需要借入更多的資金來收購公司,揹負的債務也更沉重,最後只會或兩敗俱傷,或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現在,迫於形勢,丸紅與嘉穀基本是公開競標了,收購戰演變成了肉搏戰。這種情況,無疑是買家受損最大。但如果兩家聯手起來,形勢又完全不一樣了。

還有一個原因,丸紅商社已經將中國視爲最重要的市場之一,而嘉穀作爲地頭蛇,如果能通過合作示好,讓出部分利益,董事會也是千肯萬肯的。

但張澤宏搖頭,道:“無非是資金、關係和人才……我們都不需要。”

他說得理直氣壯。關係就不用說了,最大的資金問題,他已經得到了齊政的準話,沙特土豪將承包了鉅額的併購資金。至於說人才?他纔不相信島國人。

“看來,嘉穀很有信心嘛。”若林哲深深地看了張澤宏一眼,淡淡地說了一句:“巧了,我們丸紅也很有信心。那就看鹿死誰手了?”

“嗯,嘉穀要是有合作的意圖的話,可以再來找我。”拋下這麼一句,若林哲笑着離開了。

看着他的身影,張澤宏身邊的遊說機構代表戈爾,試探性地問了一句:“您真不考慮合作?事實上,如果與丸紅合作,收購高鴻的代價可能更低。”

張澤宏不以爲意道:“你不懂。”

他想起了赴美之前齊政的勉勵:“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三井通過收購美國庫克工業,得到了駁船、火車以及大糧倉等糧食貿易基礎設施,被譽爲實現了日美國際糧食交易的歷史性事件,是踏出‘和制糧商’(即大和民族之糧商)的關鍵一步。我希望,嘉穀對高鴻的收購,能成爲我們國家開啓糧食國際貿易的歷史性一步。”

這讓張澤宏又多了一層使命感:避開商業經營不談,即使是爲了國家利益,也希望能擁有糧食進口貿易的主動權呀。

這就要求嘉穀要完全掌控高鴻——讓沙特人蔘股也就算了,他們也沒有能力玩轉一家大型糧食貿易公司,但讓島國人插一手,又有什麼意思呢?

美國人戈爾是真不懂。不過,該提醒的他也提醒了,失敗的板子也不會打到他身上了。

“戈爾,幫我約談高鴻主要股東,是要快刀斬亂麻了。”張澤宏想了想,轉頭對戈爾說道。

戈爾所在的艾金崗波律師事務所,在此前幫助嘉穀統籌整個遊說過程,包括將張澤宏希望傳播的信息向對方管理層傳達。現在,是時候輪到張澤宏親自上陣了。

雖然明面上是要與高鴻的董事會談判,但沒有人會老老實實地只和管理層談判。嘉穀又不是國企,張澤宏的權限也夠高。如果塞錢能解決問題,他隨時都能在權限內開出支票。

當然,與主要股東的談判,不是簡單的塞錢就能解決的。

特別是高鴻的主要股東們,身份還有些特殊。

譬如高鴻最大的股東,是一名對衝基金的經理以及股東,德懷·安德森。另外,股東名單上還有索羅斯等投資人,對,就是量子對衝基金的那個索羅斯。

這些華爾街的金融大鱷,會是什麼嘴臉,想想都知道了。

德懷·安德森面對送上門來的張澤宏,笑得露出鋒利的牙齒,咄咄逼人道:“嘉穀的報價,沒有股東滿意吶。我要求加價,否則我是不會接受收購要約的。”

他們這些華爾街大鱷,拿下高鴻的股份,是希望享受IPO盛宴的,可惜,高鴻似乎總是缺少一點運氣,不但衝擊IPO失敗,還欠了一屁股債。

華爾街的一流玩家們自然不甘就此退出,他們有永不滿足的胃口。在他們看來,無論是丸紅商社,還是嘉穀集團,都是來自東方的獵物。

面對獵物,自然也就獅子大開口了。

德懷·安德森甚至還主動透露島國人的開價:“島國人開出了36億美元的整體收購價,但我們都不同意賣,你們的35.5億美元,沒有多少誠意啊。”

張澤宏不爲所動。經過這麼多年的歷練,他已經完全能獨當一面了。

要想知道島國人的開價,其實並不難。同樣,島國人想知道嘉穀的開價,也輕而易舉。

但張澤宏相信島國人也不傻。

糧食貿易本來就是一項利潤非常低的業務,收購高鴻的成本卻很高。三十多億美元的收購價,還僅僅是高鴻的股權收購價格,但其還擁有近17億美元的債務。只要不是失去理智,沒有投資者會大幅提價。

所以,無論怎麼談判,最後嘉穀和丸紅的報價大概會相當接近。

這時候就要另闢蹊徑了。

譬如向華爾街融資。

企業併購一向是華爾街盈利的法寶,因爲不論是成功還是失敗,華爾街都能賺到手續費,槓桿收購公司要收管理費,投資銀行要收諮詢費,券商要收高收益債券發行費,等等。

投資銀行、私募基金及券商,他們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關係錯綜複雜,甚至他們當中的很多人保持着數十年的友誼。

如果從華爾街融資,同樣的開價下,相信能得到德懷·安德森、索羅斯等大鱷的傾向,從而取得最後標單。

當然,這也就意味着收購成本會增加不少。

好在,嘉穀有自己的牌面。

只見張澤宏不慌不忙地說道:“我們嘉穀也願意將價格漲到36億美元,收購高鴻全部的股份。”

“而且,除此以外,我們嘉穀還可以爲安德森先生提供一個長期購買仙茗大米的名額。”

德懷·安德森臉色一變:“富含‘高能生長因子’的那個仙茗大米?”

“對,就是那個大米。”張澤宏表情平靜道:“可能您會說,我們不是打算在美國投資生產嘉穀牛奶了嗎?喝嘉穀牛奶不是同樣能補充‘高能生長因子’嗎?嗯,理論上沒錯,但您要知道,我們在美國投資的主要股東是醫藥公司,產量能否滿足他們的研究都不好說。”

瞥了一眼若有所思的德懷·安德森,張澤宏輕聲道:“何況,仙茗大米的效果比嘉穀牛奶要強多了。”

嘉穀的仙茗大米,種植面積基本穩定在300萬畝左右。但是,每年有一半的產量被國家集中採購,用於研究或者供應給特殊人羣食用,譬如航天人員。其餘的大米,又大部分被嘉穀供應本土,只有一小部分供應海外,在美國想要得到仙茗大米,難度可想而知了。

即使你是億萬富豪,貨源短缺你也沒轍。最重要的是,無論是仙茗大米,還是嘉穀牛奶,一兩次食用其實是沒有什麼效果的。只有長期食用,才能改善體質。

張澤宏將一份資料遞給德懷·安德森:“這是港島聯合醫院針對仙茗大米長期食用者的跟蹤研究報告。只要堅持食用一年,就能將易患病的酸性體質調整爲健康的弱鹼性體質,具有明顯的增強體力、消除疲勞作用;食用兩年,能補充全面均衡的營養素,改善心肺的帶氧功能,保持活力抗衰老;對於腫瘤術後的患者來說,長期食用仙茗大米更是堪稱神效,能大大提升白血球的作用,抑制腫瘤的復發及轉移……”

這完全擊中了德懷·安德森的心。他的岳父,就正在經受着腫瘤化療的痛苦。

爲了錢,華爾街的大鱷,跨國公司的投資者,可以放任有人被餓死,有人被毒死,有人被打死,有人家破人亡,有人前途盡毀,他們能挑起戰爭,煽動爭鋒,密謀顛覆,甚至可以爲了多賣一遍旗幟,就資助一場叛亂。

但有錢,也要有命花才行。而富含“高能生長因子”的仙茗大米,說得誇張點,能讓你多了一條命。

嘉穀開出的這個條件,哪怕只是一個名額,可以想象,沒有人能拒絕。別的不說,索羅斯那個老頭子,只怕會將手中的高鴻股份拱手讓出。

至此,德懷·安德森的語氣已經完全鬆動了,他抑制住一口應下的衝動,鄭重道:“我會好好考慮的。”

張澤宏微微一笑:“當然。只不過名額有限,希望能早點得到您的好消息。”

“……”

一直到回到車上,同行的戈爾都對張澤宏的這一招目瞪口呆。

這也太奸詐了吧,這不就是“要錢還是要命”嗎?更奸詐的是,嘉穀只是多付出了一個輕飄飄的名額而已。

好吧,雖然說他也對這個名額眼饞不已。

張澤宏看到他發愣的表情,聳聳肩道:“呵,你懂得,資本家都怕死。”

戈爾琢磨了半天“怕死”問題。

難道不是資本家,就不怕死?或者,難道中國人不怕死?

……

第206章 颶風之始,相信直覺第72章 有人被綠了(求收藏!)第325章 代表沙漠予懲罰(1/5)第340章 我們以色列的節水農業啊(1/4)第58章 情懷第156章 真金白銀的扶持(2/3)第469章 那是嘉穀的地盤了(1/2)第505章 將己方陣容變得大大的(1/3)第646章 要上市?(2/2)第62章 交通瓶頸第554章 啪啪啪(3/3)第470章 爲未來計(2/2)第546章 無窮的潛力(1/2)第206章 颶風之始,相信直覺第567章 “超級乾旱”來襲(3/3)第552章 拿着尚方寶劍要資源(1/3)第635章 集體航向,世界讓路第195章 多管齊下,技術攻勢(1/4)第605章 春耕始,“帶薪休假”的土地第726章 如科幻般的農業(2/2)第388章 我爲國家儲備豬肉(4/4)第151章 合作難道不香嗎(3/3)第507章 轉折點(3/3)第451章 品牌暗戰(第二更)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648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下)第455章 嘉穀的“神仙牛”第370章 開掛之夢幻海島(3/3)第360章 這個國家沒有希望(1/3)第357章 大廈將傾的準岳父?第445章 中國獨特的沙漠農業道路(1/3)第54章 分紅與過年(求收藏!)第539章 非土豪無以種樹第665章 能源林計劃第443章 長遠的目光(1/2)第491章 我爲國家銷庫存(2/2)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233章 坑總統的修路第14章 靈陣初顯威(下)第481章 暗戰與睚眥必報(2/2)第148章 步步緊逼(3/3)第404章 難以撼動的領先優勢(2/4)第142章 大豆風雲之始(3/3)第417章 對抗“厄爾尼諾”(1/2)第191章 主糧攻略(2/3)第373章 耕海牧漁:日益繁榮的漁場(3/3)第210章 再反轉之狂風突飈(除夕快樂)第555章 動員(1/2)第626章 投資爭越山海關第476章 攻陷東南亞(1/2)第387章 一個豬場富一方(3/4)第126章 逆勢而行(2/3)第272章 大豐收(下)第21章 該收穫了(下)第330章 一杯敬健兒,一杯敬觀衆第1章 不平凡的年份第117章 你還真敢叫天價啊(2/3)第398章 真·亮瞎眼(1/3)第183章 人蔘雙雄聯盟(3/4)第292章 超級奶牛第598章 一聲令下,雲而景從第724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3)第640章 坑的就是你(2/3)第395章 要打臉的節奏?(1/3)第58章 情懷第486章 “全球變暖”戲碼(二更)第5章 大循環農業第415章 遠東潛流(4/5)第245章 資本掌控遠東大豆第102章 做有根的乳業第635章 集體航向,世界讓路第720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下)第90章 兩個村子(求收藏!)第582章 補強短板(2/2)第412章 希望嘉穀試一試(1/5)第347章 第一戰:吸金的倉儲(2/4)第93章 我們嘉穀,很有錢(求收藏!)第643章 送上船(2/3)第171章 註定白費心機(2/3)第193章 這麼好的事?第69章 惡臭熏天第243章 擁抱糧食大牛市第341章 我們國產的節水技術啊(2/4)第488章 國人對嘉穀體系的信心第29章 出油!出油!(下)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90章 兩個村子(求收藏!)第230章 閒棋冷子,疑神疑鬼第31章 丟不了(求收藏!)第617章 天要變了(2/2)第402章 老丈人的“驚嚇”(2/2)第687章 更多的人來了(2/2)第444章 他們必將實現復興(2/2)第166章 落後的焦慮(1/4)第162章 這世界怎麼了?(2/3)第232章 越爛越好的俄遠東地區第325章 代表沙漠予懲罰(1/5)第468章 這將是我們的領域了(二合一)
第206章 颶風之始,相信直覺第72章 有人被綠了(求收藏!)第325章 代表沙漠予懲罰(1/5)第340章 我們以色列的節水農業啊(1/4)第58章 情懷第156章 真金白銀的扶持(2/3)第469章 那是嘉穀的地盤了(1/2)第505章 將己方陣容變得大大的(1/3)第646章 要上市?(2/2)第62章 交通瓶頸第554章 啪啪啪(3/3)第470章 爲未來計(2/2)第546章 無窮的潛力(1/2)第206章 颶風之始,相信直覺第567章 “超級乾旱”來襲(3/3)第552章 拿着尚方寶劍要資源(1/3)第635章 集體航向,世界讓路第195章 多管齊下,技術攻勢(1/4)第605章 春耕始,“帶薪休假”的土地第726章 如科幻般的農業(2/2)第388章 我爲國家儲備豬肉(4/4)第151章 合作難道不香嗎(3/3)第507章 轉折點(3/3)第451章 品牌暗戰(第二更)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648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下)第455章 嘉穀的“神仙牛”第370章 開掛之夢幻海島(3/3)第360章 這個國家沒有希望(1/3)第357章 大廈將傾的準岳父?第445章 中國獨特的沙漠農業道路(1/3)第54章 分紅與過年(求收藏!)第539章 非土豪無以種樹第665章 能源林計劃第443章 長遠的目光(1/2)第491章 我爲國家銷庫存(2/2)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233章 坑總統的修路第14章 靈陣初顯威(下)第481章 暗戰與睚眥必報(2/2)第148章 步步緊逼(3/3)第404章 難以撼動的領先優勢(2/4)第142章 大豆風雲之始(3/3)第417章 對抗“厄爾尼諾”(1/2)第191章 主糧攻略(2/3)第373章 耕海牧漁:日益繁榮的漁場(3/3)第210章 再反轉之狂風突飈(除夕快樂)第555章 動員(1/2)第626章 投資爭越山海關第476章 攻陷東南亞(1/2)第387章 一個豬場富一方(3/4)第126章 逆勢而行(2/3)第272章 大豐收(下)第21章 該收穫了(下)第330章 一杯敬健兒,一杯敬觀衆第1章 不平凡的年份第117章 你還真敢叫天價啊(2/3)第398章 真·亮瞎眼(1/3)第183章 人蔘雙雄聯盟(3/4)第292章 超級奶牛第598章 一聲令下,雲而景從第724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3)第640章 坑的就是你(2/3)第395章 要打臉的節奏?(1/3)第58章 情懷第486章 “全球變暖”戲碼(二更)第5章 大循環農業第415章 遠東潛流(4/5)第245章 資本掌控遠東大豆第102章 做有根的乳業第635章 集體航向,世界讓路第720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下)第90章 兩個村子(求收藏!)第582章 補強短板(2/2)第412章 希望嘉穀試一試(1/5)第347章 第一戰:吸金的倉儲(2/4)第93章 我們嘉穀,很有錢(求收藏!)第643章 送上船(2/3)第171章 註定白費心機(2/3)第193章 這麼好的事?第69章 惡臭熏天第243章 擁抱糧食大牛市第341章 我們國產的節水技術啊(2/4)第488章 國人對嘉穀體系的信心第29章 出油!出油!(下)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90章 兩個村子(求收藏!)第230章 閒棋冷子,疑神疑鬼第31章 丟不了(求收藏!)第617章 天要變了(2/2)第402章 老丈人的“驚嚇”(2/2)第687章 更多的人來了(2/2)第444章 他們必將實現復興(2/2)第166章 落後的焦慮(1/4)第162章 這世界怎麼了?(2/3)第232章 越爛越好的俄遠東地區第325章 代表沙漠予懲罰(1/5)第468章 這將是我們的領域了(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