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薪火相傳,與國同休(4600字)

嘉穀總部,白髮蒼蒼的“馴鹿老人”王敬明坐在自己不常來的辦公室內,無意識地擺弄着手中的茶杯蓋兒。

窗外,飽經歲月滄桑的百年銀杏依舊美麗;但更多幾十歲的銀杏樹,身姿挺拔,在朝暉中展示着“年輕樹”的蓬勃氣息。

“……我們在東北雙陽縣的梅花鹿場已經投產,至此,我們在全國三大梅花鹿主產區,都完成了養殖基地佈局。今年我們公司的梅花鹿存欄量達到42萬頭,鹿茸及加工品總產量預計能達250萬噸,年銷售收入預計可突破120億元……”在王敬明面前,33歲的楊策像個小學生一樣,一板一眼地跟他彙報工作。

王敬明將目光從窗外收回來,落在自己的副手身上。

我國人工養鹿有近400多年的歷史,可以說,亞洲國家食用鹿茸及鹿的副產品都是起源於中國。

近年來,隨着新西蘭、澳大利亞、加拿大、島國等國的養鹿業逐步成熟,他們由原來的跟在我國後面學步,到目前已逐漸成爲不容小覷的競爭對手。

但是,他們的出現,不僅沒有削弱我國鹿茸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擠佔了我國鹿茸在東北亞和東南亞市場的佔有量,反而被我國的鹿茸及加工品出口打得潰不成軍。

出現變故的原因,在於嘉穀介入了梅花鹿養殖業。

原本,中國在鹿的養殖方面,起步雖早,但與豬、牛等動物的飼養規模、技術力量、人才隊伍、標準化程度等相比,還相當的落後,仍處於比較原始的狀態。畢竟,這是一個極爲小衆的產業。

但誰讓嘉穀的起家之地有養殖梅花鹿的傳統呢?而梅花鹿養殖事業也成爲了嘉穀體系的一部分呢?

伴隨着嘉穀的壯大,嘉穀梅花鹿養殖事業對全國梅花鹿養殖產業的影響也越來越大。依靠着嘉穀雄厚的資金和研究實力,嘉穀農牧開展了梅花鹿胚胎移植技術、梅花鹿品種選育技術的研究,得到一種鹿茸產量和出肉率都很高的兼用鹿種;同時加快研製開發鹿產品的保健品、保健食品和深加工系列產品,提高了鹿茸以及副產品的附加值……

雖然梅花鹿養殖產業在嘉穀事業羣中只能算是小弟的小弟,但在全國鹿養殖產業界,已經是不折不扣的大佬了,尤其是梅花鹿養殖事業部開啓了全國鹿養殖產業整合之後。

在全國三大梅花鹿主產區建設養殖基地,推廣嘉穀培育的優良梅花鹿品種,就是其中的一環,主導這一整合工作的,就是王敬明的副手,楊策。

楊策的工作完成得很出色,所以他靜靜地聽完後,沒有對他的工作做什麼交代,而是突然道:“小楊,我要退休了,這副擔子,接下來就要交給你了。”

突如其來的交班宣言,讓楊策驚愕得頭腦都有些轟鳴了。

像是看出了楊策的不理解,王敬明溫聲道:“我老了,是時候將擔子交給年輕人了。”

“王老,您……”

楊策嘴巴張了張,卻不知道要說些什麼了。

他想說王敬明還不老,但是,無論是王老68歲的高齡,還是他滿頭的白髮,即使看上去精神矍鑠,誰也無法再說他年輕了。

最關鍵是,他知道王敬明的爲人,不喜歡客套話,一向是有一說一。

在嘉穀體系內,“馴鹿老人”王敬明是位名人。

他的有名,不是因爲他的兒子王昱業是嘉穀的大管家,更不是因爲他的職位有多高。

恰恰相反,這位嘉穀的元老,在嘉穀體系內的職位排次並不高。哪怕是有着“元老”的光環加成,充其量也只與一家子公司負責人的地位相當。

他有名的地方,一是他年輕時大起大落的經歷,在嘉穀體系內已經成爲了一個傳奇;二是在於,他在嘉穀體系內,一直是以身作則地培養着後進的年輕人,是很多嘉穀員工的精神導師。

衆所周知,嘉穀的大部分幹部,都要從基層幹起。而在基層培訓中,王老的身影無處不在。

雖然他的大部分精力,是放在梅花鹿養殖事業上,但他從來都是那樣的,一點一滴都認認真真去做,竭盡全力去做,沒有抱怨,沒有自嘆。

因爲梅花鹿能廣泛地利用農副產物,如玉米秸杆、大豆莢皮、各種秧蔓,以及各種山野草木,所以爲了研究出最好的營養方案,王老上山下田,儘管不用自己拿鋤頭,不用親自去收割,但是,什麼樣的農作物長得好、哪裡的土壤適合種植什麼的農作物,他可能比一般的嘉穀農業基層員工還要掌握得仔細。

又因爲養鹿是見效慢的產業,但一旦見效就可利用十幾年,所以王老會告訴年輕的員工:人在年輕時,要先學會吃苦,把基礎打實了,才能拿得住。

碰上畏難的新入職員工,他經常對他們說:你們不要傻做,要學會掌握技術,不要以爲搞農業只要流點汗水就可以了,大老粗才那麼想事情。你們看我一老頭,都能活到老學到老,你們這麼年輕,有什麼好畏難的。

如果是坐在辦公室裡說這話,自然沒有多少年輕人會服氣。但事實上,儘管在總部爲王老配置了高級的辦公室,一年到頭的,王老也沒有幾天是坐在辦公室裡的。

用他的話來說,他從來不認爲自己是個天才,也並不覺得自己做了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他所做的,只是尊重規律,講求踏實和認真。

偏偏是這樣,嘉穀體系內從上到下,就沒有人不敬服他的。

甚至可以說,在很多基層員工心中,王老的地位比齊政還要高。儘管後者是給他們飯碗的老闆,但前者,是精神圖騰。

一手被王老帶出來的楊策就更不用多說了,在他心目中,王老儘管年紀大了,卻只能說是“越老越妖”,離退休還早着呢!

但另一方面,他又知道,當王老說出這話時,證明他是認真的,而且是無法拒絕的。

不用多說,就能看出楊策的不捨之情,這讓王敬明頗爲欣慰。

畢竟,面對着上位的機會,楊策的第一反應不是驚喜,而是不捨,起碼證明了他沒有看錯人。

“其實,以我的年紀,早就該退休了。只不過,齊總一直拽着我不放,我也就厚着臉皮繼續發光發熱。不過,現在的我,是真的精神不濟了,也該卸下擔子了。”王敬明有些惆悵,又有些釋然地感慨道。

活到他這份上,其實也沒有什麼遺憾的了。

論事業,他以近六旬的高齡東山再起,將嘉穀的梅花鹿事業帶上了頂峰;論金錢,他作爲元老,擁有集團內數一數二份額的股權激勵,每年的分紅甚至比一家小型公司的盈利還要高;論子女,他的兒子執掌一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國際商界內都是響噹噹的……

他不是一個戀棧的人,在嘉穀的事業版圖愈加擴大之際,真誠地覺得,是時候讓更多的年輕人擔當重任了。

不過,在他“退位”前,還得做好一件事。

王敬明略微一擡眼皮,露出深深的皺紋,道:“小楊,你知道,當初在你和小朱之間,我爲什麼選了你作爲副手嗎?”

還沉浸在淡淡傷感中的楊策一愣,搖頭。

按照嘉穀的機制,像他這樣的副手,其實就是一把手接班人的候選。大多數情況下,候選人並不止一個,但是最後脫穎而出的,只能有一個。

朱軍德曾經是他的競爭對手,而且還是一位能力較爲出衆的競爭對手,只不過最後王老選了自己。這也是他一直疑惑的——真要說起來,他自認在開拓能力上,朱軍德顯然更勝一籌。

在這裡就不得不說一下王老執掌的部門了。

特種養殖事業部,隸屬於嘉穀農牧公司,包括了梅花鹿養殖業務、土雞野鴨養殖業務等。

“物以稀爲貴”,特種養殖的產品也是如此。由於技術門檻比較高、風險比較大、數量比較少,因此,其中的利潤相對於傳統的養殖業而言,利潤十分豐厚。

王敬明沒有直接給出解釋,而是語氣平靜地問道:“我們部門雖然利潤率高企,但就體量來說,可能還比不上養豬事業部的一個巨型養豬場。那麼,小楊,你覺得我們應該大肆擴張特種養殖的規模嗎?”

不管是從盈利的角度來看,還是從部門利益的角度來看,這似乎是一個不需要考慮的答案,有大錢賺爲什麼要說“不”呢?

但是楊策冷靜下來,思考片刻後,給出了相反的答案:“我覺得不應該。”

“爲什麼呢?”王敬明似乎並不意外地問道。

“特種養殖雖然看似效益很好,但從產業鏈來說,技術、飼養方法、飼料、管理、藥物、甚至還有市場等有關配套的要素都是不完善的。”楊策分析道:“而且,特種養殖做得再大,就影響力而言,都比不上一個養豬業。”

“說得好啊。”王敬明中氣十足地笑了,頷首道:“小朱能力很不錯,但就是看不透這一點,他只看到特養的高利潤,看到美國所謂有機食品業務的高效益,就想在國內照搬……”

“集團爲什麼在美國就大力發展有機食品業務撈錢,而在國內就辛辛苦苦地發展養豬業、養牛業?歸根到底,我們在國內是要首先滿足國民對於肉的需求吶。”

特種養殖事業部的土雞野鴨,歸根到底也是有機食品。但按照土雞的養殖模式來看,養一百隻土雞的活動空間,都能集中養殖一百頭豬了。

嘉穀農牧除了土豬外的養豬場,最優先的指標也是用更少的資源生產更多的肉。在滿足這一點的基礎上,纔去考慮這些肉是否好吃,生產方式是否充滿溫情。

純粹的有機生產,固然是對環境對人類健康最佳的農業模式,但中國的人口壓力、耕地資源、經濟發展不會允許有機生產大規模發展,起碼在現階段是如此。

也就是說,特種養殖事業部,在嘉穀體系內,是一種基於滿足消費者個性化消費需求的“小農業”部門,短時間內不可能從根本上取代“大農業”部門的地位。因爲“大農業”以高效率和高產出,保證社會的充足和穩定的供應,滿足大多數人的基本需求。

並且,嘉穀的現代化大農業生產模式,在保護性耕作、資源利用率、環保等方面也在不斷改善和提升。

王老看着楊策,語氣鄭重的道:“這就是我最後要跟你說的,大局!我們做事業,不僅僅是從集團的大局出發,也是從國家的大局出發……”

從“四萬萬人都要有飯吃”到“近14億人吃不完”,沒有哪個國家,比中國更能體會這條飽腹之路上的酸、甜、苦、辣;在嘉穀體系內,也沒有誰能比經歷了饑荒、動亂、貧窮的王老,更能懂得,嘉穀這種堅持有多難得,多可貴。

王老稍微有些絮叨,但楊策一臉肅然地傾聽着,並沒有絲毫的不耐煩。

慢慢地,他的腦海裡浮現出了一個聲音。

與國同休!

同時,他聞到了一種傳承的味道。

這也確實沒錯。

王老現在在做的,或者說他在嘉穀體系內一直做的,都是同一項工作——

傳承!

一家百年企業傳承的,不是機器設備,不是資金,不是廠房,甚至不是可複製的經營管理模式,而是經營理念。

嘉穀不是百年企業,但嘉穀有志於成爲百年企業。

而要存活百年甚至更久,就意味着嘉穀要成爲一家生命型企業,而非經濟型企業。

後者是要讓自己公司利潤最大化,企業和員工關係是一種契約關係;前者,在發展的時候,並不是看企業利潤最大化,或者並不是看短期的企業利潤最大化,而是從更長遠的、長期的發展過程來看待。

在生命型企業中,員工和企業兩者之間也並不是一種簡簡單單的契約關係,而是一種盟約關係。盟約就是大家是一家人,大家是共同的生命體,或者說是利益的共同體。

王老知道自己沒有建立一家百年企業的能力,但是,齊政給了他參與建立百年企業的機會。

他至今還記得,當年齊政勸他入夥時說的話:“我建立嘉穀的目標,往遠大了說,是爲了把更多的資源留給我們的國民;落在實地裡,是要讓勤勞而努力工作的普通人,過上優渥而有尊嚴的生活,同時給子孫後代留下一片可發展的青山綠水!”

十年下來,王老看在眼裡,齊政沒有食言。

嘉穀沒有藉着壟斷,大肆擡高商品價格;也沒有藉着特殊政策優惠,胡作非爲;即使生產出別人無法生產的商品,獲得了超額收益,也會默默地進行財富轉移——不是出國移民,而是或提高生產力,或通過捐贈,反饋給國民,譬如“嘉穀學生奶計劃”。

王老不知道齊政這樣的初心能保持多久,但他衷心希望,嘉穀這樣的理念,永不褪色。

曾經的王老相信,中國的未來,將是由天賦超羣的,閃耀的,不停向前的,令人驚喜不斷的同齡人創造的。

現在的王老相信,中國的未來,將是由天賦超羣的,閃耀的,不停向前的,令人驚喜不斷的年輕人創造的。

wωw т tκa n ℃o

他覺得,自己一生中最幸福的事,就是參與創造了,且看到了國家的未來。

一個富足的,健康的,沒有戰亂和饑荒,沒有貧窮和邪惡的未來。

爲了這樣的未來,他願意將更多的機會讓給年輕人。

——有着同樣理念的年輕人。

這一刻,楊策的眼神變得堅定起來。

發現這一點的王老一點都不覺得被冒犯了,相反,他開心得嘴角都翹起來了。

依然是年輕人的創始人,定下了一個非常堅定的經營理念——與國同休,更多的年輕人不斷加進來強化這個經營理念,王老覺得,這樣的嘉穀……

他太喜歡了!

……

第513章 天上的太陽和人間的科學(4k章)第500章 可能會改變世界的投入第639章 誰掌握着鑰匙(1/3)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615章 “豆”爭(下)第536章 新的藻業支柱?(1/2)第295章 王國背後的男人第211章 一面地獄,一面天堂(新年快樂!)第632章 大國購買力,恐怖如斯第596章 嘉穀的方案(1/2)第202章 穩紮穩打在東北第200章 避其鋒芒第222章 我帶着誠意而來第542章 誰是大爺(1/3)第151章 合作難道不香嗎(3/3)第132章 “圈地”不易(2/3)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719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上)第395章 要打臉的節奏?(1/3)第142章 大豆風雲之始(3/3)第214章 一言不合就爆…牧場第47章 傳奇(求收藏!)第204章 今夏,酸甜霸道第437章 假農之名,圈地蓋房(2/2)第194章 真·“嘉穀”第383章 我的最好豬肉夢啊,沒了(1/2)第494章 強者心態第709章 想當年有個機會(2/2)第694章 競爭與壓制(1/2)第199章 虛晃一槍第9章 嘉穀公司第427章 找到組織了(1/3)第420章 再重視嘉穀也不爲過(2/2)第694章 競爭與壓制(1/2)第615章 “豆”爭(下)第30章 魄力(求支持!)第146章 坑了一把還不夠?(諸君元旦快樂!)第610章 草!草!(2/2)第297章 首秀:做有情懷的農業第82章 火爆(上)第75章 選擇(求收藏!)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472章 那是進口陽光、土地和水(1/2)第709章 想當年有個機會(2/2)第56章 要強大(求收藏)第736章 我來負責(4k章)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5章 大循環農業第333章 次貸危機給予的治沙底氣(2/4)第309章 大有機肥計劃(1/3)第679章 當有人負重前行(2/2)第236章 我出錢,你出地第18章 令人欽佩的認真(求收藏!)第162章 這世界怎麼了?(2/3)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25章 老油井(求收藏!)第308章 隱現糧食危機第255章 搖錢樹?妖樹?第558章 肥羊一頭(2/2)第516章 行業整合之始(4k)第98章 海濱綠色長城(下)第608章 嘉穀之鞭(2/2)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亞(3/4)第199章 虛晃一槍第479章 立起來的中國啤酒業(2/2)第491章 我爲國家銷庫存(2/2)第286章 讓祖國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第7章 坦白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318章 生物狂躁(1/3)第629章 高端地盤第448章 “國參”崛起依靠誰(1/2)第163章 人氣爆棚(3/3)第499章 人品爆發(3/3)第422章 新時代的農民接班人(2/3)第589章 嘉穀的“錦衣衛”第385章 養豬何苦爲難養豬?(1/4)第292章 超級奶牛第704章 有嘉穀這麼一個對手(上)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444章 他們必將實現復興(2/2)第422章 新時代的農民接班人(2/3)第177章 從哪來冒出來的混賬(2/3)第236章 我出錢,你出地第628章 我們福利發人參(2/2)第251章 細思極恐第381章 養豬場火了(2/3)第346章 收購!收購!(1/4)第33章 生日之夜(中)第596章 嘉穀的方案(1/2)第127章 西北啤酒花(3/3)第532章 海上養殖航母(2/2)第662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下)第77章 策略第649章 愛上中國味道(1/2)第514章 嘉穀實驗室的王旗(1/2)第645章 三言兩語定規矩(1/2)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
第513章 天上的太陽和人間的科學(4k章)第500章 可能會改變世界的投入第639章 誰掌握着鑰匙(1/3)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615章 “豆”爭(下)第536章 新的藻業支柱?(1/2)第295章 王國背後的男人第211章 一面地獄,一面天堂(新年快樂!)第632章 大國購買力,恐怖如斯第596章 嘉穀的方案(1/2)第202章 穩紮穩打在東北第200章 避其鋒芒第222章 我帶着誠意而來第542章 誰是大爺(1/3)第151章 合作難道不香嗎(3/3)第132章 “圈地”不易(2/3)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719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上)第395章 要打臉的節奏?(1/3)第142章 大豆風雲之始(3/3)第214章 一言不合就爆…牧場第47章 傳奇(求收藏!)第204章 今夏,酸甜霸道第437章 假農之名,圈地蓋房(2/2)第194章 真·“嘉穀”第383章 我的最好豬肉夢啊,沒了(1/2)第494章 強者心態第709章 想當年有個機會(2/2)第694章 競爭與壓制(1/2)第199章 虛晃一槍第9章 嘉穀公司第427章 找到組織了(1/3)第420章 再重視嘉穀也不爲過(2/2)第694章 競爭與壓制(1/2)第615章 “豆”爭(下)第30章 魄力(求支持!)第146章 坑了一把還不夠?(諸君元旦快樂!)第610章 草!草!(2/2)第297章 首秀:做有情懷的農業第82章 火爆(上)第75章 選擇(求收藏!)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472章 那是進口陽光、土地和水(1/2)第709章 想當年有個機會(2/2)第56章 要強大(求收藏)第736章 我來負責(4k章)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5章 大循環農業第333章 次貸危機給予的治沙底氣(2/4)第309章 大有機肥計劃(1/3)第679章 當有人負重前行(2/2)第236章 我出錢,你出地第18章 令人欽佩的認真(求收藏!)第162章 這世界怎麼了?(2/3)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25章 老油井(求收藏!)第308章 隱現糧食危機第255章 搖錢樹?妖樹?第558章 肥羊一頭(2/2)第516章 行業整合之始(4k)第98章 海濱綠色長城(下)第608章 嘉穀之鞭(2/2)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亞(3/4)第199章 虛晃一槍第479章 立起來的中國啤酒業(2/2)第491章 我爲國家銷庫存(2/2)第286章 讓祖國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第7章 坦白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318章 生物狂躁(1/3)第629章 高端地盤第448章 “國參”崛起依靠誰(1/2)第163章 人氣爆棚(3/3)第499章 人品爆發(3/3)第422章 新時代的農民接班人(2/3)第589章 嘉穀的“錦衣衛”第385章 養豬何苦爲難養豬?(1/4)第292章 超級奶牛第704章 有嘉穀這麼一個對手(上)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444章 他們必將實現復興(2/2)第422章 新時代的農民接班人(2/3)第177章 從哪來冒出來的混賬(2/3)第236章 我出錢,你出地第628章 我們福利發人參(2/2)第251章 細思極恐第381章 養豬場火了(2/3)第346章 收購!收購!(1/4)第33章 生日之夜(中)第596章 嘉穀的方案(1/2)第127章 西北啤酒花(3/3)第532章 海上養殖航母(2/2)第662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下)第77章 策略第649章 愛上中國味道(1/2)第514章 嘉穀實驗室的王旗(1/2)第645章 三言兩語定規矩(1/2)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