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這是對定價權的爭奪(第一更)

“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

這句話,其實不但中國人懂,南韓人更懂。

中國人蔘產業的一舉一動,都牽動着南韓參企的神經。嘉穀牽頭的“人蔘產業振興工程”剛剛起步,就已經讓最大的國際競爭對手警覺並採取行動了。

在港島一家日韓合資的貿易公司內,樸贊泳和石田小松相對而坐,眉頭緊鎖地看着手中的資料。

“又是嘉穀!”良久,樸贊泳咬牙切齒道。

樸贊泳清晰地記得,04年的那個寒冬,嘉穀是如何讓自己夢碎的。

以高價誘惑中國參農大量種參,再以所謂重金屬、農殘超標爲由,拒收人蔘,將人蔘價徹底打壓成蘿蔔價,繼而瘋狂收購廉價優質人蔘。

——如果沒有嘉穀插手的話,這將是日韓參企的一次大勝利。

但嘉穀的託市收購,打碎了他們的如意算盤。一般品質的人蔘還好說,但當其時,近四成的優質人蔘產能被嘉穀一舉掌控,致使他們的原材料收購計劃遠遠達不到預期。

特麼的,這不僅讓樸贊泳的晉升夢破碎了,更是相當於爲嘉穀做了嫁衣,培養了一個可怕的競爭對手。

更氣人的是,嘉穀在背後推波助瀾,將日韓參企的這一控制人蔘市場的陰謀大肆宣揚。此後,在吉省,尤其是在人蔘最大的交易市場萬亮鎮,南韓人就不怎麼受歡迎了。

現在,南韓參企在中國代爲收購人蔘的代言人,都不敢主動承認是幫南韓人買的。爲了保障原料採購,南韓人蔘公社不得不與島國同行合資成立了一家貿易公司,合併兩家的渠道,從港島轉口貿易進口人蔘。

被派駐到港島的樸贊泳近些年一直在關注着嘉穀集團。相對於嘉穀在糧油、食品業務上的大放異彩,嘉穀旗下的人蔘產業似乎微不足道。但樸贊泳看得很清楚,嘉穀不過是在積蓄力量,只看其不斷增加的人蔘種植基地就知道了。

現在,這一刻終於來了。嘉穀將帶領中國人蔘產業踏上振興之路,這讓南韓上下都坐立不安。

……

另一邊的石田小松卻是完全不同的心態。

他雖然對嘉穀牽頭的“人蔘產業振興工程”極爲重視,但不至於像樸贊泳那樣心情沉重。

儘管島國是一個有人蔘消費傳統的國家,島國本土生產的人蔘叫竹節參,但是生產量很少,大部分人蔘都要依賴進口。

也因此,島國的人蔘產業主要服務於國內消費。人蔘主要用於兩個方面,一是漢方藥製劑,這是人蔘最主要的使用方向。二是以口服液爲代表的健康食品——在島國,最受歡迎的人蔘製品是濃縮液產品,主要購買對象是50歲之上的中年層,女性佔絕大多數,這是因爲人蔘的主要採購目的在於增進健康。

中國的人蔘產業振興,對島國人蔘產業肯定會帶來不小的影響——島國的人蔘類進口量達到1000多噸,用在製藥以及飲料的低價格中國產人蔘佔92%。

但說到底,這個影響更直接體現在進口成本上。大不了多花點錢而已,想想南韓同行更大的壓力,似乎也不是那麼難以接受了。

石田小松甚至還有空暇考慮要怎麼與嘉穀接觸,進而達成新的合作。

瞥了一眼面色凝重的樸贊泳,石田小松頗有些幸災樂禍地說道:“中國人的動作很大啊!看來國際人蔘產業格局會有大變動了。”

樸贊泳聞言,臉更黑了。

他不是不知道石田小松想看熱鬧的心態,但他說的,恰恰是自己,甚至是南韓人最擔憂的。

作爲最大的兩個人蔘生產國,中韓鮮參總產量之和約佔世界的95%,而南韓也是中國人蔘產業在世界範圍內最主要的競爭對手。

中國人蔘主要出口到亞洲地區,南韓人蔘出口同樣以亞洲市場爲主,或者說是以華人市場爲主,出口市場高度重合。

雖然截止到目前,中國雖有人蔘產業大國之名,卻無人蔘產業強國之利,人蔘產量和產值存在巨大脫節——中國人蔘產值僅佔全球人蔘產值的10%~20%,而南韓人蔘的產量僅有中國10-15%,但產值卻是中國的近3.5倍。可謂是絕對的贏家。

但如果誰敢因此而忽視中國,誰就是不知天高地厚。

在國際人蔘品牌市場上,通過利用資金、技術和品牌優勢,南韓人蔘產業得到了國際市場的廣泛認同,並初步掌握了國際人蔘產業定價權。

現在,中國人明顯也採取了同樣的人蔘戰略——政府非常重視並積極鼓勵人蔘產業聯合做大做強;也出臺了相關政策法規,規定了市場進入標準……最重要的是,中國人同樣推行了讓南韓人蔘產業嚐到大甜頭的品牌戰略。

“這分明是對人蔘產業定價權的爭奪!”樸贊泳心裡默唸道。

這些年,在人蔘包裝方面,南韓各方可謂不遺餘力,南韓政府、商界、學術界不僅大力宣揚“高麗蔘”的品味品質,還刻意包裝南韓爲人蔘“發源地”和“宗主國”,使國際人士認爲中國的人蔘是“盜版”的,不正宗的,一步一步失去原來的國際市場。

如今,中國方面積極應戰。南韓人清醒地認識到了,一場爭奪人蔘產業定價權的戰爭即將在兩大人蔘生產國之間全面開打,而這,將是資本、技術和管理的全方位較量。

但樸贊泳心裡像是罩上了一層陰霾。

覺醒的團結起來的中國人,實在是讓人敬畏。就像工業一樣,西方的產業轉移到中國後一般就轉移不出去了,掌握了核心技術的中國企業,憑藉着巨量的生產力和市場,往往能做到高中低端通吃。

回到人蔘產業上,嘉穀在優質人蔘種植上的技術能力,甚至讓樸贊泳有一種錯覺,如果嘉穀想,它能將高端人蔘產品做成白菜蘿蔔價。

樸贊泳搖搖頭,將這個無厘頭的想法拋出腦海。這怎麼可能?人蔘種植參終究是有地域性的,人蔘的資源稀缺屬性很難改變。

既然如此,那就開戰吧!

人蔘就像泡菜一樣,是南韓的一張重要名片,絕對不容有失。

樸贊泳盤算着,南韓已經有了巨大的先發優勢,現在又採取“以攻爲守”的策略――“搶灘”中國市場,人蔘產業定價權,一定是屬於南韓的。

……

第211章 一面地獄,一面天堂(新年快樂!)第150章 攪局者(2/3)第697章 吃過豬肉第360章 這個國家沒有希望(1/3)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399章 紛至沓來的礦業大佬(2/3)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621章 一“豆”成名(3)第247章 投行的長遠貪婪第135章 誰有“種”,誰驕傲第288章 風雲再起第425章 貢獻長壽的“果籃子”(2/3)第563章 美國大旱的陰影(1/2)第200章 避其鋒芒第75章 選擇(求收藏!)第379章 特別“牛”(4/4)第600章 要打翻身仗(2/2)第50章 招攬(求收藏!)第91章 被“醃製”的土地(求收藏!)第142章 大豆風雲之始(3/3)第398章 真·亮瞎眼(1/3)第588章 薪火相傳,與國同休(4600字)第259章 風口上的豬第273章 遠東的掠食者們第65章 大嶺村新貌(求收藏!)第191章 主糧攻略(2/3)第369章 大興土木(2/3)第691章 讓男人強硬的……(2/2)第278章 無知與無良第436章 不要攔着我學習(1/2)第80章 合作愉快第540章 可以但沒必要(1/2)第670章 着迷(2/2)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440章 除了嘉穀,還有誰(3/3)第569章 巨大壓力(2/3)第371章 製造珊瑚礁(1/3)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502章 不會是騙子吧第390章 跑偏的畫風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647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上)第67章 利益糾葛(求收藏!)第672章 這是我知道的嘉穀(1/2)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170章 你怎麼能拒絕(1/3)第346章 收購!收購!(1/4)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298章 老闆牌營銷第660章 成功的秘訣(3/3)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第25章 老油井(求收藏!)第728章 咱有錢,能花(4.3K)第471章 我就是“薅羊毛”了第274章 靠譜的合作纔有錢景第329章 爲奧運獻禮(5/5)第138章 偉力?人定勝天(3/3)第434章 敢開發就敢回去(1/2)第267章 作死之路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440章 除了嘉穀,還有誰(3/3)第218章 合縱連橫第549章 正義不會缺席(2/2)第53章 嘉穀戰略(下)(求收藏!)第68章 技術手段(求收藏!)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97章 聯合殺蟲,滅子絕孫(3/4)第678章 落我手裡了(1/2)第139章 災後的希望(補昨天一更)第384章 去他丫的養豬夢(2/2)第99章 把小子們叫回來吧第485章 甜蜜的回報(一更)第132章 “圈地”不易(2/3)第305章 開年雪災來襲(2/3)第738章 時間站在我們這邊(2/2)第246章 高盛的眼光第245章 資本掌控遠東大豆第329章 爲奧運獻禮(5/5)第720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下)第584章 對不起,滾遠了(2/2)第46章 二階靈陣(求收藏!)第518章 與虎謀皮能有什麼好結果(2/2)第587章 從農家子到跨國經營新星(4000字)第678章 落我手裡了(1/2)第65章 大嶺村新貌(求收藏!)第185章 嘉穀再整合(上)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第534章 不可思議的順利開局第267章 作死之路第109章 他要戰……就一邊去(7/10)第373章 耕海牧漁:日益繁榮的漁場(3/3)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387章 一個豬場富一方(3/4)第725章 嘉穀版的“黃埔軍校”(1/2)第186章 嘉穀再整合(下)第405章 《舌尖上的大米》(3/4)第93章 我們嘉穀,很有錢(求收藏!)第91章 被“醃製”的土地(求收藏!)第344章 資本盛宴第685章 還有什麼能夠阻擋(2/2)
第211章 一面地獄,一面天堂(新年快樂!)第150章 攪局者(2/3)第697章 吃過豬肉第360章 這個國家沒有希望(1/3)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399章 紛至沓來的礦業大佬(2/3)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621章 一“豆”成名(3)第247章 投行的長遠貪婪第135章 誰有“種”,誰驕傲第288章 風雲再起第425章 貢獻長壽的“果籃子”(2/3)第563章 美國大旱的陰影(1/2)第200章 避其鋒芒第75章 選擇(求收藏!)第379章 特別“牛”(4/4)第600章 要打翻身仗(2/2)第50章 招攬(求收藏!)第91章 被“醃製”的土地(求收藏!)第142章 大豆風雲之始(3/3)第398章 真·亮瞎眼(1/3)第588章 薪火相傳,與國同休(4600字)第259章 風口上的豬第273章 遠東的掠食者們第65章 大嶺村新貌(求收藏!)第191章 主糧攻略(2/3)第369章 大興土木(2/3)第691章 讓男人強硬的……(2/2)第278章 無知與無良第436章 不要攔着我學習(1/2)第80章 合作愉快第540章 可以但沒必要(1/2)第670章 着迷(2/2)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440章 除了嘉穀,還有誰(3/3)第569章 巨大壓力(2/3)第371章 製造珊瑚礁(1/3)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502章 不會是騙子吧第390章 跑偏的畫風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647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上)第67章 利益糾葛(求收藏!)第672章 這是我知道的嘉穀(1/2)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170章 你怎麼能拒絕(1/3)第346章 收購!收購!(1/4)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298章 老闆牌營銷第660章 成功的秘訣(3/3)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第25章 老油井(求收藏!)第728章 咱有錢,能花(4.3K)第471章 我就是“薅羊毛”了第274章 靠譜的合作纔有錢景第329章 爲奧運獻禮(5/5)第138章 偉力?人定勝天(3/3)第434章 敢開發就敢回去(1/2)第267章 作死之路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440章 除了嘉穀,還有誰(3/3)第218章 合縱連橫第549章 正義不會缺席(2/2)第53章 嘉穀戰略(下)(求收藏!)第68章 技術手段(求收藏!)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97章 聯合殺蟲,滅子絕孫(3/4)第678章 落我手裡了(1/2)第139章 災後的希望(補昨天一更)第384章 去他丫的養豬夢(2/2)第99章 把小子們叫回來吧第485章 甜蜜的回報(一更)第132章 “圈地”不易(2/3)第305章 開年雪災來襲(2/3)第738章 時間站在我們這邊(2/2)第246章 高盛的眼光第245章 資本掌控遠東大豆第329章 爲奧運獻禮(5/5)第720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下)第584章 對不起,滾遠了(2/2)第46章 二階靈陣(求收藏!)第518章 與虎謀皮能有什麼好結果(2/2)第587章 從農家子到跨國經營新星(4000字)第678章 落我手裡了(1/2)第65章 大嶺村新貌(求收藏!)第185章 嘉穀再整合(上)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第534章 不可思議的順利開局第267章 作死之路第109章 他要戰……就一邊去(7/10)第373章 耕海牧漁:日益繁榮的漁場(3/3)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387章 一個豬場富一方(3/4)第725章 嘉穀版的“黃埔軍校”(1/2)第186章 嘉穀再整合(下)第405章 《舌尖上的大米》(3/4)第93章 我們嘉穀,很有錢(求收藏!)第91章 被“醃製”的土地(求收藏!)第344章 資本盛宴第685章 還有什麼能夠阻擋(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