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咱有錢,能花(4.3K)

嘉穀成立的第十四個年頭了。

可以說度過了兩個七年之癢的大嘉穀,也徹底變成了一條超級大章魚。

齊政看的集團內部財報很簡單,沒有那麼多花裡胡哨的,主要就是分爲兩大板塊:賺錢的板塊和不賺錢的板塊。

首先看賺錢的板塊:

排在第一位的當然是嘉穀的基本盤——糧油板塊。

作爲糧油一哥,嘉穀糧油享受了中國家庭糧油包裝化的紅利,逐步形成商品多元而利潤穩固的商業帝國,在小包裝食用植物油、包裝米現代渠道的市場份額分別爲29.7%和40.4%,穩居行業首位。

不過,雖然與同行比較,嘉穀糧油的淨利率也位居行業首位,但如果與集團內其他業務板塊相比,糧油板塊只能說是“微利模式”——畢竟,在這個受管控的行業,嘉穀糧油的終端價格調整都是需要審批的。

不過,憑藉着體量,這個基本盤還是爲集團貢獻了相當多的營收和利潤——2014年糧油板塊營收爲1680億元,實現淨利潤100.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將仙茗大米刨除在外的,不然就太耍流氓了。

自從被檢測出蘊含豐富的“高能生長因子”後,仙茗大米就不可能像其他商品那樣“自由銷售”了。

仙茗大米現在每年穩定在100多萬噸的產量,有一半被國家“平價”採購,用於研究或者特殊供應。

而在剩下的產量中,有四成供應海外,海外統一供應價格是100美刀/公斤,堪稱瘋狂地從海外席捲富人的財富。

但這部分超額利潤並不是嘉穀獨享的。這有點像國內的菸草公司,超過七成的成本是稅。但即使是繳納了高額的利稅,仙茗大米每年依然能爲嘉穀帶來近五百億利潤。

之所以沒有計列在集團的財報中,是因爲這部分利潤“另有他用”——一部分用於阿拉鄯沙漠區的開發,大部分用於嘉穀系合作社的補貼。

西北沙漠治理開發的公益性就不用說了,用於嘉穀系合作社的補貼,包括了對農業廢棄物資源能源化體系的補貼,對合作社購置農機的補貼,對局部地區完善小水利工程的補貼……理論上,這部分利潤相當於取之於“富人”用之於民。

在齊政與當時在位的文老有過一次談話後,這就成了嘉穀與國家不成文的約定。自此以後,國內國外,再也沒有人敢覬覦嘉穀的仙茗大米。也因爲嘉穀的識趣,國家對嘉穀的扶持力度也默默加大了。

這種事情是不好擺在檯面上的,爲免麻煩,仙茗大米的所有財務數據單列,也就不包含在嘉穀的財報中了。否則,糧油板塊的淨利率估計會被拉昇二十個點。

雖然他剛推出仙茗大米這個“靈植”的時候,肯定想不到最終會變成這樣。不過,嘉穀看似是白做嫁衣了,其實並不然。這其中換回了多少隱性的好處,至今都很難說得清楚。

WWW.TTKдN.C O

齊政晃晃頭,將扯遠的思緒拉了回來,繼續看下去。

接下來是畜牧板塊。

畜牧板塊主要分生豬養殖和肉奶牛養殖。

嘉穀農牧的奶牛養殖業務因爲要保證兄弟公司嘉穀乳業的奶源需求,無論是營收還是利潤都始終處於穩中有升的狀態;而生豬出欄量雖然每年都呈現高速增長趨勢,但身處典型的週期性行業,生豬業務盈利能力卻緊隨週期大幅波動。

過去兩年都是豬週期的低點,因此畜牧板塊雖然生豬年出欄量上升到1400多萬頭,與行業第一的溫氏股份並駕齊驅,但營收只有400億元,淨利率也下降至6.9%——雖然此時同行的淨利率甚至都不到3%。

不過,在“自繁自養”的重資產擴張中,還能將養殖做成一筆永遠賺錢的買賣,齊政也不能要求再高了。

心裡默默給嘉穀農牧點了個贊,再往下看,齊政忍不住露出了“壕”之微笑——賺錢的大頭來了。

雖然糧油和畜牧都能算嘉穀體系的基本盤,但刨除了仙茗大米外,這幾年,尤其是今年,最賺錢的永遠是食品飲料板塊——嘉穀乳業和清源啤酒。

無可置疑,在乳業這個產值3500億的行業中,嘉穀乳業以其營收、淨利的規模優勢,繼續強勢領跑。

雖然自毒奶事件後,又經歷大大小小的乳製品安全事故,但一批國產乳企也建設了自己的奶源,隨着這兩年規模化牧場開始放量,國內牛奶產量達到了高速發展的頂峰,行業龍頭的前期佈局開始受益,衆多小企業退場,行業多年的整合期基本告一段落。

伊力、猛牛逐步復甦,不可避免與嘉穀乳業存在產品品類相似、價格相近的“赤身肉搏”。不過,嘉穀乳業在奶粉、高端化板塊更勝一籌,競爭優勢還是挺大的——嘉穀乳業2014年收入873億元,繼續是老二和老三的收入之和。

與穩紮穩打的嘉穀乳業比起來,清源啤酒今年真的是衝勁十足了。

“啤酒荒”+巴西世界盃的天賜良機,讓清源啤酒在全球市場表現強勁,成爲中國啤酒市場,不,應該是世界啤酒市場盈利最強的巨頭之一。

清源啤酒的全球營收增長了100%,全年營收918.2億元,大大縮小了與營收縮水至260億美元的行業老大百威英博的差距,更是把國內同行遠遠的甩在了身後。

嘉穀乳業和清源啤酒在11年的時候做了個“千億收入約定”,看誰的營收先突破千億,他們的計劃都在五年後,即16年。好傢伙,現在眼看着要雙雙提前一年多達成目標了,誰能想得到?

齊政看着它們都突破了兩位數的利潤率,一個人差點在辦公室裡笑出了聲——這兩隻“肥豬”算是養成了!

最後一個賺錢的板塊是打包在一起的海外業務板塊。

嘉穀國際先後將澳糖公司,巴西糖企,美國高鴻糧商攬入囊中後,實現了華麗的轉身,營收突破了600億元,不過這部分海外業務因爲整合和承擔鉅額債務的緣故,利潤率更低,只有3%-4%。或者說,這纔是行業的正常水平。

齊政倒也不挑,雖然利潤率很低,但用人家的資源賺人家的錢,就不要要求太高了。

四大賺錢的主營板塊都可以稱得上是亮眼,以至於齊政的心情從頭到尾都燦爛無比,再看到“虧損”的板塊都淡定的一嗶。

——海洋漁業板塊?雖然立起了嘉穀海鮮牌,但只有一個漁場有產出,在“冷水團養殖三文魚”、“大型養殖工船”、“深遠海大型圍欄”等技術的突破上每年至少要扔進去十億元,坑一個。

——新能源板塊?林汾市的能源林剛產出,沒等收回投資,晉省的能源林計劃就來了,就算是以技術投入爲主,嘉穀每年也要投入十幾億元,坑一個。

——沙漠開發板塊?這還用看嗎?就算肉蓯蓉、三秦牛開始創收,能騙點……不對,是能吸引多一點社會產業資金投入,達到開支平衡,齊政就心滿意足了。天坑一個!

……

齊政一點也不慌,畢竟,整個集團加起來5078億元的全年營收,523億元的利潤,換誰來看都底氣十足。

即使將仙茗大米刨除在外,嘉穀的利潤率依然出衆。原因齊政總結了一下,主要是因爲嘉穀的品牌力和產品力的強勢。

也就是說,當同行需要營銷費用來填平品牌力和產品力的差距時,嘉穀是廣告打得少卻能賣出更多產品。

財報上有兩個很有意思的數據——在國內,嘉穀的“打假”費用,居然都高於營銷費用,也是讓人很無語了。

營銷或是產品驅動,也決定了企業不同的現金流狀態。

嘉穀的經營性現金流長期爲正,即使資產負債率達到了新高——44.7%,財務也是再健康不過了。

行業的資產負債率平均值在40%左右,嘉穀雖高於其均值,但是嘉穀在行業中的話語權極強,對上下游產業有超強的議價能力,通過對供應商延遲付款,對購貨方要求預付貨款等手段都可以進行資金操作,所以負債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不是有息負債。

總結起來就是,咱有錢,能花。

看了半天的財報,回想起嘉穀實驗室暴增的經費申請,齊政很快就有了決定。

有錢是好事,但太有錢不見得是好事。有句話怎麼說來着?“豬養肥了都懶得哼哼了。”

但錢怎麼花,就算是齊政也不好一言而決。

於是,就實驗室的花錢問題,齊政宣佈召開高層會議。

集團大總管王昱業、嘉穀農業謝開濟、嘉穀農牧李東亮、清源啤酒何長川等人都列席左右。

“……基本上,嘉穀想進入的行業都可以做到第一。實驗室也從不落後於人,老陳明年要400億經費,立志要做花錢第一人,大家看着辦吧。”齊政將陳建章的“獅子大開口”擺在了檯面上。

臺下一片鬨笑,陳建章愣是面不改色,反而添油加醋道:“反正我們實驗室的意見是不能少於400億,還別說,400億也未必夠花,我要保留追加申請的權利。”

齊政嘴角抽抽:“都還沒同意給你400億,別想着得寸進尺啊。”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陳建章的經費申請居然沒有引起太多的意見。

齊政都驚異的看着這羣“乖”得不像樣的傢伙。

每年預算分配的時候,打得頭破血流倒不至於,但要說有商有量,那都算客氣的了,這幫傢伙恨不得跳上桌子扯皮,讓主持分配的齊政和王昱業都傷透了腦筋。

難不成今年集體換性子了?

“別人拿這麼多預算,我肯定是不能同意,但如果是老陳嘛,我沒意見。”何長川在齊政懷疑的眼神下,笑眯眯道。

“我也贊成,實驗室不花錢,那還叫實驗室嗎?”李東亮也笑着插嘴道。

嚯,這下不僅僅是齊政了,就是陳建章,也被他們一反常態的“佛系”有點嚇着了。

最後還是更瞭解這幫傢伙心態的王昱業笑着解謎道:“他們呀,是嚐盡了實驗室的好處,吃人嘴短了……”

經老王解釋,齊政才摸尋到其中意味。

在嘉穀崛起的前十年,嘉穀實驗室處於積累狀態,但有他齊某人的開掛,嘉穀的業務開展順利得有些不可思議。

但這幫傢伙不知道啊!

我們種的大米怎麼就這麼好吃了?我們養的豬怎麼就這麼健康了?我們釀的酒怎麼就這麼清爽了……

歸根到底,一步登天剛開始是挺爽,但後面就是無盡的心虛。

沒底氣啊!

要不是齊政在前期經常“當斷獨行”,很多項目根本沒人敢投入那麼大,自然也沒有如今的規模了。

直到嘉穀實驗室發力,按照農產品從生產到餐桌的關鍵環節,串起了農業產業科研“一條線”,這幫傢伙才真正具備了底氣。

像清源啤酒的何長川,他的底氣就是從挑選啤酒大麥、啤酒花、酵母和水等原料到口味測試,實驗室都做了優化,保證清源啤酒廠所生產啤酒全球一致的清澈、清醇、清爽的品質,甚至連污水都有水生植物體系淨化……

像嘉穀農牧的李東亮,他的底氣就是實驗室給出的多能中草藥養豬“秘方”,雖然不能治療具體某種疫病,但超有效地增加了生豬的免疫力,提高了對各種病毒性疾病的抵抗力,而且無殘留無毒副作用,讓他可以大膽養豬……

還有大豆體系的“嘉豆13號”,一舉將國產大豆真正立了起來;乳業體系的“超級高產奶牛”,一舉奠定了嘉穀乳業的金身之基;生物能源體系的“超級能源樹”,一舉拓展了國內新能源的版圖……

何爲底氣?

不同於齊政看不清言不明的金手指,這些在他們眼中凝結了科研人員“心血”的成果,纔是真真切切的底氣。

經歷過從“沒底”到底氣十足,他們對於實驗室的大手筆花錢尤其寬容。

意識到這一點,還以爲要拍桌子幹架的陳建章大喜過望,拍着胸脯道:“你們放心,我敢花錢,就敢保證換回點什麼,大家就等着接收成果吧。”

本應該爭得雞飛狗跳的會議,居然就這麼變得和諧起來。

看到這一幕,齊政的心情頗爲複雜。

有句話怎麼說的?

不怕神對手,就怕豬隊友!

這幫傢伙雖然起點不一樣,但在如同一羣放出去的雛鷹,用烈風磨練好翅膀和利爪後,已經變爲了行業內最優秀的一羣人。

公司賺大錢了,多分點紅不香嗎?要知道,在座各位都是有股權激勵的。又或者說,多投入到現有業務中,擴大生產,繼續滲透市場不快活嗎?

投入到實驗室裡,可能十年都看不到成效。放着大把錢不賺,這樣隨心所欲投資所謂的“未來”,要是上市公司,資本股東估計早就鬧翻天了,眼前的這幫傢伙說不得都被轟下臺了。

但這次不用齊政“當斷獨行”,甚至不用他多解釋,大夥兒就都選擇了一條其實是最“沒底”的道路。

齊政笑了笑,對身邊的王昱業說道:“我們大嘉穀,有點強者愈強內味了。”

王昱業笑呵呵:“因爲敢花錢?”

齊政搖搖頭:“因爲敢賭未來。”

……

~~~

第322章 要真正進軍沙漠了嗎?第627章 錢常有,好參不常有(1/2)第368章 島主難當(1/3)第3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的嘉穀國際第372章 海底“森林”(2/3)第677章 沙漠水庫,後備耕地第105章 這貨是誰(3/10)第362章 一份大聘禮(3/3)第673章 “鐵桿莊稼”(2/2)第197章 聯合殺蟲,滅子絕孫(3/4)第207章 佈局,大颶風逼近第173章 當大豆遇上百草之王(1/3)第237章 同質化對手第327章 非凡的固沙手段(3/5)第385章 養豬何苦爲難養豬?(1/4)第557章 我們學不來(1/2)第420章 再重視嘉穀也不爲過(2/2)第58章 情懷(求收藏!)第678章 落我手裡了(1/2)第187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上)第629章 高端地盤第544章 能不能矜持點(3/3)第163章 人氣爆棚(3/3)第29章 出油!出油!(下)第66章 波譎雲詭(求收藏!)第74章 啤酒和奶業(求收藏!)第654章 騙經費嗎?第655章 河清海晏有“水草”第559章 人家的沙漠,人家的牛(1/2)第141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下)第434章 敢開發就敢回去(1/2)第597章 瘋狂的大豆(2/2)第183章 人蔘雙雄聯盟(3/4)第659章 放衛星(2/3)第543章 帶你賺錢可以,別嗶嗶(2/3)第15章 養殖的工廠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278章 無知與無良第50章 招攬(求收藏!)第134章 征服戈壁大漠的開端第202章 穩紮穩打在東北第105章 這貨是誰(3/10)第432章 嘉穀系的戰鬥基因(1/2)第641章 快來中國暢飲吧(3/3)第525章 點燃的火種與守護(2/2)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286章 讓祖國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第697章 吃過豬肉第442章 哥不在江湖,但……第476章 攻陷東南亞(1/2)第102章 做有根的乳業第212章 要做大地主第33章 生日之夜(中)第186章 嘉穀再整合(下)第400章 我們省需要嘉穀(3/3)第546章 無窮的潛力(1/2)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430章 粗大腿(1/2)第584章 對不起,滾遠了(2/2)第198章 冤家路窄(4/4)第17章 三顧茅廬(求支持!求收藏!)第458章 是誰讓喝奶變平等?(3/3)第267章 作死之路第369章 大興土木(2/3)第175章 千年人蔘?這可以有(3/3)第458章 是誰讓喝奶變平等?(3/3)第207章 佈局,大颶風逼近第437章 假農之名,圈地蓋房(2/2)第287章 推動變革第203章 百年老樹入總部第690章 回血(1/2)第447章 “參王”歸來(3/3)第493章 嘉穀豬肉東征記第575章 遊說,以及對手的對手(1/2)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13章 靈陣初顯威(上)第716章 家底有多豐厚(4K)第292章 超級奶牛第478章 驚天報價(1/2)第242章 被凍萎了第582章 補強短板(2/2)第271章 大豐收(上)第426章 和嘉穀做生意(3/3)第642章 暢飲姿勢(1/3)第270章 向廢棄礦區要牧場第102章 做有根的乳業第315章 紅豆生南國(2/3)第51章 大牛加盟(求收藏!)第415章 遠東潛流(4/5)第357章 大廈將傾的準岳父?第619章 一“豆”成名(1)第727章 挑戰心臟的開支(4K字)第715章 曾經的溫水煮青蛙第239章 價值的體現第662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下)第266章 蝴蝶效應,毒奶前兆第265章 奶粉火爆上市第190章 他的世界(1/3)第473章 這有點秀啊(2/2)第373章 耕海牧漁:日益繁榮的漁場(3/3)第517章 爲人父者(1/2)
第322章 要真正進軍沙漠了嗎?第627章 錢常有,好參不常有(1/2)第368章 島主難當(1/3)第3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的嘉穀國際第372章 海底“森林”(2/3)第677章 沙漠水庫,後備耕地第105章 這貨是誰(3/10)第362章 一份大聘禮(3/3)第673章 “鐵桿莊稼”(2/2)第197章 聯合殺蟲,滅子絕孫(3/4)第207章 佈局,大颶風逼近第173章 當大豆遇上百草之王(1/3)第237章 同質化對手第327章 非凡的固沙手段(3/5)第385章 養豬何苦爲難養豬?(1/4)第557章 我們學不來(1/2)第420章 再重視嘉穀也不爲過(2/2)第58章 情懷(求收藏!)第678章 落我手裡了(1/2)第187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上)第629章 高端地盤第544章 能不能矜持點(3/3)第163章 人氣爆棚(3/3)第29章 出油!出油!(下)第66章 波譎雲詭(求收藏!)第74章 啤酒和奶業(求收藏!)第654章 騙經費嗎?第655章 河清海晏有“水草”第559章 人家的沙漠,人家的牛(1/2)第141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下)第434章 敢開發就敢回去(1/2)第597章 瘋狂的大豆(2/2)第183章 人蔘雙雄聯盟(3/4)第659章 放衛星(2/3)第543章 帶你賺錢可以,別嗶嗶(2/3)第15章 養殖的工廠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278章 無知與無良第50章 招攬(求收藏!)第134章 征服戈壁大漠的開端第202章 穩紮穩打在東北第105章 這貨是誰(3/10)第432章 嘉穀系的戰鬥基因(1/2)第641章 快來中國暢飲吧(3/3)第525章 點燃的火種與守護(2/2)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286章 讓祖國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第697章 吃過豬肉第442章 哥不在江湖,但……第476章 攻陷東南亞(1/2)第102章 做有根的乳業第212章 要做大地主第33章 生日之夜(中)第186章 嘉穀再整合(下)第400章 我們省需要嘉穀(3/3)第546章 無窮的潛力(1/2)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430章 粗大腿(1/2)第584章 對不起,滾遠了(2/2)第198章 冤家路窄(4/4)第17章 三顧茅廬(求支持!求收藏!)第458章 是誰讓喝奶變平等?(3/3)第267章 作死之路第369章 大興土木(2/3)第175章 千年人蔘?這可以有(3/3)第458章 是誰讓喝奶變平等?(3/3)第207章 佈局,大颶風逼近第437章 假農之名,圈地蓋房(2/2)第287章 推動變革第203章 百年老樹入總部第690章 回血(1/2)第447章 “參王”歸來(3/3)第493章 嘉穀豬肉東征記第575章 遊說,以及對手的對手(1/2)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13章 靈陣初顯威(上)第716章 家底有多豐厚(4K)第292章 超級奶牛第478章 驚天報價(1/2)第242章 被凍萎了第582章 補強短板(2/2)第271章 大豐收(上)第426章 和嘉穀做生意(3/3)第642章 暢飲姿勢(1/3)第270章 向廢棄礦區要牧場第102章 做有根的乳業第315章 紅豆生南國(2/3)第51章 大牛加盟(求收藏!)第415章 遠東潛流(4/5)第357章 大廈將傾的準岳父?第619章 一“豆”成名(1)第727章 挑戰心臟的開支(4K字)第715章 曾經的溫水煮青蛙第239章 價值的體現第662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下)第266章 蝴蝶效應,毒奶前兆第265章 奶粉火爆上市第190章 他的世界(1/3)第473章 這有點秀啊(2/2)第373章 耕海牧漁:日益繁榮的漁場(3/3)第517章 爲人父者(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