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襲擊

漢陽碼頭外幾裡處,藉着夜色、密密麻麻的數十艘貨船攜帶了近五千士兵,以及近百門大小火炮,悄悄的往漢陽碼頭停靠而去!

李漢站在爲首一艘數千噸的貨船之上,身上披着一件軍用大衣,舉起望遠鏡,眼睛一眨不眨往向漢陽港。

“先生,洋人那邊傳來消息,他們派出的船已經回來了,碼頭如今還在民軍的佔領之下,不過只有不足百餘士兵了。由於漢陽失陷在即,原先停靠在碼頭的船隻大都離了港駛往武昌了。咱們登陸吧!”

李漢身邊,赫然還站着幾員身着鄂中革命軍新式軍裝的將軍,其中爲首一人不是旁人,正是他的情報官李東來。陳天祥已被他留在應城坐鎮,考慮到武昌三鎮局勢複雜,他對於這一次要爭奪湖北的控制權又勢在必行,所以臨行便將情報官李東來一併帶來了。到時候肯定會有一些不適合自己親自動手的事情!

“民軍高層呢?”

他收回望遠鏡,因爲江面上起了風,所以鏡片上也被怕打在船身上濺起的水花模糊了!

李東來微微皺眉,“屬下已經排人坐快船先行上岸打探了,不過聽碼頭那邊的民軍守兵所說,武昌基本上已經對堅守漢陽不抱期望了,因此基本上民軍還有戰鬥力的編制都已經完成了撤離,剩下的不過這幾天戰事之中,被擊潰了編制的一些殘餘部署罷了,目前據估計,整個漢陽還留有的民軍已經不足五千人了。不過清軍還未攻進漢陽城中,正在城西忠烈附近,圍攻民軍最後一道防線!”

“很好!”

他鬆了一口,畢竟準備了這麼久,對於漢陽實際上他早已經打定了主意了。即便是付出五千人全滅,也要保住漢陽鐵廠跟漢陽兵工廠!

再同德、奧匈兩國協商之後,他才發現了,建設一處兵工廠跟鐵廠,想要達到漢陽兵工廠跟鐵廠的規模,沒有三四年的時間加上前後千萬兩白銀的投入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與其再去考慮跟洋人大費周章的訂購機械、選定廠址等,耗費幾年的時間重新建立自己的重工業基礎,還不如就近一點,在漢陽失陷之前控制漢陽兵工廠跟鐵廠呢!

所以,這一次行動的最低目標就是控制漢陽兵工廠跟鐵廠!

“命令下去,第十標爲先鋒,準備登陸!”

“是!”

身後一位參謀軍官敬了一禮,立刻下去頒佈命令了!

一刻鐘之後,數艘烏篷船載着第一批士兵開始登陸,在第十標先鋒營出示了刻有大都督印跟荊楚鎮守使印的軍令之後,碼頭處鎮守的民軍士兵興奮的讓出了守備,在得知原本負責督管碼頭的民軍管帶已經先一步乘船攜帶心腹離開了漢陽之後,李漢立刻下令第十標將碼頭處的百餘民軍士兵編制打亂,重新編入第十標的各營之中!然後在留下一隊人馬看守碼頭之後,快速往漢陽城方向趕去!

約莫半個小時之後,隨後的第九標也完成登陸。在確定了忠烈祠一線附近還有整編制的民軍在與清軍交火之後,李漢立刻下令趕去第九標趕去支援。與其同行的還有一個炮兵營,共有三十六門60mm小炮,跟四門75mm口徑的重炮,此行他還從鄂中招募了近一千七百民夫,幫忙爲部隊搬運物資,因此部隊的推進速度十分的快!

除此之外,他還派出一部士兵立刻趕往龜山,手持他之軍令,接管龜山炮營陣地!

“快~~~快,務必要趕在清軍入城之前佔領漢陽城!”

“前面,就快速度,跑起來!”

爲了更快進入漢陽城中,趕在前面的第十標幾乎放棄了所有輜重以及笨重的火炮,只攜帶了十幾挺機槍!他們與第九標的任務不一樣,第九標是趕往忠烈祠支援民軍,而他們卻是要忙着接管漢陽城城防,以防忠烈祠一線民軍陣地失守之後,好不至於完全無險可守!

第十標搶佔漢陽城的行動十分順利,幾乎沒有接收到什麼阻礙,不過等到後面的李漢等看到漢陽城的城防情況之後,頓時傻了眼。也明白了緣何黃興等不依靠漢陽城抵禦清軍堅守,等待援軍到來了!

這漢陽城最早建於東漢末年,原爲魯山山城。唐武德四年,漢陽城在魯山城的基礎上擴建。城周圍3.54公里。有八個城門:東名迎春,南名沙洲,西名孝感,北名漢廣,東南名朝天,西南名漢南,東北名慶賀,西北名下議.此城“東南枕大江,北控月湖”,包容風棲山和龜山一部分。北宋年間漢陽城被大水沖毀。南宋嘉定初年,漢陽知軍黃幹多次呈請修復漢陽城,並提出城北由大別山退至風棲山的修復方案。鹹淳十年,始按黃幹方案修築城牆。元末遭兵災,成斷垣殘壁。明初,知府程瑞重修,恢復南宋基礎,“東南臨大江、西北跨鳳棲”。城牆周圍2.5公里,爲單牆無裡城。有4個城門:東爲朝宗,南爲南紀,西爲鳳山,北爲朝元,每個城門建有誰樓。不久,朝元門被塞。嘉靖年間,始築裡城。漢陽城在明清受戰火、風雨、水患影響,屢毀屢建。至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知府嚴防、知縣林瑞枝重修城牆及東誰樓,不過因爲經年失修,加上城防款項不足,漢陽城的所謂城防只有幾堵不高的城牆,用的還是青灰土磚,以泥土居多,清軍一輪炮轟下來半堵城牆就要塌陷,根本無力抵擋。

有人說爲什麼不退守城中同清軍巷戰,事實上這提議確實有人提議過,不過很快就被黃興否決了。比起民軍,無論是北洋軍還是清軍其餘編制,對待敵人都堪稱殘忍至極。在漢口城將失陷的時候,黃興提出據巷而守,結果清軍便移動大炮炮轟民軍可能躲藏的民巷,造成了無數殺孽!不僅如此,在隨後的漢口戰事之中,爲避免巷戰出現大量的死傷,馮國璋下令清軍放火焚燒前進,幾乎焚燒光了半個漢口城,可見清軍之歹毒、兇殘!

漢口之役後,武昌上下多有藉口此事問責與他之人,國人別的能力沒有,埋討別人的能力絕對世界第一。不是什麼聖人言論,就是古來仁義,着實令黃興感覺戰未始自己卻先被捆縛了手腳。結果,他卻放棄了藉助這漢陽城那低矮的城防跟清軍再打一場殘酷的巷戰!

不過黃興顯然錯誤的估計了形勢,他卻沒有猜到,在堅持了數天的高強度戰事之後,清軍的損耗還在民軍之上,尤其是漢口清軍。自從京漢鐵路被他拿下了之後,原本南下清軍的物資都是走得安徽境內。如今可好,連安徽也光復了,就算有英人偷偷幫忙通過海運運送一些,到底遠水解不了近火,加上這幾日的炮戰不斷,清軍短短几日之內幾乎打光了庫存的炮彈,可嘆黃興若能狠下決心來再選擇堅守幾天,就能夠獲得同清軍在漢陽僵滯的局面了!

拜他那位喜歡近代史的父親之助,李漢的近代史所說並不是很好,不過辛亥革命這一段他卻知道不少後人的點評。比如漢陽戰役,戰後第一軍總統官段祺瑞曾經在跟故友的書信中提到過,二十七日若民軍再堅守一日,則傷亡不比民軍差多少的清軍各部將不得不選擇暫時收縮防線停止進攻。他說這話一是因爲清軍連日進攻,軍中疲憊兼損失不輕,下面軍中多有怨言;二是渝口車站所存物資已經所剩無幾,武器彈藥更是消耗的厲害,民軍尚有楚望臺跟漢陽兵工廠補給,但是清軍卻是打一發少一發,至二十七日,清軍各部損耗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了!

正是因爲讀過這一段歷史,雖說如今的民國已經被他把局勢更改了個地朝天,但是也是因爲他將原本這時正在鄂中、鄂西同清軍大戰的京山部分民軍、漢川梁氏兄弟、以及宜昌民軍等三部約五千多人送至了三鎮,在經過了武昌的補給之後,這三支力量雖然不比新軍,卻也在戰場上爲民軍分擔了一些壓力,造成了清軍人員跟彈藥的更大消耗。於此同時,雖說黃州等地的清軍都被調集到了漢陽、漢口,但是更精銳的北洋軍幾鎮卻被擋在了北邊。此消彼長之下,清軍雖然依舊如歷史上隨上演的那般攻陷了漢陽民軍防線,卻消耗了更多的力量。

所以,在跟洋人打過交道得知自己的鐵廠跟兵工廠很難在短時間之內建成並投入使用之後,李漢便開始佈局插手漢陽戰事了。如今第十標幾乎已經控制了無險可守的漢陽城,加上他也派出部隊去接管了漢陽鐵廠跟兵工廠,雖然還沒傳回來消息,不過漢陽城如今還未有失,料想應該沒有多困難!

果然,李漢等隨着後面的輜重跟炮營入了城之後不久,就傳來第十標拿着他的軍令,接管了鐵廠跟兵工廠的消息,令他鬆了一口氣。

很快,他便下令解散兵工廠的工人組建的防衛隊,命令工人復工繼續生產子彈跟炮彈之後,下令炮營於城牆上架設炮臺,準備炮擊忠烈祠處清軍!

沒多久之後,龜山炮營陣地也傳來好消息,傳令兵已經解除了龜山炮營守軍,不過也遇到了一點小麻煩,那就是在接管龜山炮營的時候,遭到了守軍的拒絕,他們稱必須見到來自武昌的軍令之後,否則不會移交龜山炮營的駐守。

對於這一點,李漢並沒有計較,他派人立刻從兵工廠提出了一部分的炮彈,派人送去龜山陣地之後,隨後又派遣了百餘人留下龜山建設防線。得知原漢陽分軍政府的負責等人都已經隨船逃往武昌之後,他立刻下令分軍政府殘餘人員於城中拿蓋有他之印章之佈告於城中各處張貼。

在佈告中,他誇說清軍若攻陷了漢陽城之後,則可能如漢口一般,藉口瓦選隱匿於民間之民軍士兵,大肆搜刮掠奪、殺人放火。若不想妻兒子嗣遭了清軍毒手,也不想美滿家庭被敵人所破壞,必須同軍政府一道,死守漢陽城,擊退城外清軍。

他稱自己這荊楚鎮守使乃是蒙大都督號召,特別率軍自鄂中趕來支援,最遲明日之後,還有數十船士兵將趕到,只要堅守過這一晚,明日便有無數援軍趕來支援!

除此之外,他還命令漢陽分軍政府在張貼的佈告中稱,軍政府只招募一些民夫負責搬運武器彈藥,幫助建設城防。一旦建設完畢之後,蒙召之人便可回家。

也是得了清軍的幫助,他們在漢口拿一把可真是嚇壞了不少人,因此不過短短半個多小時的時間,軍政府便招募了一千多的精壯民夫,在城中到處奔走搬運石料、物資,搭建防禦工事!

面對着清軍極有可能還不清楚他們這一股援軍抵達的情況,李漢在派人騎馬至各處張貼布告命令潰散民軍往城中集合之外,令搭建完的炮營調集炮口對準了城外悄聲最密集的地方,同時派人前去忠烈祠跟還在堅守的民軍取得聯繫,然後,命第九標跟堅守民軍爲炮營提供目標座標位置,好方便炮擊。

“近失彈!調整方位角×××,高低角×××!……預備,放!”

“轟!”

經過了一陣耽擱之後,李漢等登陸一個半小時之後,早就按耐不住的鄂中革命軍炮營終於開始了怒吼,一發發炮彈射往城西聚集了約五千多清軍強攻的忠烈祠陣地,一個照面便令清軍損失不輕,不得不暫緩了進攻!

“怎麼回事,哪來的炮擊?”

黑暗之中已經殺紅了眼,正陶醉在即將第一個進入漢陽城中方纔的某個清軍管帶頓時心中的大怒。方纔突然打來的炮彈令他在短時間之內損失了過半的手下,這叫他如何不憤怒呢!

跟他一樣情況的還有很多,跟忠烈祠民軍回合之後,第九標帶去的數十門小炮頓時也跟着怒吼了起來。它們雖然沒有後面那些重炮的威力,但是李漢帶來的炮彈中多以開花彈爲主,落在清軍人羣之中,造成的威力可不比那自身後飛來的一門門炮彈威懾力差多少!加上第九標攜帶的機槍,雖然因爲笨重,爲了方便快速行軍它們只帶了少數,不過將機槍集中搭建了一條防線之後,短短十幾分鐘的時間,整整將正面衝擊的兩個清軍營打殘,可見這種現代大工業殺器的威力!

第九標的標統名叫段金標,也是第一批跟李漢自武昌出走的士兵之一。當時他還只是一個普通士兵,不過在進攻應城時立過功,得了枚獎章,後來更被掉入了將官團訓練新軍,然後在襄陽清軍南下之後,他就被調往剛組建的第九標任管帶。後來拿下了新堤之後,原第九標的代標統因被軍政府查出私自接受新堤富商賄賂之後,被軍政府調回了應城,便由他接管第九標。

二十七日夜,天上烏雲繚繞,加上見不到月亮,地面上的環境越發顯得黯淡不輕。

此時的段金標正匍匐在前沿陣地一個剛剛開挖,還未完工的散兵坑裡,觀察着遠處清軍的槍火確認還有多少的敵人。好一陣,他才放下望遠鏡,向身邊一名副官說道:“咱們對面似乎有一個精銳的清軍營,可能是北洋新軍。這可不成,他們還有幾挺機槍。傳令下去,讓炮營給我集中火力,猛轟前面的河灘不遠的小樹林方向,爭取將它的幾挺機槍完全摧毀!還有,讓旁邊的民軍配合咱們,他們那邊怎麼回事,都沒指揮嗎?方纔從他們那邊過來了兩批清軍,弟兄們沒注意差點吃了虧了!”

“是,標下這就去傳達!”

副官快速的將命令記在筆記本上,匆匆跑去傳令,但剛直起腰,還沒跑出散兵坑,整個人一個踉蹌,向前撲倒,同時,從遠處傳來一陣“噠噠……噠噠……”的機關槍點射聲。

“快,快把人救回來!”段金標氣得眼睛通紅一片,那小樹林裡絕對埋伏有敵人的機槍兵,只不過敵人太過狡詐,躲在他們的步槍子彈打不準的地方,阻擋了他們過去跟民軍合在一處設防。從點射聲來判斷,機槍手是好手,這麼遠的距離能將人擊倒,肯定使用得是重彈。而且,估計也早就發現了他待得這個地方了。

趕忙矮着身子換了一處低地,他氣得連連罵娘!

“啪!啪!”

第九標陣地響起零星的步槍射擊聲,試圖壓制清軍機槍火力,但距離太遠,而且準頭太差,再加上那挺機關槍上加裝了鋼板,普通子彈很難將它擊穿,這是日俄戰爭的經驗,顯然已被北洋軍學會。

第九標陣地很快又沉寂下來,子彈不足,無法長時間與清軍對射,寶貴的子彈只能用在反衝擊中。

“胸口被貫穿,當場陣亡。”

他的一個手下搶回了倒下的副官,不過卻是一句屍體。段金標很快知道了這消息,不過那副官跟他算是半個老鄉,因此氣得眼都紅了!

可惜革命軍沒有足夠的財力裝備遠程的野戰通訊設備的話,這種損失本來是可以避免的。壓下心頭的怒火,他擡起手向清軍陣地一指,呵道:“炮兵上來後,集中炮火,先給我來一個急速射!把那邊炸燬!”

“我去傳令。”另一個副官立刻便起了身離開散兵坑,在機槍的點射聲中,高姿匍匐,連滾帶爬的摸向後方炮兵陣地。

不久之後,第九標一同趕來的炮兵營迅速分出了一個小隊,推着幾門小炮往他這裡移動了陣地。知道大帥心中炮營最是金貴的段金標也沒忘記分出兩個班的士兵,跟在炮兵附近戒備着!

隨着指揮官一聲令下,炮聲隆隆作響,雨點般的炮彈飛了過去,落在那個機關槍陣地附近,頓時泥土紛飛,濃煙滾滾,機關槍啞了片刻,但不久之後又有一處機槍聲音怒吼了起來,繼續向革命軍前沿陣地傾瀉着彈雨。

“噠噠……噠噠……”

清軍機關槍擡高了槍口,用機槍重彈跨射革命軍炮兵陣地,但距離太遠,子彈根本射不到地方,只能泄憤似的落在第九標的臨時陣地上。

炮兵繼續向清軍陣地投射火力,最終使這一挺機關槍也啞了下去,但是否已被消滅,誰也不知道,畢竟,那是訓練有素的北洋軍,絕非巡防營的那些排槍兵可比。

“轟!轟!”

不需要他在指示了炮兵調轉炮口,向河灘邊的小樹林處瘋狂怒吼了起來。

“轟!轟!”

小樹林那邊很快的便傳出了哭罵聲,接着炮兵又打了兩輪炮之後,方纔停下了攻擊。這一次段金標派人再上去就沒有遇到什麼麻煩了,很快第九標便突破了這一塊地區,跟死守在忠烈祠附近陣地的民軍回合了!

第703章 皇姑屯事件(下)第121章 兵圍杜家莊(上)第119章 神仙粉?海.洛.因!第750章 和談(完)第591章 變局第650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1第206章 又一份不對等的提案第174章 三人同行(中)第355章 大變局前第195章 劉家廟失陷(下)第64章 捧殺第97章 鹽業(2)第517章 刺袁(上)第388章 來與去第656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8第498章 不惜開戰(下)第155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1)第223章 指點江山第646章 反攻1第356章 巨大的收穫(上)第203章 接觸第174章 三人同行(中)第497章 不惜開戰(上)第621章 日本第654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6第732章 新竹血戰1第324章 兵臨武昌與先生回國第749章 血染海疆5第389章 交底第306章 影響與實業第585章 發現第四百六十六章第320章 漢陽一夜第206章 又一份不對等的提案第369章 升官與報復第185章 任務第506章 雷霆(2)第493章 大鐵路建設公債第510章 雷霆(6)第153章 惡戰一家嶺(5)第五百六十一章第529章 和談(三)第192章 借事欲動,發難漢川第732章 新竹血戰1第630章 攻陷庫倫2第511章 雷霆(7)第252章 圖謀武勝關第262章 爭分奪秒(下)第588章 酣戰第100章 新兵第72章 後手第317章 來自四川與北方的消息第617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2)第210章 湯黎之謀(下)第184章 打草驚蛇(下)第328章 四川變局第四百七十八章第220章 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上)第431章 刺宋案第133章 骯髒的政治(上)第585章 發現第344章 陰謀與導演第324章 兵臨武昌與先生回國第530章 始料不及第579章 青島之戰(3)第314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中)第707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3第392章 拉薩戰役(完)第84章 進城第552章 海軍之春第240章 第一協入城第314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中)第257章 奪關(中)第158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4)第535章 進京第222章 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下)第54章 你聽那呼聲第248章 赴宴第192章 借事欲動,發難漢川第531章 應對(上)第280章 內閣總理大臣第293章 會第316章 大動作第67章 低調第682章 風雨欲來第118章 掃平內患(4)第548章 夜談第298章 河南舉義第28章 密信第456章 走向談判?第38章 蝴蝶效應第685章 軍事會議(下)第157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3)第519章 刺袁(下)第327章 離開漢陽前的準備第416章 四川鹽務(一)第315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下)第496章 驅朱運動第三百九十六章第565章 一觸即發1
第703章 皇姑屯事件(下)第121章 兵圍杜家莊(上)第119章 神仙粉?海.洛.因!第750章 和談(完)第591章 變局第650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1第206章 又一份不對等的提案第174章 三人同行(中)第355章 大變局前第195章 劉家廟失陷(下)第64章 捧殺第97章 鹽業(2)第517章 刺袁(上)第388章 來與去第656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8第498章 不惜開戰(下)第155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1)第223章 指點江山第646章 反攻1第356章 巨大的收穫(上)第203章 接觸第174章 三人同行(中)第497章 不惜開戰(上)第621章 日本第654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6第732章 新竹血戰1第324章 兵臨武昌與先生回國第749章 血染海疆5第389章 交底第306章 影響與實業第585章 發現第四百六十六章第320章 漢陽一夜第206章 又一份不對等的提案第369章 升官與報復第185章 任務第506章 雷霆(2)第493章 大鐵路建設公債第510章 雷霆(6)第153章 惡戰一家嶺(5)第五百六十一章第529章 和談(三)第192章 借事欲動,發難漢川第732章 新竹血戰1第630章 攻陷庫倫2第511章 雷霆(7)第252章 圖謀武勝關第262章 爭分奪秒(下)第588章 酣戰第100章 新兵第72章 後手第317章 來自四川與北方的消息第617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2)第210章 湯黎之謀(下)第184章 打草驚蛇(下)第328章 四川變局第四百七十八章第220章 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上)第431章 刺宋案第133章 骯髒的政治(上)第585章 發現第344章 陰謀與導演第324章 兵臨武昌與先生回國第530章 始料不及第579章 青島之戰(3)第314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中)第707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3第392章 拉薩戰役(完)第84章 進城第552章 海軍之春第240章 第一協入城第314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中)第257章 奪關(中)第158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4)第535章 進京第222章 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下)第54章 你聽那呼聲第248章 赴宴第192章 借事欲動,發難漢川第531章 應對(上)第280章 內閣總理大臣第293章 會第316章 大動作第67章 低調第682章 風雨欲來第118章 掃平內患(4)第548章 夜談第298章 河南舉義第28章 密信第456章 走向談判?第38章 蝴蝶效應第685章 軍事會議(下)第157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3)第519章 刺袁(下)第327章 離開漢陽前的準備第416章 四川鹽務(一)第315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下)第496章 驅朱運動第三百九十六章第565章 一觸即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