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青島之戰(3)

許是因爲颱風剛過的原因,青島外海的海面上一片寧靜和謐的景色,海鷗點點不時飛過,將這片海天映襯的格外美麗。

在這麼晴朗的一天中,青島外海的海平面上,一個黑點逐漸的清晰了起來。這是一艘吃水很深的炮艦,長約兩百多尺,寬有30尺大小,看規模約莫有一千噸上下,船上架着三門已經揭去了炮衣的炮臺,甲板上不時出現的一兩個士兵身影,明眼人一瞧那軍人的軍裝顏色便明白了,這是德國人的軍艦。

美洲虎正是這艘近海中型炮艦的名字,這艘漢堡船廠承建的炮艦,擁有一門152毫米艦炮跟兩門66毫米副炮,是遠東艦隊之中少有的中型炮艦。照理說英日聯軍現在已經封鎖了膠州灣附近海域,這艘炮艦本不應該繼續在外海遊曳,但是現在它卻出現在了外海,還遠遠的開出去了六七十海里,可見乃是有所圖謀。

的確,德國人不僅將美洲虎號炮艦派了出來,其他“虎”號、“鸕鶿”號、“雞貂”號炮艦都給派了出了,在附近的方圓幾百裡的水域裡面,靠着無線電組成了一張疏鬆的巨大網絡,儘管夏季氣候變幻無常的危險,但他們的眼光都集中在一個方向---東方。

這些日子以來,也有不少從旅順開出的日本驅逐艦炮艦到這個海域巡邏,也有在上海的日本艦船趕到旅順集合。但是總體來說,洋麪還算平靜。這些德國軍艦們依託着膠州灣,已經在這裡堅持了許多天了,甚至還意外的在前幾日的颱風中擊沉了日本一艘擱淺的驅逐艦,也算是意外之獲。他們會在這裡自然是爲了迎接英日聯合艦隊主力的到來,雖然強弱懸殊,但是一旦開戰他們將義無反顧的衝上前去。

一個被曬得渾身通紅的德國軍官從桅杆上刺溜一聲滑了下來,他脖子上面還掛着一個掉了漆的德國蔡司八倍雙目鏡望遠鏡,眼睛因爲長時間地觀察而變動通紅。

人雖然已經下到甲板上了,但是還頻頻的朝東邊望去。底下一個水手疑惑的聞到:“盧比斯中尉,有發現嗎?”

那軍官搖了搖頭,“沒有,還沒發現中國那邊通知的英日聯合艦隊!”

22日風暴息去之後,日本艦隊便從旅順港出發南下,前兩日在威海衛暫時停靠與英國艦隊會合,算一算時間,也差不多跟中國那邊通知的時間相仿,英日聯合艦隊主力該抵達青島了。

“真糟糕,國內那些將軍們到底再想什麼,爲什麼將我們遠東艦隊的幾艘主力艦全部都調走了!”

德國作爲世界第二海軍強國,自近代以來本國海軍雖然不像英國那樣已經養成了天下第一的霸氣,但這一次給他們一直瞧不起的日本人壓着狠打,遠東海軍艦隊內部的不滿之聲很多,基本上都是在罵國內那些個將軍們的腦袋有問題的。盧比斯中尉也是其中一個。

“別抱怨了,我剛聽說將軍他們在南太平洋擊沉了一支英國商隊,算一算,差不多有五十多萬噸的英國商船折損在將軍他們的手中了。可惜我們這些近海艦隊不能走遠,不然,跟隨將軍他們在還未襲擊英國商隊爲國建功也是大功一件!”

說話的是這艘美洲虎炮艦的艦長,保盧斯少校。他是個年近四十的中年人,右臉上缺失了一塊肉,那是曾經在南海遭遇英國人扶持的海盜團時被一門炮彈碎片削掉的。

“艦長!”

盧比斯敬了一禮,“沒能跟隨斯佩將軍出海襲擊協約國的船艦實在是很遺憾!”

保盧斯少校點了點頭,“收收心吧,中尉,我們現在的任務一樣很重!”

儘管遠東艦隊現在已經基本上主力盡失,但餘存在中國的這些海軍炮艦仍舊還有不少的任務要做。比如他們現在的任務就是三樣,警戒、佈雷,用隱藏在幾處臨近港灣裡,中國向德國提供的一個魚雷快艇大隊伺機對英日聯軍艦隊進行偷襲。爲此遠東艦隊幾乎是全軍出動,利用中方自陸地上運來的補給進行二次強化佈雷,八百餘枚採購自美國的錨式水雷已經配合着德國產的水雷一道,將膠州灣附近的航道堵了個嚴實。除此外在後方三十海里外的一處隱蔽小漁港裡還有中方提供的八艘魚雷快艇,每艇都攜帶兩枚白頭魚雷。海平面上尚有四艘炮艦,上面都配有無線電臺,隨時向青島總部彙報洋麪上的敵艦動向。德國人也是憋了一肚子火氣,現在德軍在歐洲南征北戰,打得英法聯軍潰不成軍,但是在遠東卻給日本人欺負的沒脾氣。這叫高傲的德國人如何能夠嚥下這口氣,遠東艦隊的餘存力量更是發了狠,定要讓英日聯軍吃了大虧,好叫他們知道日耳曼人不是誰都可以欺負的。

就在美洲虎號炮艦上,幾人對話之間突然船艙裡衝出一人來,“艦長,東經xxx,北緯xxx方向,“猞猁”號傳來消息,已發現大量海軍艦艇蹤跡!因其可能已經暴露,無法確定艦隊信息,要求我們進行確認。”

幾人臉色一變,“猞猁”號距離他們之間只有不足十海里,也就是說,英日艦隊距離他們這裡已經很近了。

盧比斯中尉當下又竄上了桅杆舉起望遠鏡向東看去,不斷的休整角度搜索了一陣之後,果然,在遠方的海天之中,發現了海平面上面浮起了幾條桅杆還有幾道蒸汽鍋爐的煙氣直上雲霄,現在能見度非常良好,甚至都可以辨認出那些桅杆是典型英式風格地三腳桅杆,上面隱約飄揚的,就是日本海軍的膏藥旗!從桅杆的形狀和大小,這個幹練的海軍軍官已經在心裡飛快的推算出來了,這是日本海軍的四艘鞍馬級裝甲巡洋艦,還有那艘強大的金剛號戰列巡洋艦。英日海軍主力果然要對青島發動總攻,戰爭要來了!

他神情嚴肅的盤在桅杆上面,嘴裡還在念唸叨叨。出現在天際的煙柱越來越多,主力艦厚重的身形已經慢慢的出現在瞭望遠鏡的目鏡裡面。在後面又冒出了那些低矮醜陋的魚雷驅逐艦地桅杆,他們本來開在前面,但是低矮的桅杆讓他們遲了一會纔出現在視線裡面,還有修長的二級巡洋艦在兩翼衛護。

心裡估算了一陣,基本上符合情報中所提到的英日艦隊情況。

中尉一下從桅杆上面滑跳了下來,大聲的喊道:“發電機發電!架起電臺天線。快向青島彙報!敵老式戰列艦兩艘,重巡洋艦艦四艘,戰列巡洋艦一艘,輕巡洋艦兩艘,驅逐艦四至六艘。方位東經xxx,北緯xxx。重複,發現英日海軍主力艦隊,共計老式戰列艦兩艘,重巡洋艦艦四艘,戰列巡洋艦一艘,輕巡洋艦兩艘,驅逐艦四至六艘。方位東經xxx,北緯xxx。敵艦均航速度約10節,是否還有陸軍船團需要進一步觀察,確實情報進一步觀察後再行發送!”

電報迅速的傳遞到了青島,因爲德國遠東艦隊僅剩下的那些炮艦根本擋不住英日聯合艦隊主力艦一炮,所以,各炮艦儘管遠遠的發現了英日聯合艦隊,但始終不敢過分靠近,結果一直不能確定具體都有那些戰艦。於是,青島當局經過緊急討論之後,最終確定出動偵察機,以航拍的行使進行高空偵察,確定英日聯合艦隊各戰艦的具體實力,以便着手安排青島防禦。

很快,在英日聯合艦隊主力會合了搖曳在外海的其他先抵達的英日海軍艦艇,抵達了膠州灣外五十海里處時,四艘福克13d式改裝的偵察機出現在了海面上,朝着英日聯合艦隊所在的位置不斷靠近。最後終於在青島以東洋麪抓到了這個有着相當規模的艦隊。

這支高空偵察隊是在德國遠東空軍英雄---路肯尼少尉的帶領下進行的,迫近英日聯合艦隊之後,他們的飛機高度逐漸下降,很快便到了一百五十米的危險高度,這個高度上飛機中的飛行員們甚至連艦面上那些日本水兵地相貌都看得清楚了。

路肯尼的後座搭檔手裡抓着一個蔡司照相機,咯嚓咯嚓的給這個龐大地軍艦拍照。那些高大的桅杆,厚重的炮塔,十四英寸的大型主炮,都在訴說着日本這個世界第四海軍強國的霸道,跟他們對德國的蔑視。路肯尼他們的飛機在日本艦隊上面做了兩個盤旋。發現他們已經在低速巡航,而且也沒有陸軍船團跟隨,似乎是先行一步來展示武力,同時拔除德國在膠州灣上佈置的重炮要塞的。

在艦隊裡面他還發現了有一條水上飛機母艦(若宮號水上飛機母艦),上面居然還有又有了兩架曾經被他打下來過的那種法曼式水上飛機!他朝那些呆看着他的日本水兵揮了揮拳頭,又朝魚雷驅逐艦上面用艦載機關槍朝他比劃的那些傢伙吐了口口水,在空中做了個繞尾盤懸,示意返航。

而這時在金剛號地艦橋上面,日軍第二艦隊司令官加藤定吉中將也默然的用望遠鏡看着那些盤旋之後飛遠的德國飛機。飛機上面那個鐵十字圖騰下刺眼的兩個太陽標記令他很快明白了什麼,他看着飛機變成了遠處天空的幾個小點,才放下了望遠鏡朝身邊的艦隊參謀長深沉的嘆道:“才逼近青島,就有獨國的飛機前來偵察,一直都在傳聞獨國的飛機十分精良,今日親眼見到才知道我們之前吃虧並不虧。帝國雖然是新興強國,但比起歐洲霸主獨國差距還是有的,這飛機日後在軍事中恐怕作用還將更大,此戰之後,我必將盡力說服軍中諸位元老,多撥發一些經費,用於發展飛機。”

接着就沉沉的發令:“連中國都有了自己的飛機生產線,能夠生產獨國人的飛機,帝國決不能落後於中國人。吩咐下去,國內天皇、諸位大臣跟民衆都在等待着咱們得勝而歸,命令各主力艦開始清掃膠州灣航道爲艦隊掩護後繼船團開進做準備!”

25日,天空開始放晴,第二艦隊和英國、軍艦在加藤定吉的率領下浩浩蕩蕩地殺向膠州灣。

對於膠州灣的海文情況,日軍瞭解的並不是太多。不過英國人因爲在附近的威海衛擁有租借地,掌握的海文情況倒是比較全面。

擺在英日聯合艦隊面前的困難主要有四個:第一,膠州灣主要航道上佈滿了水雷,不經掃雷無法直接出入膠州灣,或許德國人在佈雷時有秘密航道,但這種情況顯然不可能讓英國和日本艦隊獲悉,因此務必先掃雷而後才能進行下一步行動;第二,膠州灣爲鉗狀港灣,陸地向海洋延伸的區域較長,彼此間距又較短,德軍在上面修築了5座對海炮臺並進而封鎖了整個入港通道和附近海域,這對於掃雷艇的掃雷工作是一個極大的威脅,掃雷艇一般都是小型船體,一發的榴彈炮炮彈都能將其送入海底,在沒有摧毀炮臺火力前根本談不上開展掃雷;第三,根據日本掌握的情報,加藤確信在青島郊外的亨利王子山上駐有德軍的炮兵觀察所,爲德軍炮擊指示方位和修正彈道,要想端掉德軍的炮臺,最好首先拔掉亨利王子山上的釘子,但這個釘子既不在日軍的艦炮火力之內又無法在拔除炮臺火力前動用步兵將其攻克,稱得上是難上加難;第四,從理論上說,日軍可以繞開防守嚴密的膠州灣正面而從嶗山灣等側翼向德軍進攻,但根據大致偵察的結果,無論在哪一個方向都有中國、軍隊駐紮,而且中方明顯已經做好了交戰準備,駐紮的兵力不但令英日兩國皺眉,甚至傳聞中方還將在遠東赫赫有名的航空中隊派遣到了附近駐紮,目的不明而語!

除非向中國宣戰,不然絕不可能毫無阻攔地通過國防軍駐守的膠州灣側翼對青島展開攻擊。

你道李大總統爲什麼壓下了火氣沒有對日宣戰,一來國勢不允許政府主動邀戰。二來未嘗沒有藉助‘中立條約’噁心日本人的意思。根據國際法規,任何國家是不得侵犯中立國主權的。英國人是藉口德國侵犯了中立國盧森堡跟比利時,對德宣戰。日本人也是藉口德國侵犯了中立國權力,對德宣戰。現在中國是中立國,日本想要從側翼不付出代價的通過進攻青島,顯然中方是不可能同意的。

那麼,要不就撕開自己的僞善面具在國際上丟臉,將中立國中國拉入戰爭的泥潭之中。要不就只能硬碰硬的去撞德國人武裝到了牙齒的青島要塞!

這是一個很難選擇的應用題,因爲英日聯軍不但要考慮將中國拉入戰爭中,所要面臨的增加了數十倍的敵人。尤其是英國,威海衛軍港尚且在國防軍的武力威脅之下,所以,英日兩國軍方高層很快做出了妥協,放棄加藤中將的攻陷嶗山灣,然後以嶗山灣爲前進基地,再行圖謀青島的計劃。

第717章 不宣而戰9第184章 打草驚蛇(下)第62章 城內形勢第667章 國務院改革草案第295章 黎宋會第391章 拉薩戰役(二)第六百三十二章第664章 面見第626章 捷報頻傳1第421章 伍廷芳與拖拉機第506章 雷霆(2)第169章 又見陰謀(下)第552章 海軍之春第169章 又見陰謀(下)第388章 來與去第102章 鄂中革命軍分政府第521章 愚人節玩笑?第657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9第650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1第196章 ‘中國之聲’定刊第95章 應城某處第352章 暗流涌動(下)第511章 雷霆(7)第345章 資本積累與將往重慶第281章 信陽動第729章 遼東惡戰4第六百零九章第704章 吹響了戰爭的號角第286章 年輕俊傑第644章 好壞消息第124章 杜家妥協第540章 過渡內閣(上)第96章 鹽業(1)第639章 中俄之戰5第512章 日本第149章 惡戰一家嶺(1)第334章 動第100章 新兵第624章 三路開戰(3)第723章 歐洲局勢第153章 惡戰一家嶺(5)第3章 拯救村民第78章 漢川起義第265章 重火力網壓制第696章 原敬上位第328章 四川變局第74章 紫禁城內(上)第四百七十八章第522章 走向和談(上)第481章 打陸唬龍(中)第265章 重火力網壓制第493章 大鐵路建設公債第三百九十六章第399章 吞併甘肅(二)第224章 抵達第190章 一網打盡第四百六十八章第393章 共和黨黨魁第495章 浙江第167章 又見陰謀(上)第351章 暗流涌動(上)第690章 暗流涌動第281章 信陽動第23章 遭遇革命新軍(下)第272章 喜訊!捷報(上)第95章 應城某處第406章 溥偉之死(上)第543章 詹天佑第528章 和談(二)第173章 三人同行(上)第229章 亂局第13章 義莊(上)第550章 戰車第633章 中俄之戰1第568章 一觸即發(4)第172章 河口之變(下)第741章 有限支持第614章 外蒙危機第471章 現代管理跟一三式步槍第5章 招待第258章 奪關(下)第648章 反攻3第138章 入城第472章 半自動步槍與談判第577章 青島之戰(1)第547章 巨頭碰面第58章 恩威並重(中)第364章 清廷退位第426章 揭曉第288章 打到河南去第379章 迫在眉睫第57章 恩威並重(上)第124章 杜家妥協第582章 國土雖衆,但無一寸多餘第123章 兵圍杜家莊(下)第213章 軍務會議、居正逼宮(中)第175章 三人同行(下)第52章 攻破總督府第410章 過激反應第560章 法幣跟央行
第717章 不宣而戰9第184章 打草驚蛇(下)第62章 城內形勢第667章 國務院改革草案第295章 黎宋會第391章 拉薩戰役(二)第六百三十二章第664章 面見第626章 捷報頻傳1第421章 伍廷芳與拖拉機第506章 雷霆(2)第169章 又見陰謀(下)第552章 海軍之春第169章 又見陰謀(下)第388章 來與去第102章 鄂中革命軍分政府第521章 愚人節玩笑?第657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9第650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1第196章 ‘中國之聲’定刊第95章 應城某處第352章 暗流涌動(下)第511章 雷霆(7)第345章 資本積累與將往重慶第281章 信陽動第729章 遼東惡戰4第六百零九章第704章 吹響了戰爭的號角第286章 年輕俊傑第644章 好壞消息第124章 杜家妥協第540章 過渡內閣(上)第96章 鹽業(1)第639章 中俄之戰5第512章 日本第149章 惡戰一家嶺(1)第334章 動第100章 新兵第624章 三路開戰(3)第723章 歐洲局勢第153章 惡戰一家嶺(5)第3章 拯救村民第78章 漢川起義第265章 重火力網壓制第696章 原敬上位第328章 四川變局第74章 紫禁城內(上)第四百七十八章第522章 走向和談(上)第481章 打陸唬龍(中)第265章 重火力網壓制第493章 大鐵路建設公債第三百九十六章第399章 吞併甘肅(二)第224章 抵達第190章 一網打盡第四百六十八章第393章 共和黨黨魁第495章 浙江第167章 又見陰謀(上)第351章 暗流涌動(上)第690章 暗流涌動第281章 信陽動第23章 遭遇革命新軍(下)第272章 喜訊!捷報(上)第95章 應城某處第406章 溥偉之死(上)第543章 詹天佑第528章 和談(二)第173章 三人同行(上)第229章 亂局第13章 義莊(上)第550章 戰車第633章 中俄之戰1第568章 一觸即發(4)第172章 河口之變(下)第741章 有限支持第614章 外蒙危機第471章 現代管理跟一三式步槍第5章 招待第258章 奪關(下)第648章 反攻3第138章 入城第472章 半自動步槍與談判第577章 青島之戰(1)第547章 巨頭碰面第58章 恩威並重(中)第364章 清廷退位第426章 揭曉第288章 打到河南去第379章 迫在眉睫第57章 恩威並重(上)第124章 杜家妥協第582章 國土雖衆,但無一寸多餘第123章 兵圍杜家莊(下)第213章 軍務會議、居正逼宮(中)第175章 三人同行(下)第52章 攻破總督府第410章 過激反應第560章 法幣跟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