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拉薩戰役(完)

最近西藏不太平,受到責編指點不能寫,否則極易觸犯河蟹。虎頭蛇尾吧,請見諒!

十八大結束前書評區我會每天抽時間看一下,請諸位千萬不要發表任何時事相關帖子,算是請求了!大家知道我從不刪帖子的,但是最近若是出現了這樣的帖子,抱歉,在網監警告前必須刪除,否則戰列艦會連累到網站的,請諸位諒解!

1912年八月中旬,西藏叛軍主動在達孜宗一帶發動突擊,西征軍第九旅一時不查之下一夜之間損失近千,消息傳出頓時引起西征軍統帥部震怒,隨後數日拉薩一帶雙方集結近三萬人對峙,大戰一觸即發。於此同時,剛剛自立日光皇帝的外蒙活佛八世哲布尊丹巴在沙俄鼓動下,派兵侵入內蒙古,短短數日一度內蒙數十旗蒙古部落好不抵抗任由叛軍入侵,八月中下旬,叛軍兵鋒直指歸綏城下,距離北京只有不足區區千里。在民國紛亂的政治局面下,就連東北滿人聚居地也隱隱傳來不穩之聲,蒙藏的變故,給新成立的民國增添了更多的麻煩苦惱。這些變化背後都有列強的影子。外蒙古那裡是沙俄,而西藏是英國。袁世凱中央震怒,西藏倒也罷了,損失的都是李漢的兵,袁世凱最多對英人在西藏的尋釁感覺不悅,只是他現在還要依賴英人的支持,加上西藏遠離中央之地,不在他的勢力範圍之內,所以他最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但是沙俄的舉動卻是無疑讓他感覺到了震怒,同時更加清楚的認識到了,一味的妥協與忍讓,導致中國國土在這時真正地面臨到被瓜分的局面。

8月19日,拉薩之戰已經打響的消息隨着前線最新的戰報送到了李漢的手上。剛剛在兩日前最終跟德國人簽訂了秘密合作協議的他臉上已經沒有了半點高興。快速的將麾下一幫將領召集來,啪的一聲將那剛從前線傳回來的情報砸在了桌子上,面上十分陰沉難看。

“最新情報,英國入侵者調動第十廓爾喀步槍團、十個印度營的步兵、兩個英國步兵營等,約莫六千到八千人入侵西藏,目前有確切情報,已經有印度營的士兵抵達拉薩戰場上!中央還在磨嘴皮子,他袁世凱還要英人出錢給他輸血,咱們川鄂可不吃這一套,我們得儘快做出決議來!”

他麾下幾個高級將領均是有些皺眉,西藏的事鬧到現在,已經不是一個勢力能夠獨自扛下來的了。現在的確英國人已經不再來找他的麻煩了,因爲人家主動往民國的首都北京去鬧了,最後反倒是袁世凱跟北京的內閣先受不了來自英國方面的壓力,往他們川鄂這邊施壓。現在英軍一入侵,擺在川鄂軍政府面前的選擇只有兩個,聽從北京袁世凱的指示,往昌都方向撤兵,日後昌都等藏東地區劃入川邊,合併的西康省歸西南王李漢管理;而另一個選擇便是繼續硬抗,不惜在西藏跟英國人真槍實彈的幹一場!

何進並不在此次的受邀將領之中,不知道是不是因爲第九旅的事情,導致他在李漢心中留下了一個不好的印象了。又或者只是爲了讓他冷靜一段時間。

蔣方震摸了摸額頭,最近這段時間他意外得了一場感冒,結果到現在燒都還沒退去。

他皺了皺眉道:“現在往拉薩繼續派遣援軍,最快也要二十多天才能趕到,時間上已經來不及了!”

言下之意卻是勸他不要將戰爭的規模繼續擴大了,現在的局勢十分明顯,要見好就收。英人敢冒大不韙派軍公然越境,一來只怕與北邊的沙俄達成了什麼共識;二來料想英人若果不想在國內遭到抵制,恐怕這一場仗也是威脅的成分居多。

李漢哼哼,他知道蔣方震還是太小瞧了英國人的野心了,前線季雨霖已經跟英國人的軍隊交上了幾次手,不過雙方目前表現的都很剋制,除了第十廓爾喀步槍團的一次突襲給新編第三團造成了不小的困擾之外,雙方到目前爲止只有幾次小規模的交火,互有死傷。這還是因爲現在的戰事集中在拉薩外圍,一旦他們主力真要往拉薩進軍,雙方火拼不過早晚的事情。

何錫藩這段時間的表現讓李漢很滿意,他大概是被李漢收買的一羣原湖北民軍系將領之中表現最安分的一個了。

眉頭微微皺起,李漢看向他道:“何將軍,恐怕還要勞煩你跟着走一趟了!”

李漢到底不放心西藏的局勢,兩個月間軍政府先後爲西藏戰事支付了近四百萬元,爲的還不是一勞永逸,至少要在一戰前徹底解決西藏問題。

何錫藩起立,“是,經略使大人!”

他是軍政府私下組建的混編新一旅的旅長。

王安瀾最近比較忙,他負責的軍需部不但要應付西藏戰事所需的物資運輸,還要盯着封庫採購處採購的可以長時間保存的一些物資,工作量在戰時非常大。加上軍需部最近突然不少下面的負責人被軍政府神秘帶走關押,這些將領之中不少都是原民軍系被李漢收買的將領,這無疑更讓他感覺到頭痛了。他曾隱隱聽到風聲,這段時間軍需部不少人被牽扯到了一件案子之中,導致現在被連累的負責人就有七位之多,看李漢的意思,估計等到忙完西藏戰事之後,一個都跑不了!

他在一旁提醒一句,“這事我看還是往陸軍部發一封電報的好,一來現在北邊也在鬧騰,此時舉國民衆憤怒,中央爲了維護權威也要有所行動纔是,咱們一起也能對洋人造成威懾!二來,咱們先後入藏的軍隊加上運輸兵團,現在總人數已經達到兩萬二千多人了,季將軍也是善兵之將,應付西藏局勢完全可以。新一旅如果可以最好別動,最近南方的局勢變化的太快了,新一旅一旦入藏,短時間之內想撤回來就麻煩了,萬一...”

剩下不用說李漢也明白了,他先是皺了皺眉,低頭思考了一陣之後才點頭道:“百里先生跟王部長說得都很有道理,在西藏.問題上,是易之表現的太急進了。沒錯,何將軍,等到北京那邊有了消息之後,你的新一旅再出發吧,抵達重慶之後先停段時間,若是到時戰事吃緊,再行出兵也不遲!這段時間咱們要把宣傳做足了,至少要讓英國人知道,爲了西藏我們不惜再動用五萬兵、十萬兵,哪怕是用屍體填,西藏也絕對不容有失!”

“是,全憑大人安排!”

當天晚上,北京便接到了李漢發來了請戰電報表示將準備往西藏繼續派兵,本來就已經夠混亂的陸軍部頓時腦袋更大了。北京現在正在爲外蒙的事情頭痛着,袁世凱人太過精明瞭,以致於無論是在面對英國人還是沙俄,他的算盤都敲得咣噹響,總在開局之前便將個人的得失計算清楚,導致最終被英俄聯手武力訛詐。內外蒙古那裡局勢不穩,最近更是從外蒙派出一支武裝一路殺到關外,東北那邊的傳統滿人聚居地也隱隱出現了動盪,這背後似乎還有東邊那個鄰居的身影在背後。西藏倒也罷了,無論內外蒙還是東北,都距離袁世凱的統治區域太近了,以至於他必須保證兩地的穩妥,纔能有資本跟南方扳手腕,跟洋人討價還價,所以,這一次袁世凱是斷不能夠容忍外蒙亂了之後,滿蒙地區也跟着不穩起來的。

不過西藏的確是個令北京頭痛的問題。陸軍部總長段祺瑞如何不知道袁世凱跟洋人敲定了高達兩百多萬英鎊的借款,其中之一便是默許英人在西藏問題上的‘處理權’,現在好了,西南經略使李漢的一封電報過來,要求自備兵餉擴兵保衛西藏,不惜跟英國人打一場舉國之戰!他到底是在打什麼主意?名望?這幾個月來的西藏之戰,尤其是不惜武力跟英人對上已經給他增加了足夠的威望了!利益?西藏那點窮山僻壤的除了地方大一點路還那麼難走,能有什麼利益在?這一下陸軍部上至段祺瑞,下至小科員們都糊塗了。川鄂這個南方第一強藩,實在是讓他們顧忌良多啊。川鄂佔着的陝南地區最近已經傳出了發現鐵礦的風聲了,目前據說一條跟德國人合作的鐵路正在規劃之中,預計鐵路一旦修成,陝南再想被收回來就困難了。這件事情鬧到現在袁世凱還火大呢,連帶着陸軍部的一羣人心情也跟着難受。

怎麼現在中央要發展都束手束足的,他一個地方軍閥反倒是邁開大步子往前跑呢?

牽扯到了西藏,段祺瑞頓時明白了這件事情自己沒有拿主意的權力,最後還得去請示老頭子。

當下接到電報之後,段祺瑞便備上了快馬,往大總統府而去。

“煩勞唐副官幫忙承啓大總統,就說陸軍部段芝泉有重要軍情呈報!”

帶上一隊護衛一路急匆匆的趕到大總統府,時間差不過已經過了十點了。門口的侍衛認得他不敢攔他,不過這個時間袁世凱差不多該準備休息了,他被承啓官引入袁世凱的會客室之後,便有了這麼一句話,袁世凱的近臣唐副官果然不敢怠慢剛巧今天袁世凱還沒休息,一邊讓人先通報,一邊吩咐下人去準備他最愛的茶點。

不一會的功夫,袁世凱便只穿了一件小褂,就帶着今個上午才從太原趕到北京的第四師師長楊善德、馮國璋、陳宦、楊度、趙秉鈞等幾人,匆匆從後院走了出來。

段祺瑞上前就叫了一聲總統心中卻有些惱火,這段時間來自從幾個月前傳出袁世凱要調南方那個年輕人來北京任陸軍部總長的風聲後,他就發現了自己在北京的地位越發尷尬起來了。本來最初他的確是跟袁世凱鬧了些彆扭,只要袁世凱那邊安慰他幾句,把整個事情挑明瞭給他個臺階下,大家都相安無事了!只是他卻忽視了現在隨着袁世凱權傾天下,坐上了第一人的位子之後,他哪裡還能容忍一個手下跟他鬧脾氣。結果現在北洋系內的一些會議他都接不到邀請了,甚至今天根本連個風聲都沒聽到。

“芝泉,你來的正巧,來來來,華甫他們也剛到,正巧咱們有些事情要聊聊!”

這袁世凱縱橫官場這麼些年,應付這樣的場面何其簡單,對於身邊跟着他的一羣人,他只是簡單的一句剛到便掀過去了,“對了芝泉,陸軍部有什麼事情嗎?”

段祺瑞跟在他身邊這麼多年,哪能不知道他的手段,臉上毫無表情,人卻站起來道:“大總統,陸軍部剛剛接到來自武昌的李易之的電報,卑職認爲十分重要,送來交呈大總統批閱!”

袁世凱臉上頓時垮下去了,剛剛堆起來的一點笑容也跟着消失不見了。

“又是李易之,他不老實的待在武昌待着,又想鬧騰什麼事情嗎?”

不過還是接過了那封電報。

“呈陸軍部段總長親啓:承蒙中央厚愛,漢添掌西南經略之要職,捍衛西南邊防爲我之責。近職部竊聞告知西藏又生變端,拉薩尚未收復、江孜又陷敵手,英人賊子野心,舉萬人竊我民國之土。”

“民國新建,百事待興。北望中央,苦撐局面。上有大總統俾得五族共和,成其完滿民國。又有外交諸君,不畏列強猙獰,爲國盡忠!然,我退一步,彼進三步。先竊蒙藏、再圖川滿,洋人虎狼也,累此三十年後,割土裂疆,國勢每況愈下,終則我國之土盡皆淪陷,我國之民再爲列強之奴也!”

“列強,小人也。外行武裝之舉,內聯黠猾思變之徒,意在分裂,欲阻我國重立世界強國之林。餘性野魯,尚知國家大義,縱與其說得脣焦舌敝,終不如血濺三尺,挺屍百萬,未以殺止殺,方能促其醒悟!”

“西藏安危,關聯我西南西北之局勢。英賊萬人入侵,我南方子弟非但不懼反而怒也,聞之英賊再三插手我國之政,漢欲於西南編練雄師徵召千萬,驅除英賊收復租界,欲興殺戮之舉,再遣十萬雄師入藏,震懾小人,外御國辱,西南億萬同胞願爲民國之興盛馬革裹屍還。漢等不才,聞同胞之志,愧己懦夫之舉,徵召部下,盡皆說好。特此上呈中樞,願以麾下健兒,再組西征大軍入藏。軍資糧餉,概由南方自辦。同時興兵驅趕英賊,收復我之漢口租界。願向軍部諸君、大總統及全體國民宣誓,西南之兵,永衛國防,西藏不平、永不撤兵。縱敵強我弱,我輩戰死尚有後人,子子孫孫,雖死百萬不懼英賊,必以肩上軍章,鞏我民國金甌,完我軍人責任!”

“現川鄂已重啓徵兵之軍令,累時半月先徵二十萬兵留待後備。餘之麾下留有虎賁一師,唯等軍部明令一發,即行西征。種種事宜,理當呈報諸君批閱。”

“李漢,電!”

袁世凱氣得麪皮一陣抽動,教養甚好的他一旦碰到了李漢,心中總會無名升起一股邪火來。也多虧他能忍住,胸口一陣起伏不定之後方纔顫抖着將那電報遞給不知道什麼時候站到他身邊的楊度,看得跟楊度不待見的陳宦面上難看。

“這個李易之,他還嫌事情鬧得不夠大嗎?”

袁世凱罵了一聲,“驅除英人,收復租界。這個莽夫還真敢開口,難道我中央就不想收復各地租界,就不想斷除了跟洋人的不平等條約了嗎?民國新建,步履維艱,國勢艱難那!

段祺瑞也看過了李漢的電報,說實在的,他現在倒是對那個年輕人蠻佩服的,至少在國內洋人的地位無須質疑,他們反倒比國人更像是這個國家的主人。比如朱爾典吧,這個在英國國內政壇之中根本說不上多少話的老人,在中國卻是無冕之王,無論是之前的大總統孫中山還是現在的袁世凱,見了他都要恭恭敬敬的。這是純粹的實力問題,民國比起通過幾百年的掠奪成就的日不落帝國,其實根本沒有任何叫板的實力!稍微有點見識的人都知道,李漢能夠白手起見做到現在的南方第一強藩,他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的。所以,光是這一份敢戰到最後的決心,就足夠讓人欽佩了!

短短的一瞬間,段祺瑞倒是對那位一直傳聞要奪他的陸軍部總長位子的年輕人觀感有了些許的轉變,道:“大總統,這一次李易之倒給足了陸軍部的面子,這裡還有份他要平定西藏局勢跟派兵接管漢口英租界,同時下令封鎖長江,對任何妄圖衝破川鄂段長江防線英籍戰艦欲於擊沉的計劃書,還有上報中央承啓,準備發行再一次發行戰爭公債的計劃。看樣子他是有準備的,大總統,請您過目!”

袁世凱接過看了一陣,麪皮抽動個不停,一副想要發怒卻強忍着的衝動,他算是瞧出來了,這李漢是逼他表態呢。

也是,中央這一段時間來的確在西藏問題上有了軟化的意思了,再不復之前的那般對待英人時的強硬。不過,敢拿驅趕川鄂兩省英人來逼他表態,舉國估計也就只有他李漢一個了。

他哼了一聲,“這混小子是要逼我們表態,現在西藏不穩、蒙古再鬧,陸建章那邊又傳出來滿人最近似乎也跟蒙古人勾結上了,也想把東三省給獨立出去。一幫不安生的東西,不說這李易之又開始玩起了訛詐,不過這一次中央再不發兵治理一下蒙古,估計舉國都要罵我袁世凱賣國了?這次我把樹棠叫來,就是想問問四師那邊還能不能抽出一個旅的人馬來,三師、六師去年大戰損失的厲害,一師我現在還不放心,二師得給我看着河南,五師在山東盯住了德國人我才放心,現在山東不能再亂了,河南最近一羣黨人賣國跟日本人走得那麼近說要建一個兵工廠,也是我的心腹大患,二師也不能動。我左右琢磨一下,陝西可以先放放,有李易之的軍隊在陝南,他又扶持了那驕橫跋扈不得人心的張寶麟守着西安,現在那陝西都督張鳳翽有投靠中央的意思了,所以,我的意思是從直隸先調一個團過去鎮守陝西,然後調步兵第七旅北上!蒙古那幫土匪也就只能跑跑,真跟咱們的正規軍打起來,還不是一次衝鋒的事情!”

他再看看左右,指點着幾個人道:“杏村卻是堅持能不打最好還是別打,我覺得他說得也有道理,現在還在辦交涉,貿然出兵,那就是大局破裂。那幫毛子也是大借款的銀行團重要成員,到時候大借款怎麼辦?而且兵者是國家大事,不能地方上一個都督叫兩聲,咱們就去打仗,這成什麼國家了?”

袁世凱說得太多,終於搖搖頭停下來,喝了一口茶。

段祺瑞卻看着楊士琦道:“杏村這個說得不在理!咱們又不是向俄國開戰,平定咱們自己國土的叛亂,有理有法有據。再說俄國在銀行團中也不是重要的國家,最主要的還是英美法他們做主,我們怕他什麼了!最近咱們的國家外交上的確太軟了一些,得打一場大仗才行,先不說李易之的事情,這蒙古是肯定要打的,我就不信俄國會爲了這個和咱們開戰!在關外還有日本在盯着呢,一旦俄國插手咱們的事情,戰勝了他們也得不了好處,失敗了更有日本人挑釁,洋人外交玩得比咱們要好,這事,他們懂!”

袁世凱點頭,旋即眉頭又皺起來了,“可是西藏呢,英國人不能得罪了,但是那李易之也太過驕橫了一點,他爲什麼一定要打,給他一個西康省還不滿足嗎?他不是要當封疆大吏嗎,給他都不做!”

楊士琦本來一直沒有說話,聽到段祺瑞說自己不在理心中頓時不喜,眼珠一轉他就有了主意了輕道:“段總長說得有理,只是外交上咱們已經盡力了。那英人、俄人一個比一個兇,一個比一個很,咱們現在又有求於人家,眼前的利益不得不放放!現在國內的局面段總長又不是不知道,南邊兒到處都是截留稅款的藩鎮,北邊還有民黨的議員搗亂。只有先把國內的這些勢力收拾了,真正把全國的局面掌握在手上,咱們才能跟洋人硬起來,徹底擺脫他們的脅迫。南方那場仗打贏了是他李易之的光彩,輸了卻要中央給他擦屁股。蒙古就更不必說了,段總長你是軍人應該比杏村更清楚,這仗一打起來,那可就是黃金萬兩啦,還是一天萬兩的扔。咱們好不容易跟英人弄了點,到時候恐怕大半都要扔進去!”

陳宦跟着點頭道:“不錯,我看這事不如就讓東北那邊出些力,實在不行咱們也讓第四師動一動,當然這一仗能不打還是不打的好!”

“哼,軟骨頭的都是這幫子賣弄筆桿的!”

段祺瑞心中冷哼一聲卻不理會一唱一和反駁他的兩人,他是高傲之人,而且知道最近大總統寵信他們兩個,他段祺瑞估計現在在大總統的心目中,位子還不如這兩人來得重要呢!

他看向了楊度,同樣是文人,這楊度的性子他雖然不喜歡,但是這人才華是有的,這種場合最起碼他能看清楚現在中央最需要做的!

果然,楊度看到他的目光,微微朝他點頭示意,卻將袁世凱遞給他的電報給了馮國璋而不是伸手去要的趙秉鈞,氣得他麪皮發青。不過這楊度渾不在意,那內閣總理早晚是他的,不給也沒關係,他追求的可不是什麼內閣總理,而是帝師!

楊度咳嗽一聲,將注意力都集中到自己身上,才淺笑道:“諸位說得都有理,只是皙子也有一言相勸大總統。中央現在的威信誠如段總長所言,因爲兩場背後都有洋人作亂的戰事鬧得有些不美,南方私下不知道多少報紙天天見報再罵外交部跟內閣賣國呢!我琢磨着,這兩場仗都要打,只不過一個是小打,一個是大打。小打的是西藏,咱們可以以陸軍部的名義,延緩些李易之的派遣援軍的軍令,同時強令制止他的趁機徵兵跟驅趕英人、收回租界的挑釁舉動,不過也要給他一個甜棗,他要發行公債就讓他發行好了,反正咱們便是不許,他也能自己弄;至於北方肯定是要大打的,不但第四師要動,東北的軍隊也要動,第三師如果可以不妨也拉出來動動,咱們也跟着爲大總統再建一些功勳威望!同時大總統不妨學學他李易之也給洋人來一個訛詐,咱們在北方也宣佈徵兵五十萬,看看是俄人還是咱們先坐不住!至於軍餉也好解決,他李易之都能以地方的名義打着平定西藏戰事發放公債賺個盆滿鉢滿的,咱們爲什麼不能?跟俄國人不對路的洋人可不少,我看美國跟日本那邊都能走動走動,還有德國人,要發動他們也來買個幾百萬的公債,這軍餉不就來了嗎?還有他李易之在四川跟西藏的舉動,諸位可還記得。他李易之天高三尺的頭銜是怎麼來的?咱們也可以學學,打下了內蒙古各旗,凡是不跟中央一心,鐵了心要跟着洋人鬧事的不凡都抓起來殺了,田產賣了、奴隸放了,馬匹充軍,一路殺到外蒙去,抓到的王爺、貝勒們不妨都打掉,這羣蒙古人也不安生,你道爲什麼前段時間亂軍殺來都沒一點抵抗,哼!”

他楊度殺心倒是蠻重的,而且他這一句話倒是甚合袁世凱的心意,只看他眯起眼睛不住的微笑點頭就知道了,心裡別提多滿意了!

他在屋內左右來回走了一陣,良久才笑着道:“不錯,皙子回去寫個條陳給我,戰事非同小可,咱們還有點時間再看看!”

言下之意卻是已經許下了他的意思了!

衆人會意,紛紛告辭出去。

第750章 和談(完)第653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5第626章 捷報頻傳1第497章 不惜開戰(上)第255章 小戰第634章 中俄之戰2第555章 劫第387章 湖南風起第612章 一年(二)第580章 青島之戰(4)第646章 轟炸第266章 大獲全勝第324章 兵臨武昌與先生回國第304章 荊楚新政(二)第601章 日本反應第552章 海軍之春第612章 一年(二)第56章 全面進攻(下)第337章 成都戰役(三)第571章 山東危機(3)第583章 青島之戰(6)第433章 輸血第255章 小戰第676章 昂首走進1917年第399章 吞併甘肅(二)第354章 民心第56章 全面進攻(下)第四百六十八章第702章 皇姑屯事件(中)第92章 虎踞鄂中(2)第88章 應城風雲(1)第303章 荊楚新政(一)第167章 又見陰謀(上)第401章 吞併甘肅(四)第442章 討袁敗局與建設銀行第612章 一年(二)第666章 今日天晴第14章 義莊(下)第136章 骯髒的政治(完)第650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1第216章 戰時軍事總司令第321章 動第213章 軍務會議、居正逼宮(中)第291章 變(2)第460章 桌下第520章 東交民巷的炮聲第548章 夜談第166章 西安舉義第511章 雷霆(7)第195章 劉家廟失陷(下)第454章 安徽鉅變第682章 風雨欲來第598章 末日臨頭第599章 毒氣第241章 局變(1)第173章 三人同行(上)第447章 大戰(四)第519章 刺袁(下)第564章 重大事件第222章 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下)第498章 不惜開戰(下)第37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4)第三百令七章 實業第271章 河水已渾、引魚上鉤第427章 法西斯化(上)第215章 橫生枝節第522章 走向和談(上)第256章 奪關(上)第520章 東交民巷的炮聲第25章 嚴中直第6章 方老第565章 一觸即發1第208章 急行軍第618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3)第241章 局變(1)第660章 互相試探第428章 法西斯化(下)第82章 步步爲營第599章 毒氣第734章 嗜血狼羣第747章 血染海疆3第51章 惡戰督署(下)第631章 日本在行動第80章 漢江之上第50章 惡戰督署(上)第744章 旅順陷落2第453章 大戰(完)第418章 刀第533章 危機與機遇第456章 走向談判?第591章 變局第555章 劫第335章 成都戰役(一)第356章 巨大的收穫(上)第309章 戰重慶(下)第528章 和談(二)第747章 血染海疆3第504章 護國肇始(下)第710章 不宣而戰2第320章 漢陽一夜
第750章 和談(完)第653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5第626章 捷報頻傳1第497章 不惜開戰(上)第255章 小戰第634章 中俄之戰2第555章 劫第387章 湖南風起第612章 一年(二)第580章 青島之戰(4)第646章 轟炸第266章 大獲全勝第324章 兵臨武昌與先生回國第304章 荊楚新政(二)第601章 日本反應第552章 海軍之春第612章 一年(二)第56章 全面進攻(下)第337章 成都戰役(三)第571章 山東危機(3)第583章 青島之戰(6)第433章 輸血第255章 小戰第676章 昂首走進1917年第399章 吞併甘肅(二)第354章 民心第56章 全面進攻(下)第四百六十八章第702章 皇姑屯事件(中)第92章 虎踞鄂中(2)第88章 應城風雲(1)第303章 荊楚新政(一)第167章 又見陰謀(上)第401章 吞併甘肅(四)第442章 討袁敗局與建設銀行第612章 一年(二)第666章 今日天晴第14章 義莊(下)第136章 骯髒的政治(完)第650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1第216章 戰時軍事總司令第321章 動第213章 軍務會議、居正逼宮(中)第291章 變(2)第460章 桌下第520章 東交民巷的炮聲第548章 夜談第166章 西安舉義第511章 雷霆(7)第195章 劉家廟失陷(下)第454章 安徽鉅變第682章 風雨欲來第598章 末日臨頭第599章 毒氣第241章 局變(1)第173章 三人同行(上)第447章 大戰(四)第519章 刺袁(下)第564章 重大事件第222章 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下)第498章 不惜開戰(下)第37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4)第三百令七章 實業第271章 河水已渾、引魚上鉤第427章 法西斯化(上)第215章 橫生枝節第522章 走向和談(上)第256章 奪關(上)第520章 東交民巷的炮聲第25章 嚴中直第6章 方老第565章 一觸即發1第208章 急行軍第618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3)第241章 局變(1)第660章 互相試探第428章 法西斯化(下)第82章 步步爲營第599章 毒氣第734章 嗜血狼羣第747章 血染海疆3第51章 惡戰督署(下)第631章 日本在行動第80章 漢江之上第50章 惡戰督署(上)第744章 旅順陷落2第453章 大戰(完)第418章 刀第533章 危機與機遇第456章 走向談判?第591章 變局第555章 劫第335章 成都戰役(一)第356章 巨大的收穫(上)第309章 戰重慶(下)第528章 和談(二)第747章 血染海疆3第504章 護國肇始(下)第710章 不宣而戰2第320章 漢陽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