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行動

爲了排版,***還是要弄的,不過免費版的這一章我已經放在公衆裡面了,大家不要訂閱這一章了!——

“該交代的我已經交代的差不多了,關於‘金礦’的事情絕對不容有失,情報司要注意一點,下面的駐軍實行的是輪換制,每隔半個月輪換一次,出問題的可能性並不大。因爲內裡是由你們情報司接管的,東來,要注意留心別讓有心人混進了隊伍之中!”

李漢兩人在設在紙坊小鎮的趙家莊園待了整整一個下午,直到天色已經黑去之後,方纔帶上一個裝得鼓鼓囊囊的皮包,從把守嚴密的小鎮離開。

“是,請先生放心。所有接觸‘金礦’的人員,我們都已經下了封口令,並且控制了所有知情人員的家人!”

李東來接過皮包,表情略有些不自然。

“先生,銅幣案已經基本上徹查清楚了!”

月前軍政府控制了軍需副部長劉佐龍的舉動最終還是打草驚蛇了,結果短短几天時間內,情報司掌握的一些線索或者被拋棄、或者乾脆消失掉。最終李漢準備快刀斬亂麻掃清背後某些勢力的打算落空了,情報司費了又費了不少的功夫,才重新理順了線索,終於追蹤到了幾個關係!

“什麼時候行動?”

“本來是訂在昨天的,只是那邊傳來消息說這一路不好走耽擱了些時間,估摸着要到明後日才能抵達地點!”

馬車內一陣沉默,李漢閉着眼微微點了點頭,明天是十月十日,9月參衆兩院在內閣的提議之下終於通過了將十月十日定爲“國慶日”的提案,於情於理佔了首義之地武昌的他明天都要費些心思搗鼓些活動來。

十月十日國慶節,武昌召開***的革命勝利紀念大會,紀念辛亥革命紀念日!

武昌原諮議局改建的軍政府辦公建築前的纔剛剛規劃出一個輪廓的簡陋廣場上人山人海,這是典禮的主會場。人羣從川鄂陝甘四省各地趕來,大家爭相一睹慶典的熱鬧。現場有數架攝影機,是李漢爲了記錄下這一慶典,特別跟洋人購買的,爲的就是爲這個最是健忘的民族保留一份記憶。

典禮自然沒法跟後世共和國的慶典相提並論,甚至在親自設計過問的李漢看來只能用簡陋跟上不了檯面來形容,不過,一干軍政府大員提前見識過彩排時都表示十分滿意。

首先是辛亥革命英雄紀念碑揭幕儀式,爲了紀念在‘陽夏戰爭’、‘鄂中戰事’、‘北線戰事’、‘保衛***’的戰爭中犧牲的英雄,經李漢提議,最終決定在武昌這塊將建立成武昌革命廣場上建立一塊革命英雄紀念碑,並同時將場地平整,更名爲革命廣場。此事李漢有效法共和國人民英雄紀念碑之意。但又沒有那麼高的比擬,畢竟辛亥革命並不等於全國人民的解放,而川鄂政權也只是一個地方政權罷了。

革命英雄紀念碑呈方形,建築面積640多平方米。紀念碑分碑身、須彌座和臺座三部分,總共高約6.5米。臺座分兩層,四周環繞漢白玉欄杆,均有臺階。下層座爲海棠形,東西寬南北長上層座呈方形,臺座上是大小兩層須彌座。下層大須彌座束腰部三面鑲嵌着三幅漢白玉大型浮雕,分別以爲主題武昌首義、北線戰事和保衛***爲主題。還有一面,鐫刻着在此次革命中犧牲的能夠查到性命的約七千一百名戰士的名字,還有不少的已經沒辦法查找到性命的,只能最後以無名烈士代之。除此外,紀念碑上層小須彌座四周鐫刻有以牡丹、荷花、菊花、垂幔等組成的四個花環。兩層須彌座承託着高大的碑身。碑身一側刻有李漢聘請的書法大師親題的“革命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鎏金大字。背面是議會副會長劉心源親自起草的祭文,碑身兩側裝飾着用鐵血十八星旗、松柏和旗幟組成的浮雕花環,象徵革命英雄的偉大精神萬古長存。整座紀念碑用2400多塊花崗石和漢白玉砌成,雖然遠遠比不得後世的***,卻也肅穆莊嚴、雄偉壯觀。

今天天公放晴,又是一個晴朗的好天氣。上午八時,慶典正式開始,隨着紅綢布的移開,整個紀念碑顯露在大家眼前,所有人都對此行注目禮,軍人行軍禮。在紀念碑前,秦時竹通過廣播,朗讀了祭文:“……夫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革命肇始,衆先烈拋頭顱灑熱血,以去除一人專.制,成我中華民國……爲爭取中華民主、自由、平等之革命英雄永垂不朽!”

讀完祭文後,在李漢的率領下,全場羣衆對紀念碑敬獻花圈之後恭恭敬敬地鞠了三個躬,並默哀一分鐘,追憶逝去之英烈。

隨後李漢宣讀了表彰令,對武昌首義至今涌現出地11位傑出人物,授予他特意向北京申請的文虎、嘉禾勳章。由於這一年主要是戰鬥爲主,因此在光是軍人跟將領便佔去了大半的名額。

首義領袖吳兆麟當仁不讓,獲得唯一一枚一等嘉禾勳章並文虎勳章,熊秉坤因正在四川着手強攻甘肅,他的那枚二等文虎勳章以及一等嘉禾勳章由李漢代爲保管。隨後何進上前領一枚二等文虎勳章,三人之後再無高層將領上臺。隨後何茂昌作爲中層士官代表、謝慶作爲低階士官代表分別上臺接受勳章。除此外還有三位普通士兵代表,一位陳方,屬工程八營王金龍麾下,首義當晚隨他組建敢死隊,在舉義當晚被一個炸彈炸斷了一條腿,成爲敢死隊至今唯一存活下來的老兵;一位秦忠國,乃是***籍的士兵,原本在襄陽服役的他隨清軍標統劉溫玉南下,全軍被擊敗後其被俘,隨後經過勸說之後投入李漢麾下,在先後數十場大小戰鬥**擊斃四十三名敵人,立下了不小的戰功;最後一位軍方代表爲張錚,乃是武昌起義之後自南洋回國支援革命的南洋僑胞,後來被川鄂新政吸引到了湖北來,隨後跟他大小戰事打了不少場,兩次拒絕被任命爲班長、排長只想戰鬥在一線的他在軍中小有些名氣,李漢也爲他申請了一枚文虎章。

還有四人是各界代表,一名叫做宋鴻的年輕醫生,在戰爭中作爲軍政府急缺的軍醫上前線,爲給傷員動手術,曾在大仗之後連續三天三夜奮鬥在簡易的手術室內,最後昏倒在醫院內醒來後繼續工作,着實感動了不少人。鹽商陳偉元,先後向軍政府捐贈近十萬元的各種物資,其中不乏軍政府緊缺的硝石等軍工必需品;一個普通老人——李富貴,據說曾是參加過甲午中日戰爭的淮軍老兵,他的大兒子戰死在陽夏的消息傳回去之後,又帶着二兒子過去參軍,後來二兒子在***重傷不得不退役之後,又強令他的小兒子加入了新兵營,在這個好男不當兵的年代裡,這樣的人太少了!

隨着司儀點名,被點到者依次上臺,李漢一個個給他們頒發了文虎、嘉禾章,然後給他們依次配戴上“革命勝利”紀念章、“首義功勳”紀念章,並逐一握手錶示祝賀。衆人激動萬分,穿着整齊的禮服,掛着金光閃閃的勳章合影,相機如實記錄了這一刻地歷史。臺下掌聲一片。羣衆給予了熱烈的祝賀。

照理做完了這一些本該來一場閱兵的,不過李漢考慮了一下雙十慶典的花費等之後,最後打消了這個念頭。這段時間來軍政府出得風頭已經太多了,他可不想這個時候再出什麼風頭,木秀於林的道理他還是懂的。所以,完成了授勳跟紀念碑的揭幕之後,剩下的都是些中規中矩的,軍政府聘請的幾個戲班子唱一天的戲。

他現在的心思,都在千里之外的北邊。

1912年10月10日,雖然沒有後世舉國同慶國慶的氣氛,但是今天,國內無論報紙還是民間,多有勢力出錢爲這個民國第一個國慶日添上了一把歡慶的火焰!今天的青島籠罩在一片陰雨當中,或許即便雨勢越來越小了,也絲毫提不起這個被那德國強佔化爲自己租界,引之爲勢力範圍的城市歡慶的氣氛。

這時暴雨才轉小下來,剛纔一陣狂風暴雨捲起的大浪幾乎差點掀翻了的幾艘悄悄靠岸的貨船,暴雨過後船上有些船員迫不及待的走出了船艙出來呼吸暴雨之後的新鮮空氣。

陳冬跟劉虎站在最前面的船頭上,看着航標燈在視線中慢慢變得明顯起來,兩人這才鬆了一口氣。

劉虎抹去臉上的雨水,朝陳冬笑道:“終於到了青島了,也不枉咱們在海上折騰了這麼多天。路上咱們怎麼這麼倒黴,一直都是大雨?還好現在都跟了上來,陳兄弟,咱們今天是休息一陣再行動呢,還是”

陳冬在心裡算着時間,苦着臉道:“這一路的自打進入了蘇北近海之後便一直暴雨,咱們的速度要比之前計劃的晚了一天半的時間了!不知道現在接應的人還在不在。咱們船上的好多東西,若是沒有他們幫忙,根本不能運進租界裡!”

劉虎咧了咧嘴,他其實也擔心這個問題,但誰叫老天爺不發善心,這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可真是打亂了他們的行動了。

他強笑着對陳冬道:“陳兄弟,咱們的確比約定的晚了一些時間。不過地址那邊不是已經給了嗎,大不了等會找幾個水性好一點的弟兄先游上岸去,等到人到了咱們再把船駛進碼頭不就得了!”

陳冬點了點頭,“沒辦法,只能這麼辦了!”

第393章 共和黨黨魁第493章 大鐵路建設公債第659章 應付第458章 呼聲第645章 南北第379章 迫在眉睫第226章 密議(上)第248章 赴宴第431章 刺宋案第253章 誓師奪關(上)第324章 兵臨武昌與先生回國第54章 你聽那呼聲第440章 劍指岳陽第39章 控制工程八營(上)第63章 武昌城內戰事結束第477章 戰後新氣象第300章 枝江(下)第452章 大戰(九)第403章 吞併甘肅(六)第515章 京漢陷落(上)第601章 日本反應第485章 遠東準盟友(下)第186章 《鄂軍政府改訂暫行條例》第150章 惡戰一家嶺(2)第491章 目標‘特斯拉’第130章 落魄的騙子(下)第126章 先行一招(上)第31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下)第599章 毒氣第32章 買槍(上)第344章 陰謀與導演第493章 大鐵路建設公債第487章 回擊與剋制第506章 雷霆(2)第34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1)第209章 湯黎之謀(上)第196章 ‘中國之聲’定刊第420章 三年計劃(下)第362章 餘波(中)第223章 指點江山第347章 談判(上)第495章 浙江第121章 兵圍杜家莊(上)第498章 不惜開戰(下)第587章 照會第175章 三人同行(下)第716章 不宣而戰8第647章 反攻2第686章 借刀第498章 不惜開戰(下)第六百一十章第92章 虎踞鄂中(2)第611章 一年第81章 第八鎮殘兵第24章 汽車工業之夢第313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上)第199章 劉偉元來訪第10章 誤會與陸家援兵(上)第369章 升官與報復第108章 視察新兵(上)第72章 後手第65章 黃明堂第六百零六章第154章 惡戰一家嶺(6)第355章 大變局前第292章 變(3)第148章 買賣(下)第228章 暗夜偷襲第604章 調停第191章 湖北十府,五入我懷第691章 重要第536章 以夷制夷第六百七十三章第94章 上海灘第726章 遼東惡戰1第83章 擊潰第八鎮殘兵第43章 攻陷楚望臺第97章 鹽業(2)第110章 杜家齷齪(1)第375章 內部會議(下)第370章 平陝第168章 又見陰謀(中)第六百零九章第597章 轟炸第318章 目標漢陽第317章 來自四川與北方的消息第369章 升官與報復第735章 今日之局第188章 血書殘卷第617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2)第529章 和談(三)第258章 奪關(下)第458章 呼聲第50章 惡戰督署(上)第135章 骯髒的政治(下)第266章 大獲全勝第224章 抵達第580章 青島之戰(4)第65章 黃明堂第27章 聯絡
第393章 共和黨黨魁第493章 大鐵路建設公債第659章 應付第458章 呼聲第645章 南北第379章 迫在眉睫第226章 密議(上)第248章 赴宴第431章 刺宋案第253章 誓師奪關(上)第324章 兵臨武昌與先生回國第54章 你聽那呼聲第440章 劍指岳陽第39章 控制工程八營(上)第63章 武昌城內戰事結束第477章 戰後新氣象第300章 枝江(下)第452章 大戰(九)第403章 吞併甘肅(六)第515章 京漢陷落(上)第601章 日本反應第485章 遠東準盟友(下)第186章 《鄂軍政府改訂暫行條例》第150章 惡戰一家嶺(2)第491章 目標‘特斯拉’第130章 落魄的騙子(下)第126章 先行一招(上)第31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下)第599章 毒氣第32章 買槍(上)第344章 陰謀與導演第493章 大鐵路建設公債第487章 回擊與剋制第506章 雷霆(2)第34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1)第209章 湯黎之謀(上)第196章 ‘中國之聲’定刊第420章 三年計劃(下)第362章 餘波(中)第223章 指點江山第347章 談判(上)第495章 浙江第121章 兵圍杜家莊(上)第498章 不惜開戰(下)第587章 照會第175章 三人同行(下)第716章 不宣而戰8第647章 反攻2第686章 借刀第498章 不惜開戰(下)第六百一十章第92章 虎踞鄂中(2)第611章 一年第81章 第八鎮殘兵第24章 汽車工業之夢第313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上)第199章 劉偉元來訪第10章 誤會與陸家援兵(上)第369章 升官與報復第108章 視察新兵(上)第72章 後手第65章 黃明堂第六百零六章第154章 惡戰一家嶺(6)第355章 大變局前第292章 變(3)第148章 買賣(下)第228章 暗夜偷襲第604章 調停第191章 湖北十府,五入我懷第691章 重要第536章 以夷制夷第六百七十三章第94章 上海灘第726章 遼東惡戰1第83章 擊潰第八鎮殘兵第43章 攻陷楚望臺第97章 鹽業(2)第110章 杜家齷齪(1)第375章 內部會議(下)第370章 平陝第168章 又見陰謀(中)第六百零九章第597章 轟炸第318章 目標漢陽第317章 來自四川與北方的消息第369章 升官與報復第735章 今日之局第188章 血書殘卷第617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2)第529章 和談(三)第258章 奪關(下)第458章 呼聲第50章 惡戰督署(上)第135章 骯髒的政治(下)第266章 大獲全勝第224章 抵達第580章 青島之戰(4)第65章 黃明堂第27章 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