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鄂軍政府改訂暫行條例》

叫人將全雲南帶下去之後,李漢的安靜一刻沒能享受多久,不多久後,便有張梅生、陳天祥一同到來,與他們同來的還有一卷條例,是應城那邊剛剛拍發過來的東西!

“《鄂軍政府改訂暫行條例》…好,好,好,譚人鳳老謀深算,居正果敢能當,好…好…好,同盟會果然沒讓我失望,走了一步妙招好棋!”

桌子上擺着一份剛剛送至的‘《鄂軍政府改訂暫行條例》’,李漢拿着它在屋內激動的走來走去,口中連喝幾個好字,可見心中激動。

張梅生坐在一旁,手上一把紙扇輕晃,眼中卻是精光奪目,“恭喜大帥…恭喜大帥!”

“確實是件喜事,好好好,短時間之內武昌那邊是騰不出手來干涉咱們鄂中的事情了,很好,正要騰出手來大幹一番,待半月後他們回過神來,定要將省內局勢斗轉星移,打出我鄂中軍政府的威望!”

這《鄂軍政府改訂暫行條例》所記卻是不多,李漢只翻了一看,一目十行很快便看完了。然而,正是這麼簡短的一卷東西,他二人俱是看出了這背後太多的利益糾纏,早在十日前居正、譚人鳳二人方纔抵達武昌便開始傳出風聲了,如今能夠通過,這背後不知道多少勢力在此中間發力、一番鬥法。

“….”

陳天祥面上有些鬱結,這情報是他方纔送來的,半個時辰前情報司潛伏在武昌的線傳過來的東西,這份寶貴的情報情報司卻是沒有付出任何代價,只因如今這《鄂軍政府改訂暫行條例》已經被勘定成書,如今怕不是已經傳遍天下了。

由於雖然重要卻沒表上機密情報,因此他這個跟隨大帥面前的貼身副官卻是有資格查看的,這些日子來,陳天祥多少也知道了一些大帥的性子,他對年輕人又有能力的人分外喜愛,可以說他能坐上如今這個位子,只要自己爭氣多學點東西,未嘗不能成爲繼‘神神秘秘卻權力極大的李副官’、‘軍政府參謀處參謀長---馬榮成’也是他的老上級那樣的軍政府巨頭,因此這些日子來他也學起了馬榮成,沒事或休息時總要抱本書,爭取多學點東西。

不過到底是閱歷不足,這《鄂軍政府改訂暫行條例》他也看了,除了感覺眼前一亮以外並沒有其他的感覺,根本不清楚兩位先生到底爲何如此興奮,難道這裡面真有什麼隱情不成?

趁着記憶還沒消退,陳天祥微微眯起眼睛逐詞逐句的仔細回憶了一遍,結果還是沒能想到什麼更深一點的東西,臉上鬱結又更濃烈了幾分,這幾日跟隨在大帥身邊之後,他越發的感覺到了自己所知的東西不夠用了,這種情況經常發生。

張梅生的眼力勁比起李漢還要更上一層,李漢還沒回過神來,他就已經發現了陳天祥臉上的不自然了。他接觸過的人和物何其多也,經歷的大小場面也是不少,自然腦袋一轉就明白了他臉上鬱結的什麼了。

他知道李漢尋常有關重大事務一般很少留下無干人等,如今將這年輕副官留了下來,想必心中也是起了培養的年頭了,想到無論是李東來還是馬榮成都是以他曾經的副官起身,微微沉吟一番,便有心交好與他,也起了指點他的念頭。

“這武昌局勢看似平靜,實際上明眼人都瞧了出來,原本依附於同盟會存在的共進會因爲‘武昌起義’而天下皆知,孫武乃當世之梟雄,只怕心中也動了脫離同盟會的念頭,這念頭一起,他便因此而動,才引得‘譚人鳳’這尊同盟會的大佛西來,想必孫武那點小心思早就有人瞧得清楚,這是要行敲打之計!”

他見陳天祥仔細在聽,輕輕揮了揮手上的紙扇,繼續說道:“居正黃口小兒,衝勁雖足、然威望不足,因此別看他如今在武昌上串下跳,實際真正發力的還是大佛譚人鳳,幾日前傳來居正要行改訂條例時我還渾不在意,當時只當清軍犯境、武昌必要團結一心方能抵禦南下清軍,不想這內裡之爭鬥竟然一刻爲止。”

李漢嘆了一口氣,隱隱有些感慨:“武昌那邊確實因此錯過了最好的時機了,熊炳坤、吳兆麟、蔡濟民等均是當世將才,若是沒有兩虎相爭,以吳兆麟爲帥,熊炳坤坐鎮漢口,蔡濟民立於漢陽經營,當可保一月內漢口無事…可笑爲了利益,排擠起義之功臣不說,竟然令那張景良督署漢口軍務。此人迂腐不堪、心向滿清,這幾日漢口攻勢受阻,民軍逐漸呈現不支之勢,即可看出他是身在漢營心在滿,給韃子做了幾十年的奴才,他也早就被奴化了。我料這幾日漢口局勢必然要變,萌昌雖不懂軍事,但到底手下握有幾鎮虎師,無論兵力還是裝備都在民軍之上。加上內有張景良私通民軍情報,清軍歷幾日交戰,已逐漸適應了漢口環境,不出意外,孫武等人必將爲其錯誤付出慘烈代價,漢口…可能要被攻陷!”

“這…”

對於軍事跟歷史大勢,張梅生的確不如李漢,不過談起政治。。鬥爭,他的經驗可就豐富的多了,老傢伙能夠在兩人總督府內單建一院,可不是一般的受寵就能做到的。

他剛纔沉吟了一番,如今早就組織好了臺詞:“正如大帥所言,武昌之鬥爭殘酷至極。兩虎相爭無其不用,不過如今看來,孫武跟他的共進會到底是底蘊不足,若不是尚有首義之功,如今他這個軍務部長還能不能坐着尚且是個未知數呢!”

《鄂軍政府改訂暫行條例》他方纔也被傳看了,倒是還記得一些,“《鄂軍政府改訂暫行條例》一行,湖北軍政府‘軍、政、財務’,原本這三大重職皆數掌握在孫武手中,如今他卻是隻餘軍務部長一個了。同盟會奪來了軍政府的財務大權,又借了黎宋卿的影響力、拉攏來了湯化龍共分政務大權,看樣子黎菩薩最近也想有所作爲,不願再做他那個傀儡都督了。這一番爭鬥,共進會完敗,孫武前段時間的攬權之舉,讓他不但在黨內民心盡失,連一幫被排擠出了軍政府高層的起義功臣也多對他非議,落得如此下場也是理所當然的!”

李漢點頭應和,“孫武剛愎自用,落得如此不得人心也在意料之中!”

他也看出來了張梅生有心指點自己的新副官,因此這些兩日都看出來的東西,也都拿了出來與他細說了一遍。

看他臉上有些驚詫,李漢搖了搖頭,還是不合格啊。

“孫武危矣!”

啪,手上的紙扇一合,張梅生敲定了案板,最後做出了結論,“這一番爭鬥,孫武徹底完敗,不僅失去了軍政府的政務、財務大權,想必他在共進會內的聲望也要跌倒谷底。兩虎這番爭鬥卻是已經完全撕破了臉。以他的性格,這次吃了個大虧,哪裡願意就此吞下,日後一番龍虎之鬥在所難免,我鄂中短時間之內卻是再也不許擔心來自武昌的暗槍了。”

他嘆了一口氣,“黎宋卿倒是算計無雙,一招一箭四雕用得出神入化,他與湯化龍同屬一派,自己因爲身份不便,便隱身幕後下棋。一來幫助居正交好了同盟會、結了個善緣;二來孫武強勢坐鎮軍政府,他這個第一都督就只能做個傀儡,只有孫武勢弱了,他方纔能夠轉正;三來湯化龍得了實權,他們同屬一派卻是利益均沾;四來又讓孫武看到了他的隱藏能量,日後孫武若想保住自己的軍務部長之職,少不了要對他多番拉攏。好棋,好棋,半年不見黎宋卿的棋力又上了一個臺階,果然是有得必有失,我如今更加相信了大帥曾經對他的平價了,日後這天下棋盤之上,此人當爲下棋之人!”

他在瑞澄府上做事的時候,也經常與那黎元洪見面。他雖然身份低微、不過這黎元洪可是出了名的會做人、什麼樣的朋友都能交到,黎菩薩之名可不是白來的,因此兩人也算有些交情,只不過不深罷了!

“孫武蹦躂不了多久了!”

李漢抱拳立於辦公室內的國內形勢圖前,背對着兩人說道。

張梅生手上的扇子微微一動,臉上沉思了一陣,纔開口道:“大帥這是何意?”

他如今雖然看出了孫武式微,但是到底曾經把持了軍政府大權許久,威望一時無兩的人物,只要不出現巨大戰敗的情況,他的軍務部長之位斷不可能動搖。

難道大帥收到了什麼風聲了嗎?

陳天祥方纔正聽到興頭,有兩人爲他指點一番,他在駭出一身冷汗的同時,也聽明白了不少同盟會、共進會、甚至鄂中軍政府與其之間的明爭暗鬥,因此倒是心急,忙詢問道:“還請大帥指點!”

李漢拿起指揮棒在漢口跟南邊的香港兩處各點了一下,“三鎮還是有不少的明眼之人的,只不過大多畏懼同盟會跟共進會,不敢說出口罷了。漢口軍政分府詹大悲等離得最近,也看得最清楚,有情報顯示,他們最近可能就要動手,直接繞過軍務部長孫武逮捕張景良。孫武也是自身難保,香港的那位主半個月前便已經動身北上,這幾日差不多也該到了湖北了!”

見他二人面上疑惑,他若不是知道歷史大勢,想必也給瞞了過去,便開口突出了兩個字:“黃興!”

說罷不理會陷入震驚之中的兩人,仔細思量起了晚上的行動。

第486章 孔昭綬案與國會第190章 一網打盡第413章 生產建設兵團與供銷社第381章 西藏戰事第327章 離開漢陽前的準備第16章 意外收穫(上)第547章 巨頭碰面第503章 護國肇始(上)第273章 喜訊!捷報(下)第62章 城內形勢第616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1)第743章 旅順陷落1第205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587章 照會第418章 刀第37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4)第359章 湖北變(中)第732章 新竹血戰1第641章 南洋變局1第268章 灤州兵諫第384章 四點要求第414章 三人遊第555章 劫第669章 動盪第157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3)第五百九十五章第705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第81章 第八鎮殘兵第488章 整軍第24章 汽車工業之夢第526章 歸降第374章 內部會議(上)第249章 暗殺之變第226章 密議(上)第203章 接觸第726章 遼東惡戰1第237章 逃第295章 黎宋會第134章 骯髒的政治(中)第174章 三人同行(中)第316章 大動作第102章 鄂中革命軍分政府第393章 共和黨黨魁第289章 以殺止殺第56章 全面進攻(下)第745章 血染海疆1第4章 方老先生第641章 南洋變局1第665章 全殲遠東集團軍第94章 上海灘第341章 天下第648章 反攻3第149章 惡戰一家嶺(1)第514章 先兵後禮第1章 貨幣金融情報科第256章 奪關(上)第728章 遼東惡戰3第154章 惡戰一家嶺(6)第161章 喜訊傳來第367章 貨幣第537章 宣言第209章 湯黎之謀(上)第530章 始料不及第43章 攻陷楚望臺第141章 三個壞消息(上)第233章 戰起(2)第535章 進京第345章 資本積累與將往重慶第77章 漢口小停第135章 骯髒的政治(下)第177章 中國之聲第710章 不宣而戰2第438章 大戰起第324章 兵臨武昌與先生回國第84章 進城第88章 應城風雲(1)第342章 1911年的最後一天第574章 山東危機(6)第210章 湯黎之謀(下)第534章 防第666章 今日天晴第603章 壓倒性勝利第259章 圈套第405章 行動第346章 聯合鹽業成立與北使碰面第644章 好壞消息第640章 中俄之戰6第199章 劉偉元來訪第22章 遭遇革命新軍(中)第106章 武昌之議(下)第27章 聯絡第124章 杜家妥協第440章 劍指岳陽第35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2)第27章 聯絡第286章 年輕俊傑第679章 九月革命第591章 變局第364章 清廷退位第681章 刀
第486章 孔昭綬案與國會第190章 一網打盡第413章 生產建設兵團與供銷社第381章 西藏戰事第327章 離開漢陽前的準備第16章 意外收穫(上)第547章 巨頭碰面第503章 護國肇始(上)第273章 喜訊!捷報(下)第62章 城內形勢第616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1)第743章 旅順陷落1第205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587章 照會第418章 刀第37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4)第359章 湖北變(中)第732章 新竹血戰1第641章 南洋變局1第268章 灤州兵諫第384章 四點要求第414章 三人遊第555章 劫第669章 動盪第157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3)第五百九十五章第705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第81章 第八鎮殘兵第488章 整軍第24章 汽車工業之夢第526章 歸降第374章 內部會議(上)第249章 暗殺之變第226章 密議(上)第203章 接觸第726章 遼東惡戰1第237章 逃第295章 黎宋會第134章 骯髒的政治(中)第174章 三人同行(中)第316章 大動作第102章 鄂中革命軍分政府第393章 共和黨黨魁第289章 以殺止殺第56章 全面進攻(下)第745章 血染海疆1第4章 方老先生第641章 南洋變局1第665章 全殲遠東集團軍第94章 上海灘第341章 天下第648章 反攻3第149章 惡戰一家嶺(1)第514章 先兵後禮第1章 貨幣金融情報科第256章 奪關(上)第728章 遼東惡戰3第154章 惡戰一家嶺(6)第161章 喜訊傳來第367章 貨幣第537章 宣言第209章 湯黎之謀(上)第530章 始料不及第43章 攻陷楚望臺第141章 三個壞消息(上)第233章 戰起(2)第535章 進京第345章 資本積累與將往重慶第77章 漢口小停第135章 骯髒的政治(下)第177章 中國之聲第710章 不宣而戰2第438章 大戰起第324章 兵臨武昌與先生回國第84章 進城第88章 應城風雲(1)第342章 1911年的最後一天第574章 山東危機(6)第210章 湯黎之謀(下)第534章 防第666章 今日天晴第603章 壓倒性勝利第259章 圈套第405章 行動第346章 聯合鹽業成立與北使碰面第644章 好壞消息第640章 中俄之戰6第199章 劉偉元來訪第22章 遭遇革命新軍(中)第106章 武昌之議(下)第27章 聯絡第124章 杜家妥協第440章 劍指岳陽第35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2)第27章 聯絡第286章 年輕俊傑第679章 九月革命第591章 變局第364章 清廷退位第681章 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