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應付

中國自古以來秉承着中庸之道,而中庸之道的精髓莫過於不出頭、不出名。

中俄衝突交火兩個月,從最初的提心吊膽,到前線勝利頻傳後的見好就收,中國幾千年培育出來的龐大文官跟文人階層,百萬張嘴有人贊成自然有人反對。

進入十月眼看着前線的國防軍將士們打生打死,贏得多場對俄衝突的勝利。國內的一些人坐不住了,他們雖然也渴望勝利爲自己增加些底氣,讓自己手上的權力更穩固些。但有些人是天生的軟骨頭,打仗了不需要他們上前線,自己待在後方都是捻三顧四、畏首畏足的。

當前線國防軍打下伊爾庫茨克,立刻就有人蹦出來,發表不同意見了。

以梁啓超、蔡元培、林森爲首的內閣派希望政府能夠在有利的條件下接受談判,而以汪兆銘、胡漢民爲首的國會派則建議政府趁現在前線的大好勝利局面接受談判。

兩方雖然的意思雖然都是提議政府接受談判,但又有些不同。梁啓超爲首的內閣反對派的態度並不堅決,主要還是以建議爲主。

他們的理由很明確:第一,累經大戰,國防軍損失不小,從前線往後方累計輸送來的傷兵也有兩萬之衆了,更多的還在外蒙古接受緊急治療中,雖沒有傷筋動骨,但對於中國國防軍而言也不好受;

第二,經過連番戰鬥,國防軍取得了不少的勝利,此刻停戰談判,是較好的時機。不但能鞏固既得利益,也能避免與俄國全面對抗;

第三,俄國畢竟是協約國集團成員國,雖然到目前爲止,英法兩國都沒有明確表態介入,但前一段時間東南跟西南地區,中國跟英法兩國的殖民地駐軍也曾經發生過擦槍走火時間,很明顯協約國對於中國的忍耐有限,不如趁現在英國有意調停,就勢下坡方爲上上之策;

第四,此次中俄之戰已經打出了軍威、國威,在國內外都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國民跟各界對於李漢領導下的現任政府的信心都已經達到了極高,國民普遍表示革命之後不但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連國家也出現了中興之勢頭,十分支持現政府的領導。中國在外的領土已經基本上被奪了回來,剩下的唐努烏梁海跟海參崴,完全可以考慮通過談判的手段爭取收回。

而且政府明面上的財政狀況已經不是很好了,這也是他們建議總統見好就收的原因。

內閣梁啓超等人是好心居多,但相比之內閣的建議,國會的那些議員們無疑就是包藏禍心了。

如今各省議會成員都在換屆之中,目前已經先一步完成換屆選舉的十七個省中,共和黨成員已經佔去了八成之多的席位。而其中支持跟效忠李漢的共和黨成員又佔去了這其中的八成還多。前線連番的勝利,讓李漢在國內的威望越來越隆。

現在莫要說有些國會成員希望國會能夠成爲中國的最高權力機構了,現在就是指責他獨裁,一直壓下國務院總理的位置不推選新的總理,沒準家裡都會被擁護他的人扔臭雞蛋。

爲了手上的權力,自然有些越來越純粹的政客寧可暫時放棄一些勝利果實,也不希望他的威望更隆!

甚至有些人在報紙上叫囂,兩屆之後李漢真能遵守總統法跟憲法放棄總統選舉?要知道他那時候可是正當壯年的四十歲,根據中國一貫的慣例,完全可以在幹二三十年!

伊爾庫茨克的俄軍投降後,國內政界便出現了異聲,而且異聲越來越大、越多越多。偏偏有些人還拿着開戰幾月來的出口萎縮跟經濟發展勢頭出現減緩爲藉口,也是忽悠了一羣不通國事的國民支持。

爲此,李漢也不得不緊急召開內閣全體會議,先行統一了政府高層的意志。

“現在咱們前線大好的局面,可這時候有些人耐不住性子跳出來了,明着是打着爲國家好的幌子,背地裡打得什麼主意,只有他們自己最清楚。”對於這兩天發生的事情,李漢十分憤怒,上來就是大發雷霆,讓整個內閣上下都不敢接話。

現在是最好的時機,更應該全國上下一心,要讓俄國人看到中國舉國不惜與俄國一戰到底的氣勢。

可是最近這兩天的鬧劇,已經讓很多外人看到了中國內部的意見也不一致了。

這是什麼,這擺明了就是打臉,是背後扯後腿。李漢能不知道俄國有多強嗎,他爲了能跟俄國人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已經提前幾年佈置這場戰爭,纔有了現在前線的節節勝利。對於這場仗要打成什麼樣子,該什麼時候結束,他比誰心裡都更清楚。

現在不停的有人背後扯他後腿,難怪他要生氣了。

“總統息怒,現在有些人大家也是本着好心,這不都是擔心咱們國家這點薄弱的家底嗎?有些人就是心太小了,怕咱們這幾年辛苦張羅的家底給耗光了!“

湯化龍坐了半天見沒人接話,恐內閣因爲這件事情鬧僵了。畢竟梁啓超他們都是好心,他也知道總統其實是對國會那幫子議員非常震怒,這有些人這一次真讓總統跟協約國談判的底氣瀉了不少,他不生氣纔怪呢。

雖然不願這個時候出頭,可作爲李漢的心腹,最近他也收到了總統要取消國務院總理,另設國務卿的風聲。雖說根據他得到的消息,這國務卿手上的權力將被大大削減,但從權力上而言這國務卿到底還是凌駕於內閣各部總長之上,僅次於總統。而且根據他得到的消息,正在修改中的憲法中,總統可能將‘中華民國大總統繼任順序’做了修改,副總統跟參議院議長爲意外時期的總統第一順位繼任人,國務卿僅次於這兩位爲第二順位繼任人!

是的,湯化龍對國務卿的位子心動了。他知道自己之前的老案底,想成爲共和黨黨魁有些麻煩,而不能成爲共和黨黨魁,除非他脫離了共和黨,參議院議長之位與他永遠無緣的。

只是如今共和黨勢大,背後又站着當今總統,他會幹那種爲了芝麻丟掉西瓜的事情嗎。那麼,爭奪副總統他又欠缺了一些影響力,最好的選擇就是憑藉着總統的心腹身份,去爭奪國務卿的位子。

湯化龍開了口,李漢的臉色依舊絲毫不見好。仍怒道:“這一戰民國爲它準備了多久,從15年初我們源源不斷的物資運往前線是爲了什麼,就是爲了早晚將爆發的這一場收回國土之戰。失去了歐洲市場商人是少賺了些錢,但難道政府讓他們虧損了嗎?錢錢錢,放棄了現在的機會,等到俄國走出了歐戰之後,老天還會再給我們這麼好的一個機會,把別人搶走的東西收回來嗎?”

他氣得直拍桌子,“現在咱們在前線打仗,爲什麼政府底氣足。因爲美國人就像當年支持日本一樣,一直沒停過在背後扶持中國。哪怕他們只是爲了借我們的手,把那頭貪婪的北極熊給閹割了,咱們也要認了。因爲美國爲此向我們提供了四百多門火炮跟二十多萬杆步槍,這其中有一百多門重炮,都是我國暫時沒有能力生產的國防利器。你們誰能明白告訴我,失去了現在的機會,等到俄國人、英國人從歐戰中脫了身。屆時俄國人就算被重創了,爛船也有三斤釘,中國就算是全力以赴,勝負也是五五之數,哪像現在,我們從頭到尾對付俄國都是佔據上風!”

“還有英國人,英國人要是脫開了身,他能允許中國崛起,咱們站起來嗎?英國在華尤其是長江流域流域經營幾十年,他們能夠允許一個要直起腰身來收回租界,不願給他們繼續當奴才的民國政府嗎?”

“我們要崛起,只能靠自己,只能自己去創造機會,只能更加努力的珍惜上天賜給的天機。這歐洲都打成這個樣子了,半個法國都給全打爛了,你們說歐戰還能打多久?我們能一天兩天的靠着歐戰發財,難道能一直靠着歐洲人的恩施?重點還是要建好我們的國家,只有國家好了,以後大家都好!”

他這一次真的生氣了,指着公共安全部總長高增爵,道:“少農,我讓你統計的名單都弄出來了吧!”

列坐諸位皆是一驚,尤其梁啓超他們幾個。他們可是知道的,公共安全部不管總管全國的警察機構,還負責國內的部分情報收集跟反間活動,李漢讓他弄份什麼名單,難道他是準備搞特務政治?

列坐諸位聞聲都是變色,湯化龍等一些李漢心腹都想勸他,因爲一些內部矛盾以他現在的威望完全可以輕鬆應付,根本不需要弄什麼特務政治。

誰料到目光對上了李漢跟高增爵,見兩人都沒有什麼其他表情,仔細一回味又估摸不準了,乾脆隱忍下來看他表態。萬一李漢真準備弄什麼特務政治,自然有人是要力諫的。

“我這裡統計了一份名單,工業部跟商務部等會各自帶一份過去,都是東南沿海一些鬧得最兇的商賈名單。政府給了他們現在的一切,但是當政府需要他們爲之做出犧牲的時候,一點點金錢就能讓他們屈服,這樣的商賈,只想享受福利又不願意接受應盡的義務,也就不配享受政府補貼跟福利。我會另行通知海關那邊,對於這些廠家生產的物品一律取消進出口關稅補貼。同時,你們兩部也要配合,收回名單上這些工廠、企業的免稅、減稅跟退稅福利。”

李漢一開口,下面各部總長也鬆了口氣。原來只是收回一些商家的減稅、免稅福利。東南沿海幾省商圈近幾年來一直都是政府先行政策的敵對跟攻擊者,因爲一五國家工業計劃基本上都是落戶中西部省份,少有在東南幾省的。也是因此早就有不少人對此十分不滿,哪怕政府一再解釋一五工業規劃中的重工建在沿海一旦爆發對外戰爭,很容易被敵對國摧毀,指責的聲音依舊不少。

李漢對此已經容忍了幾年了,現在也是時候,該一些人明白,他們能有現在的樣子,大半的功勞都是政府的。

可惜,一些人還沒剛鬆口氣,李漢的下一句話又讓他們把心都提到了嗓子口。

“廉政公署這邊也要配合做好準備,最近我接到一些檢舉,說共和黨內出現了一批嚴重違法違紀的黨員。他們不但在地方扯着‘共和黨’的大旗作威作福,還欺壓、貪墨,已經成爲了社會毒瘤。回頭我會親自批發總統令,嚴查共和黨內的貪墨、違法情況,一旦發現不容抵賴、國法重罰!國會那邊最近也有不少媒體舉報國會議員出入煙花場所,甚至接受商家的高額賄賂!廉政公署一併也將國會納入審查範圍內,一旦發現有國會議員涉及違法行爲,名單給我。別人不敢辦他,我親自來辦。我倒要看看,究竟有幾個人膽敢頂風作案,國家這纔剛有些中興的勢頭,他們的醜態就都露出來了!”

這聲音驚得整個會議室內鴉雀無聲,任何人都從總統清冷的聲音中聽出來了他的憤怒。說什麼貪墨、受賄、違法犯罪,各黨、各地議員這兩年都被沒少犯過錯。政府真要追究起來,誰也跑不了。

不少人心裡都有數了,看着國會這一次給他扯後腿,真惹得他怒極了。這擺明了就是要借廉政公署之手,清理一批越來越不聽話,在背後不斷跳騷的國會議員,順便清洗已經開始出現內部分裂的共和黨。

眼見外部未平,內部卻又出現了反對的聲音。李漢已經十分不耐煩了,他認爲自己這位大權在握的大總統,是該表態一下,讓整個中國明白,誰纔是現在中國的最高統治者了。

至於共和黨,一個黨派內部聲音都無法統一,大清洗是必須進行的。共和黨這個工具他還有用,有必要趁機清理掉一批雜音了。

在中國爲了和談的事情而內部異聲連連的時候,遠在萬里之遙的俄國也經歷着差不多的過程。

在皇宮召開的御前會議上,俄國方面也是什麼聲音都有。

綜合起來目前俄國主要有兩種聲音,沙文主義者主戰,謹慎派政客主和。沙文主義者的理由很可笑,這些驕傲的俄羅斯人無法接受被中國人在遠東擊敗的事實,仍舊固執的認爲,他們現在在遠東的一些失敗,都是因爲兵力不足、準備不足跟後勤補給受到鐵路損毀影響的緣故,拒絕承認中國國防軍已經有能力與俄國一戰,甚至威脅到俄國的邊境安全。

穩重派政客對向中國施加軍事訛詐並不反對,但他們認爲現在俄國剛剛經歷了一場‘慘勝’,上百萬兵力或死或降或重傷,目前既要維持東線戰場,根本抽調不出兵力送往遠東。除非他們把那些連武器裝備都不完全的新兵派過去。可中國從過去兩個月的戰鬥過程中可以看出,那個革命之後的國家已經建立起了一支戰鬥力不錯的新式軍隊。而且還在德國的扶持下,擁有製造飛機甚至可能擁有製造步兵戰車的能力。

這對於他們而言,無疑是不利的。

內政大臣指出,自從九月日本南下南洋,趁機吞併了荷屬東印度羣島之後,英國在遠東的注意力都被東印度羣島吸引了過去。而且中國人在西南跟東南線表現的態度堅決,甚至曾經派出巡邏隊進入緬甸跟越南巡邏,反擊跟敵視協約國的態度已經很濃郁了。

德國人始終都沒放棄過對中國的拉攏,而俄國偏偏在這個時候用連續的幾場小失敗讓協約國看到了中國的戰鬥力。英國國內跟法國國內現在普遍都是不同意將中國拉入‘準同盟國行列’中進行打擊,就是擔心一旦逼迫的太緊,中國真向他們在印度支那半島的殖民地發動進攻,並且沒收了兩國在華一切資產,這損失可就大了。

財政大臣憂心忡忡地指出,‘布魯西洛夫突破’慘勝的後患現在正在襲擊俄國,經過此次東線戰役的‘慘勝’,俄國國內人心不穩、學生抗議工人遊行,而且革命黨的活動也越來越頻繁,大有重複當年日俄戰爭結束後俄國那一年混亂的端倪,這對俄國來說是致命的,俄國再也經受不起一次‘1905年革命’的打擊了。

英國至今對向俄國提供貸款的事情不做回覆,而法國那邊雖然答應了可以提供2億法郎貸款,卻盯上了俄國的巴庫石油,一張嘴就要去了巴庫未來二十年的石油生產權作抵押。巴庫每年能爲俄國攻陷至少兩千萬到六千萬盧布不等的財政,除非沙皇犯傻,否則他是根本不可能把沙皇皇冠上最璀璨的黑金送給法國人的。

外交大臣也以惋惜的口吻指出,他個人其實並不贊同停戰談判,但現在英國方面都提出希望俄國不要再擴大沖突。並且保證,只要英國介入調停,就不會讓俄國在和約上過分難堪。否則的話,俄國現在士氣低落,在國際金融市場的信譽也不好,難以籌集大量軍費,英法本國面臨着德國巨大的壓力,也無法提供更大的貸款給俄國。

沒有軍費纔是俄國硬不起來的最大原因,沙皇尼古拉二世爲了東線一場戰役光是物資就支付了過億盧布。如果算上軍械的折損、士兵的死傷補貼等等,‘布魯西洛夫突破’至少令俄國爲此付出了超過13億盧布的損失。

俄國現在已經被掏空了家底,遠東真的打不起來了。

接受英國的調停,纔是當前最好的選擇。

第598章 末日臨頭第58章 恩威並重(中)第306章 影響與實業第310章 鄂西之變第587章 照會第599章 毒氣第177章 中國之聲第549章 國防與教育第196章 ‘中國之聲’定刊第99章 鹽業(4)第45章 攻陷楚望臺3第469章 阿司匹林第738章 攻破瓦房店第129章 落魄的騙子(中)第574章 山東危機(6)第60章 恩威並重(完)第127章 先行一招(下)第72章 後手第676章 昂首走進1917年第554章 入京第46章 天要亮了第363章 餘波(下)第479章 永不合作第402章 吞併甘肅(五)第14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58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4)第188章 血書殘卷第167章 又見陰謀(上)第50章 惡戰督署(上)第258章 奪關(下)第132章 革命者之歌第196章 ‘中國之聲’定刊第596章 反攻第191章 湖北十府,五入我懷第563章 插手與中華民國憲法第549章 國防與教育第655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7第554章 削藩第72章 後手第511章 雷霆(7)第486章 孔昭綬案與國會第201章 下雨了第481章 打陸唬龍(中)第324章 兵臨武昌與先生回國第577章 青島之戰(1)第651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3第305章 荊楚新政(三)第六百三十七章第168章 又見陰謀(中)第696章 原敬上位第399章 吞併甘肅(二)第746章 血染海疆2第549章 國防與教育第510章 雷霆(6)第348章 談判(下)第11章 誤會與陸家援兵(下)第489章 擴兵與整軍第324章 兵臨武昌與先生回國第三百九十六章第398章 吞併甘肅(一)第134章 骯髒的政治(中)第318章 目標漢陽第142章 三個壞消息(下)第217章 塵埃落定第236章 證據第587章 照會第560章 法幣跟央行第21章 遭遇革命新軍(上)第83章 擊潰第八鎮殘兵第197章 卡倫?比利斯?韋伯第142章 三個壞消息(下)第664章 面見第156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2)第699章 矛盾激化6第197章 卡倫?比利斯?韋伯第76章 紫禁城內(下)第683章 軍事會議上第736章 罵名我來當1第155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1)第211章 特別軍務會議第96章 鹽業(1)第615章 應對第607章 和談第344章 陰謀與導演第744章 旅順陷落2第374章 內部會議(上)第567章 一觸即發(3)第463章 桌下4第227章 密議(下)第465章 蕪湖陷落第348章 談判(下)第666章 今日天晴第361章 餘波(上)第88章 應城風雲(1)第134章 骯髒的政治(中)第338章 成都戰役(四)第708章 鄭和計劃第449章 大戰(六)第126章 先行一招(上)第30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中)
第598章 末日臨頭第58章 恩威並重(中)第306章 影響與實業第310章 鄂西之變第587章 照會第599章 毒氣第177章 中國之聲第549章 國防與教育第196章 ‘中國之聲’定刊第99章 鹽業(4)第45章 攻陷楚望臺3第469章 阿司匹林第738章 攻破瓦房店第129章 落魄的騙子(中)第574章 山東危機(6)第60章 恩威並重(完)第127章 先行一招(下)第72章 後手第676章 昂首走進1917年第554章 入京第46章 天要亮了第363章 餘波(下)第479章 永不合作第402章 吞併甘肅(五)第14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58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4)第188章 血書殘卷第167章 又見陰謀(上)第50章 惡戰督署(上)第258章 奪關(下)第132章 革命者之歌第196章 ‘中國之聲’定刊第596章 反攻第191章 湖北十府,五入我懷第563章 插手與中華民國憲法第549章 國防與教育第655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7第554章 削藩第72章 後手第511章 雷霆(7)第486章 孔昭綬案與國會第201章 下雨了第481章 打陸唬龍(中)第324章 兵臨武昌與先生回國第577章 青島之戰(1)第651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3第305章 荊楚新政(三)第六百三十七章第168章 又見陰謀(中)第696章 原敬上位第399章 吞併甘肅(二)第746章 血染海疆2第549章 國防與教育第510章 雷霆(6)第348章 談判(下)第11章 誤會與陸家援兵(下)第489章 擴兵與整軍第324章 兵臨武昌與先生回國第三百九十六章第398章 吞併甘肅(一)第134章 骯髒的政治(中)第318章 目標漢陽第142章 三個壞消息(下)第217章 塵埃落定第236章 證據第587章 照會第560章 法幣跟央行第21章 遭遇革命新軍(上)第83章 擊潰第八鎮殘兵第197章 卡倫?比利斯?韋伯第142章 三個壞消息(下)第664章 面見第156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2)第699章 矛盾激化6第197章 卡倫?比利斯?韋伯第76章 紫禁城內(下)第683章 軍事會議上第736章 罵名我來當1第155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1)第211章 特別軍務會議第96章 鹽業(1)第615章 應對第607章 和談第344章 陰謀與導演第744章 旅順陷落2第374章 內部會議(上)第567章 一觸即發(3)第463章 桌下4第227章 密議(下)第465章 蕪湖陷落第348章 談判(下)第666章 今日天晴第361章 餘波(上)第88章 應城風雲(1)第134章 骯髒的政治(中)第338章 成都戰役(四)第708章 鄭和計劃第449章 大戰(六)第126章 先行一招(上)第30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