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遼東惡戰1

蓋州是一座古城,位於渤海遼東灣東岸,依山傍海,物產豐富,爲奉天至旅順重要的驛站。 蓋州原蓋平縣,爲清康熙三年改明代蓋州衛而設。據史料記載,蓋州境內,漢時設平郭縣。金、元、明代設蓋州。“蓋平”之名,是取“蓋州”、“平郭”兩個歷文地名的首字而得。

蓋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爲境內低山與丘陵居多,往北便是中華民國領土,往南便是被日本強佔割據的所謂‘關東州’腹地,就戰略而言,日本人若是能夠緊緊守住蓋州,便可將國防軍第一軍主力阻擋在關東州以北,而民國若掌握了此地,便可長驅直入攻入遼東半島。

自古以來,蓋州就是兵家必爭之的。明代末年,圍繞着蓋州的控制權。明軍與清軍曾在這一帶地方進行過慘烈的拉鋸戰,當清軍控制了蓋州之後,明軍便徹底失去了對遼東半島的控制權,無力再行組建雙角牽制清軍香料西地區進攻了,八旗入關之後,對蓋州格外重視,在此地駐有重兵,並由盛京駐防將軍直接負責蓋州地區的防務,甲午戰爭期間,蓋州地區也有大戰爆發,當清軍徹底退出蓋州之後半也意味着遼東半島徹底失守,果不其然,日後清廷收攏殘兵敗將之後也只能集中屯駐於錦州一帶,勉強阻止日軍由遼西走廊入侵山海關,並進窺京津地區。

日本控制了蓋州地區之後,出於對滿清軍事力量的鄙夷起先並不看重此地的軍事重要性,只在此地駐紮一個步兵大隊,並有山炮數門以威懾滿清。

辛亥革命爆發之後,面對東北之亂局。當時的關東總督大島義昌察覺到了干涉民國東北事務的機會,便將駐紮蓋州軍力增加到兩個步兵大隊,而後增派機槍隊一部,火炮小隊一部,虎視眈眈北望東北地區。

1914年李漢入主中樞之後,民國開始建立東北軍區,數十萬軍力枕戈待旦,警惕的目光看向了日本割據的遼東半島跟朝鮮半島。

大島義昌一直提倡的是先發制人的戰術,他雖然不相信民國而主動挑釁日本帝國的威嚴,但仍下令將蓋州軍力增加到一個步兵聯隊,同時也將當地的火炮跟機槍各增加到42門跟19挺。

李漢從多年前便已經將日本列爲民國大敵,自然自始至終都在警惕跟算計日本人。他早就看到了蓋州地區的戰略地位極其重要。便在對面的上百里外建設了一處野戰機場,空閒時可僞裝成軍營,一旦戰爭爆發之後,那些帳篷跟木屋建築一旦推倒,迅速就可清理出一個規模不小的野戰機場。這樣一旦對日本戰爭爆發之後,民國的陸航飛機可以隨時越過前線,對蓋州等日本重兵據守的要塞給予強攻。

四月底關東地區的陽光已經開始帶上了溫熱,一支氣喘吁吁的部隊行走在山間跟丘陵之間。隊伍裡的每一個人都氣喘噓噓,豆大的汗珠不斷從額頭上滑落領隊屋裡沒一人幾乎都是汗流浹背,尤其是那些肩扛着數十斤重的迫擊炮跟機槍的士兵們,更是累得氣喘如牛,想快也快不起來。從不少戰士的臉色上能扣看得出來他們已經趕路很久了,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如果認真計較起來,他們其實已經急行軍七十里路了。

“快!快!都跟上!都跟上!”

郭子安站在揮斥着馬鞭不斷催促士兵們加快速度,與戰士們一樣,他雖然騎着馬但一樣已經被汗水溼透了衣服。

這裡是蓋州東北方向的丘陵地帶邊緣地區,距離蓋州已經很近了。而郭子安的這個團就是此次奔襲行動中的“攻堅團”,上級給他們的任務是必須要在主力部隊趕來之前掃平通往蓋州道路上的所有阻攔,並充當火力偵察部隊,以試探對面駐守蓋州的日本豐橋第18步兵聯隊的實力。

對日本遼東半島駐軍的不宣而戰在今晨打響之後,郭子安跟他的團很快就投入了戰鬥之中,但是他們並沒有經歷幾場戰鬥,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民國在東北集中了兩百多架飛機對遼東半島狂轟濫炸,只在他們北邊就集中了上百架之多,在陸航那些勇士們的努力之下。前線毫無防備的日本人幾乎是一個照面就算是慘重,被他們集中了數萬優勢兵力的強攻部隊拿下了金州第一線的不少陣地。

而郭子安他們的團就是在那時候領的任務,上級命令他們強行軍向蓋州進軍,儘可能在第一時間爲後面趕路的主力部隊掃平一些阻攔。

郭子安他們並不是孤軍奮戰,在他們後方約莫三十里的路程外,尚有他們167旅的主力在行軍,再往遠一些的後方,還有更多的主力部隊。算起來光是在他們這一線,強攻日本的主力就有一個步兵師,實力可謂雄厚。

連續七十多裡不能休息的急行軍,經過長時間的急行軍,郭子安的“攻堅團”已經有二三十名戰士掉隊了,但是即使如此,部隊也不能停止前進,現在就是在搶時間,167旅旅長張麟接到上面的命令,那就是“與時間賽跑,與日本人賽跑,要在日本人反應過來之前撕開金州防線,三天之內全軍於大連、旅順會師,以摧枯拉朽之勢,消滅遼東半島的日本軍隊”。

張麟接到上級命令之後,又把這命令鄭重的交代了下面各部長官。現在所有人都知道,他們肩負的是一個怎麼樣的任務,他們肩負的是國家跟整個中華民族的信任,所做的更是收復國土,重新踩着祖輩們曾狼狽退走的血路,重新殺回遼東半島,驅趕那強佔了民國國土的日本侵略者。

一種強壓着的激動分憤怒,讓戰士們克服了急行軍所帶來的種種不適,他們願意戰鬥,願意犧牲,爲了祖國的統一大業,爲了中華民族擊敗日本重新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又哪裡還會在乎一些疲憊跟身體上的累。

郭子安現在也不太清楚他現在正站在什麼地方,雖然他手裡有一份軍用地圖,但是地圖上只是模糊的將這一丘陵地區稱之爲“娘子嶺”,據說這個名稱還是甲午中日戰爭之前的滿清軍事地圖上標出的名稱。此地過去幾十年裡先後被沙皇俄國跟日本佔領,這裡現在叫什麼,他也不清楚。反正發給他的地區上仍叫娘子嶺。

儘管第一軍中也分到了部分戰車,但是蓋州地區獨特的山區丘陵崎嶇地形,導致戰車編制無法投入使用之中,所以肩扛起快速突進任務的就只能是他們這些步兵了。

攻堅團,顧名思義就是衝在最前頭,衝到尖刀跟尖頭的部隊。他們具備頑強的意志跟戰鬥力,就算是遇到了訓練有素的日軍第三師團主力,也有足夠的能力與之戰鬥堅守到後方的主力趕製。像郭子安團這樣的“攻堅團”還有好幾支,對準的都是金州地區的日本第三師團重點防禦的陣線。他們除了肩負着爲主力部隊先一步探明雷區跟埋伏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爲後方的主力部隊試探所遇到的敵人的實力。

能被委任這樣的任務,可見郭子安團的確不凡。事實上也確實如此,他們團中有過半士兵都是山東、河南跟東北地區招募的士兵,不但體能優於南方士兵,也常年駐守東北地區,極其擅長在東北山區內百里拉練,全團超過6成的士兵都是入伍三年以上的老兵,而且還曾經參加過東北大剿匪跟1916年中俄衝突,絕大多數士兵都是見過血的鐵漢子。

從裝備上來看,他們也是十足的精良。步槍上他們裝備的也是嶄新的一六改式步槍,是根據一三式步槍改進後的全新國防軍標準化步槍,不但重量減輕了足足2.7公斤,而且還加強了拼刺刀能力。除此外,郭子安團還有一個輕機槍連跟一個迫擊炮排,擁有十二挺輕機槍跟十六門迫擊炮。放眼整個民國,裝備超過他們的也不多!

前面的偵察很快回來,報告距離目的地已經很近了。考慮到士兵們確實已經太累了。郭子安沉吟了片刻,下令原地休息一刻鐘,同時命令留出兩排士兵負責警戒、

安排好了之後,他命人叫來了幾個連長,聚在一起研究其地圖跟戰術。

幾個人照着地圖看了一陣,很快都鬆了一口氣,一個叫王楠的陸大畢業的年輕連長計算了一陣,鬆了口氣,“再一個小時的急行軍我們差不多就能與敵人接觸了,考慮到我們已經跟後面的主力拉開了超過兩個小時的路程,我建議不妨稍微延長一下休息時間,讓弟兄們多休息休息,不然等會遇到了敵人,仗沒打起來,弟兄們先累趴下來了!”

“不行!”

“千萬別!”

不同於這個年輕人,他的提議纔剛提出來,就遭到了團長郭子安跟另外一個老兵出身的連長拒絕。

“王娃子,你要是這麼幹,咱們仗都沒法打了!”

一個那個三十多歲,靠軍功晉升的連長連忙勸他,“打仗就是一鼓作氣,咱們行軍跑了上百里,弟兄們越休息越累,還不如等到主力趕到之後,我們拿下了蓋平再休息!”

第515章 京漢陷落(上)第367章 貨幣第195章 劉家廟失陷(下)第361章 餘波(上)第715章 不宣而戰7第七百二十二章第521章 愚人節玩笑?第165章 應對第520章 東交民巷的炮聲第393章 共和黨黨魁第351章 暗流涌動(上)第425章 政局亂象第570章 山東危機(2)第366章 蔣方震與忙碌的日子第501章 國外國內2第371章 風雨欲來第741章 有限支持第374章 內部會議(上)第354章 民心第342章 1911年的最後一天第344章 交鋒(1)第五百九十四章第725章 偷襲戰果(2)第四百七十八章第439章 出兵湖南第569章 山東危機(1)第418章 刀第125章 買命情報第348章 談判(下)第543章 神秘來客第660章 互相試探第692章 重要2第312章 資州軍變第170章 二十三日第374章 內部會議(上)第692章 重要2第191章 湖北十府,五入我懷第366章 蔣方震與忙碌的日子第248章 赴宴第136章 骯髒的政治(完)第681章 刀第50章 惡戰督署(上)第13章 義莊(上)第131章 西進第84章 進城第151章 惡戰一家嶺(3)第117章 掃平內患(3)第530章 始料不及第408章 鹽政改革第98章 鹽業(3)第45章 攻陷楚望臺3第428章 法西斯化(下)第434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420章 三年計劃(下)第322章 歷史在這裡稍稍走偏第145章 酒宴(2)第68章 佈局第472章 半自動步槍與談判第483章 遠東準盟友(上)第85章 宴請第296章 何進續職第740章 抉擇下第四百六十四章第501章 國外國內2第17章 意外收穫(下)第319章 襲擊第46章 天要亮了第719章 不宣而戰11第504章 護國肇始(下)第324章 兵臨武昌與先生回國第311章 接管宜昌第202章 韜光隱晦第202章 韜光隱晦第334章 動第523章 走向和談(中)第699章 矛盾激化6第539章 拉攏與分化第597章 轟炸第446章 大戰(三)第214章 軍務會議、居正逼宮(下)第177章 中國之聲第541章 過渡內閣(中)第五百九十二章第198章 禮和洋行第115章 掃平內患(1)第364章 清廷退位第358章 湖北變(上)第159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5)第330章 惡戰第564章 重大事件第705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第413章 生產建設兵團與供銷社第565章 一觸即發1第249章 暗殺之變第120章 漢口來的鹽商?第583章 青島之戰(6)第439章 出兵湖南第74章 紫禁城內(上)第83章 擊潰第八鎮殘兵
第515章 京漢陷落(上)第367章 貨幣第195章 劉家廟失陷(下)第361章 餘波(上)第715章 不宣而戰7第七百二十二章第521章 愚人節玩笑?第165章 應對第520章 東交民巷的炮聲第393章 共和黨黨魁第351章 暗流涌動(上)第425章 政局亂象第570章 山東危機(2)第366章 蔣方震與忙碌的日子第501章 國外國內2第371章 風雨欲來第741章 有限支持第374章 內部會議(上)第354章 民心第342章 1911年的最後一天第344章 交鋒(1)第五百九十四章第725章 偷襲戰果(2)第四百七十八章第439章 出兵湖南第569章 山東危機(1)第418章 刀第125章 買命情報第348章 談判(下)第543章 神秘來客第660章 互相試探第692章 重要2第312章 資州軍變第170章 二十三日第374章 內部會議(上)第692章 重要2第191章 湖北十府,五入我懷第366章 蔣方震與忙碌的日子第248章 赴宴第136章 骯髒的政治(完)第681章 刀第50章 惡戰督署(上)第13章 義莊(上)第131章 西進第84章 進城第151章 惡戰一家嶺(3)第117章 掃平內患(3)第530章 始料不及第408章 鹽政改革第98章 鹽業(3)第45章 攻陷楚望臺3第428章 法西斯化(下)第434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420章 三年計劃(下)第322章 歷史在這裡稍稍走偏第145章 酒宴(2)第68章 佈局第472章 半自動步槍與談判第483章 遠東準盟友(上)第85章 宴請第296章 何進續職第740章 抉擇下第四百六十四章第501章 國外國內2第17章 意外收穫(下)第319章 襲擊第46章 天要亮了第719章 不宣而戰11第504章 護國肇始(下)第324章 兵臨武昌與先生回國第311章 接管宜昌第202章 韜光隱晦第202章 韜光隱晦第334章 動第523章 走向和談(中)第699章 矛盾激化6第539章 拉攏與分化第597章 轟炸第446章 大戰(三)第214章 軍務會議、居正逼宮(下)第177章 中國之聲第541章 過渡內閣(中)第五百九十二章第198章 禮和洋行第115章 掃平內患(1)第364章 清廷退位第358章 湖北變(上)第159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5)第330章 惡戰第564章 重大事件第705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第413章 生產建設兵團與供銷社第565章 一觸即發1第249章 暗殺之變第120章 漢口來的鹽商?第583章 青島之戰(6)第439章 出兵湖南第74章 紫禁城內(上)第83章 擊潰第八鎮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