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生產建設兵團與供銷社

“東西都準備的差不多了嗎?”

在湯化龍身上耽擱了一些時間,結果李漢的車子快走到軍政府駐地時,纔想起來他把大家都召喚來,是有兩件大事要宣佈。

“先生,您放心吧。這麼重要的東西我可不敢疏忽了,都檢查了幾遍了!”

“呵呵!”

他笑了笑不說話,外界有不少人說他李漢任人唯親,這一點從跟在他身邊的副官個個現在不是一方領兵大將,就是在軍政府中就任高官可以看出。

這確實不假,李漢沒辦法反駁,但是他也完全是給逼出來的。之前他的威望不足,加上佔領的又是窮鄉僻壤,多少有才能的人都不願意來投奔他。他也只能自己挑選一些青年俊秀培養,希望經過自己一段時間的言傳身教之後,能夠讓他們多一點對政治跟國內局勢的把握。

甚至,他還曾經自嘲的爲自己這份計劃美名曰“副官養.成計劃!”

可是現在他已經從佔領鄂中一塊小地方的將領成爲了西部五省的控制者,國內即便是有不喜歡他作風的,也不得不承認他的勢力在國內便是比起中央也不差多少,那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勢力。幾乎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人才從各地往西部趕來,算起來他這個副官蔡慶已經跟在他身邊快一年了!

王安瀾大概是今天第一個來到軍政府會議室的人了,趁着沒人的時候,他一個人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一根接一根的抽着湖北自己的捲菸廠生產的香菸。他以前很少抽菸,不過管了軍需部之後,尤其是劉佐龍被逮捕之後,軍需部的事情都壓在他一個人身上。人忙起來的時候,都想找點事情轉移自己的疲勞,他也跟着學會了抽菸,反正錢都給自己人賺走了,而且香菸的味道不錯,價錢也相宜。

這幾個月來他在軍需部待得時間比在自己的宅子待得還久,每天不是處理文件,就要批閱調令,這突然的輕鬆下來不用工作了,一時之間他還有些不習慣呢!

“譁!”

門被輕輕的推開了,一個人影站在門口,王安瀾扭過頭去看到是蔣方震,兩人點了點頭,蔣方震的位子在他對面,不過因爲大家都還沒到,他也沒急着過去。

“百里兄,可知道今天到底是什麼事情?”

王安瀾知道這蔣方震身份特殊,雖然在聯合軍政府內沒有明確的位子,但是他卻是往李漢那裡跑的最勤快的人,而且,他那個軍官學院最近搞得風生水起,第一屆便招收了1700人,別看現在連校舍什麼的都只改建好了幾處,但是據說巡檢使又特批了一百萬元給他,未來說不得多少與他們同席而坐的將軍都要敬稱他一句‘校長’呢。

蔣方震笑了笑,從公文包裡翻出了一疊文件,遞給他。就聽他道:“今天咱們可都要被巡檢使震驚一場了,我昨晚突然被他招去,詢問了一些士官培訓的問題,臨走的時候我好奇他正在寫什麼,問了一下他就讓我拿了一份出來,等會八成是要說這個!你看一下。”

王安瀾點了點頭,專心看手頭地文件,才翻開第一頁就傻了眼睛。

“生產建設兵團設立草案!”

文件還沒看,單只是兵團這兩字就看出來了巡檢使好大的氣魄。

趕忙翻開往下看去,頓時他的眼睛便離不開了!

“有鑑於甘肅、陝西、西藏三省大部,湖北、四川部分地區經濟十分落後,百業凋零,物資奇缺。特有意成立直屬聯合軍政府管轄之生產建設兵團!”

“各省生產建設兵團暫定直屬聯合軍政府管轄,享有省部級的權限,兵團黨務、稅收事務由所在省份分管,而行政、司法、經濟、財政等則由聯合軍政府直接管理並依照相關兵團建設法律自行管理內部的行政、司法事務。”

“各省生產建設兵團的管理體系主要有兵團、師、團三級。兵團和師均設總長、次長及師長三個主要職位。兵團的總部暫定西藏爲拉薩、四川爲西昌、湖北爲宜昌、甘肅爲新定之嘉峪關縣、陝西爲延安。”

“兵團的團級單位除了農場外,甘肅、陝西設有牧場、林場、漁場,給予建設兵團每一師所駐紮地區縣級編制,師長等同於縣長級行署!在兵團總部、各師師部和團場密集的墾區,設有警察局、廉政公署、憲兵隊!除負責所駐紮之地方安全外,尚有監督兵團行政、經濟,制裁兵團內部犯罪之職能!”

“湖北生產建設兵團,總部宜昌,農一師駐紮施南府、農二師駐紮巴東、農三師駐紮馬良坪、農四師駐紮房縣、農五師駐紮鄖陽府、農六師駐紮光化縣、農七師駐紮應山、農八師駐紮麻城、農九師駐紮咸寧、農十師駐紮石首!”

“四川生產建設兵團,總部西昌,農一師駐紮新設攀枝花縣、農二師駐紮雅州、農三師駐紮理塘縣、農四師駐紮甘孜、農五師駐紮金川、農六師駐紮紅原、農七師駐紮平武、農八師駐紮平昌、農九師駐紮萬州、農十師駐紮宜賓、農十一師駐紮瀘州!入藏道路建設第一師駐紮暫定雅州”

“西藏生產建設兵團,總部拉薩,農一師駐紮噶爾宗、農二師駐紮吉隆、農三師駐紮崗巴、農四師駐紮羅扎宗、農五師駐紮郎縣、農六師駐紮波密、農七師駐紮那曲、農八師駐紮昌都!入藏道路建設第二師暫定昌都!”

“甘肅生產建設兵團,總部嘉峪關縣,農一師駐紮新設敦煌縣、農二師駐紮肅南、農三師駐紮西寧、農四師駐紮夏河、農五師駐紮岷縣、農六師駐紮平涼、農七師駐紮固鎮、農八師駐紮寧夏、農九師駐紮新建銀川縣、農十師駐紮金昌、農十一師駐紮寧縣!”

“陝西生產建設兵團,總部延安,農一師駐紮新設神木縣、農二師駐紮靖邊州、農三師駐紮綏德、農四師駐紮登城、農五師駐紮渭南、農六師駐紮洛南、農七師駐紮孝義廳、農八師駐紮安康、農九師駐紮隴縣!”

“五省生產建設兵團暫定吸引五十五萬人,從事駐紮地農業生產、工業建設、水利建設、道路建設,電力基礎建設等,待遇低於正規甲級兵種,等同於預備兵種,享受軍保待遇。”

“這....”

王安瀾用了將近十分鐘才把東西看完,看完之後他也是嚇了一跳,他沒想到李漢竟然有那麼大的魄力,搗鼓出這麼一個宏偉計劃來!

“沒想到吧?我昨晚看了之後也是嚇了一跳。不過若真是能夠完成,毫無疑問,五省之內將會有個大變化!”

蔣方震拍了拍他的肩膀,有些感慨的說道。

他也沒想到李漢竟然能夠搗鼓出這麼一個東西來。用管理軍隊的防勢,管理數十萬甚至以後可能還有數百萬人從事農業、工業生產,道路建設、鐵路建設、水利建設等,他們所發揮出的作用,可比那些招募的修建鐵路的民工還要強上幾倍。尤其是李漢所畫出的駐紮地不是五省內最貧瘠的地方,就是戰略位置非常重要的地方,一旦將這些地方的經濟建設上去了,那麼,整個五省的總體實力也將會重新有一個飛躍式的發展。

王安瀾點了點頭,將文件遞給了他閉上眼睛腦海中卻依舊爲他的計劃而久久不能平息!

當李漢的車子來到軍政府駐地的時候,所有受到邀請的人已經全部抵達,並且提前觀看了蔣方震從李漢那裡拿到的那份建設兵團計劃。

“起立!”

李漢推門而入,揮了揮手,“不要那麼多禮節了,我這邊有些事情沒脫開身,讓大家等了一陣了,真對不住!”

他纔剛坐下便對着民政總長張梅生點了點頭,“張部長,你先來開個頭吧!”

“是!”

這一次的會議還有年底總結的意思,因爲李漢過幾天就要離開武昌,往重慶等地巡視,順便考察成都等地現在的建設情況,如果可以,他還要往陝西、甘肅走一趟,西藏因爲道路的限制所以暫時不能走這一趟。所以,要提前把軍政府年底總結放到一起做了!

“...因爲巡檢使的行程安排,今天算是年底總結會議,議程就是先由我先向諸位彙報聯合軍政府的良好政策帶來的成績!”

張梅生清了清喉嚨,這個歲數不大,前清師爺出身的舊式人物看到下面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自己身上,突然覺得這個時候就已經是他人生的高峰之一了。而且面前還有着無限的可能,因爲他曾經做出了一個正確的選擇,能走到這麼一步,還能有什麼抱怨?

“地方自治,原則即爲以地方財力,行地方之事。規根結底,爲一財政問題…………”

張梅生乃是民政總長,他的報告乃是先從地方自治以來各地的情況開始交代起來的。他說得抑揚頓挫和他平素做事風格一樣,簡單而毫不含糊。報告很長,先是各地地方自治政策地總綱。然後分項介紹財政、治安、司法、教育、實業等等項目。雖然聽起來十分繁瑣,但是大傢伙都聽得十分認真,認爲從他的口中,他們聽得仔細了才能更加清楚的把握現在軍政府的情況,瞭解聯合軍政府的強弱與優勢。

聯合軍政府地方自治以縣爲地方自治單位,不再設立前清時複雜的省道府州縣的各級地方機構。大量的減少了行政機構和行政人員,不過這種制度也並不是十分的成熟,過去一年中也出現了不少的情況。比如一些拿到了地方自治權力的省份私通賊寇、污衊當地軍政府機構,導致了一些冤假錯案的出現,也幸虧地方鄉紳擁有的監督權現在已經逐漸被廉政公署所替代,被軍政府槍斃了數十人並拍攝了照片散發到各地之後,纔算是徹底的穩定了地方。

現在地方的治安還是由各地駐軍維持,不過警察機構已經在陸續建設之中了。等到培養出足夠的精於此職務的警司之後,將來毫無疑問地將治安權限交給地方。至於教育,因爲地方財力有限,現在由軍政府接管撥發教育經費,計劃覆蓋五省內的五年義務制教育建設已經在開始着手準備了,只不過受限於人手的不足,等到來年之後最多可以暫且滿足各省大部分的縣城,再往下就困難了。

一羣官員們在聽到去年,軍政府撥款在四川、湖北修建了十七所師範學堂,七十九間小學堂,光是在教育上邊投入了二百九十六萬兩約摺合四百萬元的時候,才發現連他們都感覺有些窮兵黷武的李漢,居然這麼重視教育!

至於實業,由於聯合軍政府採取了免除厘金,只在五省範圍內徵收統一統稅的原則,其他工商雜捐也在厲行禁止當中。這個對地方工商業發展也有着相當大的好處。雖然一時還沒有太大的效果產生,但是發展勢頭是明顯的。中國人作爲最有商業天賦之一的民族,只要給他們機會,他們就能發展起來。雖然免除了許多工商雜捐,但是大量增加地工商業單位在1912年免稅一年的工商稅之後,僅僅只是統一徵收的過境稅收便有近四百萬元。這表明了等到明年軍政府恢復了稅收之後,恐怕光是工商業稅收,就要超過千萬元之多。

而聯合軍政府也投資建設了大冶冶金,鄖陽鋼鐵、重慶鋼鐵、富強磷肥等等重工業基地,雖然這一批高達數千萬的重工業最快的也要到明年年底才能完全完成擴建或修建,但是一旦完全修建完成之後,五省聯合軍政府的工業實力幾乎佔去了全國的85%,到時候國內便沒有一個勢力可以阻擋西部的崛起了。

地方上外國投資也有相當地涌入,尤其以美國、德奧資本佔據大宗,集中在輕工業和農產品加工等等方面。

至於司法,西部聯合軍政府民法修訂版已經頒佈,工商新法也在緊密制定當中,湖北、四川兩省內的大部分的縣都已經建成了地方法院,預計到明年底,五省內都能完成!

林林種種的事實和數字羅列下來,也許軍政府的高層官員們還一時不能理解這背後的含義,不過也讓一些平時不過問民事跟建設的官員明白了,李漢除了建軍打仗,和國內南北各方勢力明爭暗鬥之外,在地方建設上面做了那麼多。那麼大的事情!特別是1913年度,僅僅湖北四川兩省預計歲入將達到4782萬元,他的財力在南方北方亂成一團的局面下,絕對是最雄厚的。這還是在減免了甘肅、陝西、西藏大量的稅收情況之下!

真等到五省都建設完成的時候,又是另外一幅景象了!

張梅生足足說了三四十分鐘,只是卻好像沒有人感覺到時間的流逝一般。等到他擱下了稿子宣佈講完了,不用李漢帶頭,屋內已經響起了嘩啦啦的掌聲。掌聲持續了好一陣,才漸漸的平歇下來。李漢也筆直的站了起來。許是最近臉上蓄出來鬍子的緣故,讓一些許久都沒見到他的人感覺到了,現在的他看起來多了一些成熟穩重地氣質。

“軍政府的總結報告,想必諸君都已經聽到了。民國肇造,我們這些人既然在這個位置上面,就應該把國事搞好。有人說我雖然有的時候因爲心繫國事,但行事就未免操切了一些,導致外間多有認爲我是窮兵黷武的。不過,外間有想法讓他們儘管說去,只要諸君不亂,則我不亂,這就足夠了!”

他的發言跟以往一樣,總是十分的平淡,很難有什麼激動人心的說辭感動大家,不過卻也十分樸素!

“今天召集大家來,一是到年底了,這民國元年眼看着還有不到一個月就過去了,是該把今年好的成果,不足之處都拿出來亮一亮,讓大家看個仔細,瞧個清楚,看清楚了,弄明白了...大家也就心中都有底了!”

“年底總結說完了,下面咱們要談另外兩件事情。你們知道剛剛我在想什麼嗎?我進屋的時候再想,昨晚百里先生來我那裡拿了一份文件,那麼,現在大家會不會都知道了今天要開的會議內容了呢?”

他笑着看了蔣方震一眼,發現下面衆人臉上遮掩不住的笑容,苦笑着搖了搖頭,示意蔡慶將他準備好的文件給諸位分發下去!

“諸位請看仔細了,這裡面有兩份文件,都十分重要,是我這段時間來一直苦思的結果,可能會有些疏忽跟想不到的地方,不過請諸位萬萬不要吝惜指點纔是!”

他臉上的表情十分嚴肅。因爲這半個月來他發現和平的日子恐怕就要過完了,因爲國會大選之後就將是民國兵戎相見的時候。民國有了他這支大蝴蝶,現在還會不會像歷史上那樣走已經不可確認了,所以在那之前,他必須儘快的增加自己的實力纔是。

這個年代的國人太窮了,出了武昌、漢口這樣的勉強算是城市的地方之後,一走一望無際的都是農田,許久才能看到幾個破落的農莊。這還是湖北這個他佔領的五省中算是最富有的省份的情況,更偏遠的西藏不必說,除了那些吃得腦滿腸肥的神棍外,連那些魚肉人民的土司都談不上富有,更別提被剝削的農奴跟貧民了。四川因爲道路,導致除了重慶、成都少數地區外都處於貧困線以下,陝西被一場大仗徹底毀掉了,到處都是流民跟破落的村莊,甘肅更是一窮二白。

這些省份已經被這個健忘的國家忘記了太久了。以至於,人們都已經忘記了,這裡曾經是這個國家最富有、最豪華的地方了。

李漢想到了很多,要加強自己的實力其實十分簡單,只要他把道路平了、水利修好了,鐵路通了,人民有錢了,就足夠了。

於是絞盡腦汁的想了許久之後,扔掉了一個又一個計劃經濟時期曾經創造了無數輝煌的選擇之後,他最終想到了在後世既能守衛邊疆、又能富裕一方,還能生產、創造的生產建設兵團。以軍隊的方式管理數十萬甚至更多的民衆拓邊,不但將各省內的大量荒涼土地重新得到了應用,還能爲軍政府創造更多的財富。要知道中國的民衆都有很濃重的戀土情結,一般不是到了活不下去,根本不願意走出養活了祖輩的土地去奔活路。所以,即便他想移民漢人進西藏,將藏人的比例壓制到十比一以下,也很難招收到人。剩下就只能用如今施行了一年,已經被全國各地知道的軍保跟軍人待遇來引誘民衆了!

第二個他所想到的方案,便是後世大名鼎鼎的供銷社體系!

供銷社是共和國成立後,國家領導人認識到了農村的貧窮將會影響到國家的發展,於是高瞻遠矚的制定的爲滿足農村生產和生活需要而設立的銷售生產工具、生活用品和收購農產品、副業產品的商業機構。李漢在這裡稍微做了一些改變,借鑑了一些後世沃爾瑪連鎖百貨的經驗。比如,他增加了軍政府的主導作用,由軍政府出面,跟五省內的大量米店、糧行、五金工廠、紡織廠、製衣廠等簽訂大量採購單子,並趁機將他們的利益壓縮到最低。然後由軍政府在各村莊建立的供銷社中低價出售給村民們。他計算了一下,一般如棉衣等,毛利率都在52%上下。軍政府完全可以通過大量且長久的訂單,將生產方的產品利益壓縮到只有20%,軍政府完全不保留任何利益,最終送到農村銷售時,可以讓農村通過供銷社買到比市面上便宜了32%以上的商品。

雖然看上去還虧了一筆運費的軍政府是虧損了。但是不要忘記了,生產方生產購買原料需要繳稅、生產銷售需要繳稅,農民購買也需要繳稅,僅僅一件商品無形之中便能創造數筆稅收,可比軍政府抽的那點利息要多數倍!

充足的低廉物品銷售到農村,同時相對較高的價格直接從農村大量的收購農產品,這樣軍政府的紡織廠、麪粉廠都就有源源不斷的低價原材料,這無形中又節省了一筆巨資,還能富裕農民。供銷社的成立勢在必行!

非常抱歉,多出來的一千多字完全免費,算是補償吧!

第266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九十四章第523章 走向和談(中)第140章 沙洋失陷第132章 革命者之歌第58章 恩威並重(中)第517章 刺袁(上)第346章 聯合鹽業成立與北使碰面第516章 京漢陷落(下)第106章 武昌之議(下)第166章 西安舉義第六百章第166章 西安舉義第248章 赴宴第283章 局部反擊第120章 漢口來的鹽商?第735章 今日之局第398章 吞併甘肅(一)第743章 旅順陷落1第3章 拯救村民第36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3)第299章 枝江(上)第271章 河水已渾、引魚上鉤第313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上)第377章 靠攏第524章 走向和談(下)第209章 湯黎之謀(上)第547章 巨頭碰面第416章 四川鹽務(一)第716章 不宣而戰8第705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第247章 殺機頓起第340章 成都戰役(完)第230章 強攻均州第52章 攻破總督府第395章 真正的合作第403章 吞併甘肅(六)第207章 給我兩個月的時間第656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8第57章 恩威並重(上)第628章 捷報頻傳3第18章 密道與暗殺第50章 惡戰督署(上)第178章 全雲南第129章 落魄的騙子(中)第635章 中俄之戰3第469章 阿司匹林第360章 湖北變(下)第644章 好壞消息第418章 刀第707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3第73章 有人惦記第570章 山東危機(2)第六百零六章第739章 抉擇上第56章 全面進攻(下)第720章 遞交戰書第88章 應城風雲(1)第267章 勝利了第344章 交鋒(1)第252章 圖謀武勝關第105章 武昌之議(上)第299章 枝江(上)第309章 戰重慶(下)第497章 不惜開戰(上)第496章 驅朱運動第294章 變局第599章 毒氣第612章 一年(二)第65章 黃明堂第427章 法西斯化(上)第666章 今日天晴第554章 入京第615章 應對第174章 三人同行(中)第491章 目標‘特斯拉’第486章 孔昭綬案與國會第四百六十四章第545章 年輕的哈里曼(下)第523章 走向和談(中)第四百六十四章第565章 一觸即發1第443章 大戰序幕第501章 國外國內2第570章 山東危機(2)第721章 決定國運的一戰第440章 劍指岳陽第213章 軍務會議、居正逼宮(中)第113章 內憂外患(1)第445章 大戰(二)第470章 結束第252章 圖謀武勝關第321章 動第627章 捷報頻傳2第84章 進城第558章 銀元第218章 孝感集合(上)第698章 矛盾激化5第六百一十章第173章 三人同行(上)
第266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九十四章第523章 走向和談(中)第140章 沙洋失陷第132章 革命者之歌第58章 恩威並重(中)第517章 刺袁(上)第346章 聯合鹽業成立與北使碰面第516章 京漢陷落(下)第106章 武昌之議(下)第166章 西安舉義第六百章第166章 西安舉義第248章 赴宴第283章 局部反擊第120章 漢口來的鹽商?第735章 今日之局第398章 吞併甘肅(一)第743章 旅順陷落1第3章 拯救村民第36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3)第299章 枝江(上)第271章 河水已渾、引魚上鉤第313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上)第377章 靠攏第524章 走向和談(下)第209章 湯黎之謀(上)第547章 巨頭碰面第416章 四川鹽務(一)第716章 不宣而戰8第705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第247章 殺機頓起第340章 成都戰役(完)第230章 強攻均州第52章 攻破總督府第395章 真正的合作第403章 吞併甘肅(六)第207章 給我兩個月的時間第656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8第57章 恩威並重(上)第628章 捷報頻傳3第18章 密道與暗殺第50章 惡戰督署(上)第178章 全雲南第129章 落魄的騙子(中)第635章 中俄之戰3第469章 阿司匹林第360章 湖北變(下)第644章 好壞消息第418章 刀第707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3第73章 有人惦記第570章 山東危機(2)第六百零六章第739章 抉擇上第56章 全面進攻(下)第720章 遞交戰書第88章 應城風雲(1)第267章 勝利了第344章 交鋒(1)第252章 圖謀武勝關第105章 武昌之議(上)第299章 枝江(上)第309章 戰重慶(下)第497章 不惜開戰(上)第496章 驅朱運動第294章 變局第599章 毒氣第612章 一年(二)第65章 黃明堂第427章 法西斯化(上)第666章 今日天晴第554章 入京第615章 應對第174章 三人同行(中)第491章 目標‘特斯拉’第486章 孔昭綬案與國會第四百六十四章第545章 年輕的哈里曼(下)第523章 走向和談(中)第四百六十四章第565章 一觸即發1第443章 大戰序幕第501章 國外國內2第570章 山東危機(2)第721章 決定國運的一戰第440章 劍指岳陽第213章 軍務會議、居正逼宮(中)第113章 內憂外患(1)第445章 大戰(二)第470章 結束第252章 圖謀武勝關第321章 動第627章 捷報頻傳2第84章 進城第558章 銀元第218章 孝感集合(上)第698章 矛盾激化5第六百一十章第173章 三人同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