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 斯曼雄起

雙方戰線已經基本穩定在了貝藏鬆和土倫一線,五分之四的高盧國國土淪陷,雙方的兵力損失都超過了八百萬人,而整個戰線卻被推入了協約國境內縱深。因爲斐迪南大公的倖免,讓整個國家有了更強的凝聚力,三年的大戰之後,巴爾幹已經完全淪陷於奧匈帝國之手。來自西部特區的物資,得以通過中大陸和斯曼帝國,源源不斷的運入巴爾幹地區。

這些同盟國急需的物資,通過條頓國之前秘密修建的巴格達鐵路線,以及奧匈帝國內部的鐵路,源源不斷的支援到前線,有力的促進了條奧工業能力的發揮。如今華蘭進入條奧的民工已經超過兩百萬人,他們以華蘭特有的三班輪休方式,二十四小時不停地生產着槍支彈藥,讓前線獲得了充足的物資。

華蘭民工的聰明好學與紮實肯幹,獲得了條頓人的一致好評,這些原本在下游產業中工作的工人,漸漸擴散到了包括軍工和造船業等要害產業,給予了條奧兩國有力的支持,讓他們得以抽出更多的人手,加入到西大陸的大戰之中。

本來華蘭宣佈加入協約國集團,並準備出兵西大陸參戰,應該使得同盟國這條物資補給路線斷絕。但是趙守宏卻始終裝傻,他以民間出口爲藉口,拒不封鎖同盟國的物資供應,使得條奧兩國物資充足。

鑑於這種情況,撒爾國有些急眼了,他們很清楚,這些至關重要的物資進入條奧兩國,將會極大的增強其戰鬥力。如何卡死這條運輸通道,成了撒爾人的心病。很快波斯在撒爾國的慫恿下,加入到了協約國集團之中。

波斯本來是撒爾條頓兩國的博弈之地,後來爲了緩和協約國內部的關係,撒爾羅剎兩國進行了談判,雙方劃分了勢力範圍。從此之後波斯北方成了羅剎國的勢力範圍,而在南方則是撒爾國的。

羅剎國發生動盪之後,西部特區的軍隊有佔據了整個中大陸,切斷了羅剎國與波斯的陸上聯繫,因此撒爾人趁機完全跟掌控了波斯。如今斯曼帝國成爲了同盟國的生命運輸線,撒爾人自然想要將其切斷。

可是自從1914年對斯曼帝國大海戰功敗垂成之後,迫使當時的撒爾國海軍大臣丘吉爾辭職。撒爾人在地中海和埃及的勢力遭到了重創,致使他們難以單獨進攻斯曼帝國,這個時候協約國集團自然想到了他們的附庸。

在協約國諸強看來,斯曼帝國的陸軍十分孱弱,除了擁有地利之外,最多隻能算是烏合之衆。如果能夠動員處於中立地位的傀儡政權就近出兵,從幾個方向同時圍攻斯曼帝國,撒爾國也從埃及出兵,四下合圍足以迫使斯曼帝國投降。

正是基於這種判斷,讓撒爾人慫恿波斯卡扎爾王朝的蘇丹艾哈邁德宣佈加入協約國集團,並盡起全國之兵進攻斯曼帝國。與此同時,撒爾國支持的阿富汗杜蘭尼王朝和沙特的阿齊茲部落一起出兵,大有全力圍剿斯曼帝國的態勢。

作爲中大陸連接東西大陸的交通要道,斯曼帝國陸軍實力孱弱,趙守宏怎麼會不知道。他現在所想的主要是從兩大軍事集團身上拼命的賺錢,同時儘量延長大戰的時間,這是他的既定策略。爲了維持同盟國的這條生命線,趙守宏早已開始着手武裝斯曼帝國。

不少武器在運送途中,被趙守宏秘密的賣給斯曼帝國,在他的提議下,條頓國也派出了不少軍官,訓練這支魚腩軍隊。條頓國同樣清楚這條生命線的意義,因此他們不遺餘力的訓練斯曼軍隊,讓他們的素質快速提高。斯曼士兵的戰鬥精神沒有問題,加上有了條頓式訓練和精良的裝備補充,使得這支軍隊很快發生了根本性改變。

如今高加索的白羅剎軍在鄧尼金的指揮下,全力進攻紅羅,對斯曼帝國根本不感興趣。斯曼帝國得以脫身出來,集中全部主力應付來自幾個方向的進攻。作爲條頓國在斯曼帝國的最高軍事顧問,魯登道夫中將提出了避實擊虛,先殲滅一路再論其他的戰略部署。

斯曼軍隊在對付沙特和埃及撒爾軍方面節節抵抗,卻將主力放到了東方。波斯軍隊攻入斯曼帝國境內,但很快遭到了斯曼軍主力的埋伏,連場大戰之下,戰鬥力本就不強的波斯軍隊喪失殆盡,國內一片恐慌。

增援而來的阿富汗軍隊再次被引誘,斯曼軍假裝全軍進攻波斯首都德黑蘭,誘使阿富汗軍隊前往切斷奧斯曼軍後勤補給線,結果被伏兵全殲。失去了大部隊的兩國很快遭到斯曼帝國的吞併,一支先頭部隊甚至前進到齋尼邊境,讓駐齋尼的撒爾軍好一陣緊張。

駐齋尼的撒爾軍維穩任務太重,難以進行反攻,他們只能嚴守邊境,防止對方的進攻。斯曼大軍對此毫不理會,他們再次揮軍向西一舉殲滅了沙特,並全面掌控了內志地區,隨後魯登道夫中將集中兵力進攻西奈半島,一直將撒爾人趕過了蘇伊士運河。

斯曼軍隊一通乾淨利落的組合拳,打得撒爾人暈頭轉向,一羣中東小弟紛紛陷落,斯曼帝國反而領土大增。撒爾人打算讓華蘭的參戰軍派出部隊幫助他們防守齋尼,伺機反攻波斯,可是高盧人卻不同意了。

如今西大陸地面戰正是緊要關頭,高盧國國土即將不保,而撒爾人卻只顧着自己的利益,想讓華蘭軍隊幫助他們守殖民地。這樣的做法別說是高盧國,就連白鷹國也不同意的。

爲了照顧盟友的情緒,撒爾人只好收回了這個想法,同時催促參戰軍趕快加入到戰場中。很快由徐樹錚率領的十萬大軍先期出發,他們將作爲第一批先遣隊,先乘坐貨輪越過廣袤的東大洋,到白鷹國進行下一階段的訓練,並由白鷹國方面配齊各種武器。隨後這支部隊將橫穿白鷹國大陸,從紐約上船直接前往高盧國前線。

, !

第七百一十六章 澳軍的先發制人第五百九十一章 人販子的用途第二百一十一章 工業聯合項目第八百二十一章 萬氏兄弟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應邀出兵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軍艦試探第一千零十八章 倭軍撤退第五百零一章 死守羊耳山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暹羅援軍第五百三十六章 兩面施恩第二百三十七章 狄賽爾的柴油機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大戰終結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兩黨合併第七百七十章 半自動步槍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海軍提案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海軍投降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龐大的物資清單第三百零一章 強行揭見第七百五十五章 喬裝入城第九百七十九章 特使邵力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唯一的要求第九百零四章 踊躍捐款第九百五十二章 聯合艦隊出擊第八百六十六章 列強的威脅第六百六十九章 華倭備忘錄第三百二十四章 調轉槍口第三百六十一章 古達安的身份第二百四十六章 集團公司第八百五十六章 空中突擊第十一章 提督馬維騏第三百三十章 張謇的轉變第四百九十四章 素質差別第七百五十章 第二批援軍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新年講話第八百六十五章 直皖奉亂戰第四百六十六章 炮臺規格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兩面受敵第三百八十章 江夏起義第六百七十四章 段瑞泉的盤算第六百六十二章 紅羅談判第九十三章 接手造船廠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萬里潛行第一百四十四章 江南起義第八百六十七章 皖系煙消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光復琉球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兩大原則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元帥的心事第五十章 袁隗的異常第四百零五章 帶兵入疆第九章 初見趙爾豐第八百七十三章 驚聞噩耗第一百五十三章 摩根特使第九百三十七章 商業模式的轉變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老兵不死第一百九十九章 汽車展覽第三百三十三章 山田茂的收購第三百七十二章 倭國的優劣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電波干擾車第四百九十七章 修船價碼第六百二十五章 彈幕徐進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小協約國集團第四百八十章 袁隗的邀請第四百四十八章 買賣城與恰克第一百八十六章 成功首飛第二百三十八章 公務員考試第四百六十七章 沙遜洋行第六百一十三章 攻取尼布楚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趙守宏的判斷第二百八十五章 業務收縮第八百九十五章 無線輸電第七百四十九章 待遇從優第一百三十章 聯合各族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光復琉球第二百七十三章 紅毛人的要害第九十九章 啓發和引導第八百六十八章 尼赫魯的轉變第四百九十二章 主動出擊的湯薌銘第八百九十九章 直接對話第一百四十七章 鐵路公司代表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同樣的問題第四百六十四章 圖紙的誘惑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龐大的物資清單第二百九十九章 伍聯德博士第三百六十二章 五年計劃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才衆多第一百五十七章 猛族聚居區第六百八十六章 斯曼雄起第五百七十九章 懦弱的楊春榮第八百七十二章 趙守宏的新研究第三十四章 打草驚蛇第三百三十四章 真假倭元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真正的用意第五百六十八章 蕩平齊魯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齊柏林級航空母艦第八百六十八章 尼赫魯的轉變第九百四十一章 巴黎商業談判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以血還血第五百五十五章 領事的反應第三百五十七章 待遇優厚第二百八十七章 混入火車站
第七百一十六章 澳軍的先發制人第五百九十一章 人販子的用途第二百一十一章 工業聯合項目第八百二十一章 萬氏兄弟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應邀出兵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軍艦試探第一千零十八章 倭軍撤退第五百零一章 死守羊耳山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暹羅援軍第五百三十六章 兩面施恩第二百三十七章 狄賽爾的柴油機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大戰終結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兩黨合併第七百七十章 半自動步槍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海軍提案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海軍投降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龐大的物資清單第三百零一章 強行揭見第七百五十五章 喬裝入城第九百七十九章 特使邵力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唯一的要求第九百零四章 踊躍捐款第九百五十二章 聯合艦隊出擊第八百六十六章 列強的威脅第六百六十九章 華倭備忘錄第三百二十四章 調轉槍口第三百六十一章 古達安的身份第二百四十六章 集團公司第八百五十六章 空中突擊第十一章 提督馬維騏第三百三十章 張謇的轉變第四百九十四章 素質差別第七百五十章 第二批援軍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新年講話第八百六十五章 直皖奉亂戰第四百六十六章 炮臺規格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兩面受敵第三百八十章 江夏起義第六百七十四章 段瑞泉的盤算第六百六十二章 紅羅談判第九十三章 接手造船廠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萬里潛行第一百四十四章 江南起義第八百六十七章 皖系煙消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光復琉球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兩大原則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元帥的心事第五十章 袁隗的異常第四百零五章 帶兵入疆第九章 初見趙爾豐第八百七十三章 驚聞噩耗第一百五十三章 摩根特使第九百三十七章 商業模式的轉變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老兵不死第一百九十九章 汽車展覽第三百三十三章 山田茂的收購第三百七十二章 倭國的優劣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電波干擾車第四百九十七章 修船價碼第六百二十五章 彈幕徐進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小協約國集團第四百八十章 袁隗的邀請第四百四十八章 買賣城與恰克第一百八十六章 成功首飛第二百三十八章 公務員考試第四百六十七章 沙遜洋行第六百一十三章 攻取尼布楚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趙守宏的判斷第二百八十五章 業務收縮第八百九十五章 無線輸電第七百四十九章 待遇從優第一百三十章 聯合各族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光復琉球第二百七十三章 紅毛人的要害第九十九章 啓發和引導第八百六十八章 尼赫魯的轉變第四百九十二章 主動出擊的湯薌銘第八百九十九章 直接對話第一百四十七章 鐵路公司代表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同樣的問題第四百六十四章 圖紙的誘惑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龐大的物資清單第二百九十九章 伍聯德博士第三百六十二章 五年計劃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才衆多第一百五十七章 猛族聚居區第六百八十六章 斯曼雄起第五百七十九章 懦弱的楊春榮第八百七十二章 趙守宏的新研究第三十四章 打草驚蛇第三百三十四章 真假倭元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真正的用意第五百六十八章 蕩平齊魯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齊柏林級航空母艦第八百六十八章 尼赫魯的轉變第九百四十一章 巴黎商業談判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以血還血第五百五十五章 領事的反應第三百五十七章 待遇優厚第二百八十七章 混入火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