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迂腐大賢

“荀尚書彆氣,宋將軍也是無心之言。”華歆開口安撫道。

荀攸現在是汝南太守,在朝中則任“尚書”一職——當然,汝南還在袁術的控制中,汝南太守聽個音兒就可以,就和後世東吳的漢中太守、蒙古國海軍司令一樣……

“某沒什麼動氣的,只是聽說白公麾下,法度嚴明、軍紀如鐵,但現在看來……”

荀攸也明白過來,和呂布一部的幷州蠻子沒什麼可說的,畢竟這些人本來就和曹操有仇,而且不同禮數,還是華歆、王朗、孔融這些名士說話好聽。

然而一聽荀攸的話,刑部的王朗登時眼眉一豎道:“哦?那在荀尚書看來,怎麼纔算法度嚴明?因爲宋將軍提了‘太監’兩個字,就把他腰斬於市?在兗州,莫非是有這種規矩的?”

之前荀攸也試探過華歆、王朗等人的態度,只是沒有明確判斷,畢竟荀攸也不能明着問,現在曹操還要和白圖結盟。

而他不明着問,華歆這幫老狐狸,又怎麼可能明着回答?

此時被王朗這麼開門見山的懟,荀攸登時明白過來——王朗,是真心決定投靠白圖,而不是因爲朝廷的任命而混日子的!

王朗善於刑訊,而被白圖任命爲刑部司部,同時王朗又很抵制酷刑,所以纔對殘暴的始皇帝有惡感。

而在東漢這年代,刑偵手段都很落後的情況下,王朗是靠什麼斷案的?

除了邏輯之外,那就是口才——白圖看過王朗的幾次“明斷”的卷宗,都是靠口舌之利,令案犯露出破綻、最終無可抵賴。

所以論其脣槍舌劍,王朗也不輸於人,聽到荀攸質疑江東的法度,王朗立刻便開口諷刺曹操擅殺士子的事情。

而且這事兒荀攸也不好直接反駁,因爲在這件事情上,包括他們叔侄在內,許多世家出身的曹操幕僚,也都是不認同的。

“說起這法度……歆也聽聞了一件事情,據說楊老太尉因爲袁術這逆賊的事情,而被牽連下獄,不知可有此事?楊氏自先祖震以來,四世太尉,對漢室的忠心可表天日,曹司空若是僅僅因爲姻親一事,便將楊老太尉下獄,只怕難以服衆。”華歆問起了楊彪的事情。

若是旁的事情,或許江東不會這麼快就知道,但是三公大員的更替,都是自動向天下各郡的郡姬傳文的。

楊彪作爲太尉,可以說是現在漢室朝廷的頂樑柱,爲數不多的能被曹操忌憚的大佬。

加上楊彪無視了曹操幾次示好,這次藉着袁術的妻子出身楊氏的緣故,曹操直接拿下了楊彪嚴刑拷打!

此事曹操的確站不住腳,畢竟按照現在的價值觀,嫁出去的女兒,是牽連不到孃家人的,而且楊彪還是馳名海內的柱石之臣、楊氏更是與袁氏不相伯仲的頂級世家。

雖然在東漢末年,楊氏遠不如袁氏亮眼,但卻始終香火不斷,甚至在沒有白兔效應的歷史進程中,楊彪再往後倒騰六輩,楊家還會出一位令北朝恢復漢統、終結南北朝分裂的開國皇帝——楊堅。

在荀攸出發之前,荀彧和郭嘉也都去勸說曹操釋放楊彪。

然而曹操還是將楊彪交給許都縣令滿寵處理,雖然荀彧和郭嘉也去找過滿寵,叮囑他不得濫用酷刑,但是……滿寵是什麼人?荀攸覺得楊彪落在他手裡,這一頓毒打是少不了的。

只是當着外人的面,荀攸絕對不會露怯,哪怕他也並不認同曹操對楊彪的處置,依舊反駁道:“這是天子的意思,與曹司空無關。”

“呵,平帝誅衛氏,王莽也是不知情的嗎?”孔融這時不屑的開口道。

衛氏是漢平帝的妻族外戚,衛氏被滅族,自然是權臣王莽所爲,而不能說是漢平帝的想法……

荀攸聞言胸口一堵——這怎麼王莽都出來了?心裡頓時明白,這三位都不用合計徵辟的事情!

“孔少府言重了……如今在朝中有曹司空,在外有白揚州這樣的柱石,漢室中興可待,哪有王莽之流可言。”荀攸要堅決反駁這一點。

“好了,相信有曹司空在的朝廷,不會讓天下人失望的,諸位……今天是佳節飲宴,還有這麼多家眷也在,就不要談論公事了。”白圖這時舉樽說道,打斷了幾人的爭論。

不過心裡白圖卻愛極了孔融,就喜歡他直率的性格!

歷史上孔融也因爲楊彪的事情,去找曹操求情,不過舉的例子是“如果周成王要殺邵公,周公能說自己不知道嗎”——邵公和周公旦同輩,也是輔佐周成王的姬姓重臣。

那時孔融對曹操還懷有期待,雖然反駁了曹操的推鍋,但卻給了他一個“周公”的高帽子。

現在孔融只期待白圖,例子直接就換成了“王莽誅衛氏”,就是這麼耿直。

白圖將話題引開之後,宴席才得以繼續。

雖然之後的紅燒肉、排骨湯也都味道不錯,但是荀攸早就已經沒有心情,只是帶着營業式的微笑,堅持到了飲宴快要結束時,這才藉機提起了出兵討伐袁逆的事情。

“哎,某身爲揚州牧,本應保境安民,這刀兵之事,着實不祥,某輔助曹公便好……”白圖表現的很慫,很像個畏懼征戰的迂腐之人。

“且慢!那袁術竊據揚州州郡,我等豈能毫無作爲?”呂布聞言,第一個起身制止道。

“這……”白圖似乎對呂布的身份有些猶豫。

甘寧這時也說道:“主公,如今天賜良機,我等當奮起雄兵、攻城略地,自濡須口北上,先下巢城、再取合肥……”

“住口!甘寧,你此言置因戰亂而流離失所的百姓於何地?置戰死的戰士們的妻子、父母、孩子於何地?”白圖憤怒的說道。

彷彿白圖的立場,真的是不願意輕啓刀兵……哪怕現在的確是天賜良機!

只是面對義父呂布,不好直接反駁,但是對甘寧卻態度強硬起來。

“主公宅心仁厚,海內共譽,但現在是朝廷相召,主公又怎能視淮南百姓於不顧呢?老朽斗膽建議,由吳郡的張太守,率一穩健之師北上,策應朝廷王師。”陸康這時建議道。

“這……吳郡如今諸事未定,還是勞駕孫將軍走一遭……即日起,遷孫策爲丹陽太守,率軍北上皖口、光復皖城,甘寧……遷會稽太守!”白圖最終決定道。

丹陽郡和廬江郡隔江相望,爲了後方軍政通暢,遷主攻的孫策爲丹陽太守倒是應有之意,而將原本的丹陽太守甘寧,直接“發配”到了窮山惡水的會稽,也體現了白圖對他的不滿。

至少在荀攸看來,白圖表現得如同他的聲望一樣——大賢,但不善軍政,也沒有過多的野心。

只是他手下的某些人,似乎有些不甘寂寞,尤其是呂布一部,對曹公還懷有惡意,而且華歆、王朗等人,已經徹底投靠白圖——作爲名士,爲了功名而拱衛在大賢身邊,的確符合他們的利益……荀攸眯了眯眼睛,暗自分析着。

當然,荀攸也還沒有徹底相信這一面之詞,不過之後的瞭解,卻令其越來越相信!

第三百八十四章 水利人選第一百六十七章 白公炮第四百九十四章 針對黃金州人的預案第二百一十二章 名醫薈萃第二百九十一章 談判的藝術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先生大才第四百六十六章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第四百二十七章 好人壞人第四百八十五章 車船之爭第一百九十七章 建安三年第一百七十六章 白馬之殤第二章 我看到你的機甲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州胡第一百零五章 甘露寺三結義第四百八十章 水路第四百八十二章 楚外變遷第三百五十四章 天子之怒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捱打第二百三十六章 弋陽軍情第一百一十九章 死循環第一章 你看到我的小兔了嗎?第五十二章 伏賓入場第三百六十四章 封官賜爵第二百五十二章 爭論第三百二十章 強攻第二百零六章 丞相府來使第一百九十九章 質子與檢閱第四百零一章 老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單福第二百六十一章 缺陷第一百四十六章 旱情初起第三百四十六章 沒白捱打第三百零四章 港口偶遇第四百二十一章 哼第一百零六章 拆分豫章第二百零六章 丞相府來使第一百六十章 代理商第四百七十六章 夜戰第五百八十五章 奔襲第三百七十二章 勤奮的楚王第五百二十二章 益州的中間商困局第五十六章 戰略目標第三百七十四章 失蹤第一百零七章 名士第六百一十二章 蜀地動作第四百五十二章?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四百四十六章 臨盆第一百五十六章 重任(大章)第二百八十二章 要想學得會第一百零九章 多面華歆一百一十六章 深井病第五百一十章 渤海之變(大章節)第五百七十九章 這是嘉最後的奇佐鬼謀第八十二章 過江東第四百八十一章 楚國的“缺陷”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命玄鳥第一百一十二章 細嚼慢嚥第三百七十八章 法正第八十五章 六部不是一天建成的第五十七章 荊淮議和第五百四十八章 炮!第三百一十六章 任性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蒼的明示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道寡助第二十六章 六親不認孔文舉第二百八十七章 北上遼東第四百八十六章 助人爲樂第四百六十一章?通過幾炮的瞭解,我已經掌握了“炮”的精髓!第二百四十五章 將軍,請自重第一百零七章 名士第二百五十八章 河內張氏第三百五十四章 天子之怒第三百七十九章 好人白圖第二百三十四章 同一場酒宴不同的人心第五十章 掎角開陣第三百二十四章 東萊之議第十五章 硬盤第二百三十七章 舌劍連擊第三百一十章 奇計第二百三十四章 同一場酒宴不同的人心第四百六十四章?騎兵的榮耀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捱打第三百四十七章 江陵開第一百七十八章 馳援第二百四十五章 將軍,請自重第三百四十四章 將軍府的精神第三百三十章 親事第二百二十七章 名家第四百九十一章 致仕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蒼的明示第三百六十五章 滿堂青紫第五百九十六章 老當益壯?第九十章 考教第三百零四章 港口偶遇第四百七十二章 詐城第一百九十九章 質子與檢閱第五百八十章 戰術第二百四十章 七探盤蛇槍第五百零一章 你來的正是時候第一百零九章 多面華歆
第三百八十四章 水利人選第一百六十七章 白公炮第四百九十四章 針對黃金州人的預案第二百一十二章 名醫薈萃第二百九十一章 談判的藝術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先生大才第四百六十六章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第四百二十七章 好人壞人第四百八十五章 車船之爭第一百九十七章 建安三年第一百七十六章 白馬之殤第二章 我看到你的機甲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州胡第一百零五章 甘露寺三結義第四百八十章 水路第四百八十二章 楚外變遷第三百五十四章 天子之怒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捱打第二百三十六章 弋陽軍情第一百一十九章 死循環第一章 你看到我的小兔了嗎?第五十二章 伏賓入場第三百六十四章 封官賜爵第二百五十二章 爭論第三百二十章 強攻第二百零六章 丞相府來使第一百九十九章 質子與檢閱第四百零一章 老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單福第二百六十一章 缺陷第一百四十六章 旱情初起第三百四十六章 沒白捱打第三百零四章 港口偶遇第四百二十一章 哼第一百零六章 拆分豫章第二百零六章 丞相府來使第一百六十章 代理商第四百七十六章 夜戰第五百八十五章 奔襲第三百七十二章 勤奮的楚王第五百二十二章 益州的中間商困局第五十六章 戰略目標第三百七十四章 失蹤第一百零七章 名士第六百一十二章 蜀地動作第四百五十二章?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四百四十六章 臨盆第一百五十六章 重任(大章)第二百八十二章 要想學得會第一百零九章 多面華歆一百一十六章 深井病第五百一十章 渤海之變(大章節)第五百七十九章 這是嘉最後的奇佐鬼謀第八十二章 過江東第四百八十一章 楚國的“缺陷”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命玄鳥第一百一十二章 細嚼慢嚥第三百七十八章 法正第八十五章 六部不是一天建成的第五十七章 荊淮議和第五百四十八章 炮!第三百一十六章 任性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蒼的明示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道寡助第二十六章 六親不認孔文舉第二百八十七章 北上遼東第四百八十六章 助人爲樂第四百六十一章?通過幾炮的瞭解,我已經掌握了“炮”的精髓!第二百四十五章 將軍,請自重第一百零七章 名士第二百五十八章 河內張氏第三百五十四章 天子之怒第三百七十九章 好人白圖第二百三十四章 同一場酒宴不同的人心第五十章 掎角開陣第三百二十四章 東萊之議第十五章 硬盤第二百三十七章 舌劍連擊第三百一十章 奇計第二百三十四章 同一場酒宴不同的人心第四百六十四章?騎兵的榮耀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捱打第三百四十七章 江陵開第一百七十八章 馳援第二百四十五章 將軍,請自重第三百四十四章 將軍府的精神第三百三十章 親事第二百二十七章 名家第四百九十一章 致仕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蒼的明示第三百六十五章 滿堂青紫第五百九十六章 老當益壯?第九十章 考教第三百零四章 港口偶遇第四百七十二章 詐城第一百九十九章 質子與檢閱第五百八十章 戰術第二百四十章 七探盤蛇槍第五百零一章 你來的正是時候第一百零九章 多面華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