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學考宣傳

亂世初起,去遼東避禍的一批人中,最閃亮是哪些?道德君子、人間楷模!

像是之前在遼東的管寧、邴原,白圖也認可他們的人品,以及他們的德治。

然而正是因爲避禍去遼東的名士賢才,大多都是這類不適合亂世的“德治君子”,而且一開始遼東的確因爲民風淳樸,所以令德治也發揮了不小的效果。

這令公孫氏十分相信德治——當然,他們自己並不講究德治,對外更信奉馬與槍,但他們期望對民間德治教化……

整個華夏,現在最相信德治的,反而是之前大家看來是“不毛之地”的遼東!

當然,這些話白圖和他們講了也沒用。

楚國的刑部,現在也做不到徹底回收基層執法權,只是已經擺明車馬的要“搶”而已,更別說是其他諸侯——心有餘,也使不上力。

趁此機會,白圖還特地提道:“畢竟是第一次,這些試卷題目也難以盡善盡美。明年還有‘學考’,到時不僅歡迎各方友人蔘觀,也歡迎……各方子弟來楚國報考。”

劉曄、簡雍之前就已經大概知道,“學考”是怎麼一回事兒,柳毅等人還稍顯茫然,張春華這時也主動給衆人解釋,白圖自然不會費脣舌講解“常識”。

總得來說,科考是“入仕”,學考則只是“入學”,級別看起來差了不少,不過已經知道“大學”的衆人,又怎麼會不明白其中意義?

當然,學考因爲規模過大,不可能像“科舉”一樣,全都叫來金陵科考,更不可能整個楚國一套試卷、同時開考……

而是每個大學分別自行考覈、篩選生員,只要付得起路費,合理安排行程,一年參加幾次不同大學的學考不成問題。

大學是禮部直屬,作爲直接負責人的“學令”以及管理核心的其他學官,都是禮部的官員,學考的過程直接受刑部監察,每年每所大學,必須所有考生同卷、同分數線,泄題以泄露機密要務入刑,最終教學成果也受吏部考覈。

大學,原本是叫“郡學”,正常一個郡也只有一家,整個楚國也只有二十來家,有名有望更是一掌之數,不怕監察不過來。

張春華說完之後,無論是之前是否瞭解學考,都露出了驚喜之色……

簡雍直接起身上前一揖到底道:“楚王仁義!難道……所有大學,都可以不問出身的報考?”

科舉其實也歡迎外來士人……

只是那對於其他諸侯來說,是一種損失——是自己的人才,到楚國爲官!

至於安插奸細?

咳咳,自然也是有做的。

不過按照楚國的科舉規則,只有“一甲”會錄取楚國之外的人才,也就是直接入六部觀政的頭部青年俊才!

二甲分配地方官、三甲推薦爲文吏,這些都只錄用楚國士人……

能考上一甲的人才,居然被安排去做奸細?甚至還真的願意做奸細?

概率有多低且不說,而且現在楚國也歡迎中原、北方的士族,遷入分支來楚國。

只是二甲、三甲,難度本就不高,如果不肯舉族遷入,專門來楚國做個文吏,未免就過於可疑,也不會錄用。

不過“學考”和“科舉”的概念不同,學考之後不是給楚國做官,而是要入大學!

可想而知,楚國一定會盡可能的招攬、截留其中的優秀之人,但肯定也有不會被楚國招攬的人,願意回到故土出仕、出力。

這不是“白嫖”楚國的工藝的大好機會?

平時潛入機要之處、策反工匠,希望偷學,都要被楚國扣押、甚至神秘失蹤,現在居然只要考入,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去大學學習三年?

其中有些學科,可都是他們所垂涎的!

“當然不是所有……”白圖一句話,令大家的熱情消沉了一大半,如果只是教授經義,不涉及那些工藝技術,那意義就小了許多。

不過緊接着白圖卻說道:“講武大學的報名標準,是有自己的流程標準的,其他大學則儘可報名。”

頓時大家的熱情又恢復了上來……

講武大學是什麼?

唯一傳授軍略、謀略的大學。

是樞密院直屬的“講武堂”的下屬大學,而“講武堂”則是軍方的中基層將領的進修之處。

講武大學的生員來源,自然更加縝密,本來也沒人指望,楚國連講武大學都完全開放!

而白圖說的是,只有講武大學例外,已經出乎衆人的預料。

“不過本王也有兩點要說,楚國之外的學子要入學,只有兩種選擇,其一是連同妻兒父母,一同入楚;

其二是自行承擔全額學費,戶部不會補貼,會比楚國的生員貴很多……所以本王希望,有考生考中之後、出示錄取書,希望遷徙家人的時候,列位不得制止,否則楚國保留驅逐所有二類生源的權力。”白圖開口放下狠話。

雖然來的都是使者,並不是各自陣營的核心智囊,但是聽了白圖的話,也都能明白其中深意。

無非也是一種交換……

大學接受其他勢力的學子,但前提是想要遷到楚國的學子,各方也必須放行,否則就其他學員也哪來回哪去。

以各方諸侯、包括楚國在內,控制邊境的能力,是制止不了打定主意要離開的人、要孤身離開的,甚至很大一部分諸侯,連豪右的私販商隊都控制不了——人家早就打通了關節,與諸侯勢力共生。

不過普通人全家老小一起遷徙的話,就比較有難度,需要看運氣。

這種條件,不是使臣能做主的,只是他們自己來想的話,感覺這條件並不算苛刻……

畢竟願意爲了減免學費,就遷入楚國的學子,想也知道肯定出身貧寒,而且在故鄉沒有其他出路,更重要的是……他們還要能考上才行!

白圖倒是想要所有人開放邊界,但是想也知道,其他諸侯不會同意,邊境接收外來百姓,都是偷偷摸摸的。

哪怕是劉曄、簡雍,心裡也覺得,相比這會給自家帶來的好處,似乎這些許“損失”也不算什麼。

當然,白圖顯然是另一套想法……

首先大學是三年制,能傳授的東西,其實和工部的技術相比,算不上頂尖,而進一步進修,那就是供職工部之後的內部進修。

並且楚國的道德觀、楚律,是所有大學的基礎課,哪怕這些人學成之後,沒有留在楚國也不要緊,至少他們對楚國有一定的認同感。

將來自然等楚國一統之後,他們也可以令楚國更快的完成內部整合……

相當於楚國的刀兵停下了,但是一統天下的進程,並沒有停下,反而是在給日後打基礎!

第一百四十一章 討伐袁術第七十八章 烏江鬥,遺甲出第四百八十八章 黃天第一百九十五章 告狀第五百四十六章 鋼針鐵網第四百六十七章?動兵第二百一十三章 小病人第三百零四章 港口偶遇第二百七十二章 白虎祭第五百七十一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三百八十九章 南陽第六十九章 軍民一心第四百七十二章 詐城第七十三章 鏖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減兵增竈第三百五十五章 襄陽事變第二百二十五章 定江夏第五百零八章 陰暗的楚王第三百二十九章 徵西大將軍第二百一十四章 第三路軍第三百五十二章 其實我真的想中興漢室第二百二十二章 拔寨第三百零八章 學霸第二百九十六章 建安四年第五百四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三百零二章 行者第五百四十三章 彈弩第二十九章 陳家的生意第三百三十二章 護民祭第一百八十七章 無名第八十二章 過江東第三百三十二章 曹操:T_T第三百九十二章 單福第五十八章 神器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戲第一百三十五章 儒林驚詫第五百五十五章 南鄭之戰第三百三十五章 匯合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命玄鳥第四百三十三章 隔鍋飯香第四百八十一章 楚國的“缺陷”第六百一十二章 蜀地動作第五百九十一章 仿製火炮?第七十四章 二斗孫伯符第五百四十章 漢中之戰第五百二十六章 三家暗盟第二百五十二章 爭論第三百九十五章 職銜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戲第五百八十四章 搏一搏第四百一十四章 鄧艾第五百八十四章 搏一搏第一百五十章 吾之勁敵第五百三十六章 陽平關第三百二十八章 東萊對峙第二百八十九章 恃遠不服第三百九十二章 單福第二百九十四章 白虎祭第五百九十一章 仿製火炮?第七十二章 民勇第三百四十二章 無雙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手任務第五百零五章 交州漸定第一百三十五章 儒林驚詫第四百五十八章?楚炮!第三百四十四章 將軍府的精神第三百零四章 港口偶遇第三百三十章 袁氏相疑(二合一)第四百五十九章?時代變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費氏第五百六十六章 興順七年第一百三十七章 曹操的騷操作第四百八十七章 第一條鐵路第一百一十一章 匯合歸來第八十八章 袁術的迴應第二百八十七章 北上遼東第五百一十七章 萬里之隔的“對話”第一百九十四章 還是要匡扶漢室的第十章 容我想個字第四百二十二章 酒第四百七十七章 陽光太刺眼第九十二章 “溢價”收購第二百九十八章 容易第五百一十一章 南蠻之亂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事第五百二十六章 三家暗盟第二百三十四章 同一場酒宴不同的人心第二百一十二章 名醫薈萃第四百四十一章 企劃第一百七十五章 鹽引出世第七十一章 一斗孫伯符第三百三十一章 曹操:^_^第一百一十四章 分歧第八十四章 禮物第五百九十六章 老當益壯?第五百零一章 你來的正是時候第三百八十一章 州縣二級制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的鎏金兵符歪了第三百零九章 適合過年的話題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襄陽
第一百四十一章 討伐袁術第七十八章 烏江鬥,遺甲出第四百八十八章 黃天第一百九十五章 告狀第五百四十六章 鋼針鐵網第四百六十七章?動兵第二百一十三章 小病人第三百零四章 港口偶遇第二百七十二章 白虎祭第五百七十一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三百八十九章 南陽第六十九章 軍民一心第四百七十二章 詐城第七十三章 鏖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減兵增竈第三百五十五章 襄陽事變第二百二十五章 定江夏第五百零八章 陰暗的楚王第三百二十九章 徵西大將軍第二百一十四章 第三路軍第三百五十二章 其實我真的想中興漢室第二百二十二章 拔寨第三百零八章 學霸第二百九十六章 建安四年第五百四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三百零二章 行者第五百四十三章 彈弩第二十九章 陳家的生意第三百三十二章 護民祭第一百八十七章 無名第八十二章 過江東第三百三十二章 曹操:T_T第三百九十二章 單福第五十八章 神器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戲第一百三十五章 儒林驚詫第五百五十五章 南鄭之戰第三百三十五章 匯合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命玄鳥第四百三十三章 隔鍋飯香第四百八十一章 楚國的“缺陷”第六百一十二章 蜀地動作第五百九十一章 仿製火炮?第七十四章 二斗孫伯符第五百四十章 漢中之戰第五百二十六章 三家暗盟第二百五十二章 爭論第三百九十五章 職銜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戲第五百八十四章 搏一搏第四百一十四章 鄧艾第五百八十四章 搏一搏第一百五十章 吾之勁敵第五百三十六章 陽平關第三百二十八章 東萊對峙第二百八十九章 恃遠不服第三百九十二章 單福第二百九十四章 白虎祭第五百九十一章 仿製火炮?第七十二章 民勇第三百四十二章 無雙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手任務第五百零五章 交州漸定第一百三十五章 儒林驚詫第四百五十八章?楚炮!第三百四十四章 將軍府的精神第三百零四章 港口偶遇第三百三十章 袁氏相疑(二合一)第四百五十九章?時代變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費氏第五百六十六章 興順七年第一百三十七章 曹操的騷操作第四百八十七章 第一條鐵路第一百一十一章 匯合歸來第八十八章 袁術的迴應第二百八十七章 北上遼東第五百一十七章 萬里之隔的“對話”第一百九十四章 還是要匡扶漢室的第十章 容我想個字第四百二十二章 酒第四百七十七章 陽光太刺眼第九十二章 “溢價”收購第二百九十八章 容易第五百一十一章 南蠻之亂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事第五百二十六章 三家暗盟第二百三十四章 同一場酒宴不同的人心第二百一十二章 名醫薈萃第四百四十一章 企劃第一百七十五章 鹽引出世第七十一章 一斗孫伯符第三百三十一章 曹操:^_^第一百一十四章 分歧第八十四章 禮物第五百九十六章 老當益壯?第五百零一章 你來的正是時候第三百八十一章 州縣二級制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的鎏金兵符歪了第三百零九章 適合過年的話題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