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變味的大考

明明是洪氏的大考,張壽卻突然長篇大論了一通。然則他本來就是興之所至,從興亡盛衰之外的技術經驗暢談一番,等一番盡興說完之後,他方纔醒悟到自己搶了洪氏的戲,當即就自失地一笑致歉。

他這灑灑脫脫地道歉,永平公主是惱也不是,怒也不是。

至於高興張壽攪局……那大概有那麼一點,因爲才女之間總難免會有比較,她自恃身份高貴,父親乃是天下至尊,母親堅韌剛強,所以父親竟然會因爲被楚寬灌了迷魂湯,就考慮讓洪氏來擔當三皇子的一部分啓蒙課程,她簡直覺得這實在是太亂來了。

爲什麼知道是楚寬舉薦的洪氏,那是乾清宮管事牌子柳楓親耳聽到皇帝在乾清宮說的,隨即對她告的密。在她看來,如果父皇真的需要有一個女子來教三皇子一些粗淺的東西,那麼她絕對可以勝任,哪裡用得着洪氏?

而洪氏對張壽的致歉卻很坦然,欠了欠身就誠懇地說:“張博士這番話,對我而言不啻爲醍醐灌頂。我和你說的那些文人墨客一樣,每每說到朝代更迭,除了興衰存亡,頂多只是關注官制,疆域,地方如何治理……歸根結底,全都是上層之事,卻沒想到最基本的農工。”

三皇子聽到洪氏這回答,他也連忙點頭道:“不只是洪娘子,從前父皇給我找了幾個人講課,也都是講些老掉牙的君明臣賢,政治清明,從來沒從老師你這樣的角度講過!所以我和四弟當初纔對父皇說,老師在半山堂的講史,比那些人的有意思多了!”

“我這人可經不起誇。而且,君明臣賢,天下太平,民間纔有閒工夫去琢磨這些有的沒的,換成亂世,百姓躲避兵災還來不及,哪有功夫去琢磨什麼農工?”

張壽笑着搖了搖頭:“再說,和那些史學大家相比,我那些也就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小伎倆。如果我剛剛和你們說的那番話,在之前國子監講學的時候說出來,也許會有一小部分人如你們這般覺得有用,但更多的人恐怕要指着鼻子罵我荒謬。”

“士農工商,天下四等,在大多數人看來,只有文人墨客才能指點天下,農工只要安分做事即可,至於奸商之流,一定要狠狠壓制,以防敗壞風氣。而事實也確實是如此,因爲懂得去改進那些農工用具的,大抵也是心向百姓的讀書人,偶爾還有些讀過書有見識的工匠。”

“但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確實是不斷提高的耕作水平,不斷提升的畝產,在不斷推動社會向前。而棉花這種作物的普及,更是讓百姓能夠在吃飽之外穿暖。於是,衣食足而後知榮辱。否則,如若畝產始終很低,如若沒有棉花,農人要得到溫飽,需得多費多少力氣?”

“如果百姓不得溫飽,天下縱使有再多文人墨客留下詩詞歌賦,縱使有再多人歌頌太平,哪算得上真正的太平盛世?”

話到此處,張壽卻忍不住在心中感慨,也就是在他那個年代,方纔實現了幾千年來無數明君賢臣都沒有從根本上實現的真正太平盛世。

永平公主卻終於再也聽不下去了。她雖然不屑於詩詞歌賦,就連月華樓文會,也是考校士子們如今科舉考試的那塊敲門磚——八股文,但是,要她這個才女如同趨炎附勢討好三皇子和張壽的洪氏那般,承認農工的發展纔是天下進步的基礎,那卻絕不可能。

看着面色嬌豔,眼睛裡只有一個張壽的朱瑩,她不禁覺着這個死對頭簡直是被張壽迷得神魂顛倒,以至於完全忽視了張壽的離經叛道。

可她的父皇明顯很喜歡張壽的離經叛道,如今已經打定主意要讓張壽繼續教授三皇子,她不可能更沒有能力去勸阻這件事,因而,她當機立斷地岔開話題道:“對了,我還想問洪娘子,你從小讀的什麼書,都教過什麼人?可有什麼心得?”

被問到自己老本行的洪氏頓時笑了起來。她從容地說道:“在父親看來,我是從小通讀女誡等等女德書,但也能吟詩作賦的才女。而母親從小教我的,卻是《夢溪筆談》、《新儀象法要》等等。當然,《夢溪筆談》還好一些,《新儀象法要》卻七零八碎不全……”

張壽見洪氏終於開始在三皇子面前展示才能,之前已經搶過一次戲的他自然不會再出風頭,即便如此,當他含笑避到一邊的時候,朱瑩仍是跟了上來打趣道:“原來阿壽你也會有這樣不厚道搶人風頭的時候!”

張壽被朱瑩說得唯有乾笑:“一時感觸而已,實在忍不住。我只是純粹看不慣如今重文輕理,捨本逐末。”

“你這話要是對別人說,非得惹得那些腐儒提劍追殺你三百里不可!”朱瑩故意把話說得極其誇張,因見張壽含笑看着自己,她這才輕哼道,“也就只有我纔信你這一套,你沒看永平那丫頭,開始還好,後來被你說得臉都快黑了!”

“只有你信我這一套嗎?”張壽不動聲色地輕輕握住了朱瑩的手,氣定神閒地說,“我怎麼覺得,皇上也很相信我這一套?”

“誰讓皇上是葛爺爺的學生?再說,太后娘娘說,他從小就是特立獨行,離經叛道,不知道讓她操了多少心!”朱瑩想都不想就直接把皇帝賣了,但隨即就鄭重其事地說,“阿壽,你一定要好好教三皇子,養出兩個逆子,皇上肯定很傷心,他禁不起更多的打擊了。”

對於這樣的請求,張壽倒沒有意外,因爲他早就感覺到,皇帝待朱瑩簡直就好像對親生女兒,朱瑩對皇帝也很敬慕。至於他,彷彿也被皇帝愛屋及烏當成自家女婿那般看待了。

所以,他很爽快地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別說三皇子是個好學生,他就算是糟糕的學生,落在我手心裡,也會想盡辦法把他掰過來。放心吧,無論三皇子還是四皇子,都是很討人喜歡的孩子,我自然會全心全意地當好這個老師。”

一想到要教一個未來皇帝出來,他心裡自然而然就很有一種使命感。當然,把所有希望都寄託在君權上,那是一種很愚蠢的妄想,但既然有機會,努力一下也不壞。

最起碼,當今皇帝是一個在大臣們看來性格有很大瑕疵,但在他看來,卻具有超前眼光和器量的人。而且,皇帝還正在壯年,那成天騎馬練武打熬出來的筋骨,少說還有一二十年的壽命,而到了那時候,三皇子也應該成熟了。

朱瑩聽到張壽的承諾,自然喜笑顏開,也沒理會那邊廂正在脣槍舌劍的永平公主和洪氏,只是悄悄指着三皇子道:“今天皇上就打算讓禮部擬定冊封儀制,冊封三皇子的親孃和妃爲貴妃,還有裕妃娘娘也會一塊晉封,這事兒三皇子不知道,永平卻是肯定知道的。”

皇帝挑明不立皇后的消息,已經在這位天子本人的宣揚下,成了人盡皆知的秘密,因此皇帝不立皇后,只冊貴妃,張壽聽了也最初並不覺得奇怪,隨即突然意識到了一點。

“從前宮裡沒有貴妃嗎?”

“沒有。皇后不樂意。”朱瑩聳了聳肩,淡淡地說道,“皇上本來只有一後三妃,廬王之變後,皇上這一輩就只剩下了他一個,太后眼看下一輩就只有大皇子和二皇子,就一再勸說皇上又納了三位妃嬪,其中兩位是三皇子和四皇子的母親,另一位生了四公主慶陽。”

“所以,從前東西六宮正正好好空着一半。”

從後宮數量來說,皇帝還真是確確實實不好色……張壽心中正轉過了這樣一個念頭,可隨即就聽到朱瑩又壓低了聲音:“但裕妃娘娘好像又有了。”

張壽頓時愕然。裕妃和九娘曾經是閨中密友,當日懷孕也是前後腳,遇險也是一起,最後更是和他的母親張寡婦一同逃出生天,而這年紀嘛……如果他沒算錯的話,應該至少三十五六了吧?在後世這已經算是晚育了,在如今這年頭,這育齡就更加偏大了。

他忍不住瞥了一眼面上已經恢復了恬靜的永平公主,繼而就瞪着朱瑩道:“瑩瑩,你日後謹慎些,這種宮裡的事,別拿出來在這種地方說。”

“今天這消息肯定就已經公佈了啊,所以我才說的,我都知道好幾天了。”朱瑩一臉我很守口如瓶的樣子,見張壽頓時哭笑不得,她這才笑嘻嘻地說,“我是和永平一塊知道這件事的,那會兒御醫來請平安脈,我還去摸了摸裕妃娘娘的肚子,說起來……”

“我也希望娘再給我生一個弟弟!這樣我出嫁了之後,祖母和娘也可以有人陪!”

張壽頓時被嗆得連連咳嗽。你把生孩子當成什麼了?這又不是養貓兒狗兒做伴!在如今這個生產就是半道鬼門關的時代,生育是有風險的,大齡生育更是有風險的!

好在朱瑩沒有繼續這個非常勁爆的話題,接下來又饒有興致地八卦永平公主的婚事,甚至還對張壽透露了裕妃羅列的小名單。

見過裕妃總共才兩次的張壽簡直難以置信,那位面上時常籠罩輕愁的天子寵妃也會這樣擔心女兒的婚事,等朱瑩把話題拐到張琛身上的時候,他才苦惱地抓了抓下巴。

算起來,他現在唯有欠秦國公張川的這個承諾還杳無音信了……張琛真是難辦!

“公子,大小姐!”

正在發愁的張壽聽到樓下陣陣叫喚,這才立時回神,他快步來到三樓窗口,往下這麼一張望,就看到了被樓下看守的銳騎營兵士攔住,明顯正在跳腳的小花生。不等他開腔,身後朱瑩就趕上前叫道:“這是阿壽家裡的隨從,攔着他幹什麼,快放他上來!”

張壽見兩個軍士聽了朱瑩的話就毫不猶豫放行,他就對着朱瑩做了個你先留下手勢,自己快步下樓。等他到了二樓時,正好和三步並兩步衝上來的小花生撞了個正着。

“公子,六哥突然回來,直接把宋公子給拎走了。方公子嚇了一跳,一個人去追了。家裡上下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我就請吳娘子先在家裡主持,讓大家別慌,先過來找您。”小花生見張壽分明也是滿臉發懵的模樣,原本覺得找到張壽就是找到主心骨的他就有些慌了。

“您也不知道六哥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當然知道……我當然知道纔有鬼了!讓他去請洪氏提到的那個楊詹楊七郎,人跑回家裡把那個宋奇葩拎走幹什麼?這根本就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塊去的好不好?

張壽越想越覺得這簡直是荒謬,但看小花生那明顯可憐巴巴的樣子,他只能咳嗽一聲道:“阿六雖說爲人直截了當了一點,可做事素來還是有分寸的,他總有他的道理。”

雖然他自己也不明白阿六到底是個什麼道理,但他此時這種鎮定自若的態度,自然而然就安撫了不安的小花生。可是,既然姑且放下了這件事,他就往樓上張望了一下,隨即小聲說道:“公子,上次皇上到家裡來,我沒認出人來,實在是太眼拙了。”

見張壽莞爾一笑,分明毫不在意,他頓時有些急了:“我一時嘴快,說什麼皇上看着面善,皇上後來還說讓我別擔心大皇子再禍害人什麼的,我不是怕別的,就怕……”

小花生說着就已經哭喪了臉了,這是這兩天他一直壓在心裡,以至於輾轉反側的最大心事。他最擔心的就是,皇帝已經知道他就是那時候女扮男裝把大皇子騙得團團轉的人!他自己倒不要緊,但如果連累冼雲河還有張壽,那他就真的連想死的心都有了、

“沒事,別怕,皇上之前還說想見你叔爺……”

張壽話還沒說完,就只見小花生倏然色變,哪裡還不知道人眼下就如同驚弓之鳥,他就乾脆一把按住了人的肩膀。可他還來不及繼續安慰人兩句,樓下就再次傳來了一陣喧譁。當他快步來到二樓窗前張望的時候,就只見一輛馬車剛好在樓前停下,駕車人正是阿六。

而緊跟着,宋舉人就連滾帶爬地從車門跳下車來,而緊跟着慢吞吞離開車門位置的阿六,卻是伸手到車裡,與其說是攙扶,還不如說是託抱了一個人下來。只見那人鼻樑上架着一副他熟悉卻又陌生的玩意,整個人瘦得如同竹竿一般,彷彿一陣風來,就能將其吹走。

第一百九十七章 單擺和脈搏第六百三十七章 十萬個爲什麼第四百二十一章 只講規矩,不講人情第一百二十四章 唐時有個和尚第一百三十章 你射他一箭,我打你一頓第一百一十四章 密度實驗和妖法第五百零三章 迂腐老夫子,記仇熊孩子第五百四十三章 招兵買馬第四十九章 賞樂做題,饕客惡客第八百八十一章 事後第四百二十五章 奉旨試吃?第七百四十四章 連心第三百三十章 深藏不露第三十八章 最美麗的誤會第六百三十章 同袍之誼第五百七十章 有其徒必有其師第二百六十章 局中局第一章 田頭偶遇第四十二章 裝睡原是裝糊塗第三百七十章 避重就輕第四百七十五章 負荊請罪?第八百六十三章 惶惑第二十三章 拿錢砸懵你第五百七十五章 文華殿裡話異邦第七十六章 沒功名沒出身?第三百三十章 無恥的境界第一百七十一章 易如反掌第十三章 暫住變長居?第五百九十六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五百八十章 爲老不尊第三百二十七章 調研,升堂第四百章 臨行且諄諄第二百三十八章 無心栽柳柳成蔭第四百三十四章 虛驚一場……而已?第六十七章 婚約由來第四百一十章 來考九章堂吧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子激學官第七百零七章 夜無瀾而晨驚第六百九十八章 窮追猛打第七百三十二章 激將和打賭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情無情第三百零五章 棍下留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自己蠢就不要找藉口第四百一十一章 風景這邊獨好第七十三章 誰誤人子弟?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悟第七十六章 沒功名沒出身?第一百一十章 十萬火急第七十章 負荊請罪第一百六十五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三百章 錢能解決的都是小事第二百七十一章 兒女親家第五百三十三章 跟蹤和會面第二百八十八章 喬遷見聞第八百一十九章 淡然強勢第五百七十五章 文華殿裡話異邦第一百四十五章 做人不能鹹魚第八十五章 太祖皇帝祖訓多第七百二十四章 近墨者黑?第三百七十六章 絲和布第二百五十章 衆星捧月第七百一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三百二十五章 禮賢下士?第兩百一十一章 倒啃甘蔗第三百三十五章 東渡漂流記第四百六十八章 真不是內定的?第六百六十三章 九出十三歸第六百五十六章 視察公學的大宗正第五百七十三章 經筵開場第五十一章 救錯人了……第二十三章 拿錢砸懵你第六百九十五章 抱大腿第兩百二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百四十七章 自掛東南枝第五百七十八章 勃然大怒第二百四十八章 過年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子不爭?第四百二十六章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第四百九十五章 出言不遜引禍來第三百二十八章 不悔第五百二十八章 宇內強國第八百五十八章 善後第七百九十章 意難平,過不去第四百六十八章 真不是內定的?第二十五章 前驅和搭檔第一百四十九章 書非借不能讀也第四百三十九章 學生易哄,孺子易懂第六百五十一章 能翻幾層浪?第六百二十四章 賣好,將軍第四百一十四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五百五十九章 鏗鏘第七百四十一章 絕世而獨立第三百零四章 微妙的舞弊事件第四十一章 葛門徒孫第六百八十八章 婚宴那些事第十四章 三面受敵?第四百三十章 當年糗事,循循善誘第七百二十五章 非專業扮鬼第一百九十九章 聽你的第三百三十五章 東渡漂流記
第一百九十七章 單擺和脈搏第六百三十七章 十萬個爲什麼第四百二十一章 只講規矩,不講人情第一百二十四章 唐時有個和尚第一百三十章 你射他一箭,我打你一頓第一百一十四章 密度實驗和妖法第五百零三章 迂腐老夫子,記仇熊孩子第五百四十三章 招兵買馬第四十九章 賞樂做題,饕客惡客第八百八十一章 事後第四百二十五章 奉旨試吃?第七百四十四章 連心第三百三十章 深藏不露第三十八章 最美麗的誤會第六百三十章 同袍之誼第五百七十章 有其徒必有其師第二百六十章 局中局第一章 田頭偶遇第四十二章 裝睡原是裝糊塗第三百七十章 避重就輕第四百七十五章 負荊請罪?第八百六十三章 惶惑第二十三章 拿錢砸懵你第五百七十五章 文華殿裡話異邦第七十六章 沒功名沒出身?第三百三十章 無恥的境界第一百七十一章 易如反掌第十三章 暫住變長居?第五百九十六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五百八十章 爲老不尊第三百二十七章 調研,升堂第四百章 臨行且諄諄第二百三十八章 無心栽柳柳成蔭第四百三十四章 虛驚一場……而已?第六十七章 婚約由來第四百一十章 來考九章堂吧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子激學官第七百零七章 夜無瀾而晨驚第六百九十八章 窮追猛打第七百三十二章 激將和打賭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情無情第三百零五章 棍下留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自己蠢就不要找藉口第四百一十一章 風景這邊獨好第七十三章 誰誤人子弟?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悟第七十六章 沒功名沒出身?第一百一十章 十萬火急第七十章 負荊請罪第一百六十五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三百章 錢能解決的都是小事第二百七十一章 兒女親家第五百三十三章 跟蹤和會面第二百八十八章 喬遷見聞第八百一十九章 淡然強勢第五百七十五章 文華殿裡話異邦第一百四十五章 做人不能鹹魚第八十五章 太祖皇帝祖訓多第七百二十四章 近墨者黑?第三百七十六章 絲和布第二百五十章 衆星捧月第七百一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三百二十五章 禮賢下士?第兩百一十一章 倒啃甘蔗第三百三十五章 東渡漂流記第四百六十八章 真不是內定的?第六百六十三章 九出十三歸第六百五十六章 視察公學的大宗正第五百七十三章 經筵開場第五十一章 救錯人了……第二十三章 拿錢砸懵你第六百九十五章 抱大腿第兩百二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百四十七章 自掛東南枝第五百七十八章 勃然大怒第二百四十八章 過年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子不爭?第四百二十六章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第四百九十五章 出言不遜引禍來第三百二十八章 不悔第五百二十八章 宇內強國第八百五十八章 善後第七百九十章 意難平,過不去第四百六十八章 真不是內定的?第二十五章 前驅和搭檔第一百四十九章 書非借不能讀也第四百三十九章 學生易哄,孺子易懂第六百五十一章 能翻幾層浪?第六百二十四章 賣好,將軍第四百一十四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五百五十九章 鏗鏘第七百四十一章 絕世而獨立第三百零四章 微妙的舞弊事件第四十一章 葛門徒孫第六百八十八章 婚宴那些事第十四章 三面受敵?第四百三十章 當年糗事,循循善誘第七百二十五章 非專業扮鬼第一百九十九章 聽你的第三百三十五章 東渡漂流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