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四章 餿主意

自古皇權不下鄉。但這話也就是在中國,因爲放在其他國家……大多數情況是皇權不出京!就是在後世,許多國外地方那也是有極大的自主權,甚至有時候地方法院可以裁決上頭的政令爲非法。放在任何一個時期大一統的中國,這都簡直是天方夜譚。

而在如今這個年頭,歐洲那種封建領主制度就不說了,就連同在東亞,號稱制度相仿的高麗和日本,那也從來都做不到真正的集權,所謂專制從來都是不存在的。爲了徹底固化階級,一個只學到了科舉制度的一層皮,一個甚至連選拔人才的科舉制度都沒有。

總之就是貴者恆貴,賤者恆賤。

哪怕現如今的大明,要實現階級跨越,需要極好的運氣,再加上三代人甚至更多代人的努力,但至少是有機會的。不像現如今這個世上的其他國家,精英階層世襲把持着所有的位子,階級流動幾乎完全停滯。

就比方說高麗,所謂的大王動不動就被權臣揭竿而起廢一茬,又或者各種變革折騰失敗而消停下來,大多數時候都做不到一言九鼎,而是不得不受制於人,就連那位號稱手段高超的朝鮮太宗也不例外。都說庶孽禁錮法是太宗因爲自身遭遇,其實還不是爲了限制兩班數量?

看看李氏朝鮮後期滿天下都是兩班,不少兩班已經淪落成貧民,那就差不多亡國了。

至於日本,號稱萬世一體的天皇高高供起,然後幕府將軍執政,但逐漸所謂將軍也被各種架空,地方上先是大名主政,然後換成武士真正掌權,那真是把以下克上演繹到了極致。

故而當那幾個高麗人禁不住盤問透底之後,張壽就覺得,高麗和日本哪個犄角旮旯出了問題,這種可能性最大。其次則是和歷史上的明朝類似,如澳門之類的地方被地方上的貪官污吏和外國人勾結,但考慮到歷史上大明沒什麼海軍,如今的大明卻不然,所以可能性偏低。

然而,當他在公學過了兩天太平安生的日子之後,臨到臘月二十九,再次有人風風火火地趕到了如今這座戒備相對鬆弛的公學,卻是親自跑腿的乾清宮管事牌子陳永壽。他直接把帶來的幾個人都放在外面,獨自到了學廳中見張壽,一發現朱瑩不在就鬆了一口氣。

人甚至還沒來得及站穩,就氣喘吁吁地說:“張……張學士,二皇子……二皇子找到了。人就在……就在那些傢伙當中,楚公公他……他投鼠忌器,所以就……”

見陳永壽欲言又止,張壽只覺得腦袋有點疼,居然是最不想碰到的一種可能……

但他最頭疼的其實不是別的,而是這種事,皇帝居然派人來知會他。他能怎麼辦?他手底下是有一堆學生,可他手上卻沒有半個兵啊,這種事不應該去找趙國公朱涇又或者楚國公張瑞這種類似的強硬軍方人士嗎?

輕輕吸了一口氣,他就完全冷靜了下來,當下不慌不忙地問道:“陳公公你定定神,彆着急,慢慢說,人是拿着二皇子當籌碼談條件,還是挾制二皇子想要脫身,又或者是別的?楚公公是人依舊在那兒,還是趕回了京城報信?”

陳永壽此時終於調勻了呼吸,當下就苦笑道:“那幫人聲稱在海路抵達時,先救了在海上漂流的二皇子,又救了高麗那條送貢品的船,誰料高麗那些傢伙卻狼心狗肺。之所以他們會被先送到京城,就因爲被這些高麗的傢伙所惑,因爲他們哭訴賣慘,到京城又翻臉不認人。”

但具體如何,並沒有跟着楚寬同去的他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故而解釋完這一點之後,他又再次定了定神,隨即就低聲說道:“楚公公當然不會回來,畢竟他可是掌總的。這麼要命的事情,跟他去的那兩百銳騎營,誰能擔這個責任?”

大概明白了事情情勢,張壽就直截了當地問道:“那現在陳公公來見我,又是爲何?正好瑩瑩這會兒帶着湛金和流銀去後頭練劍了,但估計得到消息就會立刻過來。”

一想到那位如同爆炭似的一點就爆的大小姐,陳永壽就不由得心裡發怵。但受命而來,他卻不得不實話實說道:“皇上其實本來已經打定主意,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顧死傷把人全都拿下再說,可太子殿下卻死活把皇上給勸住了,說是如果之前只當二皇子死了也罷了……”

“現在明知道人還活着卻開這樣的口,這根刺會在皇上心裡扎一輩子。而且,所謂的海東華國是否存在,又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皇上不是很想知道嗎?”

“所以太子殿下說,既如此,總共也就一二十個人,插翅難飛,與其強取,不如智取。”

說到這裡,陳永壽就苦着臉,小心翼翼地說:“可皇上還是氣不過,大罵太子殿下婦人之仁,然後差我來問問張學士,可有什麼智取的好主意。”

如果三皇子此時在眼前,張壽簡直很想敲敲這個乖巧小太子的腦袋。你可真是坑老師的好學生啊!你爲你老子着想,可你也不想想,我這主意怎麼出?

慫恿強攻,事後真的可能在時過境遷之後被皇帝遷怒;然而建議姑且虛與委蛇,再帶到京城來問個究竟,可天知道人抵達京城的一刻,還會不會有大風波!

所謂華國使臣,他最初就抱持着深深的疑慮,更傾向於認定現在出現的這些人,要麼潛藏在高麗又或者日本的某個犄角旮旯,要麼隱藏在如今的大明沿海某些島嶼,所以才能這麼巧之又巧地劫下高麗貢品船,又能夠神乎其神地把二皇子捏在手心裡,不然大海撈針嗎?

於是,在陳永壽那期待的目光之下,他就咳嗽一聲道:“楚公公是在哪攔截到這些人的?這會兒該不會是在路上某個驛站裡?”

“是啊!”如果是坐着,這會兒陳永壽已經開始拍大腿了,但現在既然是還來不及坐,他只能使勁嘆了一口氣,隨即小聲說道,“多虧此時歲暮天寒,該進京城的官員也好,貢品也好,全都到了,之前朝廷還嘀咕過高麗貢品船怎麼晚了,但以往也有,就沒太在意。”

“否則,驛站當中全都是來往官員,官道上來來往往都是人,這麼一大堆人先是堵在官道上,然後又佔了整整一座驛站,那可真是不得了!”

“那麼,楚公公應該亮明瞭捕拿之意,而這些人呢?且不說他們捏着二皇子作爲擋箭牌,既然堅稱自己是所謂華國使臣,就沒有說此來大明,到底所謂何事?”

“如果說了,那皇上就不會這麼爲難了。”陳永壽臉簡直快皺成了苦瓜,尤其是算算朱瑩應該就快過來了,要是那時候被這位大小姐遷怒,那可真是無妄之災,因此他只能滿臉祈求地對着張壽打躬作揖。

“張學士,我也知道皇上這有些強人所難,可是,這種時候需要的不是什麼殺伐果斷,雷厲風行,而是劍走偏鋒另闢蹊徑的小手段,小伎倆,就比如你輕易看破那六個高麗人的來歷一樣。你好歹給個讓我能交差的主意也行。”

主意要是這麼容易得,那皇帝還要你來問我?

張壽絞盡腦汁,也不覺得自己能出什麼讓皇帝滿意的主意,乾脆就破罐子破摔道:“這樣吧,既然那也算是私入我朝疆土的人,和我家裡那個金髮小子大概會有些共同語言。陳公公你去一趟我家,讓樑公公帶着那吳大維去走一趟,看看能有什麼收穫。”

見陳永壽赫然目瞪口呆,顯然沒想到自己竟然真的出了這麼一個歪主意中的歪主意,張壽就呵呵一笑,隨即若無其事地說:“讓金髮小子把自己的故事給他們說一說,也許能夠有點可趁之機呢?”

他又不是談判專家,楚寬那種厲害手段的傢伙都投鼠忌器,他上有什麼用?與其如此,還不如讓語言天才樑九城帶上自稱吳大維的金髮小子去走一趟,看看人是不是能沾染一點歷史上屋大維的逆天運氣。

本來就知道找張壽只不過是死馬當成活馬醫,陳永壽雖說這會兒滿心都覺得張壽出了個餿主意,但還是愁眉苦臉地告退離去,結果快到門口時就聽到朱瑩的聲音,嚇得他趕緊上馬疾馳就走。

然而,當他回到宮真的硬着頭皮把張壽的原話稟告了之後,本以爲皇帝要麼心情好,笑罵兩句就算了,要是心情還是如開始那麼糟糕,那麼一定會把按捺不住的火氣撒在他頭上。可他完全沒想到的是,皇帝竟然在沉默了一會兒之後,輕輕嘖了一聲。

“那小子估計確實是黔驢技窮了,但是,這些傢伙要真的是海東來人,那麼理應不是第一次坐船,理應對寰宇天下的瞭解,也繼承了曾經夢天帝的太祖皇帝。就讓樑九城帶人過去,如果他們能夠清清楚楚地知道,那金髮小子所在的佛羅倫薩是什麼地方……”

“那麼朕還有見一見這些人的價值,否則,別說他們扣着二郎,就是說太祖皇帝這會兒還活在世上,朕也不信他們的邪!”

皇帝真的聽了張壽這絕對像是胡鬧的主意,陳永壽吃驚歸吃驚,可還是立時三刻吩咐了下去,而後,之前被皇帝從身前攆走的三皇子和四皇子也都聽到了消息。

對於這說得好聽是羚羊掛角無跡可尋,說得不好聽那就是急中生智,想到哪是哪的建議,就連素來推崇老師的四皇子,也忍不住拉着三皇子吐槽道:“老師是不是怕這天寒地凍的天氣,父皇突然把他差遣去那邊?父皇哪敢啊,太夫人病稍好些,已經管他要人了!”

三皇子到底穩重些,還不至於在背後說自己的父皇和老師。可是,一想到二皇子還活着,而且還落在一羣身份不明的傢伙手中,想到父皇已經對全天下宣佈了人的死訊,他就覺得就算人若是真的回來,也恐怕會落得個非常尷尬的境地。

他當然不至於還同情對方,但是,他不得不擔心父皇的威信。

因此,見四皇子自覺揭破之前那幫傢伙是高麗人,於是勞苦功高,正得意洋洋地在牀上滾來滾去,宣揚自己如何如何慧眼如炬,第一時間提供了最關鍵的消息給老師……他就突然開口說道:“四弟,之前我去白家村看你的時候,曾經說動了瑩瑩姐姐和太后幫忙逃宮。”

“你說,如果我這次再來一次,太后娘娘和瑩瑩姐姐會不會再幫我一次?”

四皇子已經聽說了自家三哥上次逃宮的事,此時聽人舊事重提,他不禁目瞪口呆,結果還沒來得及出口,他就聽到了明顯非常惱火的一聲喝:“想都別想!別說太后和瑩瑩這次絕對不會再幫你,就算她們敢,這大冷天的你跑出京城去,想凍死嗎?”

隨着這個聲音,皇帝冷着臉進來,見牀上趴着的四皇子瞠目結舌,三皇子則是一臉的措手不及,他就不耐煩地說:“不過是一羣跳樑小醜折騰出一點事而已,用得着你們兩個小孩子這麼愁眉苦臉?三郎你想去幹什麼,堂堂太子去和人談判,要求他們放人?”

“二郎可不會感激你!朕既然已經通告天下,就已經當作沒有這個兒子!被人說朕爲父不慈也好,偏心偏愛也好,朕不在乎。至於二郎,失陷於賊手卻沒在第一時間有所決斷,那他就怪不得別人了。”

“太祖皇帝曾經傳下來一個少年皇帝一意孤行御駕親征,結果失陷於虜寇,被人所執之後,竟然真的被人威逼喝令開城門的故事。雖說朕遍觀史書,也沒見到這樣一條,可仔細想想,天子入賊手,要麼了斷,要麼學勾踐那樣棲身敵營忍辱負重,自己再捲土重來。”

“以天子至尊去替人叫城……要是朕是那新天子,就叫人……不對,親自一箭射死他!”

三皇子登時變了臉色,而就算是四皇子這種骨子裡有些叛逆的熊孩子,也不禁面如土色。兄弟倆眼睜睜看着皇帝撂下這話就臉色鐵青地轉身離去,四皇子終於忍不住弱弱地說:“三哥,父皇……他不會真的下令……”

“別說了。”三皇子一把捂住自家四弟的嘴,足足許久,這才放下了手。然而,他卻到底沒有追出去再讓皇帝收回成命之類的,因爲皇帝沒有明說,而他也不想在人背後狠狠再推上那麼一把。只是,在想了又想之後,他卻低低開口說出了一句話。

“明天是除夕,老師在公學也沒事,四弟,你說請他和瑩瑩姐姐一塊進宮過年如何?”

第五百一十三章 雙重暴擊第五百章 今夕何夕第三百七十一章 其罪當誅,其情可憫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祖手札第六百八十八章 婚宴那些事第兩百零六章 終非同路人第一百零一章 知道你聽不懂第五十二章 難得糊塗第二百七十章 使耕者飽腹,織者無寒第六百八十章 安慰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悟第八百四十三章 沒完沒了第八百二十四章 人多力量大第二百三十八章 無心栽柳柳成蔭第七百六十一章 鷹犬和評判第九十六章 表決心和不知道第一百一十一章 編碼方式第八百二十九章 天壤,使團第六百二十三章 名實相符第一百二十八章 唾面自乾?第十四章 三面受敵?第八百零七章 都挺好第六百四十三章 心如堅鋼意如鐵第五百零二章 正賓和陪客第七百五十四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十六章 人人都道好姻緣第三百二十四章 泄憤和蹭飯第三百八十八章 光明正大!第三百二十一章 好劍,別小氣第八百五十二章 招了第六百四十一章 鬧洞房的熊孩子第七百五十六章 降伏第八十九章 衣冠簇新迎聖駕第三百零二章 各有所用第三十九章 關門弟子第五百五十三章 循循善誘,連消帶打第二百八十二章 郎舅(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真性情和平常心第六百八十八章 婚宴那些事第五百一十二章 深坑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雞用牛刀第一百三十章 你射他一箭,我打你一頓第三百九十四章 姑爺和育種第八百七十三章 紛紛亂亂第五百四十章 禮未行而行第七百零四章 領命第五百六十一章 雷霆暫消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在堂中坐,官從天上來第八百七十七章 出人意料第一百八十九章 扯平和故事第八百五十章 接觸第八百七十三章 紛紛亂亂第七百一十三章 偏激第八百二十九章 天壤,使團第八百五十八章 善後第二百九十九章 泄禁中語?第七百三十九章 美人棰第一百七十八章 都是護短的第六百九十四章 動人第七百四十章 姑嫂第一百三十四章 釣到了好大一條魚……第四百二十七章 激進第二百四十章 如你所願第兩百一十一章 倒啃甘蔗第三百二十三章 雙簧?錚臣?第六百三十九章 過氣?過火?第二百五十七章 忍無可忍第六百九十三章 知錯,救急?第五章 說好的退婚呢?第四百七十四章 烏鴉嘴和宋混子第四百八十八章 商圈和正名第七百九十五章 神坑第十二章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五十七章 不要相信外貌第八百四十三章 沒完沒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循循善誘,連消帶打第八百八十章 劫後第三百三十六章 孽緣天註定第七百七十八章 曲高和寡第二百五十一章 喜歡第三百七十五章 吃貨和意外第四百九十三章 別多一分錢第二百九十一章 誤打誤撞第八百三十章 高麗留學生第七百二十八章 識詐第五百一十九章 蹭課的第六百五十四章 快刀斬亂麻第五百四十九章 搶先報喜訊第三百零四章 微妙的舞弊事件第六百三十七章 十萬個爲什麼第三百三十一章 孝子頂罪?第七百九十一章 誰善解人意?第二百七十九章 珠聯璧合第三百四十四章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第七百六十五章 夜行第兩百一十章 熊少年的書房第七百五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九十四章 溫厚竹君子第七百八十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五十五章 一羣臭皮匠
第五百一十三章 雙重暴擊第五百章 今夕何夕第三百七十一章 其罪當誅,其情可憫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祖手札第六百八十八章 婚宴那些事第兩百零六章 終非同路人第一百零一章 知道你聽不懂第五十二章 難得糊塗第二百七十章 使耕者飽腹,織者無寒第六百八十章 安慰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悟第八百四十三章 沒完沒了第八百二十四章 人多力量大第二百三十八章 無心栽柳柳成蔭第七百六十一章 鷹犬和評判第九十六章 表決心和不知道第一百一十一章 編碼方式第八百二十九章 天壤,使團第六百二十三章 名實相符第一百二十八章 唾面自乾?第十四章 三面受敵?第八百零七章 都挺好第六百四十三章 心如堅鋼意如鐵第五百零二章 正賓和陪客第七百五十四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十六章 人人都道好姻緣第三百二十四章 泄憤和蹭飯第三百八十八章 光明正大!第三百二十一章 好劍,別小氣第八百五十二章 招了第六百四十一章 鬧洞房的熊孩子第七百五十六章 降伏第八十九章 衣冠簇新迎聖駕第三百零二章 各有所用第三十九章 關門弟子第五百五十三章 循循善誘,連消帶打第二百八十二章 郎舅(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真性情和平常心第六百八十八章 婚宴那些事第五百一十二章 深坑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雞用牛刀第一百三十章 你射他一箭,我打你一頓第三百九十四章 姑爺和育種第八百七十三章 紛紛亂亂第五百四十章 禮未行而行第七百零四章 領命第五百六十一章 雷霆暫消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在堂中坐,官從天上來第八百七十七章 出人意料第一百八十九章 扯平和故事第八百五十章 接觸第八百七十三章 紛紛亂亂第七百一十三章 偏激第八百二十九章 天壤,使團第八百五十八章 善後第二百九十九章 泄禁中語?第七百三十九章 美人棰第一百七十八章 都是護短的第六百九十四章 動人第七百四十章 姑嫂第一百三十四章 釣到了好大一條魚……第四百二十七章 激進第二百四十章 如你所願第兩百一十一章 倒啃甘蔗第三百二十三章 雙簧?錚臣?第六百三十九章 過氣?過火?第二百五十七章 忍無可忍第六百九十三章 知錯,救急?第五章 說好的退婚呢?第四百七十四章 烏鴉嘴和宋混子第四百八十八章 商圈和正名第七百九十五章 神坑第十二章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五十七章 不要相信外貌第八百四十三章 沒完沒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循循善誘,連消帶打第八百八十章 劫後第三百三十六章 孽緣天註定第七百七十八章 曲高和寡第二百五十一章 喜歡第三百七十五章 吃貨和意外第四百九十三章 別多一分錢第二百九十一章 誤打誤撞第八百三十章 高麗留學生第七百二十八章 識詐第五百一十九章 蹭課的第六百五十四章 快刀斬亂麻第五百四十九章 搶先報喜訊第三百零四章 微妙的舞弊事件第六百三十七章 十萬個爲什麼第三百三十一章 孝子頂罪?第七百九十一章 誰善解人意?第二百七十九章 珠聯璧合第三百四十四章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第七百六十五章 夜行第兩百一十章 熊少年的書房第七百五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九十四章 溫厚竹君子第七百八十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五十五章 一羣臭皮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