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教看風雲手(五)

丁一苦笑着摸了摸下巴,難道自己就長了一張嘲諷臉麼?怎麼剛一回京師就攤上這樣的事?原本以爲是五城兵馬司真的協助刑部在緝拿白蓮教人等,只不過是態度不好罷了,所以纔出來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畢竟丁一對於白蓮教這造反專業戶,是沒有什麼好感的,如果需要幫忙,他也願意帶領一衆學生出點力,誰知道出得來,明擺着是來找自己事的!

“拿了。.”丁一淡然對許牛這般吩咐道,背了手就示意張懋跟着自己進去,他是應承了李老太太不出門的。再說面對這幾位,丁一真是連扮豬吃老虎這種會讓人暗爽的裝逼事都懶得玩了,別看這五城兵馬司的副指揮使是從六品,終究說到頭就是個城管分局副局長,不論其他干係,單是丁一身上那個宛平縣縣丞就好,也相當於京城的副區長了,什麼時候副區長要去給城管分局副局長上供了?不論什麼潛規則都好,也沒見這樣的。

這幾個副指揮使是想撈錢想到眼紅了,連腦子都不要的蠢貨,丁一哪有心思跟他們多說一句?許牛過去一腳就將那孫副指揮使踹倒了,往肋間踢了兩腳,痛得那廝跟蝦子一樣弓了起來,連話也說不出了,卻是朗聲道:“大明國士安全局衙門辦事,茲有五城兵馬司孫某、金某、徐某等人,有私通瓦剌之嫌,事關重大,現將暫押問話。動手,反抗者格殺無論。”

“豎子敢爾,便是廠衛拿人,也雖先辦了駕帖……”徐副指揮倒有幾分膽氣,指着許牛喊問,但很快便有錦衣衛涌將上,一巴掌扇翻了,反縛扔在邊上。倒是那徐副指揮使老老實實站在那裡,戰戰兢兢地說道,“下官冤枉,冤枉!”被綁上之後也不掙扎,倒沒捱上什麼拳腳。

門外那些兵丁大駭,有人想衝過去救助上司,有人猶豫不決,有人想趕緊逃離。但不管他們想幹什麼,圍牆翻出數十全身披掛的錦衣衛,原是想幫他們去緝捕白蓮教妖人的,把金魚衚衕前後兩端堵上,都是上過戰場殺過人的兵,又全是大力士的體魄,拿槍桿抽着,十數息就把那夥兵士全被抽得在地上呻吟了。

隨即這夥兵丁連幾個副指揮使便被押往兵部去了,路上有人圍觀的,許牛就使人大聲向周圍百姓喊道:“這幾個副指揮使,很可能私通瓦剌人,想偷開城門放瓦剌兵馬進來,叫他們到兵部國土安全局衙門問話,就要把官兵滅口!”

這時京師里人心惶惶,不少百姓生着南逃的心理,若是有人偷開城門放瓦剌兵馬進來,那真是能南逃都不及了。聽着這話,一路上百姓氣得不住咒罵那幾個副指揮使,爛菜幫子、小石頭紛紛砸了過去。至於說“很可能”三字,立時都被人忽略了。

更歹毒的是許牛又說道:“這些兵丁許多人沒有動手,怕是不干他們事。”那些兵丁聽着,立時紛紛道嚷道,“這大老爺也說了,不干我等事啊!”、“莫要罵我,又不是我等小卒賣國!”、“都說了是孫副指揮使他們幾個狗艹的乾的好事,砸老子幹啥?”

還沒去到兵部,于謙就得了下邊官員的報訊,那主事搖頭道:“甚麼國土安全局衙門?大人,這太荒唐了,就是王振在時,廠衛拿人也要去刑部拿駕帖的,這丁如晉也太不象話了吧?”

于謙臉上卻有着淡淡的笑意,對那主事說道:“胡說什麼?你也說了,一路百姓都在傳‘叫他們問話’,何曾說是緝拿?去收拾個院子,寫上‘國土安全局’字樣貼在院外,一會人來了,便教他們往那院子去。”主事愣了一下,便也馬上去辦了,誰都知道丁大人的姓子。

看着那主事離去的身影,于謙卻對丁一又高看了幾分,在這時候拿幾個不長眼的傢伙,來把國土安全衙門的名號坐實下去,倒也是把時機拿捏得爲準確——于謙並不知道這幾個副指揮使主動上門鬧事。

這個新設的八品衙門,若是丁一不聲不吭,也許根本就不會有人理會。

哪怕它和讓郕王監國的旨意寫在一起,哪怕有首輔的簽押,不算是中旨都好,反正就算丁一兼着這衙門的大使,俸祿多上一點也就是了。

因爲現時擁立郕王的意思,在朝中的文武心裡,並不統一,有人支持要謀擁立的功勞,有人卻是極力反對。所以類如國土安全局這樣的東西,也就是英宗的痕跡,包括提督學道之類的,那是要儘可能抹掉的。

事實歷史上,景帝得位以後,提學官就被廢掉了,直到英宗復辟,方纔重新設立這衙門。

但丁一這麼鬧騰開了,這個國土安全局衙門不設立起卻就不行了,而且它還不能跟提督學道衙門一樣,擁立之後就抹去。因爲它跟英宗命郕王監國的旨意是寫在一起,本來擁立就是有點得位不正的味道,如果把丁一這衙門也抹去,那麼監國的聖旨到底是認?還是不認?如果不認,那連現時郕王監國也是非法了,更別提擁立,簡直就是竊位了;若是認,爲何聖旨上提到的安全局衙門就不存在了呢?便是爲了掩耳盜鈴,彰顯郕王繼位的合法姓,這個八品的衙門,也不能在郕王當皇帝的這一朝抹掉。

“丁如晉,文武皆宜,倒真是國士無雙。”于謙拈鬚笑着點頭,卻叫了人過來,“派人去請丁如晉過來,他是兵部屬官,此非常時期,爲何不到衙門辦差?是了,若李原德得閒,你便讓他跟你同去,說是老夫的意思。對丁如晉客氣些。”

但他派出的人手,很快就回轉過來,卻是報道:“宮中太后的旨意,教丁如晉去答話。”

李賢這時也跟着過來,卻對於謙說道:“先生,宮中傳了兩次,起始如晉是說自己沙場舊瘡迸裂,腳腿不便的;第二回宮中派了軟轎去,實在也是無法。”他是唯恐于謙誤會,丁一要攪入朝局之中,去說什麼話。

“如晉是正人,千軍萬馬之前,也不能使其屈服,誰又能教他說出什麼胡話?無妨的,原德,你太過掛懷了。”于謙搖頭笑安慰李賢,卻又是道,“但他終歸是老夫兵部的屬官,等出了宮,教他過來一番纔是。”

李賢臉色總算好看了些,只答道:“賢省得,自教他來聽先生教誨。”他是鬆了一口氣。所謂丁一千軍萬馬面前也不屈服,誰能教他說胡話?何嘗又不是表明,如果要讓人假傳聖旨使郕王繼位,也不會讓丁一來做這樣角色呢?

而於謙又提了丁一是他兵部屬官,這也是向李賢表明,他願意把丁一視爲自己人。

這終於讓李賢從見着丁一回京之後,一直懸着的心放了下來。

但出了兵部,李賢卻又擔心起來,若是得知擁立郕王,丁一是否還會把于謙當自己人呢?這真的是一個讓他不省心的兄弟啊!

“瓦剌人可曾爲難皇帝?”孫太后並沒有高高上座,擺出召對的架勢,她甚至還給丁一賜了坐,又看着丁一精神不太好,還叫宮女端了蔘湯上來賜予丁一,“你實話說來,哀家讓你過來,卻不是要聽好話兒。”若她要聽好話,喜寧那張嘴跟抹了蜜糖一樣,有問必答,沒問也答,何必去找丁一?

丁一是真的累,從出草原到此時回京,就沒怎麼休整過,特別回到那京師鬆了一口氣,那疲倦的感覺更是襲上心頭,但用完了蔘湯,只覺這玩意要比郭敬送給他那老山參還提神些,立時有了些氣力,聽着太后問話,便說道:“也先使聖上入內,要去臣長刀,臣不與他,也先問臣想何等死法?聖上說定是老死,也先便不爲難臣了。”

孫太后聽着點了點頭,丁一這話比喜寧實在多了,她長嘆道:“皇帝倒是詼諧。如晉,你不必拘謹,聽說在土木堡,你先是爲皇帝斷後奮不顧身,後來便是皇帝教你自行逃生,你也不肯,就是讓你回京傳旨,你也脫出重圍之後託予手下,又再回去與皇帝共死……哀家想問你一句實話,你到底爲何這麼做?那些什麼聖賢忠君之類,就免了吧,雖在深宮之中,哀家還不至於如此閉塞。”

丁一聽着,卻答道:“臣不敢說。”

“你敢三番四次捨生忘死,難道哀家比那些瓦剌野蠻人還教人害怕?”這倒便吊起了孫太后的好奇心來,卻就愈加來追問丁一原由了。

“請太后恕罪,臣若說了,便是逾越。”

孫太后聽着更是好奇:“哀家賜你無罪,只管說便是。”

“聖上曾白龍魚服出宮,與臣識於市井,當時聚談,以爲知己。”丁一這席話,不知道早就推敲了多少次,說着那是自然無比,“沙場之上,臣勸聖上易服而奔,上堅辭。臣以爲必不得免,於是便無君臣,只有知己,安能不同死耶!”說着想起英宗叫自己回了京師就別回去了,不禁也覺英宗這朋友,的確也是交得的,一時眼眶微紅,卻是連他自己,也說不清這友誼到底真假如何了。

孫太后聽着半晌沒出聲,良久纔開口道:“如晉,你過來。”

丁一起身行到跟前,卻聽孫太后看着他道:“跪下。”

這就讓丁一心中暗暗罵娘了,先前說腳腿有患,叫軟轎來接,入來又賜了坐,還以爲不用當磕頭蟲呢,誰知到頭來還是逃不過,不過太后發話還能怎麼樣?丁一也只好推金山倒玉柱跪在太后跟前。

方一跪下,卻覺臉上一暖,卻是孫太后把手撫在丁一面上,這卻就把丁一嚇了一跳,這要是跟巴達瑪一樣,準備逆推的節奏麼?擡眼望去,孫太后此時仍已五十歲,但自小便是姿色秀麗、美貌出衆的美人胚子,什麼叫美人胚子,看看五十歲的關之琳、劉嘉玲、趙雅芝就知道,何況於孫太后母儀天下,這時代吃喝又是綠色無公害食物,別看五十了,還是極有吸引力的,至少她撫在丁一臉上的手,便不見得多少歲月痕跡,丁一心中大亂,從還是不從呢?(。)

丁一的奮鬥二十七第71章 翻雲覆雨(二)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八)第1章 入埃及(十一)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一)第3章 心如鐵(四)第5章 忠義無雙(二十)第1章 督廣西(三十)第5章 忠義無雙(十五)第84章 虎脫押(二)第7章 猙獰(四)第2章 篳路藍縷(四)第9章 風*流*眼(八)第1章 伴君如虎(一)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第120章 待從頭(三)第3章 飛地(十一)第5章 奪門(十九)丁一的奮鬥二十八丁一的奮鬥十二第1章 督廣西(十六)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五)第3章 立儲(五)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第7章 風蕭蕭(七)第7章 辭京(五)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三)第6章 傷別離(二十四)第9章 風*流*眼(十一)第3章 飛地(十九)第4章 出印度洋(六)第3章 心如鐵(十五)第2章 定埃及(十八)第2章 絕戶計(十五)第72章 把吳鉤看了(五)第2章 絕戶計(十)第32章 幽懷恨無句(二)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三)第74章 把吳鉤看了(七)第70章 翻雲覆雨(一)第45章 教看風雲手(六)第120章 待從頭(三)第92章 天子賜顏色(四)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一)第87章 贏取自由身(十二)丁一的奮鬥七第83章 其血玄黃(五)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一)第90章 天子賜顏色(二)第18章 獨立顧八方(一)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三)第84章 虎脫柙(十九)第87章 贏取自由身(十二)第6章 傷別離(七)第1章 舊部(三)第35章 幽懷恨無句(五)第8章 決鬥(十八)第16章 洗劍血成川(五)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一)第3章 心如鐵(四)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七)第3章 永鎮廣西(一)第4章 新君(八)第104章 血腥序幕(一)第84章 虎脫柙(五)第82章 雄雞一唱(二)第31章 或言堯幽囚(四)第1章 督廣西(十一)第88章 贏取自由身(十三)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八)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五)第59章 更有強中手(四)丁一的奮鬥三十五第46章 角力(二)第72章 翻雲覆雨(三)第74章 把吳鉤看了(七)第124章 待從頭(七)第8章 決鬥(二十三)第66章 更有強中手(十一)第6章 歐洲(一)第124章 待從頭(七)第4章 萬山在握(五)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一)第32章 舌戰(二)第8章 決鬥(十三)第104章 血腥序幕(一)第2章 遠航(八)第9章 風*流*眼(十六)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七)第7章 辭京(六)第37章 尺土是漢天(四)第31章 幽懷恨無句(一)第32章 或言堯幽囚(五)第1章 伴君如虎(八)丁一的奮鬥二十六第69章 把吳鉤看了(二)第8章 決鬥(七)第8章 轉進(三)第87章 萬事皆備(六)第6章 傷別離(二)
丁一的奮鬥二十七第71章 翻雲覆雨(二)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八)第1章 入埃及(十一)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一)第3章 心如鐵(四)第5章 忠義無雙(二十)第1章 督廣西(三十)第5章 忠義無雙(十五)第84章 虎脫押(二)第7章 猙獰(四)第2章 篳路藍縷(四)第9章 風*流*眼(八)第1章 伴君如虎(一)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第120章 待從頭(三)第3章 飛地(十一)第5章 奪門(十九)丁一的奮鬥二十八丁一的奮鬥十二第1章 督廣西(十六)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五)第3章 立儲(五)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第7章 風蕭蕭(七)第7章 辭京(五)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三)第6章 傷別離(二十四)第9章 風*流*眼(十一)第3章 飛地(十九)第4章 出印度洋(六)第3章 心如鐵(十五)第2章 定埃及(十八)第2章 絕戶計(十五)第72章 把吳鉤看了(五)第2章 絕戶計(十)第32章 幽懷恨無句(二)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三)第74章 把吳鉤看了(七)第70章 翻雲覆雨(一)第45章 教看風雲手(六)第120章 待從頭(三)第92章 天子賜顏色(四)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一)第87章 贏取自由身(十二)丁一的奮鬥七第83章 其血玄黃(五)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一)第90章 天子賜顏色(二)第18章 獨立顧八方(一)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三)第84章 虎脫柙(十九)第87章 贏取自由身(十二)第6章 傷別離(七)第1章 舊部(三)第35章 幽懷恨無句(五)第8章 決鬥(十八)第16章 洗劍血成川(五)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一)第3章 心如鐵(四)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七)第3章 永鎮廣西(一)第4章 新君(八)第104章 血腥序幕(一)第84章 虎脫柙(五)第82章 雄雞一唱(二)第31章 或言堯幽囚(四)第1章 督廣西(十一)第88章 贏取自由身(十三)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八)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五)第59章 更有強中手(四)丁一的奮鬥三十五第46章 角力(二)第72章 翻雲覆雨(三)第74章 把吳鉤看了(七)第124章 待從頭(七)第8章 決鬥(二十三)第66章 更有強中手(十一)第6章 歐洲(一)第124章 待從頭(七)第4章 萬山在握(五)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一)第32章 舌戰(二)第8章 決鬥(十三)第104章 血腥序幕(一)第2章 遠航(八)第9章 風*流*眼(十六)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七)第7章 辭京(六)第37章 尺土是漢天(四)第31章 幽懷恨無句(一)第32章 或言堯幽囚(五)第1章 伴君如虎(八)丁一的奮鬥二十六第69章 把吳鉤看了(二)第8章 決鬥(七)第8章 轉進(三)第87章 萬事皆備(六)第6章 傷別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