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三)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衆號“qdread”並加關注,給《重啓大明》更多支持!

李秉以一位知兵的統帥的悟性,敏銳地感覺到,正是這面小旗,讓丁一下達了方纔的命令,但爲什麼?難道這面小旗,便有什麼樣的魔力?這不現實,一面小旗能濟得了什麼事?仗打到這份上,按着李秉的思路,不能添油戰術,至少派兩個團上去,把倭人的氣勢壓一壓,灘頭那些兵,能救回多少是多少,怎麼說也是見過血的啊!

他不知道的是,此時的陣地上,蘇欸高聲咆哮:“參謀長組織參謀人員穩住三營、四營,憲兵隊、後勤部、軍務股、幹部股,列隊!列隊!”一個個身着黑色作戰服的老兵,從戰壕裡躍身起出,人不多,十七八人的模樣,他們高矮不一,同樣的是沉默和穩健。△,他們臉上沒有恐懼,也沒有激動,倒是如那第一團軍旗上面,剛剛縛上去的“明”字小旗一樣,略帶着驕傲和倔強。

“上刺刀!”蘇欸沒有拔出他那把仗之足以橫行北直隸的長刀,而是把刺刀卡在了步槍的卡槽上,然後握住了槍握木,“班進攻陣型,預備!”他並沒有馬上下達衝鋒的命令,也很明顯,沒有打算用子彈解決問題。

因爲他知道丁一的意思,是要讓外籍兵團成長起來,而不是如何幹掉面前的倭人,幹掉這些倭人。幾發艦炮的高爆彈,就足以結束一切了。用子彈解決這些倭人。不單單有違丁一的本意,而且也只會讓朝鮮籍士兵。找到一個藉口:他們沒有裝備步槍啊!

這時候正在整肅三、四營隊列的參謀長開槍了,連接開了五槍,打的都是往回跑的刀盾兵。其他回奔的刀盾兵,終於想起戰前所說的,退的時候要從兩側退開,死亡,總是能教會人很多東西,不論是敵人的死亡,還是自己一方的死亡。

“衝鋒!”隨着蘇欸的命令。已經上了刺刀的老兵吹響了咬在嘴裡的銅哨,急促的哨聲在戰場上響,尖銳而堅硬,便如那刺刀的鋒刃。三人一組的戰術隊形,很快就撩倒了十幾個殺得性起的武士,而這種殺戮,還將繼續。

受過嚴格步兵操典的士兵,不單單是熱武器作戰上面,能體現出強大的優勢來。就是冷兵器作戰,也同樣的能展現出遠勝於舊式軍隊的戰力與水平,這是基本是不分人種和國籍的。

十七八把刺刀,把那些在顫抖的朝鮮籍士兵。心中的恐懼一點點地抹去,就在他們面前,就在他們前方。三人一組的戰術隊形,象是一把鋒利的刀。一層一層地,把倭人的武士撩倒。簡潔,沉默,機械。

而參謀長不失時機的對着他們大吼道:“服從命令!只要服從命令,我們就能戰勝這些倭人!”、“你們看着,倭人並不是什麼難以戰勝的對手,不要慌,只要服從,只要握緊長槍!”

在扼制住倭人的這一波攻勢以後,蘇欸就帶着老兵退下來了,自始至終,沒有用一發子彈。

“豈無人帶傷!匪夷所思!”李秉已經回到旗艦上了,手舞足蹈地驚叫着。

因爲從望遠鏡裡,看着那十七八個回到長槍陣後面的老兵,並沒有人在包裹傷口,也沒有人躺倒,他們依舊沉默,象是做了一件毫不足道的事情,這讓李秉很激動:“我大明軍威,竟如此之凜冽!天佑大明啊!”

“這沒什麼。”丁一在邊上微笑地對李秉說道,“就算不用槍,如果讓這十七八個老兵放手施爲,那七八百足輕,直接殺潰都沒問題,別說他們,大明第一師、第二師、第三師、第四師,隨便抽一個排出來,都可以完成剛纔的任務。”

李秉一時有點接受不了丁一的說法,他是知道望遠鏡裡的那十七八人,是丁一的親衛出身,所以他覺得,那必定是得了丁一親傳的,纔有這等本事。現在丁一跟他說,四個正式的師裡面,隨便抽一個排都能做到,他顫抖着嘴脣,真的就接不上話了。

“受到正規、嚴格步兵操典的士兵,絕對可以做到。”丁一拍了拍李秉的肩膀,這對於士大夫來說,有點不太合乎禮節,但李秉這時卻全然沒有什麼介意,因爲丁一的話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丁一長嘆了一口氣,“我做過一個夢,華夏的將領依然喝兵血,士大夫依舊當蛀蟲不納稅,慢慢的,過了幾百年,倭人強大起來,開始侵略我們,足足打了八年,還是有西夷幫助,我們才把倭人打退,在戰爭初期,倭人一個小隊,拼刺刀就能硬扛下咱們一個幾百人的縣大隊……所幸,只是夢。”

說着丁一重新舉起了望遠鏡,這個時候倭人發起了第二波衝鋒,手持竹槍的足輕,和兩個長槍營,開始接觸了,儘管離得遠聽不到軍官的口令,但通過兩個長槍營勉強還算整齊的動作,可以推測,這是一個:“向右,刺!”的命令。

長長的長槍,長長的竹槍。

竹槍被長槍向右一拔,如被壓下的衰草;

就算有漏網的,刺擊在雞胸甲上,也根本很難造成什麼創傷。

長槍的槍刃,是淬了火的低碳鋼,如果刺在鐵甲上,很可能斷裂,但對於連竹甲都沒有的足輕,它們就是一把把畫筆,勾勒出鮮紅的血,它們輕鬆地刺開足輕的皮肉,然後拔出,等待下一個命令,等待下一批上來送死的敵人。

長槍營的士兵無法做到如蘇欸他們那麼冷靜,但之前兩個營的袍澤的死,還有蘇欸領着那十數老兵在他們面前呈現的戰技,讓每個人,每個珍惜生命的人,都告誡着自己,要聽清命令,要遵從命令。

而在長槍陣後方,重新被組織起來,大約不到一個連的刀盾兵,在副團長和九名老兵的帶領下,從灘頭陣地向左運動,利用山石和樹林的掩護,突襲了那一側的侍弓兵,幾乎沒有遇到什麼象樣的抵擋,他們很快就擊潰這一側的侍弓兵,然後壓在這些潰兵後面,直接就沖垮了另一側的侍弓兵和倭人的後隊。

大明外籍兵團第一團的三營、四營兩個長槍營,跟倭人手持竹槍的足輕,也很快就分出了勝負,甚至還沒有達到那些足輕兩成的戰損,他們就崩潰了,因爲那個騎在矮馬上,身着漂亮漆甲的倭人將領,被幾把長槍輕鬆地捅了對穿,他那極具觀賞性的漆甲,竹和革的質材,在低碳鋼淬火的槍刃面前,一點意義也沒有。

“先生能將兵,能將將,能練兵,然下官以爲,皆不及先生於兵事之決斷,真匪夷所思哉!”李秉在那裡一點儀態也沒有地亂蹦着,老先生正統元年的進士,現在也五十幾歲了,丁一都不好意思稱他字,只能稱他的號,結果看着這場戰事,不是勝敗的問題,而是對於丁一的眼光,當真是無比服氣。

教得劉吉不住腹誹:這廝不是據說比李賢還瘋,李賢至少是有把握才噴,皇帝聽着就是不爽也不好意思發作的;這位是皇帝都敢噴到怒,朝廷大佬看着掉頭走的瘋狗麼?怎麼一上了船,見着先生,就跟馬屁精也似的?

其實是劉吉不通兵事,李秉這種敢噴到皇帝發火,罷了辭,起來接着噴的貨,指望他討好丁一,是真的沒有可能了,他是發自於內的敬佩——李秉這種懂行的,才知道丁一這種眼光有多高明:在戰場上佔上風時,丁一能看出隱患;在戰場上處於絕對劣勢時,丁一能看得出勝機。

不過丁一倒是很謙虛:“當不起,若是十萬軍馬,學生就應付不過來了,故之,還是需得參謀團的謀劃,大的戰役之中,纔不致腳忙手亂,迂齋是有這方面的天賦,今後還要請迂齋助我纔是。”

營級規模的戰事,丁一是能做出準確的判斷;大的戰略,憑着對戰例的熟悉,憑着比歷史慣性的瞭解,比如說土改,比如說對於中東,對於大航海時代,丁一也能做出最合乎華夏利益的選擇。

但在中間這一級,也就是兵團作戰上,丁一是知道自己的短處,上次面對瘸狼入侵烏思藏,差點就鬧出笑話來。所以他才需要把李秉這樣的人物招攬過來,才需要讓英宗去弄皇家軍事學院,培養參謀團。

“倭人想逃!”李秉舉着望遠鏡看着,卻就發現對馬島上的倭寇開始逃竄,各種小船之類的,從隱蔽的地方劃了出來。他對丁一說道,“先生,予下官中等福船兩艘,願立軍令狀!”

丁一笑着握住李秉要作揖的手,徐徐開口道:“迂齋莫急,且看小兒輩殺賊。”

那八艘驅逐艦可不是擺設,早就兜了過來,不過連炮窗都沒有推開,只是甲板上的機槍的油布被揭起,然後撕裂麻布的聲音,就在海面上響起,沒有用多久的時間,二十息不到,就停了下來,因爲已經沒有可供射擊的目標,總不能用機槍去打泡在海水裡的倭人吧?

“安石之風,莫過如此!”李秉又在邊上激動得不行。

這個時候,卻就見從通訊船上扯着繩梯爬到戰列艦的通訊員,向丁一敬了禮這麼彙報道:“先生,在島上有位大師,說是想求見先生。”

第84章 虎脫柙(十九)第12章 威脅(二)第79章 翻雲覆雨(十)第2章 遠航(七)第118章 血腥序幕(十五)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四)第8章 決鬥(十二)第122章 待從頭(五)第32章 或言堯幽囚(五)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六)第37章 幽懷恨無句(七)第67章 工欲善其事(十七)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第3章 永鎮廣西(十四)第1章 督廣西(十三)第5章 忠義無雙(十八)第3章 心如鐵(二十)第6章 傷別離(十九)第2章 定埃及(十五)第39章 尺土是漢天(六)第24章 視死忽如歸(二)第15章 洗劍血成川(四)第5章 忠義無雙(十)第5章 租界(七)第5章 租界(六)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七)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八)第83章 其血玄黃(一)第65章 工欲善其事(十五)第96章 萬事皆備(十五)第84章 虎脫押(二)第6章 傷別離(十五)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八)第101章 天子賜顏色(十三)第5章 君臨(九)第7章 猙獰(十六)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五)第5章 忠義無雙(十八)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九)第5章 忠義無雙(十七)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一)第69章 麻煩(六)第8章 決鬥(十七)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五)第83章 贏取自由身(八)第2章 絕戶計(四)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四)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二)第8章 轉進(十三)第129章 待從頭(十二)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三)第6章 傷別離(四)第6章 傷別離(十六)第3章 心如鐵(五)第80章 閒遊獨木橋(二十)第93章 天子賜顏色(五)丁一的奮鬥二十三第6章 歐洲(三)第7章 風蕭蕭(九)第3章 心如鐵(九)第69章 麻煩(七)第80章 閒遊獨木橋(二十)第5章 君臨(十二)第2章 篳路藍縷(三)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二)第82章 雄雞一唱(二)第75章 閒遊獨木橋(五)第107章 天子賜顏色(十九)第73章 翻雲覆雨(四)第6章 傷別離(十六)第118章 待從頭(一)第8章 轉進(二十)第4章 出印度洋(一)第3章 心如鐵(十五)第3章 飛地(十)第6章 歐洲(五)第3章 立儲(十三)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三)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九)第74章 閒遊獨木橋(四)第13章 進京(一)第8章 考較(二)第2章 篳路藍縷(十)第27章 謀逆(三)第1章 伴君如虎(六)第3章 爪哇(六)第8章 決鬥(四)第66章 更有強中手(十一)第4章 萬山在握(十九)第3章 飛地(十八)第9章 風*流*眼(十)第100章 天子賜顏色(十二)第66章 麻煩(三)第32章 舌戰(二)第2章 絕戶計(二)第55章 受辱(一)第74章 翻雲覆雨(五)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第5章 忠義無雙(十六)丁一的奮鬥十七
第84章 虎脫柙(十九)第12章 威脅(二)第79章 翻雲覆雨(十)第2章 遠航(七)第118章 血腥序幕(十五)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四)第8章 決鬥(十二)第122章 待從頭(五)第32章 或言堯幽囚(五)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六)第37章 幽懷恨無句(七)第67章 工欲善其事(十七)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第3章 永鎮廣西(十四)第1章 督廣西(十三)第5章 忠義無雙(十八)第3章 心如鐵(二十)第6章 傷別離(十九)第2章 定埃及(十五)第39章 尺土是漢天(六)第24章 視死忽如歸(二)第15章 洗劍血成川(四)第5章 忠義無雙(十)第5章 租界(七)第5章 租界(六)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七)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八)第83章 其血玄黃(一)第65章 工欲善其事(十五)第96章 萬事皆備(十五)第84章 虎脫押(二)第6章 傷別離(十五)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八)第101章 天子賜顏色(十三)第5章 君臨(九)第7章 猙獰(十六)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五)第5章 忠義無雙(十八)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九)第5章 忠義無雙(十七)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一)第69章 麻煩(六)第8章 決鬥(十七)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五)第83章 贏取自由身(八)第2章 絕戶計(四)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四)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二)第8章 轉進(十三)第129章 待從頭(十二)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三)第6章 傷別離(四)第6章 傷別離(十六)第3章 心如鐵(五)第80章 閒遊獨木橋(二十)第93章 天子賜顏色(五)丁一的奮鬥二十三第6章 歐洲(三)第7章 風蕭蕭(九)第3章 心如鐵(九)第69章 麻煩(七)第80章 閒遊獨木橋(二十)第5章 君臨(十二)第2章 篳路藍縷(三)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二)第82章 雄雞一唱(二)第75章 閒遊獨木橋(五)第107章 天子賜顏色(十九)第73章 翻雲覆雨(四)第6章 傷別離(十六)第118章 待從頭(一)第8章 轉進(二十)第4章 出印度洋(一)第3章 心如鐵(十五)第3章 飛地(十)第6章 歐洲(五)第3章 立儲(十三)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三)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九)第74章 閒遊獨木橋(四)第13章 進京(一)第8章 考較(二)第2章 篳路藍縷(十)第27章 謀逆(三)第1章 伴君如虎(六)第3章 爪哇(六)第8章 決鬥(四)第66章 更有強中手(十一)第4章 萬山在握(十九)第3章 飛地(十八)第9章 風*流*眼(十)第100章 天子賜顏色(十二)第66章 麻煩(三)第32章 舌戰(二)第2章 絕戶計(二)第55章 受辱(一)第74章 翻雲覆雨(五)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第5章 忠義無雙(十六)丁一的奮鬥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