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槍在肩(四)

明年會是一個好年景,這句話不是看着瑞雪說的。而是在於信使剛剛帶來的杜子騰的工作彙報,而做出的結論。這批信使出發的時間,丁一派去廣西的信使還沒有到達,估計那批信使到達之後,廣西再通過海路運輸,運上來教導隊新訓教官或是武器,大約就得年後了。

不過杜子騰在工作彙報提到的事情,已讓這些都不重要了,因爲:廣西全境土改工作已經完成;五十戶以上的鄉村,已建立村委會與民兵隊;預計明年秋收之後,廣西糧食可以實現自給;已組建二十個常備民兵團,如有需要,在二旬的調整期之後,可以轉爲補充團。

所謂常備民兵團,就是每月至少保持九天以上訓練量的民兵團,如果按照這個年代的軍隊來說,三天一操,實以稱之爲精銳了。只是這個時代的大明,除了廣西和安西都督府,壓根就沒有不喝兵血的部隊,更別提什麼三天一操。

其實丁一最爲看重的是第一條,看上去最爲無關緊要的一條,土改。

這就說明了廣西境內的地主豪紳,要不就是被“侯大苟”殺害了,要不就是被民衆“自發”鎮壓,或是聰明的,自己把家產轉向工坊,土地被分配給自耕農民,而不是被掛在有功名可以不用交稅的士林名下,把原該收歸國庫的稅收,肥了士林階層。

有了這個基礎,纔有村委會和民兵隊的成立。人家要地都沒有,自己都快餓死了,誰管什麼村委會和民兵隊?就算參加的。也不過爲了混口飽飯,哪來什麼覺悟?這絕對不是輕易的事,要不然先前丁一隻立足在梧州府和平樂府,就是這個道理,沒法治理好,還不如別去接手。有了土改,廣大的民衆。纔會發自於內地支持丁某人,纔會有羣衆基礎,纔會有二十個常備的民兵團的出現。

“先生。宮裡來人了,在城頭上,教您去接旨。”李雲聰陰沉着臉過來向丁一稟報。

丁一微微地笑了笑,對李雲聰說道:“不必理他。你去與他說。我病了,病到接不了旨。草原有種藥,喚做雪蓮花,要是這兩日還不見好,怕是要去草原上尋這雪蓮花,再用蒼狼的心,一起切片,熱油爆些蔥蒜。入鍋炒了,佐以白米飯三碗。方纔治得了這病。”

李雲聰應了,便出了帳篷,跑去宣府城下,高聲將丁一的話,吼給那宣旨的太監聽了。

丁一併不打算進京過年,過年對他來說沒有那麼重要,而在李雲聰回來以後,丁一就對他說:“下令全軍,整裝,準備出發。”李雲聰雖然覺得有些詭異,但他並沒有問出哪怕一個問題,而是馬上執行了丁一的命令。

當二千兵馬押着七十多名草原上的頭人,在宣府城外列隊之際,那宣旨太監還沒有走下城牆,李雲聰在丁一的示意之下,縱馬奔到城下,向着城牆上的守軍高吼道:“先生有命,開城門!”

原本李雲聰以爲,要在宣府城下,喝令天地會和忠義社的成員集合點名,然後守軍之中的天地會、忠義社的衝鋒隊,站出來集合,接着控制城門,再開門來迎接丁一入城。但連李雲聰也沒有想到的是,他這麼一嗓子吼過去,過不了多久,大約就是一炷香功夫,城門便緩緩地打開了,丁一衝着張懋示意,後者便賣弄騎術,往馬鞍上一站:“全有了!聽口令,火銃兵,前進!”

軍鼓敲擊,在鼓點聲音之中,火銃兵排着整齊的隊列,進入了宣府的城門;然後是李雲聰領着一千騎兵,一人三馬押送着那些草原頭人開始入城,最後纔是利刃大隊的指揮排護衛着丁一,騎在那匹絕對有着阿拉伯汗血馬血統的白馬上的丁一,從容入城。

這匹數年來一直寄養在都音部落裡的馬,現時愈發地神駿了,看在城頭那太監的眼裡,簡直就是天馬一般,更是襯映得一身儒衫的丁一,豐朗神俊至極,只是身上那不經意流露出來,百戰沙場的殺氣,使得那太監雙腿戰戰,終於當丁一接近城門的時候,禁不住在城牆上跪了下去。人是有從衆效應的,他這一跪,身邊陪同着的守將不知道怎麼回事,剛纔李雲聰喊門,是他差人去報給孫鏜,而孫鏜的親兵來命他開門,此時已見身邊太監跪下,想想丁總憲名滿天下,又是位極人臣,一下子也就跟着跪下了,城牆上守軍見得太監跪了,自家將領也跪了,無不紛紛也跟着拜倒。

一時之間,竟是丁一行近,城頭跪倒一片!

丁一入宣府,哪裡用得着天地會、忠義社集合點名,再以衝鋒隊控制城門?進與不進,是在於丁一想不想進的問題!這時節宣府的總兵官就是孫鏜,孫鏜、石亨這一系,都是當初參與立憲秘約的人物,這抄家殺頭的勾當都合着夥,相比之下,開個城門,又有什麼打緊?

叫他們不開城門的中旨,也是沒有經過內閣、六部的敕諭,不過是說,爲防韃靼偷關,如今韃子皇帝、太師、知樞密院,都被丁一押在其中了,還偷什麼關?可以說不開城門,是給皇帝的人情,開城門卻是本份!

這也就是丁一爲什麼不從鐵門關進,而從宣府進的原因,一個是鐵門關太小,他這二千人不知道要多少時間才進完;一個是鐵門關的施劍卿,那個憨厚人哪裡敢跟孫鏜這種軍中大帥一樣跟皇帝扛?再說施劍卿又不夠資格參加那立憲密約,讓人家開門,也有點說不過去。

那太監在城頭上,扶着城牆起了身,看着滿城跪倒的將士,不禁跺腳衝身邊的守將罵道:“你們他孃的幹什麼?爲何開門放丁容城進來?還衝他跪拜!”

誰知那守將起身回了他一句:“沒有接到不能放大獲全勝的丁總憲入城的旨意公文啊!至於拜倒,不是公公您帶的頭麼?小的看您拜了下去,想想丁總憲竟然全此大功,確也值得一拜,就跟着您……”

那太監氣得一拂袖子,也懶得再跟這守將多說一句話了,急急就往城下奔去。

“總憲、總憲!”那太監提着袍裾飛奔着往丁一那邊趕了過去,但隨行的兵馬,火銃兵是當年丁一派了王越,去脫脫不花那裡討回來的明軍戰俘,大明把他們留在草原爲俘虜,然後就不管了;騎兵是都音部落的這幾年廝殺出來的百戰餘生的戰士。他們認的是丁一,別說太監,就是皇帝,在他們心裡,那也是不當一回事的。

所以那太監和他的從人一靠近,戰馬嘶鳴,騎士揚刀,如不是丁一喊了一聲:“慢!”只怕一刀下去,當場就屍首兩斷了。好不容易擠到丁一跟前,這太監是知輕重的,可不敢還跟在城牆上一樣那作派,大喊什麼聖旨到之類的屁話,也全然不顧自己天使的身份,連忙跪了下去,反正在城牆上也跪過一回:“如晉少爺啊!您要接旨啊!這、這有旨意啊!”

“學生病重,實在接不了旨。”丁一在神駿白馬上,一副睜着眼睛說瞎話的模樣,“這樣,剛好你在這裡,這樣,這些印信勞煩公公帶回去吧……”說着示意張懋,後者知情識趣就把筆紙遞了上來,倒了水調好墨汁。

丁某人接了筆,一揮而就,也就是一句話:聖上明鑑,臣丁一病重年邁,實不能視事,乞還骸骨,已將印信交付送信人等。然後就是簽押和日期。

寫罷連吹乾都沒有,直接就遞給那還跪在地上的太監,一夾白馬走過時還捎帶了一句:“趕緊起來吧,這麼冷的天,也不知道愛惜自己身體,等你和學生一般年紀的時候,這身子骨就知道分曉了……”

那太監跪在地上,聽着好半天沒明白,等二千來軍馬過盡了,他那些從人過來把他攙了起來,他才哭笑不得地說道:“丁總憲,咱家、咱家能活到您那歲數麼?算了!”他四五十歲的人,丁一老氣橫秋地跟他說,等他到自己那年紀,他怎麼可能活回二十多歲?

但任着從人給自己揉着腿,這太監總覺有哪不對?想來想去摸不着頭腦,直到從人問起,手上這份是什麼?那太監說了一聲:“丁總憲又要乞骸骨了!”又,二十多歲的丁一,這可是第二回申請退休了。

話一出口,這宣旨太監才發覺不對是在哪裡。

這黑字白紙可是寫着:已將印信交付送信人等。

可丁一老老實實,是真沒有交過這東西給他啊!

於是他也顧不得太多了,招呼從人把馬牽過來,連忙上了馬,揮舞馬鞭衝着丁一的隊伍趕了過去,這回他是學精了,不敢靠着太近,離着有五十米就喊道:“咱家要見如晉少爺!小人要見如晉少爺!”

丁一倒沒有爲難他,聽着稟報就教他帶了上前來,問他有什麼事?

“如晉少爺,您這印信可沒交給小的啊!”

“噢,倒是我忘記了。”丁一微笑着點頭,便要去腰間解下印綬。

那宣旨太監也算是福至心靈,連忙從馬滾鞍下來,跪在地上,連連磕頭:“如晉少爺,您慈悲啊!您當奴婢是個屁,放了吧!”(……

第2章 篳路藍縷(十九)第3章 爪哇(七)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四)第40章 教看風雲手(一)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一)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丁一的奮鬥二十二第6章 會師(三)第3章 永鎮廣西(六)第103章 天子賜顏色(十五)第4章 出印度洋(九)第1章 溫柔鄉(四)第2章 絕戶計(三)第6章 傷別離(十六)第7章 猙獰(六)第15章 辦事(一)第17章 洗劍血成川(六)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一)第3章 立儲(十三)第5章 忠義無雙(十六)第7章 辭京(五)第35章 幽懷恨無句(五)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五)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三)第8章 決鬥(二十四)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一)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一)第5章 奪門(十八)第19章 大禍(三)第69章 工欲善其事(十九)第4章 萬山在握(六)第1章 入埃及(四)第39章 熟人(一)第3章 爪哇(八)第100章 天子賜顏色(十二)第2章 定埃及(一)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八)第6章 歐洲(五)第32章 舌戰(二)第33章 或言堯幽囚(六)第35章 刺殺(一)第8章 決鬥(二十四)前情回顧已閱第一卷的讀者請略過第10章 快意(二)第2章 絕戶計(十七)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九)第1章 伴君如虎(五)第1章 伴君如虎(二)第2章 遠航(二)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五)第3章 爪哇(五)第8章 獵火照狼山(三)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一)第7章 猙獰(十六)丁一的奮鬥二十三第91章 萬事皆備(十)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一)第6章 歐洲(十五)丁一的奮鬥十六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九)第5章 奪門(六)第94章 天子賜顏色(六)第9章 風*流*眼(十)第3章 立儲(十三)第2章 定埃及(十二)第1章 入埃及(二)第4章 萬山在握(十八)第12章 洗劍血成川(一)第1章 入埃及(十五)第72章 把吳鉤看了(五)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五)第60章 交易(四)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一)第65章 工欲善其事(十五)第4章 槍在肩(四)第8章 決鬥(二)第9章 快意(一)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七)第2章 絕戶計(九)第3章 飛地(十五)第3章 永鎮廣西(三)第9章 風*流*眼(十一)第7章 猙獰(十五)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七)第4章 萬山在握(二)第6章 歐洲(十四)第1章 舊部(一)第1章 督廣西(二十五)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七)第1章 入埃及(十一)第8章 考較(二)第108章 血腥序幕(五)第7章 猙獰(三)第4章 新君(十七)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二)第79章 贏取自由身(四)第106章 天子賜顏色(十八)第1章 入埃及(八)第104章 天子賜顏色(十六)第29章 江山萬里煙(十九)
第2章 篳路藍縷(十九)第3章 爪哇(七)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四)第40章 教看風雲手(一)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一)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丁一的奮鬥二十二第6章 會師(三)第3章 永鎮廣西(六)第103章 天子賜顏色(十五)第4章 出印度洋(九)第1章 溫柔鄉(四)第2章 絕戶計(三)第6章 傷別離(十六)第7章 猙獰(六)第15章 辦事(一)第17章 洗劍血成川(六)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一)第3章 立儲(十三)第5章 忠義無雙(十六)第7章 辭京(五)第35章 幽懷恨無句(五)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五)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三)第8章 決鬥(二十四)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一)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一)第5章 奪門(十八)第19章 大禍(三)第69章 工欲善其事(十九)第4章 萬山在握(六)第1章 入埃及(四)第39章 熟人(一)第3章 爪哇(八)第100章 天子賜顏色(十二)第2章 定埃及(一)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八)第6章 歐洲(五)第32章 舌戰(二)第33章 或言堯幽囚(六)第35章 刺殺(一)第8章 決鬥(二十四)前情回顧已閱第一卷的讀者請略過第10章 快意(二)第2章 絕戶計(十七)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九)第1章 伴君如虎(五)第1章 伴君如虎(二)第2章 遠航(二)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五)第3章 爪哇(五)第8章 獵火照狼山(三)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一)第7章 猙獰(十六)丁一的奮鬥二十三第91章 萬事皆備(十)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一)第6章 歐洲(十五)丁一的奮鬥十六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九)第5章 奪門(六)第94章 天子賜顏色(六)第9章 風*流*眼(十)第3章 立儲(十三)第2章 定埃及(十二)第1章 入埃及(二)第4章 萬山在握(十八)第12章 洗劍血成川(一)第1章 入埃及(十五)第72章 把吳鉤看了(五)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五)第60章 交易(四)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一)第65章 工欲善其事(十五)第4章 槍在肩(四)第8章 決鬥(二)第9章 快意(一)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七)第2章 絕戶計(九)第3章 飛地(十五)第3章 永鎮廣西(三)第9章 風*流*眼(十一)第7章 猙獰(十五)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七)第4章 萬山在握(二)第6章 歐洲(十四)第1章 舊部(一)第1章 督廣西(二十五)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七)第1章 入埃及(十一)第8章 考較(二)第108章 血腥序幕(五)第7章 猙獰(三)第4章 新君(十七)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二)第79章 贏取自由身(四)第106章 天子賜顏色(十八)第1章 入埃及(八)第104章 天子賜顏色(十六)第29章 江山萬里煙(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