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爪哇(十七)

廣東、廣西號驅逐艦去到阿拉幹王國的時節,是到了十二月了,雲遠這邊的冬天,只有在北方的高山有下雪,阿拉幹靠海這面,是不見雪的,就是有些陰寒的味道。不過阿拉幹王國此時的氛圍,卻是能讓這種氛圍消散於無形。

便如曹吉祥所說的一般:“少爺,老奴到這地,才知什麼叫熱火朝天啊!”就是這個詞,沒有一點的誇張,無論是礦場也好,市集也好,工場也好,個個都來去匆匆,全沒有一個半個倚牆抱臂的懶漢,也沒有什麼遊手好閒的混混。

因爲忙,整個阿拉幹王國的人都很忙,其實應該說,整個雲遠地區的百姓都沒得空閒,除了丁一自己攏下的礦場之外,還有一批礦山被他列明圖冊,拿到大明去交給朝廷拍賣。華夏百姓吃苦耐苦這句話,真不是套話,仔細去看世界文明發展史,就會認同華夏百姓真是特別的勤快的。

而買下礦山開採權的士紳,派的管事來了雲遠,自然就把對工人、下人的要求,提高到跟在華夏本土一樣了,不是說這些管事監工特別的壞,而是主家派他們出來,年底了也要算績效啊,儘管這年代還沒這個詞,但事是一樣的事。

開始雲遠也好,阿拉幹也好,土著是有鬧過的,不過王越、劉吉、萬安等人在這裡,倒真是把丁一的構思盡着最大可能的實施下去了,這三位都是原本歷史上能留下聲名的人物。當真用心做起事,執行力是沒得說。

工會這個機構,從一開始就被建立起。並且被掌握在王越的手裡。

當土著開始鬧,各個礦場的管事監工,去找雲遠的總兵官方瑛要來鎮壓時,王越就讓工會出面來跟這些管事監工談判。這些監工管事可以不理會土著,但他們沒法不理會中了進士的王越,而且是丁一弟子的王越啊!

王越也不是王振那種亂搞的軍事負分,他知道進退的。也沒有逼迫得太過,於是雙方就互相退讓、妥協,達成了一個彼此都可以接受的約定。而工會組織也在土著裡樹立起威望來。藉着工會的喉舌,王越就開始洗腦了,讓這些土著感覺到,大明其他州府的百姓。要比他們活得好;而只要他們努力工作。就會趕上其他州府的百姓那幸福的生活。

誰不想要幸福?便是有不想的,工會那邊又散佈着一種論調,說是丁一就是爲了讓大家過上好日子,纔將雲遠納入大明版圖的,若是大家沒想過好日子,那丁一可能乾脆就不管了,人家也當到國公了,不管直接回大明。這邊還是由原來的頭人來管理大夥……

這就算那些覺得“自己日子自己過,老子偏就不要幸福怎麼着?”的傢伙。也不得不害怕。無他,因爲公審大會上,他們都親手參與了,幹掉原來頭人的活動啊。這要原來的頭人的後代親戚回來,還能讓他們好過?

而廣西那邊的低價棉布、瓷器,一批批地販過來,各種新奇的玩意,也讓整個雲遠地區的經濟得到拉動,日子真的也漸漸有了起色。眼看着,勤快點真能幸福,而又有工會在後面煽動着,真的幹勁也就起來。

沒有頭人欺壓,又有譚風在這邊,官府也好,軍兵也好,一般都不敢太過,有事了總也有個地方說理,可以說,整個雲遠地區,都處於一種亢奮的狀態。

丁一方自下船,許彬就迎上,把着丁一的雙臂長嘆道:“今日方知如晉之能哉!幸好老夫當時拖延着沒來雲遠赴任,不然的話,倒是累了這一處的百姓蒼生啊!如晉,你不當離京師,你若在中樞,是蒼生之福!”

他這是發自內心的,官也當到部院的首領官了,相權是不用想的,于謙一日在,誰也別想動,再說就算于謙肯放手,陳循這首輔還排他前面呢,他不用討好丁一;何況丁一還把他和楊善,弄得離鄉背井,去國萬里。

這是離開了故土之後,在雲遠這邊,親眼看着,這個地方的發展,以他幾十年的宦海經歷,發自於內心的感嘆。

丁一倒也是看得出來,這老先生不是王直那種捧殺式的吹噓,是真有所感,卻就搖了搖頭:“養浩先生,若學生居於中樞,必一事無成。此地雖於學生來說,規劃之處略有苦勞,但重要的,還是把這章程置於實處的人啊!學生在爪哇那邊,深有感受的!”

無人可用,就是丁一最爲發愁的問題了。

這雲遠,基本所有的頭人都被百姓殺光了,土改也推行了下去,已讓百姓有了歸屬感。

文武全才又親自得到丁一耳提面命的王越,就不必提了;還有類似於檢察機構職能的譚風;更有原本糊弄整個大明朝也糊弄了十幾年的劉吉,能送偉哥送到當上十年首輔的萬安;還有方瑛領着精兵銳將坐鎮於此,阿拉幹也有着宮聚領兵坐鎮,肥球在負責着人武工作;各府還有書院在教化小孩……

丁某人的構想,自然就得以一一實施,就算出了差錯,這些都絕對是翹楚的執行者,也有能力把矛盾緩和,或者實在不行,也能糊弄過去,教整體的計劃能很好地推進。

在爪哇,他根本就無人可使,說將起來,唯一可以獨當一面的,就是景帝。

沒錯,就是戰地醫院方面,景帝可以讓丁一放心,能擔當起來。

其他人不論是朱動也好,李雲聰也好,他們或能充當一個不錯的部隊指揮官,但要擔負起一個方面的工作,真的是能力不足。所以丁一纔會在爪哇坐鎮了這近乎一年,讓一切都基本上了軌道之後,才交給朱動去操持。

“去梧州書院調一批學生來,主要是對政務方面,有天賦的學生,不拘年紀大小,不拘人數。”這就是丁一到達阿拉幹之後,下達的第一條命令了,而緊接着,他和許彬行了禮,就衝着王越說道,“不錯,爲師在爪哇屢次想調你過去,終於強行忍住,看來是對的……”但丁一當即下令,王越、萬安、劉吉,從即日把手上負責的事務交接出去,包括負責人武工作的肥球也不例外,按丁一的說法,“啓航之前,若有什麼差錯,這期間還可以加以指點,若到啓航之時再行交接,出了什麼差錯,真的就無法可想。”

而先前從北方徵募來的那萬多士兵,倒是由着宮聚領着陸戰第一旅操練了半年之後,編了四十個營,除了固定十個營駐在阿拉幹,其他三十個營頭輪流分派到雲遠總兵官方瑛手下,類似於實習一樣,擔負各地的治安執勤、剿匪之類的工作,方瑛對於這些不用他支付餉糧的兵,自然歡迎至極,這幾個月裡,這些新兵倒也是成長起來。

“先生,梧州那邊,十一月下旬已將一萬把景泰三年式步槍,五十萬發子彈送抵,只要先生下令,便可將所有新兵全部換裝。”王越在邊上是這麼低聲向丁一稟報的,“還有六千把景泰一年改型,弟子以爲實在太過落後,不如將其調撥到民兵……”

丁一搖了搖頭否決了他的說法:“選訓練成績,包括去方總鎮那邊充任實務時,行軍拉練最好的、執勤最優秀的六個營,授予景泰三年式步槍;其他營頭,全部授予景泰一年改型,多出來的步槍,交接給宮老都督,作爲陸戰第一旅的軍備儲存。”

“是,弟子謬誤,多蒙先生正我。”王越立正答道。

丁一望着他,突然笑了起來,往他胸口擂了一拳:“不要學這些東西,你我師徒,還沒到功成名就,玩這些東西的時節。”儘管景泰一年改型,就是那種槍栓跟個彈殼一樣的槍,相對來說那的確是落後,但王越不可能看不出來,遠征的艦隊,每把槍五十發的備藥量是嚴重不足的,只不過是留下一點明顯的錯處,以便丁一來糾正,顯得這先生比弟子高明罷了。

“是,先生!”王越激動地一併腳後跟,立正給丁一行了舉手禮,問了丁一暫無他事,便馬上利落地轉身跑步下去處理調回各個營頭,交接手頭工作的事務了。

“要去找那白薯和橡膠了麼?”楊善撫着鬍鬚,走上前來不急不緩地問道,沒等丁一回答,卻是笑道,“不覺又是一年,你若這般拖下去,怕是老哥哥得終老在雲遠啊!”

“先去非洲,得在埃及建立一個據點,直接登陸巴格達那邊,風險太大了。”丁一邊在警衛的擁簇之下,和楊善邊走邊說着,不時衝着向他行禮的士兵舉手還禮。

等到碼頭一衆人等都盡散去,景帝纔在興安和王振的陪伴下,從舷橋上下了船。

“王爺,好自爲之。”王振陰森森地對景帝這麼警告着。

景帝笑了起來,鄭重地從懷裡摸出一張紙,那紙因他經常取出觀看而都起了毛邊,他展開那紙對王振說道:“你真的不必擔心,我有我的國,特別來到這裡,我愈更深信,他定能做到……”紙上的筆劃,是他在爪哇丁一的書房裡,描下那接近現代加拿大地圖的輪廓。

第15章 辦事(一)第47章 教看風雲手(八)第2章 定埃及(十四)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二)第8章 決鬥(十)第54章 工欲善其事(四)丁一的奮鬥十一第5章 奪門(七)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八)第6章 傷別離(二十二)第4章 新君(十九)第71章 閒遊獨木橋(一)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二)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四)第8章 轉進(一)第14章 江山萬里煙(四)第7章 辭京(九)第84章 虎脫柙(十一)第4章 出印度洋(十)第7章 風蕭蕭(十五)第3章 立儲(一)第6章 會師(五)丁一的奮鬥二十四第115章 血腥序幕(十二)第4章 萬山在握(十三)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八)第5章 君臨(十七)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二十)第2章 定埃及(五)第6章 傷別離(五)第3章 永鎮廣西(九)第8章 考較(二)第1章 督廣西(十)第3章 心如鐵(一)丁一的奮鬥三十六第1章 督廣西(十七)第5章 君臨(十一)第44章 暗涌(二)第41章 殺熟(一)第8章 轉進(八)第13章 洗劍血成川(二)第1章 入埃及(十四)第57章 交易(一)第5章 奪門(二)第37章 幽懷恨無句(七)第2章 定埃及(十五)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一)第73章 翻雲覆雨(四)第7章 風蕭蕭(十一)第65章 更有強中手(十)第104章 天子賜顏色(十六)丁一的奮鬥l六第5章 奪門(三)第86章 萬事皆備(五)第1章 入埃及(二十)第2章 遠航(六)第29章 江山萬里煙(十九)第3章 永鎮廣西(十)第82章 雄雞一唱(六)第84章 虎脫柙(十九)第1章 督廣西(二十)第84章 虎脫柙(三)第2章 篳路藍縷(九)第3章 心如鐵(三)第41章 殺熟(一)第4章 槍在肩(四)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九)第99章 天子賜顏色(十一)第1章 入埃及(四)第9章 風*流*眼(九)第4章 退婚(二)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五)第4章 出印度洋(十三)第80章 閒遊獨木橋(二十)第7章 風蕭蕭(十九)第84章 虎脫柙(十八)第5章 萬事開頭難(五)第105章 血腥序幕(二)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一)第71章 把吳鉤看了(四)第1章 萬事開頭難(一)第6章 萬事開頭難(六)第2章 遠航(五)第2章 定埃及(七)第5章 租界(十)第4章 出印度洋(十)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二)第51章 淡馬錫(一)第96章 天子賜顏色(八)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一)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三)第2章 萬事開頭難(二)第5章 奪門(十五)第2章 篳路藍縷(八)第84章 贏取自由身(九)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二)第1章 伴君如虎(三)第3章 永鎮廣西(八)第35章 尺土是漢天(二)第82章 雄雞一唱(五)
第15章 辦事(一)第47章 教看風雲手(八)第2章 定埃及(十四)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二)第8章 決鬥(十)第54章 工欲善其事(四)丁一的奮鬥十一第5章 奪門(七)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八)第6章 傷別離(二十二)第4章 新君(十九)第71章 閒遊獨木橋(一)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二)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四)第8章 轉進(一)第14章 江山萬里煙(四)第7章 辭京(九)第84章 虎脫柙(十一)第4章 出印度洋(十)第7章 風蕭蕭(十五)第3章 立儲(一)第6章 會師(五)丁一的奮鬥二十四第115章 血腥序幕(十二)第4章 萬山在握(十三)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八)第5章 君臨(十七)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二十)第2章 定埃及(五)第6章 傷別離(五)第3章 永鎮廣西(九)第8章 考較(二)第1章 督廣西(十)第3章 心如鐵(一)丁一的奮鬥三十六第1章 督廣西(十七)第5章 君臨(十一)第44章 暗涌(二)第41章 殺熟(一)第8章 轉進(八)第13章 洗劍血成川(二)第1章 入埃及(十四)第57章 交易(一)第5章 奪門(二)第37章 幽懷恨無句(七)第2章 定埃及(十五)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一)第73章 翻雲覆雨(四)第7章 風蕭蕭(十一)第65章 更有強中手(十)第104章 天子賜顏色(十六)丁一的奮鬥l六第5章 奪門(三)第86章 萬事皆備(五)第1章 入埃及(二十)第2章 遠航(六)第29章 江山萬里煙(十九)第3章 永鎮廣西(十)第82章 雄雞一唱(六)第84章 虎脫柙(十九)第1章 督廣西(二十)第84章 虎脫柙(三)第2章 篳路藍縷(九)第3章 心如鐵(三)第41章 殺熟(一)第4章 槍在肩(四)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九)第99章 天子賜顏色(十一)第1章 入埃及(四)第9章 風*流*眼(九)第4章 退婚(二)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五)第4章 出印度洋(十三)第80章 閒遊獨木橋(二十)第7章 風蕭蕭(十九)第84章 虎脫柙(十八)第5章 萬事開頭難(五)第105章 血腥序幕(二)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一)第71章 把吳鉤看了(四)第1章 萬事開頭難(一)第6章 萬事開頭難(六)第2章 遠航(五)第2章 定埃及(七)第5章 租界(十)第4章 出印度洋(十)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二)第51章 淡馬錫(一)第96章 天子賜顏色(八)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一)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三)第2章 萬事開頭難(二)第5章 奪門(十五)第2章 篳路藍縷(八)第84章 贏取自由身(九)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二)第1章 伴君如虎(三)第3章 永鎮廣西(八)第35章 尺土是漢天(二)第82章 雄雞一唱(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