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

聽了田畹的一番話語之後,王安成並未立刻表態,而是將身子靠在椅背上思襯起來。

看到王安成長時間沉默不語,田畹心中十分的不耐,但他也不好意思出言催促,只得沉下心來思襯着後續的應對之策。

“田千戶,你適才所言的鄒家、貢家皆爲蘇州本地名門望族,某對此兩家也有耳聞,但詳情知之不深。不如這樣吧,某即刻遣人打探一番,之後再做相應決斷!田千戶一行最好撿一處偏僻所在安身,切勿讓他人探得蹤跡,以免事情鬧大!”

半晌之後,王安成神色淡然地開口道。

他已經想明白了這件事的關竅:不管田畹出於何種目的,自己都要幫這個忙,但是不能太過張揚,以至於人盡皆知後對皇上的名聲造成很惡劣的影響。

他並不介意給田畹當槍使。

對於親軍來講,凡是對皇帝、對天家有利之事儘管放手施爲便可,這纔是親軍的本分。

王志安早已認定,多做能讓皇帝高興之事纔是立足之本,親軍本就是皇帝的僕從,事事處處就應當爲主人着想。

相比起歷朝歷代那些後宮妃嬪衆多的帝王來說,今上在這方面太過自律了,堂堂大明皇帝,後宮只有區區數人,這也是在是太過寒酸了。

王安成也明白,皇帝之所以如此自律,與近年來持續不斷的天災人禍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整日憂心國事之下,誰還有閒情吟風賞月、流連花叢?

但正如田畹所說的那樣,現今天下太平,人心已是徹底的安定下來,也該讓皇上享受一下了。

不就是個女子嗎?只要真的是花容月貌般模樣,那就想辦法弄到手就成了。

貢家、鄒家算什麼東西。

進宮服侍我皇,不比給這些豬狗一般的東西當玩物強之萬倍?

所謂的江南士紳在錦衣衛眼中一錢不值,若非顧忌到皇帝的名聲,王安成自會將他們連根拔除。

至於用何種罪名,那個更簡單,所謂的士紳大戶,哪家沒有巧取豪奪、傷天害理的惡行?

到時候找一家苦主,鼓動他告狀就成。

能借着爲民做主的名頭,順勢將之掃除,那也是一件不小的功勞。

現在最緊要的是探明具體情況,之後再定下相應的策略。

“既是王千戶已有定策,那田某便不打擾了,某自會尋找安身之處。只是田某還要提醒王千戶一句,此事最好儘快辦妥,不然中途恐會有其他變數生髮!”

佔地面積即可達十畝的鄒府坐落於蘇州城南城的甜水巷中,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園林式建築,府內建築雕樑畫棟,每一處院落中景色俱是優雅別緻、不盡相同。

就在田畹打算找錦衣衛幫忙的時候,模樣悽慘的鄒樞也回到了家中,被他用八百兩銀子贖買來的陳圓圓也一同跟隨而來,進府之後被一頂軟轎擡進了內宅的一處小院中安置了下來。

“父親大人,此次孩兒遭此無妄之災,傳揚出去實是讓我鄒家丟盡顏面,此恥不雪,我鄒家何以於吳江立足?其不讓那貢家背後嗤笑不已?還望父親與孩兒做主,儘速遣人找到田姓賊子後將其嚴懲之!”

等到請來的郎中上完藥膏走了之後,換了一身衣衫的鄒樞躺在錦榻上,忍着臉上傳來的一陣陣劇痛,將今日之事簡單敘述一遍之後,咬牙切齒地對聞訊而來的父親鄒仁忠請求道。

“我兒切勿心焦,且好生將養着,爲父自會想法處置此事。我鄒家世居江南,亦算本地排的上名號之大族,絕不容他人輕易冒犯!管家,你速速着人前去查訪此事,務必尋着田姓賊人蹤跡後將其拿下!此間花費不必計較!”

一身青色道袍的鄒仁忠陰沉着臉吩咐了下去,跟在他身旁的管家鄒春應聲施禮後匆匆出門而去。

年過五旬的鄒仁忠妻妾數人,但所育皆爲女兒,直到三十多歲時納了一名妾室後方才生下來鄒樞這個唯一的兒子,此後他的妻妾們便再沒生出男嬰。

巧合的是,屢試不中的鄒仁忠在鄒樞出生後這一年的秋闈中榜,這一年對鄒家來講可謂是雙喜臨門。

從此之後,本來就對這個老生兒子視若珍寶的鄒仁忠對鄒樞是更加的疼愛和喜歡,只要是鄒樞喜歡的東西他都要想盡辦法弄來,以滿足兒子的種種慾望。

雖說中舉之後未曾再次中試,但鄒仁忠已是相當滿足,他自知無有中試的天資,索性把精力用在了經商賺錢上面,經過十餘年的努力,依靠着鄒家親族的人脈,讓自家的財力變得更加雄厚起來。

儘管對這個從小便聰明伶俐的兒子十分的縱容,但鄒家畢竟是世家大族,在家教上還是相當嚴格的。

鄒仁忠對於鄒樞的管教還算是勉強合格,對其長大成人後交往的朋友也是經過限制和挑選,所以鄒樞並沒有沾上那些吃喝嫖賭的毛病,各方面雖說並不出衆,但家業看樣子還能守得住,不至於在鄒仁忠百年之後讓鄒家衰敗下去。

“我兒爲何要與貢家之子爭搶那名梨園女子?貢家於吳江亦屬大家,其人脈之寬廣並不弱於吾家,我鄒家與其雖有生意上之爭鬥,但兩家於大事之上卻是共同進退,若是因一名女子而撕破面皮,實是不智之舉!我兒並非不明事理之人,此番行舉怎地如此任性乖張?天下絕色盡聚於我江南之地,依我鄒家之勢,何等姿色不能尋來?我兒往後於此等事上還是要多多思慮纔好!”

在管家領命而去之後,坐在椅子上的鄒仁忠揮退了屋內的幾名婢女後,鄒着眉頭開口道。

他早就聽聞自家寶貝兒子與貢家少主爭搶女人之事,還知道現在只是雙方都礙於身份所限,目前尚處於鬥氣的階段,還沒有太過分的舉動。

沒想到今日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使得正準備暗中派人讓那個戲班徹底消失、以免因爲此事與貢家交惡的鄒仁忠有了措手不及感覺。

這個兒子簡直是色迷心竅,藉着今日的變故,竟然將人直接贖買回了府中。

貢家知道此事之後定會覺得顏面有失,以後肯定是會用其他手段暗中報復回來,依着貢家的勢力,定會讓本來就不如貢家的鄒家吃個大虧。

鄒仁忠心中已經打定了主意,這次不管兒子怎樣,待尋到那名田姓之人並將其主僕沉與江底後,定要尋個時機將這名梨園女子暗中送到貢府,以此來向貢家低頭。

從兒子沾上之後就破財招災的跡象看,這就是個紅顏禍水,如果進了內宅,還指不定招來多大的禍事呢,與其如此,那還不如去禍害貢家。

他相信這樣做的話貢家也說不出別的來。

對於世家豪門來說,只要有禍及家族整體利益的事物,怎樣在轉圜後將大事化小,這纔是最明智的選擇。

鄒樞並不知道自己父親的打算,在聽到鄒仁忠的一番說教之後,他也只是語帶敷衍的表示以後再不會如此荒唐,但心裡想的卻是,等過幾日疼痛稍輕之後便和美人圓房,在成其好事的同時,也讓貢若甫在衆人面前顏面盡失,自己從此便能成爲吳江士林中的頭號人物了。

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四百三十九章 後路危機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二百七十章 圍城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七百三十九章 戰略意圖、天大的人情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七百六十五章 戰前閒話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五百五十八章 凱旋、郊迎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機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擴大內需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三百九十三章 錦州第五百七十三章 對自己人下手要狠一點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奇瑜的策略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療不能私有化第二十九章 整頓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術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勝第八百三十九章 變通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鋪所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軍的秘密武器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進盛京城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四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二百六十九章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紛爭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後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七章 皇莊3第四百二十章 銀票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一百六十二章 遊擊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輔之子的侯方域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二十九章 整頓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門講究的是與衆不同
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四百三十九章 後路危機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二百七十章 圍城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七百三十九章 戰略意圖、天大的人情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七百六十五章 戰前閒話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五百五十八章 凱旋、郊迎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機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擴大內需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三百九十三章 錦州第五百七十三章 對自己人下手要狠一點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奇瑜的策略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療不能私有化第二十九章 整頓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術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勝第八百三十九章 變通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鋪所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軍的秘密武器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進盛京城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四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二百六十九章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紛爭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後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七章 皇莊3第四百二十章 銀票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一百六十二章 遊擊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輔之子的侯方域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二十九章 整頓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門講究的是與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