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對峙

表演完鐙裡藏身的那名清軍見勢不妙打馬向一側狂奔而去,與此同時他來了個故技重施,整個身子全都縮到馬腹下,試圖藉着戰馬的遮擋逃過一劫。

馬祥麟搭箭後吐氣開聲將長弓拉滿手指一鬆,弓弦嗡嗡的抖動聲中,三棱長箭帶着輕微的嘯聲飛奔而去,眨眼間命中正在奔跑之中的戰馬的馬腹。

點鋼箭尖如快刀切豆腐一樣穿透馬腹,戰馬悲鳴一聲側翻倒地,穿過馬腹的長箭將另一側的那名清軍紮了個透心涼。

十餘息之間,馬祥麟射斃三人一馬,不遠處的數十騎清軍探馬呆愣片刻後,慌忙打馬向後奔逃而去。

看到自家將主如天神下凡一般的神勇之舉,前隊的白桿兵們發出了震天的歡呼聲,看向持弓端坐馬上的馬祥麟的目光也是充滿了敬仰和崇拜。

馬祥麟身邊三名親兵催馬馳出,將兩匹正在主人屍體附近徘徊的戰馬牽了回來,一名親兵則是下馬將三顆首級割下,順便收回了馬祥麟射出的三支長箭。

“夜不收勿要前出哨探!以免爲敵所趁!”

馬祥麟將長弓斜挎與背後,環顧四周沉聲吩咐道。

寧遠城外的地勢平坦無比,在晴朗的天氣下,數裡之外的景象可以盡收眼底,就算敵軍馬隊來襲,白桿兵也足以來得及排好陣型迎敵。

現在坐在馬上已經隱約能看到北門外秦軍的旗幟了,只要再向前行進小半個時辰,川軍便能與秦軍會師與北門之外。

白桿兵之所以沒有和親軍一道從北門出城,是因爲孫傳庭考慮到,一旦清軍看到官軍勢大,就不會冒險發起主動進攻,那樣就無法對清軍造成有效的殺傷。

按照朱由檢的意思,兵部下達的指令便是用蠶食的方法消滅清軍的有生力量,能多殺傷一個就削弱其一份力量,讓清軍在覺着有取勝機會的同時,於不知不覺中損失掉大量人馬。

因爲白桿兵陣型變換極快,負責騷擾攔截白桿兵的兩千清軍騎兵雖然分作四隊,打算輪番進行衝刺襲擾,但往往還沒衝到白桿兵陣前,便看到眼前明晃晃一片槍尖直衝着自己。

在這種防守嚴密的陣型面前,蒙八旗的騎兵是絕對不會正面進行衝擊的,在試探過數次之後,馬力也已消耗的差不多,清軍馬隊也只能停止了對白桿兵的騷擾,在遠處目送着白桿兵與北門外的秦軍合兵一處。

當日下午巳時左右,在看到清軍由進攻轉爲防禦的姿態後,當即下令秦軍移營向前推進。

秦軍的四千名長槍手在右翼合在一起,左翼則交給了白桿兵,然後左右兩翼同時向前移動,以保護中間的銃手和炮營移營。

一直在壕溝內的兩千馬隊被分派到長槍手所在的右翼靠裡的位置,作爲機動兵力隨時四面策應。

左右兩翼的明軍一直推進到距清軍大營三裡之地才停止了前行,隨後在各自上官的號令下,右翼的長槍手面向外側組成了兩個間隔五十步的方陣。

左翼的白桿兵同樣分出四千人,面向外側組成兩個方陣,不同之處在於,長槍方陣由兩千馬隊作爲策應,而白桿兵的方陣中間則是有兩千名弓弩手協防。

阿巴泰早就下令清軍步卒全部退入營寨內防禦,留在外面的清軍馬隊雖有數千,但對於這種步卒大陣他們根本不敢正面去衝。

輕騎兵衝擊防禦森嚴、陣型緊密的步卒大陣就是自尋死路。

在看到白桿兵中間的弓弩手之後,清軍馬隊放棄了上前騷擾的打算。

按照蒙古騎兵傳統的騷擾戰術,他們需要衝到明軍陣前三十步左右的距離內,以騎弓進行射擊,這樣一次次接連不斷地騷擾和殺傷下,步卒方陣基本都會崩潰。

但有弓弩手在的話,這種戰術就毫無用處。

弓和弩的射程遠遠超過騎弓三十步範圍內的殺傷力,你還沒衝到自己弓箭可及的距離內,就會被人家集羣射擊射成篩子。

右翼的明軍馬隊隱於長槍方陣內側,如果清軍上前騷擾射箭,裡面的明軍馬隊會趁着你射箭時降低馬速,然後兜轉馬頭回返時衝出來,一個正面衝擊,你背後朝着衝鋒的馬隊還有活路嗎?

騎兵交鋒最重要的就是速度,失去了速度的騎兵只能被動受死。

在兩翼佈置好陣型之後,一輛輛牛馬車輛運來了無數的圓木,上千名輜重營民壯來至右翼,在往東六十步左右的地方擺放了許多拒馬後開始挖土立柵。

而白桿兵防守的左翼也在同一時間內進行着工事的修建。

這一切就在幾裡外清軍騎兵的注視下完成的,當清軍派遣百餘騎過來探查時,營柵已經立起了不少,正好將兩側清軍馬隊隔離在了外面。

清軍馬隊看到這般情形後也懶得再去理會,大部分騎兵已經開始下馬歇息、喝水進食,同時也給戰馬餵食,以便讓戰馬保持體力。

隨着民壯們完工撤回後營,二十門裝載車子上的佛郎機炮從後面推了上來。

與前次不同的是,明軍這次沒有修築炮臺,而是隻將炮陣簡單佈置一番,二十門大炮一字排開,全部對準了兩百餘步外的清軍營寨。

此時營寨內的清軍早已佈置完畢,營柵後面也是挖土構築了數道間隔數步的矮牆,用來防範明軍大炮帶來的轟擊,清軍兩千弓手分散在這數道矮牆後面,準備對突進營寨內的明軍進行殺傷。

清軍之所以有如此規範的防備明軍火炮的佈置,是經過了已經率部趕來的尚可喜的指點。

尚可喜也是看到守衛糧草輜重營地的秦軍防範炮擊的佈置後學到的,他在率部抵達並獲悉對面明軍大炮同樣犀利後,當即現學現賣,把這個有效防禦炮彈的法子獻了出來。

阿巴泰對於尚可喜的方法非常滿意,不知內情的他也是對尚可喜好一頓誇讚。

在如此牢固的工事下,明人想要突破大營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阿巴泰本以爲明軍兩處合兵後會迅速對自己的大營展開攻擊,以便儘早突破防線前去救援輜重大營,但令他沒想到的是,明軍好像並不着急,而是堂而皇之地在對面搭起帳篷,立起了營盤,完全是一副準備與清軍耗下去的姿態。

阿巴泰和尚可喜商議半天也沒猜到明軍的真實意圖,隨後便只能下令全軍戒備,營柵土牆上的哨兵嚴密監視明軍動向,防止其中有什麼詭計,最主要的是防備明軍的夜襲。

初春的天色黑的很早,大約在申時末左右,黑夜便已降臨。

爲防明軍的偷襲,包衣們在營柵外每隔五十步便點燃一堆篝火,並且每一堆篝火旁都有一兩名經過挑選的包衣負責看守。

這些包衣都是日常對大清忠心無比、並且在包衣中混的不錯的漢人,清軍並不擔心他們會趁夜逃走,因爲他們的妻兒老小都在建州,在這個注重血脈親情的時代,沒有人會爲了自己苟活而放棄血脈相連的家人。

令清軍感到意外的是,對面的明軍陣營一直安靜異常,並沒有大軍調動發出的巨大聲響,也沒有明軍士卒去將營寨外的火堆破壞,看這情形,明軍並沒有夜襲的打算。

夜半子時左右,就在大部分清軍士卒早已入睡,看守火堆的包衣們也感到心安的時候,如雷般的巨響響徹天際,二十門佛郎機的炮口幾乎在同時冒出了橘紅色的火焰,與黑夜融爲一體的彈丸悄無聲息的向清軍營寨內砸了過去。

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學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療不能私有化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七百七十六章 對外援助、強制遷移貧困人口第六十三章 錦衣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鬥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廣的難題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戰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進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鐵炮與大明火銃誰更強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七百零七章 帶着文臣武將去靶場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鋪所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三百七十三章 爭搶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二百二十一章 徵稅第四百章 佈防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財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廣的難題第二十二章 誅殺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財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攔截第一百八十六章 攔截第五百二十九章 紅夷特使聯合到訪大明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還是錦衣衛更內行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三十章 預謀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問題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三百三十三章 賞功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傳播帶來的改變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撫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軍的反應和對策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四百五十一章 從流賊到王師
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學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療不能私有化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七百七十六章 對外援助、強制遷移貧困人口第六十三章 錦衣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鬥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廣的難題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戰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進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鐵炮與大明火銃誰更強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七百零七章 帶着文臣武將去靶場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鋪所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三百七十三章 爭搶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二百二十一章 徵稅第四百章 佈防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財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廣的難題第二十二章 誅殺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財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攔截第一百八十六章 攔截第五百二十九章 紅夷特使聯合到訪大明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還是錦衣衛更內行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三十章 預謀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問題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三百三十三章 賞功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傳播帶來的改變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撫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軍的反應和對策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四百五十一章 從流賊到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