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

“久仰盧學士大名,只惜緣慳一面,今日得見,實屬下官等之幸也!

十年以來,學士以文人之姿,統帥萬馬千軍,披堅執銳、衝鋒陷陣,縱橫於江北之地,滌盪逆天羣醜,使萬千逆賊聞風喪膽,終致其覆滅煙消!

此等出將入相之能,較之盛唐之名臣亦不遑多讓,爲我皇明兩百年來罕有,實乃我輩之楷模也!

學士請受下官等一禮!”

松江府上海縣水運碼頭上,在欽差儀仗鋪開之後,身穿御賜鬥牛服的盧象升踩着木板從船上踏到地面上,松江府知府謝汝運迎上前去拱手施禮講說一番,隨後整理一下儀表,再次鄭重其事地躬身施禮,身後的松江府及上海縣一衆主官也是一起拱手過頭,一揖倒地,以此表達對盧象升的敬仰之意。

盧象升一行是乘坐官船沿京杭大運河南下至杭州,然後再沿長安縣至上海縣的水路抵達松江府的。

“貴府過譽了。盧某所作所爲,不過是盡臣子本分而已。

時值神州板蕩之際,我等既食天家俸祿,就當爲天子效命。就如同現下一般,雖是表面海晏河清,但尚有萬千黎民亟待哺育;而太倉匱乏錢糧,以致每日皆有無數饑民身處困頓之中。

故此,扶危助困便成爲接下來我等臣子之重任。本官望貴府及諸位能與朝廷上下一心,多思多慮、共度時艱,早日使太倉充盈無比,以慰我皇憂民之心!”

面對謝汝運的一番溢美之詞,盧象升根本不爲所動,而是用淡淡地語氣,話有所指的回了過去,這讓松江府衆人心下尷尬不已。

“是是是,學士言之有理,我等即是代天牧民,那就當一切以聖上及萬千生民之福祉爲己任,爲官一地,造福一方,早日使天下再無飢綏凍困之人,如此方不負聖上之託!呵呵!”

謝汝運強笑着打了一通官腔,隨後便邀請盧象升上轎,前往十幾裡之外的松江府城內暫歇,沒想到卻被盧象升以不慣以人爲畜爲由給謝絕了。

緊接着,一名原先盧象升在軍中的親兵、後自願跟隨將主落籍盧府成爲家將的護衛牽過五明驥,盧象升撩起鬥牛服一角塞進玉帶,搬鞍認凳跨上戰馬,通人性的五明驥唏律律昂首嘶鳴一聲,斜視着謝汝運等人,彷彿在催促他們趕緊前面帶路一般。

盧象升不以人爲畜的論調讓松江府諸人更加尷尬。有的人已經在心中暗罵不止:官轎又不是我等興起的,怎麼到你這裡成了以人爲畜?你在戰場上待了十年,跟那些粗莽軍漢學了一身臭毛病,現在都成了閣臣了,居然還以騎馬爲榮,簡直是有辱斯文!

眼見盧象升這般做派,擺明了有不願與松江府諸人親近之意,謝汝運不爽之際,心下也是暗自警覺:這姓盧的此次是來者不善啊,這番拿着雞毛當令箭的舉止,莫非是想在松江府裡鬧出什麼事端不成?

但因爲身份等級相差太多的關係,謝汝運並不敢將心中的怒氣寫在臉上。

他衝着盧象升拱手之後擡步向前,走到自己的官轎前,轎伕一傾轎身,謝汝運彎腰低頭鑽進轎廂,跟來的師爺把轎簾放下後一揮手,引路的知府儀仗在前面開道,八擡大轎晃晃悠悠地開始向着松江城前行,盧象升的欽差儀仗依次跟隨在後。

等到儀仗全部排開前行,盧象升催馬碎步往前,四名家將騎馬分侍左右,其他欽差隨員和當地官員也紛紛乘轎坐車,一行人浩浩蕩蕩地沿着官道向松江府城而去。

約莫在下午未時許,經過一個多時辰的跋涉,一行人在路人滿是好奇的圍觀下抵達松江城。

松江府諸人把盧象升一行送至城內最大的客棧鬆梅居內,謝汝運等人本打算把盧象升安頓好之後便返回府衙,到晚間再安排接風洗塵之事,沒想到卻直接被這位閣臣給留了下來。

“學士遠道而來應是乏累之極,按理說應洗漱歇息一番,學士雖是一心爲公,可也不必急於這一時啊,下官已是安排好給學士接風之宴,待晚間宴飲之後,明日再談可好?”

在接到消息後早早便去迎候的謝汝運心裡頓感不適。

他平日間養尊處優慣了,今天來回趕路加上等待的時間,加起來足有好幾個時辰,現在已經感覺疲累不堪,在聽到盧象升馬上就要談及此次的差遣之後,便用帶着些許不滿的語氣迴應道。

“本官早間與湖廣深山中剿賊之時,連續數日不眠不休之況已是尋常,區區乘船南下,一絲氣力也無耗損,根本無需歇息洗漱。

至於晚間接風宴飲之事還是算了吧。一想到天下尚有無數蒼生急需餬口之食,就算滿桌的山珍海味,本官也是實難下嚥,松江上下一片好意,本官心領了,接下來還是談談本官此次南下之責吧!”

看到盧象升依舊是一副油鹽不進的模樣,謝汝運等人也只得收起心思,忍着強烈的不適感靜聽這位閣臣繼續分說。

“本官奉旨前來,所爲有二事。

其一,上海縣碼頭襲殺官員一案生髮之後,聖上震怒、滿朝皆驚。聖上已將此定爲謀逆之案,並下令務必儘快偵破此案,將行兇者及幕後主使者繩之以法,還罹難者公道!”

盧象升細長的雙眼環視着衆人,目光中透露出來的殺意讓在座諸人不寒而慄,更是令某些人的心臟驟然間大跳起來。

“學士,聖上將此事定爲謀逆是不是有些過了?江南一地承平已有兩百餘載,向來都是一副歌舞昇平之太平景象,從未聽聞有人對朝廷不滿之說,謀逆之心怕是無從談起。

以松江府上下來看,此事純屬偶發,府衙奏報中也大致認定,此事民變之可能較大,若是欽定謀逆,如此罪名下,恐會引發民衆之不滿,最終致使繁華富庶之地無端動盪不安,此恐非社稷之福啊!”

在聽到皇帝將襲殺官員之事定爲謀逆之後,謝汝運心下沒來由地感到恐慌不已,在強按心神之後,他打起精神開口辯解了一番。

謝汝運清楚,只要被定爲謀逆,那就意味着朝廷可以動用一切手段,對所有可疑人員進行抓捕刑訊甄別,錦衣衛松江千戶所現在的理性破案,就會變成毫無節制的瓜蔓株連。依着這些惡魔的手段,松江府將會面臨着血雨腥風,無數人將會被牽連進這場單方面的肅清之中。

“下官贊成府尊之言,謀逆之定性卻是太過誇大了。江南數千萬民衆,秉承江南水鄉溫婉宜人之性情,一向不喜與人爭鬥,更談不上膽敢行此大逆之事。

至於當日襲官,極有可能是少數人出於義憤動手,雙方爭執中失手誤殺,事後遂覺後悔,但卻無可挽回,故而連夜逃亡而去。

學士所言之幕後指使更是無從談起。

學士祖籍出自常州府,當知南人慣以利字爲先,其日常中處事盡皆以利爲準,朝廷修建碼頭一事與他人並無關聯,何來幕後一說?

江南不論一衆士紳還是黎民衆生,歷來都是心向朝廷,每歲向朝廷供奉錢糧何止數百萬。單論賦稅,我松江一府更比陝西一省所納還多。

朝廷應多看各地所獻,而非欲以小錯拿捏地方,如此方爲堂堂之舉!”

第五十章 殘暴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七百一十一章 廢除選秀女制度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三十七章 大戰1第四十章 大戰4第八百一十四章 誘敵出擊、斷其後路第七十章 商路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五百四十八章 開海面臨的阻礙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三百章 證據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第九章 皇莊5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二十三章 陛見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輔之子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蕩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見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三百零一章 誘惑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興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八百八十七章 豐收的喜悅、競價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三百零一章 誘惑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擊1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軍的秘密武器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十五章 譁變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五百四十七章 陳奇瑜的狠招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六十三章 錦衣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四章 洪承疇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八百零八章 衝突與應對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軍、人事任免、漕運改革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
第五十章 殘暴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七百一十一章 廢除選秀女制度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三十七章 大戰1第四十章 大戰4第八百一十四章 誘敵出擊、斷其後路第七十章 商路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五百四十八章 開海面臨的阻礙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三百章 證據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第九章 皇莊5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二十三章 陛見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輔之子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蕩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見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三百零一章 誘惑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興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八百八十七章 豐收的喜悅、競價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三百零一章 誘惑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擊1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軍的秘密武器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十五章 譁變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五百四十七章 陳奇瑜的狠招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六十三章 錦衣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四章 洪承疇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八百零八章 衝突與應對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軍、人事任免、漕運改革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