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與漢人

“馮大!你跟程家二小子去東屋偏廂,扛上兩袋麥子磨成麪粉,趕後晌攙上高粱面蒸成餅子,爺明日要帶着你爹出征去搶明人的好東西,趕着蒸好了餅子,晚上你帶上幾個回家,就說爺賞你爹的!出征得吃飽不是?!”

“知道啦主子!俺這就跟程二過去!”

正在院子一角的馬廄裡給戰馬餵食的馮大高聲迴應道。

堂屋裡喊叫的的是鑲黃旗的旗人包楞則,前幾日他接到主子皇太極下發的徵集令,要求島上年滿十四歲、不超五十歲的旗丁自帶兵刃盔甲糧食物資,務必於四月十日趕到盛京集結,然後動身南下搶掠明人。

包楞則將將四十九歲,正好處在徵召令的範圍之內,已經因戰陣傷殘退下來好幾年的他這次又要重回軍中了。

“老爺,你這腿疾塔基裡統領又不是不知,哪有一瘸一拐上陣拼命的?老爺您咋不跟統領說道說道,說不定這回不用再上戰陣了呢!”

包楞則的妻子一邊給自家丈夫整理着盔甲上的甲片,一邊開口勸道。

“別胡說!誰說瘸了就不能上陣了?爺我不會騎馬衝陣不成?不上陣咋掙得現下這份家業?咱上三旗可沒有怕打戰的孬種!打那些個明人就跟冬日射兔子一樣,爺這回南下,非得給你帶回幾件金飾不行,也叫諾爾布家的好生瞧瞧!你只需在家照看好咱的大孫子就成了!”

坐在炕上的包楞則一邊用棉布擦拭着鋒利的長刀,一邊用滿不在乎的口氣說道。

他是最早跟隨努爾哈赤打天下的那批老人之一,崇禎二年己巳之變入關與明軍交戰時從馬上摔下,傷了一條腿之後就從軍中退了下來,因爲資格較老的緣故,後來被安置到皮島守島。

包楞則有三子一女,老大和老二都在盛京拱衛皇太極的軍隊裡,閨女嫁到了遼陽,小兒子年已十一歲,一直在家啥都沒幹。

大兒媳婦生了接連給他家生了三個孫子,因爲距離盛京太過遙遠,兩家來往不便,大兒子因爲怕雙親年老孤單,去年特意將九歲的二孫子送到了皮島上,這讓包楞則夫妻倆歡喜的不得了。

包楞則名下有馮、程兩戶包衣奴才,田地三十餘畝,家裡有二十餘隻山羊、一頭耕牛、兩匹戰馬、一匹駑馬,還有數百畝的山林,加上原先他參戰時搶掠的積蓄,小日子過得着實的歡實。

許是年紀大了的關係,包楞則原先身上的兇戾之氣慢慢消退了很多,對待兩家包衣倒是並不很苛虐,逢年過節的也能打賞些糧米油鹽之類給他們,這讓兩家的大部分人都是對自家主子感恩戴德。

“老爺,話可不是這般說的。俺可聽諾爾布家的說了,咱們八旗這回在南邊吃了大虧,聽說死傷許多!主子這是急了眼了,這纔到處徵募。爺,這回上了戰陣你可得好生着些,千萬別帶着頭衝陣!咱家這寶貝孫子還等着你安安生生迴轉呢!”

“別聽外邊那些個風言風語,咱八旗可是天下無敵!就算是有折損,那定是太過輕敵所致!行了,我走之後你看好家,少出去跟那些個婆娘說長道短!赫舍裡又帶着堪布去了諾爾布家了?”

赫舍裡就是他的幼子,堪布就是他的孫子。

說完之後,包楞則放下棉布,用滿是老繭的手指颳了刮刀刃,之後滿意的收刀入鞘。

村子西頭一陣陣的狗吠聲隱隱傳來,緊接着聲音突然中斷,好像有人發出驚慌的叫聲,包楞則頓時警覺起來。

他擡腿從炕上下來,穿好靴子後摸起長刀掛在腰間,然後從一面牆上將長弓摘下,將裝滿羽箭的箭壺系在腰上後擡腿向門外走去。

莫不是村子裡進來猛獸不成?

前番有上個山砍柴的包衣叫熊瞎子一巴掌拍爛了半個腦袋,這還沒過頭七呢,難不成這熊瞎子竟敢進村?

除了堂屋的包楞則手握弓箭穿過院子,大步向閉着的院門走去,有清晰的慘叫聲越過院牆傳來,聽聲音就在自家附近,隨即一陣雜亂的腳步聲響了起來。

快到門口的包楞則憑着多年戰陣上練就的直覺判斷出,這回並不是野獸進村,而是有生人闖入島上,並且來者不善!

這是誰有這麼大的膽子?

明人?

不可能!

明人正在鬆錦一帶跟八旗交手,不可能派遣人馬上島。

再說這裡又不是啥子要塞,就是個海島而已,當年明廷也沒派官軍來守,現在更沒必要來奪島。也就當年那個毛文龍扯虎皮做大旗,拉攏一大幫子漢民假稱官軍,四處騷擾破壞,對八旗也沒啥實際的傷害。

朝鮮人?

對!一定是!

定是那些朝鮮侉子聽到風聲,大清和明人交戰吃了虧,這是想趁機佔便宜來了!

想當年自己跟着主子在薩爾滸與明人對戰,朝鮮也派了軍隊來給明人助戰,自己和十幾個披甲人就殺得上千名朝鮮軍卒漫山遍野的逃命!

腳步聲已經臨近自家院門了,包楞則向後疾退,拉開了射箭的距離,隨後張弓搭箭對準了院門。

“咣噹”一聲,院門被人從外面踹開,包楞則一箭射出,砰的一聲悶響,長箭掉落地面。

沒想到先進來的是盾牌手!還是鐵盾!

屋裡的婆娘站在門口驚叫一聲。

“回屋躲着!”

包楞則大聲吼完,將長弓砸向對面,隨後倉啷一聲抽刀在手,擡腿便要疾步向前。

七八步外的那名盾牌手忽然向一側閃開,門口兩隻黑黝黝的銃口對準了衝來的包楞則。

火銃!

紅色衣甲!

是明人!

轟然聲響中,大團的白色硝煙將門口的銃手包裹其中,如此近的距離下,有一枚銃子不知道飛向何處。

但另一枚銃子卻是擊中了包楞則的胸腹,一股鮮血從他的身上飈出,銃子的衝擊力將慘叫的包楞則擊的身子後仰,直挺挺地砸在地面上。。

那名刀盾手一手持盾一手握刀,疾步竄上前來舉刀揮砍,包楞則頭身頓時分作兩處。

那名婆娘眼見自己丈夫瞬間殞命,口中發出乾嚎之聲,從屋裡張牙舞爪的撲了過來,那名刀盾手眉頭輕輕一皺,舉盾跨步向前猛擊,將包楞則的婆娘砸翻在地暈了過去。

正在東廂搬糧食的馮大和程二聽到外面的動靜後衝到門口,看到眼前的一幕後頓時嚇得呆住。

“軍爺別動手!那是我家小子!大郎,二子!趕緊過來!”

帶着明軍來到包楞則家的正是馮安。

儘管包楞則對他家不算太壞,但在馮安的眼中,建奴都該死。

“進屋搜索!”

隨着什長的喝令,兩名銃手退出院子,兩名弓手執弓警戒,盾手和長槍手開始進屋搜尋。

“什長!隊正傳令叫你帶弓手過去!前邊院子有建奴甚是難打!”

不遠處幾聲銃聲傳來,一名傳令兵匆匆跑進院子,向帶隊的什長稟報道。

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輔之子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二章 駱養性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二十七章 初戰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七十二章 京營2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連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輔之子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諳人心的王德化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八百七十七章 與日本的“江戶條約”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戰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賽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蘭人的考量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爭奪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門前的流血事件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四百五十章 多爾袞的果斷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七百六十八章 賞爵、婦幼醫院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五百七十三章 對自己人下手要狠一點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三百二十六章 應對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八百三十九章 變通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三百章 證據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勢後的策略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四百五十九章 誅心之言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戰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九十九章 抵達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議和
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輔之子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二章 駱養性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二十七章 初戰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七十二章 京營2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連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輔之子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諳人心的王德化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八百七十七章 與日本的“江戶條約”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戰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賽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蘭人的考量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爭奪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門前的流血事件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四百五十章 多爾袞的果斷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七百六十八章 賞爵、婦幼醫院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五百七十三章 對自己人下手要狠一點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三百二十六章 應對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八百三十九章 變通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三百章 證據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勢後的策略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四百五十九章 誅心之言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戰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九十九章 抵達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