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

淮安府是南直隸一帶的大府,其面積要比相鄰的徐州和揚州要大出許多。

兩淮都轉運鹽使司在淮安府設有鹽課提舉司衙門,掌管着淮北十餘處鹽場以及淮鹽在淮安府、鳳陽府、河南府、汝寧府、南陽府等地的轉運行銷。提舉司設從五品提舉一人,從六品的同提舉一人,從九品吏目一人。提舉司轄下每處鹽場皆設鹽課大使及副使各一人,皆是不入流的職官。

提舉司衙門裡,現任提舉楊瑞正在與同提舉黃燦閒話。二人都是崇禎四年會試中榜,楊瑞二榜中第,黃燦只落得個榜尾,所以品級比楊瑞低兩級。二人今日閒來無事,正在品評兩淮鹽商誰家最爲奢華之時,吏目陳繼興匆匆走了進來。

施禮過後,陳繼興開口道:“二位大人,自上月起,除淮安府外,鳳陽府等地鹽商持鹽引前來淮北購鹽者急劇減少,本月來購鹽的更是雙手數的過來,現鹽倉內食鹽已經堆積如山,兩個月的鹽課只有萬兩左右。若要如此下去,轉運使大人那裡怕是沒法交代啊!”

楊、黃二人同時一驚,楊瑞坐正身子急道:“鹽戶那邊是何情形?敢不成鹽商都買了私鹽?”

陳繼興拱手道:“下官遣人查問過,各鹽場的鹽戶也是叫苦不迭,並無鹽商前往鹽場購鹽!”

黃燦開口道:“你可知到底是何原因?”,他知道陳繼興爲人仗義豪爽,交遊廣闊,與轄下一衆大鹽商關係匪淺,甚至與一些江湖中人也有勾連。

陳繼興回道:“不瞞大人說,下官倒是略略聽到一絲風聲,說是從山東那邊過來了大批新鹽,以低價向我司下轄鹽商傾銷。但實際到底如何,下官知之不詳。”

楊瑞大怒之下拍案而起:“山東鹽?!山東哪來的鹽?!山東使司這是待要如何?食鹽行銷自有朝廷劃歸之區域,他山東使司有何職權將鹽行銷域外之地?不行!本官這邊前往揚州面見轉運使大人!定要請胡大人上本彈劾山東使司不可!真是卑鄙無恥!”

黃燦疑慮道:“山東使司該不會如此不明事理吧?如此明目張膽違反朝廷禁令之事,轉運使陸大人怕是不會下次無智之令。難道是下面的人與鹽商勾連,揹着上司幹此不法勾當不成?如此大數目的私鹽,是誰給他們的膽子?就不怕被查禁後掉腦袋?”

陳繼興欲言又止,最終還是開口道:“二位大人所言不假,此次大量私鹽進入我地,並非有山東使司之人背後主使。據下官聽聞,此次私鹽發源地乃青州府某地,其所產之鹽細白,比我淮鹽要好上許多。購進之成本雖與淮鹽相當,但其質佔優。且其背後似有極深之背景,衆多鹽商迫於無奈,只得放棄淮鹽轉購山東之鹽!”

“背景?是何背景?”楊瑞於黃燦幾乎同時開口問道。二人對山東哪裡出鹽沒興趣,但對這次私鹽背後的勢力最是關心。

他們在轉運使司多年,知道很多鹽商背後都有官員、藩王、勳貴的影子。自己要是在不知道是誰的情形下,貿然派人查緝了這批私鹽,會給轉運使和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但以前就算是再深的背景,也不敢這樣大張旗鼓的撈過界,頂多就是在朝廷允許行銷的範圍內多搶地盤,佔據較大的州縣而已。

先問清背後之人是誰,然後尋箇中間人遞話過去,讓對方適時收手。要是再不聽,就遣巡檢司前往查緝,等將來打官司時好有的放矢。

官司就是打到御前他們也不會輸,畢竟他們站在朝廷大義的名分上。雖然近幾年兩淮鹽場向朝廷繳納的鹽課越來越少,但仍算是朝廷的一筆不小的收入。山東轉運司其實早已式微,其在朝廷眼中已如雞肋般存在。山東用鹽基本都是靠着兩淮鹽場的過境私鹽,只不過是以山東轉運使司的名義就是了。

不光是山東,隨着長蘆鹽場的敗落,京畿一帶的用鹽絕大部分也是兩淮所出,最後再以長蘆轉運使司的名義行銷罷了。

這次朝廷下文裁撤長蘆轉運使司後,前來兩淮鹽場提貨的鹽商也是陡然減少。不過兩淮鹽運司的人都以爲是前番那邊備貨太多,尚未來得及售完的緣故,也沒太當回事。

這回不光是進貨少的問題了,直接就是完全反轉過來。衰敗多年的山東鹽場,竟忽然向八大鹽運司中首屈一指的兩淮開始低價售鹽,讓人感覺有點匪夷所思。

想到這裡,楊瑞臉色突變,他轉頭看向黃燦,眼神中既有驚訝又有惶恐更有憤怒。

黃燦看到楊瑞的眼神後,開始尚有點莫名其妙,突然腦海中電光一閃,一瞬間讀懂了楊瑞目光中的含義。

北地鹽商購兩淮鹽幾近斷絕!山東鹽低價向南直隸傾銷!

兩者聯繫起來後,結果已是顯而易見——適才陳繼興說的青州某地產出的食鹽,在霸佔了北地市場後,已開始向兩淮發起了進攻!

青州何時開始出鹽的?產鹽量究竟有多少?爲何山東使司一絲消息也未透露出來?朝廷並未行文新建鹽場,那麼青州鹽場是誰開的?

陳繼興尚未想到這一層,看到兩位上官面色不對,以爲他們是懼怕山東私鹽背後的主使者,所以才顯得慌急。

於是他開口寬慰道:“二位大人不必太過在意,山東私鹽過境傾銷,此事朝廷絕不會坐視不理。下官以爲,此事需稟報轉運使大人,請胡大人上奏朝廷後定奪。”

楊瑞不耐煩的道:“你適才說此次過境私鹽背景甚深,到底是何背景?快快將來!”

楊瑞決定立即將此事上報轉運使胡維成。這事斷不能善罷甘休,不管對方背後是誰,都要堅決予以回擊,這種赤裸裸搶錢的行爲已經觸碰了轉運使司以及相關人等的底線。

自弘治年間施行開中法以來,兩淮鹽場迅速崛起,從原先的幾座鹽場擴爲今日的三十餘座,無數的官吏商賈從中獲取了巨大的利益,甚至衆多的鹽丁竈戶也跟着沾了不小的光。

這些利益就來源於官鹽私賣。大明除了北疆以外,內地承平兩百年,人口數量急劇增長。原先的鹽引數額,根本無法給巨大的人口數量提供足夠的食鹽。

有人看出了其中的關竅,在明知鹽引不足以供鹽的情形下,並未向朝廷上奏要求增加鹽引,但大明人吃鹽卻並未收到影響。這樣做的目的很簡單,轉運使司上下與鹽商相互勾連,直接從竈戶手中大量購鹽,然後打着官鹽的旗號行銷大明全境。

百餘年來,淮鹽生髮了無數的官員豪商,轉運使司上至主官下至巡檢司鹽丁個個撈的盆滿鉢滿,兩淮鹽場所在府縣官員也是從中漁利。圍繞着淮鹽已經產生了一個巨大的利益集團,任何人想要觸碰他們的利益,不管你是藩王還是首輔,都會遭到他們的反噬。

現在有人竟然敢強佔市場,那如何能忍?

陳繼興連忙回道:“據下官所知,此次私鹽背後據說是宮裡的貴人!具體是誰下官就不知曉了!”

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七百八十五章 設立新的基層政權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三十二章 匠戶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狀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七百二十五章 閩人藉機復仇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六十章 追擊2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四十章 大戰4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九十五章 城內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二百七十七章 覲見第六百八十二章 醫院開張,御醫坐診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遷,只靠着納糧可不夠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嚴打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八百四十五章 聖源乳業的模式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六十三章 錦衣第四百七十三章 難以應對的陽謀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五百九十三章 選準目標、準備動手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奇瑜的策略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
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七百八十五章 設立新的基層政權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三十二章 匠戶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狀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七百二十五章 閩人藉機復仇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六十章 追擊2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四十章 大戰4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九十五章 城內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二百七十七章 覲見第六百八十二章 醫院開張,御醫坐診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遷,只靠着納糧可不夠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嚴打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八百四十五章 聖源乳業的模式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六十三章 錦衣第四百七十三章 難以應對的陽謀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五百九十三章 選準目標、準備動手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奇瑜的策略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