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 不用三大總督是有理由的

安排完了這些事情,崇禎皇帝便在兩天之後,領着三大營並五千多改邪歸正的流賊軍隊,開拔向東。

這個時候,是崇禎十二年十月初一。

知道大軍要開拔,御駕要回京,南陽府地區的所有百姓,都自發地前來送行。這其中,甚至還有很多是領了大明皇家銀行銀票的那些人。

當崇禎皇帝身穿盔甲,在衆多將領的簇擁下,再次出現在衆人面前時,所有的百姓,都一起跪倒在地,向他們的皇帝,表達他們心中最大的敬意:“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們不會說話,在面對皇帝的時候,更是害怕說話。可是,他們的心中,卻又充滿了無限的感激。

皇帝的那句話,他們在私下口口相傳,至死都不會忘記:當官不爲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皇帝聽聞南陽地龍翻身,渾然不顧自身,冒雨疾馳而至,全淋溼了不說,對於不作爲的南陽巡撫,說撤就撤了。而後更是親自動手救助災民,調集軍隊全力救助。

這種把百姓真正放在心中的皇帝,自古以來,又能有幾個?

堯舜禹湯,有多英明,他們不清楚,如今的皇上,有多賢明,他們卻是切身體會到了。

試想一下,對於這樣一位皇帝,他們又怎麼可能不心存感激,只是因爲不會說話,最終就只能喊出了“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這幾個字。

在他們的心中,是真心希望這樣的好皇帝,能有萬萬歲好活!

崇禎皇帝看着眼前的一切,看着道路兩邊,無數的人羣,感受到他們濃濃地愛戴之意,頓時就覺得,如果以前是靠後世的認知,要改變大明、中興大明的話,那麼他此時此刻,就感覺爲了這些樸實的百姓而改變大明,這是最爲真實的!

崇禎皇帝沒有說話,此時此刻,說話就是多餘的,認真去做,讓這些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如此,便是穿越重活這一世的最大成就了!

隨駕而行的三大營將士們,同樣感受到無數百姓的真心實意,只要人心都是肉長的,對百姓表露出來的這種感情,自然都是自豪的。他們此時的想法,就是與有榮焉!

而從未體驗過如此濃厚的百姓之情的原流賊們,都是默默地看着這一切。想起過往他們身爲流賊時候的對比,無不感觸良深。就算是李過等人,見識過李自成當初提出“均田免糧”時受歡迎的場景,可比起眼下,只能說是小巫見大巫,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上的。

這一刻,李過等人相信,有這樣的好皇帝在,大明百姓就會有真正安居樂業的那一天!

這一天的盛況,永遠地載入南陽地方誌中,留在了當地百姓的口口相傳中。

出了南陽地界之後,三邊總督鄭崇儉要領軍回陝西,他帶着手下衆將一起拜別皇帝。

感受過這段路上的情感,不管是鄭崇儉,還是他的手下將領,又或者是暫調到秦地的吳三桂等人,全都對崇禎皇帝,發自內心的恭敬。

好皇帝,受人愛戴的皇帝,不管是誰,都會從內心尊重之!

臨別之時,崇禎皇帝特意注意了一下吳三桂,他忽然有種感覺,搞不定現在放吳三桂回山海關的話,他也會站在朝廷的一邊。

當然了,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都已經安排妥當了,斷然沒有再改的道理。

就在崇禎皇帝回京之時,在大陸的最東端,山東登州府,盧象升的總督府設在這裡。此時的他,正在發愁。

皇帝親自下旨,把鄭芝龍給調了來,大小三百艘戰船,只是對付當初孔有德等叛將帶給建虜的那些船隻的話,已經足夠用了。可是如今,他卻還有難題。

戰船有了,甚至連軍糧,都因爲鄭芝龍的識相,也都給他準備了。但關鍵問題是,兵呢?兵從哪裡來?

他從京師帶來的親衛等以前的下屬,也就一百來人而已。在登萊等地,召集以前逃回的遼東兵,還有各地衛所的軍隊,挑來挑去,也就只挑出了一千多而已。就這點兵力,是遠遠不夠的。

當然了,盧象升也在訓練新軍,可是要把新軍訓練出來,可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成軍的。而皇帝那邊的期望,是他這邊重建東江鎮,出兵牽制建虜。如此一來的話,東江鎮的兵力,必須要足夠大,至少要能夠威脅到建虜才行。而且,必須儘快。

算算時間,建虜上半年纔出關,至少掠去的二十來萬人畜,他們要消化個一年半載才行。也就是說,下一次入關,很可能是在明年末,或者後年。

雖然看着還有一年時間,可接下來的時間,冬天馬上來臨,到時候沿海都要冰封,根本沒有出海,也不好去重建東江鎮。至少要等到明年天氣回暖,沿海的冰融化才行。這麼算起來,等到那個時候,新軍肯定還沒有形成戰鬥力,至少要到明年年底才行。可前期重建東江鎮,光靠一千來名兵力的話,盧象升覺得,很大可能性,是給不了建虜壓力的。

之前的天津之戰,都把整個京師的畜力都用上了。由此可見,短期內壓根就不可能撥下戰馬。那也就是說,他麾下的軍隊,基本上要以步軍爲主。就算自己去搜羅一下,真要用到戰場上打仗的,就必須是真正的戰馬才行。估計能蒐羅到五百匹可用戰馬,就差不多了。

陸地上,騎兵爲王,對於這一點,盧象升是很清楚的。就連他自己,都曾上奏要求組建精銳騎兵,由此可見他對騎兵的重視。如果是一千騎軍的話,盧象升覺得,合理利用,說不定還能對建虜造成點壓力。可是……

想到這裡,他就忍不住自言自語道:“皇上啊皇上,您說要去奪河套的戰馬,微臣還真希望出現奇蹟,真被您給奪來了。這樣一來,微臣就親自帶着一千騎軍,去遼東宣揚下大明軍威!”

可實際上,盧象升並不覺得崇禎皇帝能有這個本事。因此,唯有嘆息一聲,這心願是美好的,事實是不可能的。

想仔細一點,就盡是難題。他索性不想了,披甲就準備前往軍營,監督新軍訓練。

正在這時,忽然門口的小校急匆匆而入,向盧象升稟告道:“大人,有聖旨到!”

盧象升一聽,稍微一愣,心中想着,這纔剛入十月,該不會皇上已經等不及,過來催問重建東江鎮的情況了吧?可是……

他沒敢多想,連忙傳令,開中門,聚將擺香案接旨。

這個軍令傳出去之後,幾個將領並水師總兵官鄭芝龍很快就到了,隨着盧象升一起接旨。

對於鄭芝龍來說,來到登萊之後,還是有不少感觸的。

首先,他對於大明官員的本事,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之前的時候,他所接觸過的大明封疆大吏級別的高級官員,就是福建巡撫,前後三個,打交道最久的就是熊文燦。說句實話,他心底其實是鄙視的。

在他看來,這些官員這輩子的本事,基本上都用到了科舉上面去了。真正做事的能耐,統兵的本事那是或多或少就那麼一點點而已。而且就這麼一點點,對於他這個鬥爭了大半輩子的人來說,都是可以忽略的。

可是,自從他見到盧象升之後,他就很快改變了自己的看法。

這個盧象升,愛兵如子,治軍嚴謹,最爲關鍵的,還是能文能武,完全就不是那種死讀書出來的進士老爺,他的手段,鄭芝龍還是佩服的。在盧象升的手下,也更是讓鄭芝龍不敢有別的心思。

在這裡待得時間長了之後,他就感覺到,自己以前還是小看了官府。

不過,也是因爲盧象升的緣故,讓鄭芝龍感覺,自己好像有點被皇上嚇到了。

北方能取得大勝,能打敗這次入關的建虜,肯定是因爲盧總督的本事;另外據說還有那什麼孫傳庭、洪承疇這兩個總督,也都和盧總督一般有能耐。如此一來,朝廷能打勝仗,也就不奇怪了。

皇帝如今御駕出征流賊,也不知道怎麼樣了?別離開了這三位總督之後,打了敗仗,或者壓根就剿滅不了流賊,那就丟臉丟大了。要自己是皇帝的話,絕對要帶盧總督他們三人中的一個人,隨駕出征,只有這樣,才能勝算高一些。

當然了,鄭芝龍在這裡一段時間,也瞭解到盧象升的難處。他感覺,一般情況下,皇上應該不會調盧總督,要不然,這裡的事情只會更糟。

這麼想着,鄭芝龍忽然想到了一種可能性,這份聖旨該不會是皇上搞不定那些流賊,最終還是想調文武雙全的盧總督過去了吧?

聽說那些流賊,可是稱呼盧總督爲“盧閻王”的,怕着呢!

他這麼想着,表面上卻是不露出來,就站盧象升的身後,開始接旨了。

當這份旨意宣讀出來的時候,這些人,包括盧象升和鄭芝龍,立刻就傻了!

盧象升是怎麼都沒想到,皇上竟然在聖旨中告訴他,戰馬的事情已經幫他解決,可以提供五千匹挑選出來的戰馬給他。另外,流賊已經剿滅,其中有悔過之心的多年流賊,自願前往遼東殺建虜,因此,皇帝就把這五千人都撥給盧象升這邊。

皇上這不是來催重建東江鎮的事情,而是給自己這邊實際援助來了,沒馬,給馬;沒兵,給兵;完全是雪中送炭,及時雨啊!

這一刻,盧象升再次感覺到了之前統領勤王軍時候,自己缺少餉銀鼓舞士氣的時候,皇上就會送來餉銀;自己缺少騾馬畜力轉移兵力的時候,皇上就會送來騾馬畜力;

這……這在皇上的手下辦事,真不要太舒心了!

估計盧象升是沒怎麼看《水滸傳》,而且他也不敢大逆不道地亂想,要不然,宋江那外號,估計就會送給崇禎皇帝了。

等盧象升回過神來,他還是有點不大相信,接了聖旨之後,便問傳旨天使道:“皇上出京之後,先去河套奪了戰馬,然後又去圍殲了流賊,就只是這短短几個月,皇上就完成了這麼多大事?”

傳旨天使聽出了他話中的難以置信,要是一般情況下,敢懷疑皇帝,那肯定是要受責的。可是,如今皇帝做得這些事情,確實讓人難以置信,更爲關鍵的是,這些都是大好事,是宣揚皇帝英明神武的好機會,哪怕是傳旨天使,也是有一種與有榮焉的感覺,因此,他不但沒有生氣,反而笑呵呵地,帶着一臉欽佩神色回答盧象升道:“當然,皇上出京之後,就親領騎軍,定下計策,一舉殲滅了河套土默特部,奪得上好戰馬將近兩萬匹……”

作爲統兵主帥,自然知道要殲滅草原上的蒙古部族會有多困難,因此,他試着便再確認一次道:“是殲滅,不是擊潰?”

快速擊潰的話,蒙古韃子逃散,也可能俘獲他們的戰馬。因爲在他想來,擊潰還能在他的理解範圍之內。

然而,傳旨天使卻是搖搖頭,肯定地回答道:“當然是殲滅,土默特部主力,就在陝西舊安邊營中了皇上的埋伏,全軍覆沒,而後洪總督又得陛下旨意,輕取了留在河套的老弱。如此,不是殲滅又是什麼?”

看到有名的盧象升,露出驚訝萬分的神情,說實話,傳旨天使心中還是很爽的,於是,他就把事情經過又說了一遍;當然了,多少總會加油添醋一點;

他說完陝西的事情,又說皇上佈局南陽,巧立假皇帝,吸引流賊聚集,再一舉殲滅,根本就不費吹灰之力。反正皇帝御駕一到,敵人就灰飛煙滅。

這個傳旨天使說着,就把一個英明神武的皇帝給描述了出來,就彷彿皇上手中拿着羽毛扇,隨手一揮,強敵就灰飛煙滅了。

他的這番講述,把鄭芝龍給驚得目瞪口呆。

原本他還想着,皇帝主要是靠着三大總督;可是,沒想到皇帝御駕親征,不用這三大總督,不是因爲什麼面子問題,而是皇帝他自己就有這能耐,而且是遠超三大總督的能耐。

要不然,你看盧總督,聽到皇上的這個戰績,如果容易的話,也不至於那麼吃驚了!

891 隱憂923 垂死掙扎932 以靜制動104 有擔當126 白高興了一場496 夜襲764 要死952 克倫威爾的對策708 結盟973 下戰書722 老漢奸230 不好,中計了354 求援799 名不虛傳835 能有什麼機會?441 交代(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3/11)35 是你們先逼咱家的660 離間37 有沒有349 朝鮮反正488 皇上特旨交代的596 祖訓677 錦囊妙計520 真是太敗家了!461 錦囊妙計282 皇子的教育問題644 抱對大腿了(爲堂主鬥神迴歸加更2/2)946 里斯本之戰466 烽火遍地201 皇上是暴君麼790 弱國無外交之葡萄牙609 豪格的直言501 兩策對之688 不需要悲壯697 今昔之別851 心不在焉439 斷子絕孫269 不用三大總督是有理由的100 訓斥834 沙賈汗太精明瞭379 又一口老血吐了出來380 鹹吃蘿蔔淡操心(感謝ZhengyuanHX的堂主打賞)67 朕親自去565 深謀遠慮827 息了明國皇帝的不安分念頭351 尚可喜之死557 一夜白頭386 這個蝴蝶效應對大明是好是壞?420 殺!125 清屯充餉620 鄭成功130 激勵(爲chinakobe8的萬賞加更)808 你說怎麼打?251 崇禎皇帝的決議829 突襲814 又被震驚了46 三條妙計234 天可汗都沒用109 擔憂啊162 狼煙起(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3/4)887 波蘭來使444 如喪考妣95 且看看597 人盡其才754 說複雜了960 忽悠500 當避敵鋒芒爲要125 清屯充餉641 選了就別後悔655 底牌105 宴席議事267 殺334 換人925 這波操作必須點贊353 計對朝鮮356 再次御駕親征293 失足落水596 祖訓40 東廠之痛324 滿清後宮慘案942 對策879 困境794 蒸汽船969 這下放心了829 突襲465 敗家啊430 曇花一現31 意外之喜933 葡萄牙的不同589 會師24 議和的話就太好了573 自己看着辦383 誰是叛徒?51 老油條的處世不一定有益318 明軍打來了啊啊啊42 御馬監611 出其不意213 匠人制度(爲推薦票三萬加更)386 這個蝴蝶效應對大明是好是壞?582 豪格的控訴(爲掌門風起葉落V加更2/5)
891 隱憂923 垂死掙扎932 以靜制動104 有擔當126 白高興了一場496 夜襲764 要死952 克倫威爾的對策708 結盟973 下戰書722 老漢奸230 不好,中計了354 求援799 名不虛傳835 能有什麼機會?441 交代(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3/11)35 是你們先逼咱家的660 離間37 有沒有349 朝鮮反正488 皇上特旨交代的596 祖訓677 錦囊妙計520 真是太敗家了!461 錦囊妙計282 皇子的教育問題644 抱對大腿了(爲堂主鬥神迴歸加更2/2)946 里斯本之戰466 烽火遍地201 皇上是暴君麼790 弱國無外交之葡萄牙609 豪格的直言501 兩策對之688 不需要悲壯697 今昔之別851 心不在焉439 斷子絕孫269 不用三大總督是有理由的100 訓斥834 沙賈汗太精明瞭379 又一口老血吐了出來380 鹹吃蘿蔔淡操心(感謝ZhengyuanHX的堂主打賞)67 朕親自去565 深謀遠慮827 息了明國皇帝的不安分念頭351 尚可喜之死557 一夜白頭386 這個蝴蝶效應對大明是好是壞?420 殺!125 清屯充餉620 鄭成功130 激勵(爲chinakobe8的萬賞加更)808 你說怎麼打?251 崇禎皇帝的決議829 突襲814 又被震驚了46 三條妙計234 天可汗都沒用109 擔憂啊162 狼煙起(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3/4)887 波蘭來使444 如喪考妣95 且看看597 人盡其才754 說複雜了960 忽悠500 當避敵鋒芒爲要125 清屯充餉641 選了就別後悔655 底牌105 宴席議事267 殺334 換人925 這波操作必須點贊353 計對朝鮮356 再次御駕親征293 失足落水596 祖訓40 東廠之痛324 滿清後宮慘案942 對策879 困境794 蒸汽船969 這下放心了829 突襲465 敗家啊430 曇花一現31 意外之喜933 葡萄牙的不同589 會師24 議和的話就太好了573 自己看着辦383 誰是叛徒?51 老油條的處世不一定有益318 明軍打來了啊啊啊42 御馬監611 出其不意213 匠人制度(爲推薦票三萬加更)386 這個蝴蝶效應對大明是好是壞?582 豪格的控訴(爲掌門風起葉落V加更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