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生意開張

幾人又談論了一回打架的事情。

章氏“嘿嘿”笑道:“要論打架,誰能強得過他姑?她小時候可是愛打架的。”說得楊氏很不好意思。

汪氏笑道:“可不是!有一回,把咱村的樹根摁在田裡打,打得他鼻青臉腫的,從那往後見了翠芝(楊氏小名)就跑。害得我跟樹根娘賠小情,還費了一籃子雞蛋!”

菊花聽了很想笑,又怕她娘難爲情,便忍住笑跑到廚房去了。

她萬沒料到自家的娘還有這光輝的往昔!

娘強勢好啊,能護着閨女不吃虧啊——這次和柳兒娘打架的事就是證明。不知怎的,菊花心裡越發的安定了!

幾人閒聊着,近中午的時候,豬下水也燒好了。

菊花將心肺和大腸各盛了一些,裝了一大碗,拿了幾雙筷子,讓外婆和舅舅他們嘗味,自己則去廚房煮飯、炒青菜。耳邊聽着院子裡不時傳來的讚歎聲,樂滋滋的——他們說好,應該就能賣出去吧!

有口福的不僅是菊花的外婆和舅舅舅母,還有小石頭!他跟在青木後邊,一到院門口,就高聲叫道:“菊花姐姐,我來了!”

已經唸書的小石頭穿着乾淨的灰布小長袍,腰中還繫了條布腰帶;頭髮也攏到頭頂用布巾紮起來了,整個人看起來斯文不少,只是這麼一奔跑又露出了那小牛犢似的歡快勁頭!

菊花詫異極了——這小子真是聞香而來呀,他咋知道今兒家裡有好吃的?

瞧見菊花詫異的樣子,青木笑道:“趙三叔和三嬸今兒不在家,我帶他回來吃飯!”

菊花心想,原來是這樣,我說他鼻子咋這麼靈哩!

她將石頭牽到井邊洗了手,然後先拿了塊花生酥把他吃,又說快吃飯了,這只是讓他嚐嚐味兒的。

石頭萬料不到今兒有這麼些好吃的,聞着豬下水的香味都讓他流口水了,菊花姐姐居然還有花生酥!他早上還怪爹孃不帶自己去集上哩,現在看來倒是沾便宜了。

中午的飯菜實在是讓大家太滿意了!

先前菊花雖然也燒些小魚小蝦黃鱔啥的,但莊稼人更喜歡吃肉類——殺饞啊!這肉貴,一般人是捨不得吃的。今兒的豬下水有肉的味道,甚至比肉還香,能不讓大家喜歡麼?

飯後,楊氏裝了滿滿一砂鍋下水,叫青木幫小石頭送回家,讓他爹孃晚上家來吃。

小石頭高興得跟什麼似的,他中午吃了個肚兒圓,感覺還沒過癮哩!

等青木去學堂了,楊氏才細細地跟她娘和哥嫂說,想做這東西到二里鋪那塊去賣,也不知成不成。

楊得發不等旁人開口,先一拍桌子說道:“咋不成?我瞧這生意好做。你只賣一文錢一勺,肯定有人買。我的鋪子眼下就要開張了,到時每日幫你點個爐子,把這菜放在爐子上熱着賣,也省的冬天天冷,容易涼!”

汪氏和章氏也連聲贊同。

汪氏道:“我就是巴望你們日子過好嘍!你們日子過好了,我也就放心了。娃兒這麼能幹,你就吃些苦去賣又能咋地?她擱家裡又是洗又是燒的,不是更累?”

楊氏望向廚房,心痛地嘆氣道:“可不就是這話!咱家的菊花實在可人疼。我就怕人家聽說是豬下水,不願意吃!”

章氏一揚頭,大嗓門響起來:“那不好辦,先讓人嘗一塊唄!只要嚐了他自然就會買。”

鄭長河道:“只是還得等些日子,我這腿還沒好。等我的腿好了,我每天就去賣!”

楊得發搖頭道:“現放着賺錢的生意,還等你的腿好再去做,那都啥時候了?我要是沒在集上開鋪子,你還不放心翠芝去集上賣菜;我眼下在集上開鋪子,你擔心啥?每日就賣吃飯那一會兒功夫,我讓來喜陪着她,也不耽誤事兒,能有啥事?說句貪便宜的話,每日把那賣剩下的下水盛些把我下酒就好了。”

大家聽了鬨堂大笑!

章氏故意譏笑他道:“你早就琢磨好了吧?專等着外甥女孝敬你哩!還說得好聽,要來喜給他姑幫忙!”

楊氏笑道:“別說真要哥哥照應,就是他不在集上,照應不到我,送些吃的把他也是應該的——外甥女孝順孃舅不是應該的麼!又不是啥好東西,說了叫人笑話!”

楊得發笑道:“你們趕緊準備起來,我那鋪子眼瞅着就開張了,到時你只管把這菜挑過去就是了。我那裡離二里鋪也不遠!”

楊氏歡喜地應了。又跟她娘、嫂子、菊花商量了要準備哪些傢什。

章氏一掀眉毛,吵架似的說道:“肯定要一口鍋——好放在爐子上熱菜哩;還要些大瓦罐子,裝這些菜;還要有一柄勺子——可不能太大。”

菊花點頭道:“大舅母說的對哩,要多幾個瓦罐子。那些青菜、醃菜和香醬都是做好的冷菜,不用熱,裝在瓦罐裡,賣的時候添上一點就行了——反正買的人肯定是想要肉多一些的,這些不過是配菜罷了;下水和魚蝦類的,也裝在瓦罐裡,賣的時候再舀到鍋裡燒熱。”

汪氏笑對楊氏道:“菊花說得妥當。都不用你操心的,你只管賣就是了。”

楊氏喜悅地瞧着菊花,問還要準備些啥。

菊花想了想道:“雖然是小本生意,也要準備足一些,這幾天先多買一些下水洗乾淨了醃起來,防止哪天買不到或者買少了不夠,就能救急了。反正醃的下水燒了一樣好吃,就賣不出去咱自家也能吃的。往後娘就跟那些屠戶打招呼,定下他們每日的豬下水。”

楊氏連連點頭。

下午,菊花外婆他們走了,說好了大舅的鋪子大後天開張,楊氏去道賀!

菊花和楊氏又細細地商議了需要買的東西,正好青木明兒休息,可以陪楊氏去買了來。

晚上,菊花讓青木理了張清單——如今人家是識字的人了,雖然認的不多,可只要寫的東西自己能瞧明白就行了。

青木見妹妹不停地爲家裡張羅,越發的忙了。自己倒好,每天去念書,活也不用幹了,心裡別提多難受了,只能每天早晚一陣風似的搶着幫忙幹些活計。

鄭長河也很鬱悶!他瞧着娘倆忙得頭頭是道,自己全插不上手,還得人來伺候他吃飯啥的,真是急得頭頂冒煙!

菊花笑道:“爹,你急啥?眼下先把身子養好了,往後有的你忙!你想,到明年春上的時候,咱家又要幹家裡的活,又要賣菜,你不得有個好身子哪能扛得下來?要是你沒養好身子,落下病根,到時候幹不得重活,還不是誤事?”

楊氏高聲訓他道:“可不就是這個理?我說了還不聽,連菊花都懂的!”

鄭長河方纔不言語了,只嘿嘿笑着。

菊花說道:“爹,我找個事把你做。你幫着削些細細的竹籤,好讓人試菜的味兒。”

鄭長河忙高興地答應了。

接下來幾天,菊花和娘清洗買回來的瓦罐,醃製下水,熬蝦醬,一應準備停當,只等舅舅的鋪子開張後就去賣菜。

這天下晚,菊花估計橡子果曬得差不多了,便跑到院子裡,穿着鞋子踩那曬得乾乾的橡子果,只聽“噼啪”響成一片,果殼碎裂開來,那黃色的果仁就露了出來。

鄭長河坐在牀上問道:“花呀,這麼的能將殼去幹淨麼?”

菊花一邊低頭尋找那還未踩破的踏上去,一邊回道:“能哩!就是有些弄不乾淨的,到時攏到一起,用棒槌捶幾下,也就砸開了!”

青木從學堂回來後,忙幫着用棒槌敲打起來,菊花則用麻袋將果仁往袋裡撿。兄妹倆一直忙道天黑,纔將這一批果仁收拾好。

青木問道:“這果仁還要磨碎哩。這幾天忙,要點燈晚上磨了。”

菊花說道:“不礙事,直接用棒槌砸碎了泡也成。豬哪有那麼講究。等閒了,我們再磨一些,看能不能做菜吃。”

青木瞧着菊花不相信地說道:“人咋能吃哩?那麼苦!”

菊花對他說道:“豬吃了都沒事兒,不就等於替我們嘗試過了麼?你瞧這些天咱家的豬長了不少,說明這個橡子是個好東西,只是先前咱們不會弄,怕它的苦澀味兒,不敢吃罷了。如今既然曉得用水漂能去掉那味兒,幹嘛不試試好不好吃哩?哥,你別管,我先少弄些試試,吃不死人的;要是好吃,那也是能做了來賣的。”

青木聽她將人和豬對比,心裡很是彆扭,又一想,小時候餓肚子時,也吃過野菜野果,這也沒啥!於是說道:“明兒晚上我家來磨吧!”

菊花點點頭,她想,到時候你們就愛吃這橡子豆腐了。

到大舅鋪子開張的日子,楊氏去下塘集恭賀,菊花則在家裡細細地燒豬下水,好讓楊氏明天一早挑到集上去賣。

因是第一天,菊花不敢多做,只做了一副下水。

心肺和腸肚分開做,加了些醃菜,做好後混在一處,好方便下鍋熱;香醬是熬好的;又用醋辣椒青蒜燒了一斤小乾魚;菠菜等明兒早起,用鹽開水焯一遍,加點兒蒜末和油調拌一下就好了,這樣比較新鮮。

傍晚的時候,鄭長河盯着閨女把菜往瓦罐裡裝,裝好了搬到院子裡散熱。

那豬下水足足裝了兩大瓦罐,有十來斤重;香醬和魚則用另外的瓦罐裝的。

以下非正文:

有人質疑菊花不環保,她細聲道:“親們,後文根本就沒有賣青蛙的情節,別糾結這個問題了。”《醜菊》只是平淡的種田文,平淡的作者一度擔心會沒人看;女主也不是強勢女主,是喜歡清靜的從城市逃回鄉下的土生土長的鄉下人。所以,別看到一句話沒見到結果就來質疑。作者很看重你們的意見,見了這樣的帖子難免心裡跟着糾結,又要想着如何解釋,很影響寫文哩。

這章爲啥要寫?那是爲了烘托醜菊情急之下把山上的、河裡的、田裡的資源全搜尋個遍的窘境——前面那許多章不都是在逼迫醜菊麼?

至於爲何會起這樣的念頭,親們,窮瘋了的時候,從身邊想辦法不是最貼近實際麼?這時候她要是還想到環保,那才莫名其妙哩!別說青蛙了,要是青木有本事從山上弄來一頭熊,菊花也會把它剁巴剁巴給煮嘍!(醜菊抱着趙大嘴送的老鱉堅決道:“我是不會放生的。晚上沒菜哩。”)

還有人叫她別“涸澤而漁”!醜菊無精打采、淚流滿面地細說:那下塘集也就一小集鎮,不是州也不是府,連縣城都不算。人多也是相對來說的,而且是鄉村人居多,幾千人裡面能有幾百人捨得掏錢買菜,也算菊花的生意成功了,哪裡就“涸澤而漁”了?雖然是一文錢一勺,他要是天天買,一個月可是三十文,鄉下人誰捨得?

幸運的娃兒們,生活在幸福的二十一世紀,以爲買東西都跟在超市似的,盡往購物籃裡裝就是了。他就沒見過一分錢也要掰成兩半花的日子。就算是一文錢,對鄉下人來說,也是要算着用的,哪能天天買,隔三差五地買就不錯了。

就跟看這文的似的,每天點擊上萬,投票推薦的也不就才幾百麼?(打個比方,絕不是抱怨,我也曾經歷手中無票的日子,書友能來看我的文不知道多榮幸呢)

所以呢,別再叫菊花鬱悶了。還有,先打個預防,這豬下水也賣不長,該歇火的時候順理成章就歇火了,可別再質疑了,賣幾個月就家去種田了,攏共也沒賺二十兩銀子。說好了,再有這樣的帖子我可不迴應了。

如今穿越這行當是越來越難了,這也不讓幹,那也不讓幹,叫人咋活哩?

第76章 教徒弟第199章 比拼第217章 商量第325章 又挨一頓罵第4章 先照顧肚皮要緊第569章 欺君第19章 菊花的恐慌第243章 建作坊第461章 天真第559章 治家第197章 變化第17章 少年情懷理不順第238章 梅子懷孕第354章 買奴僕第10章 石頭謝恩第378章 爹孃不是那麼好當的第154章 錯失第535章 第三代崛起第550章 葫蘆和板栗(二)第276章 青木成親(二)第563章 拜師第249章 雪夜烤魚第57章 買地第81章 莊稼人眼中的美好生活第536章 避入地底第401章 婆媳私話第352章 擔心雲影第296章 順手種出桃園第181章 挨訓第432章 哭泣第193章 腦袋給驢踢了第314章 山花枯萎第192章 閨女不外嫁第270章 老毛病又犯了第135章 這親事不妥當第257章 爲啥喜歡我第454章 無力,無奈第515章 只因當時年紀小第478章 疑惑第102章 掰野筍第117章 水退魚出第415章 真是說不清第115章 收麥子第547章 小娃兒的信心第399章 操心日子在後頭第87章 拜年(一)第148章 秦楓求藥第238章 梅子懷孕第221章 美好生活第329章 剖腹產的可行性第417章 對柳兒孃的處罰第541章 真相第231章 豬的零食第537章 艱難的抉擇第139章 鄉村愛情面臨的考驗第229章 當家理事的梅子第262章 劉小妹和來喜第3章 救命之恩要以身相許?第437章 隱患第445章 果然是豬腦子第348章 借錢第523章 鄉曲第385章 姑奶奶吩咐的第528章 兒女第499章 哪根手指最疼第256章 三犟子劉三順第415章 真是說不清第119章 說親的又來了第467章 落水第38章 勞動換束脩第551章 人命有貴賤第383章 奔喪第254章 打上門第3章 救命之恩要以身相許?第290章 黃鼠狼給雞拜年第163章 李長雨第303章 打成豬頭第499章 哪根手指最疼第16章 挖井第16章 挖井第467章 落水第168章 城裡第160章 趙大嘴娶媳婦第322章 病去如抽絲第87章 拜年(一)第2章 癩皮女,沒人娶第139章 鄉村愛情面臨的考驗第233章 人情第572章 玩大了第418章 郊野相逢第348章 借錢第6章 橡子果能餵豬第404章 直言不諱第253章 閒言碎語第212章 石頭孃的好心第573章 太脆弱了第274章 偷會第111章 擦亮眼睛找媳婦第417章 對柳兒孃的處罰第464章 青山和黃瓜
第76章 教徒弟第199章 比拼第217章 商量第325章 又挨一頓罵第4章 先照顧肚皮要緊第569章 欺君第19章 菊花的恐慌第243章 建作坊第461章 天真第559章 治家第197章 變化第17章 少年情懷理不順第238章 梅子懷孕第354章 買奴僕第10章 石頭謝恩第378章 爹孃不是那麼好當的第154章 錯失第535章 第三代崛起第550章 葫蘆和板栗(二)第276章 青木成親(二)第563章 拜師第249章 雪夜烤魚第57章 買地第81章 莊稼人眼中的美好生活第536章 避入地底第401章 婆媳私話第352章 擔心雲影第296章 順手種出桃園第181章 挨訓第432章 哭泣第193章 腦袋給驢踢了第314章 山花枯萎第192章 閨女不外嫁第270章 老毛病又犯了第135章 這親事不妥當第257章 爲啥喜歡我第454章 無力,無奈第515章 只因當時年紀小第478章 疑惑第102章 掰野筍第117章 水退魚出第415章 真是說不清第115章 收麥子第547章 小娃兒的信心第399章 操心日子在後頭第87章 拜年(一)第148章 秦楓求藥第238章 梅子懷孕第221章 美好生活第329章 剖腹產的可行性第417章 對柳兒孃的處罰第541章 真相第231章 豬的零食第537章 艱難的抉擇第139章 鄉村愛情面臨的考驗第229章 當家理事的梅子第262章 劉小妹和來喜第3章 救命之恩要以身相許?第437章 隱患第445章 果然是豬腦子第348章 借錢第523章 鄉曲第385章 姑奶奶吩咐的第528章 兒女第499章 哪根手指最疼第256章 三犟子劉三順第415章 真是說不清第119章 說親的又來了第467章 落水第38章 勞動換束脩第551章 人命有貴賤第383章 奔喪第254章 打上門第3章 救命之恩要以身相許?第290章 黃鼠狼給雞拜年第163章 李長雨第303章 打成豬頭第499章 哪根手指最疼第16章 挖井第16章 挖井第467章 落水第168章 城裡第160章 趙大嘴娶媳婦第322章 病去如抽絲第87章 拜年(一)第2章 癩皮女,沒人娶第139章 鄉村愛情面臨的考驗第233章 人情第572章 玩大了第418章 郊野相逢第348章 借錢第6章 橡子果能餵豬第404章 直言不諱第253章 閒言碎語第212章 石頭孃的好心第573章 太脆弱了第274章 偷會第111章 擦亮眼睛找媳婦第417章 對柳兒孃的處罰第464章 青山和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