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差點氣炸了!

明代末期的鑄鐵工藝,其實不亞於工業革命時的英國!

漢人,其實不比歐洲人和美洲人笨!

然而,明清時期的科技水平,真的是一言難盡!

王立覺得,漢人唯一缺少的,是基礎科學的研究!

當然,還有“制度”方面的問題——百姓的思想遭到嚴格禁錮,而且生活困苦!

在這樣的土壤之下,絕無可能誕生“發明創造”,更不可能發生工業革命!

王立很想“發明”蒸汽機和新式大炮,可惜實在沒有耐心!

他只是草草地把蒸汽機組裝好,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再把自己想要的結果告訴工匠;

最後,扔下一句“如果成功,重重有賞”的話,匆匆回了成都。

因爲,他在關注着漢中!

陝西一省,此時的“秦王”朱誼漶,是朱元璋次子朱樉的十世孫,跟朱由檢同輩!

要將“陝西漢中府”劃歸四川,洪承疇求之不得!

畢竟,四條古棧道實在難行!

對於關中之地來說,漢中府就像秦嶺以南的一塊“飛地”——食之無味,不如捨棄!

只不過,地域劃分的大事,洪承疇不敢自作主張,只能上報朱由檢;

洪承疇沒想到的是,王立沒等到朱由檢的認可,早早地放飛自我了!

這月初,一股“流賊”闖入漢中府,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然而,秦嶺山中的幾條古棧道,實在難行!

除了“紫陽王”朱輔鐙一家百餘人,再無其他的朱氏宗親逃回陝西!

其實,“流賊”故意留了朱輔鐙一命——據漢中府的百姓所言,這位紫陽王性格敦厚,從不欺壓百姓!

這幾年的頻頻旱災,朱輔鐙先後三次開倉放糧,深得百姓愛戴!

緊接着,幾股“流賊”封鎖出川棧道的同時,四川“試點變法”的成功經驗,在漢中府迅速推廣開來!

有了“天府之國”的大糧倉,再加上“漢中平原”這個大糧倉,王立的底氣更足了!

幾處棧道防禦工事的修築,標誌着“構築老巢”的目標基本完成!

“廠公,咱們在陳倉道、褒斜道和儻駱道都有修築工事,爲何單單忽略了子午道?”

“子午道,距離西安最近嘛!

哪天我高興了,可從子午道去往陝西,找我的洪大哥喝酒嘛!”

王立嘿嘿一笑,宋哲雖有不解,卻也不再多問。

其實,王立故意不在子午道設防,其實大有深意!

在他看來,三國時代的蜀漢勢力,始終沒有封堵棧道出口,除了展示自己的北伐決心之外,工程浩大也是原因之一!

而此時的四川,登入黃冊的人口已有九百多萬,是三國時期蜀漢的十倍有餘!

可謂是要錢有錢,要人有人!

再加上火藥的開山劈石之力,以及水泥的快速建造能力,在棧道南端的適當地方構築城池,簡直是輕而易舉!

再架上幾門大炮,那就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了!

然而,李自成、張獻忠和皇太極,全都不是傻子——明知出口位置有城池和火炮,誰會傻傻地過來送死?

所以,留下一條“不設防”的棧道,把陝西方向的敵兵放進漢中來打,豈不愜意?

據錦衣衛的回報,子午道比任何一條出川通道更加難行!

別說是三國時代的魏延,就算是現在的錦衣衛,也無法“十日之內抵達長安”!

最關鍵的是,子午道的很多地方,只能容許一人通過!

糧草、戰馬和攻擊器械的運輸,非常困難!

想將大炮從陝西運往漢中,更是比登天還難!

不論是誰,敢從子午道進兵漢中,必然兵疲馬乏,糧草難繼!

如果,敵兵進犯時,出口處恰好有一支鐵騎,以逸待勞?

嘿嘿!

想起來就美妙!

就算敵軍有百萬之衆,也只能排着隊送人頭!

“報……廠公:賊首李自成自縛全身,在陳總督帳中痛哭流涕,磕頭請降!”

“什麼……麼……麼……麼……”

王立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把接過信函!

“啪……”

一個耳光拍在臉上,火辣辣地疼!

我去!

這不是做夢!

到底怎麼回事兒?

李自成,怎就投降了?

歷史,真的改變了?

“廠公,錦衣探子的情報,絕不會出錯!”

宋哲接過信函,細看之後,略有憂慮:“如果……只要陳總督小心謹慎,仍有全殲流賊之可能!”

宋哲的擔憂和態度轉變,讓王立更加疑惑:“我的二當家啊,對於全殲流賊,你前幾天還信心滿滿!怎麼這會兒,變得底氣不足了?”

“廠公,我前陣子說的是“全殲”,並非招降!

我的意思是,如果陳總督死死守住車廂峽,待流賊糧盡之時一舉殲滅,必能平息賊亂!”

哦,對啊!

全殲和招降,完全是兩回事兒!

記得,楊鶴擔任三邊總督的時候,陝西境內流賊,不是全都招降了麼!

結果又如何?

所以,就算真要招降,也要砍掉所有的賊首,再談招降的事!

此時的西北,不是正在賑災嘛!

只要賊首一死,麾下的百姓領到賑災糧,應該不會再反!

不對,誰也不敢保證!

殺了一個李自成,可能還有張自成、王自成!

只要小冰河期沒有過去,只要還有災荒和壓迫,流賊必會再起!

“廠公,這,只是一方面!

四個月前的那次合圍,你難道忘了?”

四個月前?

王立又懵了圈!

因爲歷史無法改變,這陣子只顧着“審案”和撈錢,沒怎麼關注剿滅流賊的事!

只知道,數十萬流賊被洪承疇、左良玉、曹文詔和王樸包圍,卻沒能將其全殲!

緊接着,流賊兵分三路倉惶逃竄!

其中的一路,在夔州府遭到秦良玉的阻擊,被遠征臺灣的錦衣衛嚇得抱頭鼠竄!

“廠公,咱們可是西廠啊!

如果萬歲爺深究此事,咱們或多或少都有責任!”

宋哲輕嘆口氣,無奈笑道:“當時,各路流賊被圍,基本死路一條了!

沒想到,他們向王總兵塞了銀子,搞了一出假投降!”

靠!

王立蹭地彈起身,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有這事兒?

你說的王總兵,是萬歲爺欽點的那個,那個京師總兵王樸?”

“沒錯!就是他!

他收了賊首幾萬兩銀子,以爲招降了賊首,馬上就可以回京邀功了!

沒想到,賊首狡詐,玩了一出詐降!

然後,就逃之夭夭了!

這其中,就有李自成和張獻忠!”

“我去……這狗日的王樸!連賊首的銀子都敢收?真特麼禍國殃民啊!”

王立氣得直跺腳,拳頭捏得咯咯響!

此時此刻,只有王立纔會知道——王樸這該死傢伙,到底誤了什麼大事兒!

就算把他千刀萬剮,下油鍋,挫骨揚灰,也毫不爲過!

唉!

銀子嘛,大家都喜歡!

收點賄賂,不是你的錯,我也經常收!

可是,你收了銀子之後,把李自成給一刀剁了,難道不行嗎?

如果沒了李自成,老子可以多撈多少年?

唉!

這狗日的,在京師的花花世界呆得太久,不知道外面的世道之險惡!

可是,這傢伙……就算沒見過世面,就算不知道有“詐降”二字,難道就沒長腦子?

用腳後跟想一想嘛!

啥時候,投降還要行賄了?

哎呦,我勒個去!

長這麼大,第一次聽到這種事兒!

快把肺給我氣炸了!

過了許久,王立稍稍緩過氣來。

“李自成自縛,痛哭乞降,是啥時候的事兒?”

“呃……如果是南方的消息,並且是不要緊的消息,一般是送往南都,半月一次集中送來四川;

西北剿賊方面的消息,如果與曹總兵無關,那也是不要緊的消息;

這種信函,一般是送到南陽的錦衣衛指揮所,每隔七天集中送一次!

這封信上沒有日期,應該是十一到十八天以前吧!”

聽到宋哲的話,王立想死的心都有了!

本想給陳奇瑜一封信,讓他一刀剁了李自成!

從時間上看,應該來不及了!

派錦衣衛去往車廂峽,也來不及了!

因爲,從車廂峽到成都府,快馬需要四天左右!

這四天的時間,足夠發生許多事情!

只希望,那位善於謀劃、百戰百勝的陳總督,不要讓自己失望!

如果剁了李自成,我以個人的名義,悄悄送你五百萬!

說到做到!

“報……廠公,這裡又有一封信:十餘萬流賊逃離車廂峽,遁去無蹤!”

“啊?”

“轟!”

王立的腦袋,幾乎就要炸開!

一口氣,差點沒有緩過來!

估計,肺已經氣炸了!

眼看王立六神無主,宋哲趕緊接過信函,扭頭訓斥道:“怎麼一封一封地送來?趕緊的,把收到的信全部送來!”

“呃……喏……”

唉!

全國各地,送來的信函實在太多!

有時候,一天就有兩三百封!

各種各樣的消息都有!

不可能每封信都由快馬專送,更不可能每一封都飛鴿傳書!

只能分個輕重緩急!

送往成都的信函,真的很多!

王立實在拆不過來,就叫宋哲幫忙了。

然而,宋哲也拆不過來,只能親自拆閱“要緊”的信!

那些“不太要緊”的信,就交給識字的錦衣衛幫忙了!

很快,十幾封信逐一拆閱,基本弄清了流賊逃離的經過!

被圍的流賊糧草耗盡,二十天時間就死去一大半!

有了王樸的前車之鑑,陳奇瑜本來是沒打算招降的!

李自成請降時,他並不相信其誠意:“如果他真要投降,就把自己給綁了,親自過來!”

沒想到,李自成還真把自己給綁了!

在陳奇瑜的帳前痛哭流涕!

這位陳總督的仁愛之心,就此被點燃!

關鍵是,陳奇瑜麾下的將領,全都幫着李自成說情——錦衣衛探子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他們收了李自成的錢!

部下幫忙說情也就罷了,李自成還給陳奇瑜做出承諾:每接受一名賊兵投降,就送上五十兩銀子!

車廂峽內,李自成的麾下就有四萬之衆!

如果全部納降,就是二百萬兩!

當年,楊鶴招降流賊,花了十幾萬銀子吧!

此刻,自己招降流賊,還能賺二百萬!

好事兒啊!

在銀子和感情的雙重攻勢下,陳奇瑜徹底淪陷了!

當然,陳奇瑜對招降之事特別小心,也有足夠的誠意!

他將一百個流賊編爲一隊,指派一名安撫官護送回鄉;

發佈檄文,要求途經的州縣拿出糧草接濟;

還發出命令,要求各地的將領不得攔截;

沒想到,這次又是詐降!

離開車廂峽才幾十裡,幾十個安撫官被殺得乾乾淨淨!

等到各路明軍合圍過來,流賊早就遁去無蹤!

理清經過,王立眼前一黑,再也不能呼吸!

恍惚中,只能聽到宋哲的驚叫!

好像,還在拍打自己的臉!

天,是不是黑了?

好睏!

“嘩啦……”

王立一個激靈,只覺得渾身冰涼!

從頭涼到腳!

想要起身,可惜全身無力!

連嘴巴都張不開!

我去!

這傢伙,連潑兩盆涼水也就罷了,還在按壓老子的胸口!

本來就喘不上氣,被你這麼一按,更加喘不上氣!

我去!

你小子倒是輕點啊!

按斷老子的肋骨,你這二當家就別幹了!

第113章:君臣各懷鬼胎第135章:皇權不下縣第11章:狸貓換太子第73章:京師保衛戰(3):虛晃一槍第178章:明代的“痔瘡切除術”第90章:遍地都是廉價勞動力第101章:“版權”之爭第107章:與大淩河共存亡!第118章:不喜歡裹小腳的女人第153章:強龍與地頭蛇第125章:還沒到撕破臉的時候第7章:阻攔聖駕第214章:死要面子的朱由檢第116章:上門求援的內閣首輔第68章:初入山西第86章:三喜臨門第136章:一個個的,全都冒出來了!第96章:蒙古美女海蘭珠第10章:神助攻,擠走袁崇煥第45章:擦肩而過的柳如是第46章:蕭山驛站第47章:這把玩大了!第23章:皇后的囑託第217章:君臣之間離心離德第174:碰上個軟硬不吃的傢伙第101章:“版權”之爭第48章:該來的遲早會來第51章:毫無信譽,連魏忠賢都怕第177章:“賣保險”也能賺錢!第203章:有內鬼?第62章:被逼上任的楊總督第226章:初戰告捷第172章:天不怕地不怕的曹文詔第190章: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120章:拐賣五萬人口,死罪!第22章:朱由檢的心機第165章:爲了賣房,操碎了心第193章:再喂他一碗毒雞湯第164章:千里運送賑災糧第74章:京師保衛戰(4):危機暗藏第142章:史上最大的地主第33章:就是要公報私仇第135章:皇權不下縣第124章:仗未開打,先斷退路第46章:蕭山驛站第63章:推三阻四的王立,崩潰的朱由檢第26章:西廠“廠公”初體驗第149章:再撒一個“魚餌”第96章:蒙古美女海蘭珠第34章:後宮的閒言碎語第19章:繼續忽悠魏忠賢第154章:發電機的問世第237章:不敢填坑的熊文燦第26章:西廠“廠公”初體驗第114章:來互噴啊,誰怕誰?第75章:京師保衛戰(5):渾水摸魚第188章:嘗試着去改變第62章:被逼上任的楊總督第227章:除夕夜,微服私訪第41章:沿大運河南下第119章:闖王“李鴻基”,不是李自成!第5章:京師的錢,太好掙了吧!第11章:狸貓換太子第189:瞌睡遇上枕頭第210章:去意已決!第72章:京師保衛戰(2):騎虎難下第62章:被逼上任的楊總督第224章:言官們,顫抖吧!第126章:睜隻眼閉隻眼第38章:崇禎元年,袁崇煥抵京第208章:心亂如麻!第1章:穿越的姿勢不對?第103章:逼上“梁山”第224章:言官們,顫抖吧!第99章:洪承疇又在殺降!第201章:屯兵蕭關,千里運糧第193章:再喂他一碗毒雞湯第174:碰上個軟硬不吃的傢伙第132章:民婦與官鬥第173章:海蘭珠:千里入關第186章:一代名妓,柳如是之節第5章:京師的錢,太好掙了吧!第76章:京師保衛戰(6):城外初戰第42章:這位廠公太嫩了第216章:幾個倒黴鬼第228章:再次涌動的暗流!第197章:陷阱,一個接一個第87章:說服徐光啓第130章:自己找死,怨不得我!第113章:君臣各懷鬼胎第167章:廠公斷案第62章:被逼上任的楊總督第7章:阻攔聖駕第135章:皇權不下縣第120章:拐賣五萬人口,死罪!第165章:爲了賣房,操碎了心第124章:仗未開打,先斷退路第61章:臨時詔獄第82章:峰迴路轉(1)
第113章:君臣各懷鬼胎第135章:皇權不下縣第11章:狸貓換太子第73章:京師保衛戰(3):虛晃一槍第178章:明代的“痔瘡切除術”第90章:遍地都是廉價勞動力第101章:“版權”之爭第107章:與大淩河共存亡!第118章:不喜歡裹小腳的女人第153章:強龍與地頭蛇第125章:還沒到撕破臉的時候第7章:阻攔聖駕第214章:死要面子的朱由檢第116章:上門求援的內閣首輔第68章:初入山西第86章:三喜臨門第136章:一個個的,全都冒出來了!第96章:蒙古美女海蘭珠第10章:神助攻,擠走袁崇煥第45章:擦肩而過的柳如是第46章:蕭山驛站第47章:這把玩大了!第23章:皇后的囑託第217章:君臣之間離心離德第174:碰上個軟硬不吃的傢伙第101章:“版權”之爭第48章:該來的遲早會來第51章:毫無信譽,連魏忠賢都怕第177章:“賣保險”也能賺錢!第203章:有內鬼?第62章:被逼上任的楊總督第226章:初戰告捷第172章:天不怕地不怕的曹文詔第190章: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120章:拐賣五萬人口,死罪!第22章:朱由檢的心機第165章:爲了賣房,操碎了心第193章:再喂他一碗毒雞湯第164章:千里運送賑災糧第74章:京師保衛戰(4):危機暗藏第142章:史上最大的地主第33章:就是要公報私仇第135章:皇權不下縣第124章:仗未開打,先斷退路第46章:蕭山驛站第63章:推三阻四的王立,崩潰的朱由檢第26章:西廠“廠公”初體驗第149章:再撒一個“魚餌”第96章:蒙古美女海蘭珠第34章:後宮的閒言碎語第19章:繼續忽悠魏忠賢第154章:發電機的問世第237章:不敢填坑的熊文燦第26章:西廠“廠公”初體驗第114章:來互噴啊,誰怕誰?第75章:京師保衛戰(5):渾水摸魚第188章:嘗試着去改變第62章:被逼上任的楊總督第227章:除夕夜,微服私訪第41章:沿大運河南下第119章:闖王“李鴻基”,不是李自成!第5章:京師的錢,太好掙了吧!第11章:狸貓換太子第189:瞌睡遇上枕頭第210章:去意已決!第72章:京師保衛戰(2):騎虎難下第62章:被逼上任的楊總督第224章:言官們,顫抖吧!第126章:睜隻眼閉隻眼第38章:崇禎元年,袁崇煥抵京第208章:心亂如麻!第1章:穿越的姿勢不對?第103章:逼上“梁山”第224章:言官們,顫抖吧!第99章:洪承疇又在殺降!第201章:屯兵蕭關,千里運糧第193章:再喂他一碗毒雞湯第174:碰上個軟硬不吃的傢伙第132章:民婦與官鬥第173章:海蘭珠:千里入關第186章:一代名妓,柳如是之節第5章:京師的錢,太好掙了吧!第76章:京師保衛戰(6):城外初戰第42章:這位廠公太嫩了第216章:幾個倒黴鬼第228章:再次涌動的暗流!第197章:陷阱,一個接一個第87章:說服徐光啓第130章:自己找死,怨不得我!第113章:君臣各懷鬼胎第167章:廠公斷案第62章:被逼上任的楊總督第7章:阻攔聖駕第135章:皇權不下縣第120章:拐賣五萬人口,死罪!第165章:爲了賣房,操碎了心第124章:仗未開打,先斷退路第61章:臨時詔獄第82章:峰迴路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