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美國人的?”愛因斯坦和衆人有些吃驚地說,他身爲穹窿實驗室的頂級科學家竟然還不知道這些事。不過那也屬正常,他和特拉斯主攻的科研領域不同,各種只要能有助於他們科學研究的機密情報都會源源不斷向他們提供,與愛因斯坦不同的是,特拉斯的科研項目涉獵的範圍更廣大,而盧瑟福身爲兩個實驗室的總工程師,掌握的信息量自然比別人也更多。
“現在世界上就帝國、美國和蘇聯有能力發‘射’這種大型衛星。利用磁能產生大氣漏斗,我認爲美國還不可能掌握這種尖端技術。來這裡之前,我一直在美國做研究項目,瞭解他們的基礎。”愛因斯坦自信地說。
“可是美國這些年發展得非常快。”盧瑟福搖着頭說,他還清楚地記得前不久在穹窿實驗室召開的總工程師會議,會上可是通報了大量關於美國新軍力的情報,情報顯示美國軍隊的科技水平和作戰理念已經到了令人匝舌的地步。
“好吧,就算他們有這種能力。”愛因斯坦看了對方一眼,故作退讓,“可是西伯利亞的漏斗一旦發生作用,受凍最厲害的是蘇聯,其次纔是我國。我想他們不會愚蠢到連這一點也沒考慮到吧。”
“我只是不明白,敵人怎麼能夠用衛星製造磁場,產生大氣漏斗呢?”愛因斯坦不解地說,“製造磁場的巨大能量難道就僅僅依靠太陽能提供?”
這不,剛一進入到穹窿實驗室裡,三位科學牛人就像上滿弦似的,對一個科學問題窮追不捨,完全忽視了關緒清等人的存在。對於這種專業‘性’極強的問題,關緒清等人都無能爲力,只能靜靜的聽着他們討論。
忽然,特拉斯哈哈大笑起來,把盧瑟福和愛因斯坦完全搞懵了:“其實,這件事根本就不是什麼美國人搞出來的,這都是我和我的助手的傑作!”
盧瑟福哼了一聲,愛因斯坦攥緊了拳頭,好象被一個傻子愚‘弄’了似的,忿忿不已。
關緒清起初就隱隱猜到了什麼,現在聽特拉斯和盤托出,眼睛一亮,知道這件事終於要爲大家帶來驚喜了,“特拉斯,到底是怎麼回事?”
“情況是這樣的。”特拉斯看了看兩位同事可笑的表情,對關緒清說:“我們在西伯利亞進行了大氣漏斗實驗。從目前得到的結果來看,可以說已經取得初步的成功。”
“大氣漏斗?”康廣仁睜大了眼睛問。對於這個名詞,他還只是在半年前一份科普雜誌上了解到的,不過雜誌裡也只是講了一些基礎的理論‘性’知識。“我們已經能把同溫層的空氣導入到對流層?”
“準確地說,是利用磁場擴大了自然出現的小型大氣漏斗。”特拉斯說。
一旁的愛因斯坦卻一言不發,聽了這個消息他似乎高興不起來,臉‘色’凝重。
“老特,你就別賣關子了,請你跟皇上詳細說明一下吧。”康廣仁對特拉斯說。
“好的,部長。”特拉斯起身走到會議室的正面的牆下,拉開幕布,啓動投影設備,一幅標有密集的氣壓等高線的北半球雲圖被投‘射’到銀幕上。然後他開始講解:“在十月三日,我們的軍用衛星發現了在西西伯利亞和中西西伯利亞,分別出現了兩個小型的大氣漏斗。不過我們先來大概瞭解一下大氣漏斗的原理。”
銀幕上的影像變成一個大氣漏斗的三維模擬動畫。只見平流層下層(同溫層)與對流層相接處出現小型的氣旋。氣旋中心下部的氣壓驟降,直到比上層的氣壓還低,這時平流層下層的冷空氣就沿着氣旋中心下降到對流層。
“這就是自然形成的小型大氣漏斗。”特拉斯解釋說,“它的成因與對流層劇烈的空氣流動、地球的自轉和地球的磁場有關。簡單來說,它就是一種微型的龍捲風,只不過發生在萬米以上的高空,而且影響非常之小。實際上,在更高處的中間層這種現象非常多,只是那時空氣太稀薄,表現並不是很明顯。由於同溫層與對流層之間自然形成的大氣漏斗規模很小,下層的出口直徑通常在幾米到幾十米之間,我們觀測到最大的也不過一百多米。所以並不能形成具有破壞當地氣象的大型大氣漏斗,而有很快就會消失。而我們的實驗是利用衛星,產生強大的磁場,干擾自然形成大氣漏斗的所在的磁場環境,開成一個特殊的強力磁場。”
銀幕上的畫面逐漸變化,只見一顆衛星運行到自然形成的小型大氣漏斗上空,另一顆衛星則運行到地球另一邊,兩顆衛星作爲兩極產生一個人造的磁場,干擾了整個地球磁場,而通過小型大氣漏斗的人造磁場的磁力線形成一個漏斗狀。不過與大氣漏斗形狀相反,人工磁場漏斗的小口在平流層,而大口在對流層。
“老特,我有點不明白。”康廣仁突然說,“這樣使地球磁場出現漏斗狀,豈不是像南北兩極那樣有了開放的磁場?怎麼磁場漏斗所在地不是受到外太空的太陽粒子的轟擊,而是產生更大的規模的大氣漏斗?”很顯然,科技部部長的科普水平也不低。
地球之所以能生機勃勃,很大程度要仰仗地球磁場的保護,阻擋了那些來自宇宙深處特別是發自太陽的對生物極端危險的高能粒子。但在兩極地球的磁場軸地區,開放的磁場形如漏斗,宇宙和太陽的高能粒子沿着漏斗侵入大氣。而這些可怕的高能粒子侵入大氣,不斷地轟擊大氣中的分子和原子,爆發出光亮,形成絢爛的極光。
“不不。”特拉斯急忙澄清,“部長閣下,您的理解跟我們大氣漏斗實驗形成的磁場漏斗是完全是不同的。請看一下。”他說着*縱投影儀,變換圖像。
自然形成的小型大氣漏斗及其周圍人工造成的磁場漏斗的圖像被縮小,顯示出整個地球的磁場示意圖。地球磁場的磁力線還覆蓋着人造磁場漏斗的上空。
“可以看到,我們製造的磁場漏斗比地球磁場兩極的漏斗要小的得多,而且是處於整個地球磁場的保護之下的。最根本的區別在於,我們的選出的磁場漏斗其實是一個橄欖形磁場的一部分,而地球磁場兩極的漏斗不過是開放的磁場。”特拉斯頓了頓接着說:“我再打個比方,我們拿出一塊磁鐵,它獨自形成了一個小小的磁場。這個小小的磁場當然地對周圍產生了影響,能夠吸附回形針和鐵釘,可是這個小磁場卻仍然處於整個地球磁場的保護之下,這塊磁鐵和它的周圍仍然不會受到來自太陽的高能粒子的轟擊。而我們在大氣漏斗周圍造出的磁場漏斗,就像這塊磁鐵形成的磁場一樣,只不過它規模和作用更大,當然,‘性’質上也有所區別。”
康廣仁這才若有所悟的點了點頭。
特拉斯放大大氣漏斗的圖像,繼續講解:“把這個特殊的人造磁場叫磁場漏斗並不是很準確,它並非像地球磁場南北極那樣開放,只不過它形成的磁力線像漏斗而已。這個人工磁場把同溫層的空氣分子和原子不斷地拉到下面的對流層,這樣就擴大了原來自然形成的大氣漏斗,形成更大規模的大氣漏斗,從而具有了破壞作用。大家都知道,現在西西伯利亞和中西西伯利亞都遭受到罕見的惡劣天氣,就是我們的大氣漏斗造成的,但是我們的實驗範圍僅僅侷限於荒蕪人煙的地區,對那裡的工業發展和人民生活沒有很大影響,畢竟那是我們的地盤。”
一直默默聽講的關續清也問道:“在地球的另一端,也就是另一顆衛星所在那一地區不會引發這種大氣漏斗嗎?”
“不會。除非很巧合地在當地上空也出現了一個自然形成的大氣漏斗。”特拉斯回答,“沒有自然大氣漏斗的中心氣壓差,我們製造的磁場無法把同溫層的空氣拉到下面的對流層。因爲我們的磁力其實是非常微弱的,再強大的磁場我們產生不了,也還沒有那種技術水平。”
“這是最高機密,你們要謹記。”關續清突然說,“目前實驗結果已經證明我們的技術取得了初步成功,但也只能到此爲止了。”
“還有更進一步的試驗嗎?”康廣仁好奇地問。
“如果出動更多的衛星,利用相鄰數十人甚至上百個自然大氣漏斗,可以在蘇聯、歐洲和北美形成多個超大規模的大氣漏斗,帶來大範圍的降溫,引起全世界範圍的惡劣的天氣!”特拉斯的聲調有些‘激’動。
“這種攻擊可以在任何一個季節發起。”關續清的聲音有些顫抖,“它的損害遠比對敵方發起核突擊強大得多,打擊範圍可是全國境甚至全大洲的!四十年前,我們還是一個極端貧弱的國家。沒想到,我們今天竟然掌握了可以改變地球氣候的超級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