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拿下漢城

在東北軍剛剛佔領盛京的時候,陳冬生就已經爲了預防俄國遠東部隊會對東北軍進行可能的干預,而派了當時還不是外交部長的段尚文前往俄國遠東部隊駐地中的司令部見過了俄國遠東部隊的司令維奇諾夫.哈立瑟。

而在當時,因爲俄國國內還沒有注意到東北的動亂之局,就算在後來得知了東北軍佔領了盛京後,俄國國內按照一向來的判斷,也沒有發現東北軍竟然可以在短短的半年時間中,就發展到了不受滿清控制的地步,而錦州大戰中,清軍數十萬的大軍不但沒有取得一絲的進展,反而折兵半數。

這一情況,實在是讓俄國人吃驚不已。因爲俄國一直對於滿清的北方領土都有着比較大的野心,所以對於滿清軍隊也是比較瞭解的。也知道滿清軍隊中的那些綠營以及那些已經基本沒有用處的湘軍雖然人數多,但是並不是能和作爲滿清國防軍使用的淮軍相比的。

對於淮軍,俄國還是比較注重的,甚至可以說,俄國人在遠東駐紮的三萬多遠東部隊一直沒有大的動作,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爲在直隸北方地區存在着相當數量的淮軍。

在直隸周邊地區,一直以來都是淮軍重點駐紮的地方,因爲京師就在這裡,爲了嚴守京師,李鴻章不但在渤海地區的沿海,建造了大量,類似大沽臺這樣的炮臺,而新組建的北洋水師也駐紮在這一海域。並且,淮軍的半數以上的力量都幾種在直隸周邊,在東北之亂爆發以前,淮軍一共十多萬人裡面,除去原本駐紮在東北以及朝鮮地區的一萬多人以外,還有半數多約七萬人淮軍駐紮在直隸周邊地區。而其他的就分散在南方地區。

可以說,屬於北洋系統的百分之八十地力量都集中在直隸周邊。爲的就是保衛北京這個滿清的心臟。

而北洋的這一居心在俄國看來卻是猶豫不已,這七萬地淮軍隨時就可以快速的調往東北等地,這才一直打着東北主義的俄國無法得手。

俄國雖然強大,但是。這是在遠東,俄國在遠東的軍事力量,主要就是通過多年以來不斷增加的遠東部隊,但是,那數萬的遠東部隊地後勤壓力卻讓俄國感到了無能爲力的感覺。

而這一點,也就觸發了俄國下定決心要在修建一條橫跨亞洲大陸的鐵路。

不過。在今天,俄國卻沒有了這樣的擔心,可以不用擔心在沒有滿足的後勤補充下就和七萬以上的淮軍部隊交戰。而是他們邀請自己共同出兵東北,打擊東北土匪叛軍。

但是,不管是俄國高層官員還是將領,都沒有想到這一點,那就是:既然東北軍能把那讓俄國遠東部隊都擔憂的數萬淮軍外加數十萬的綠營等雜牌部隊都擊敗。那麼,自己可以把東北軍打敗嗎?

土匪,這是一個貶義詞。但是,有時候,卻比那些歌頌功德的讚美詞要有用地多。起碼,它讓俄國人輕視了東北軍。

而輕視對手,尤其是無知的輕視一個強大的對手。結局通常都是讓人非常擔憂的。

俄國人即將到來,並且,背後裡還有一支並不知道存在的暗刀。不過,東北的命運並不掌握在俄國或是日本的手中。

而是掌握在陳冬生手裡面。

作爲一個穿越而來的現代人,即使陳冬生對歷史在不懂,對於軍事。經濟,政治的能力在怎麼差。他還是有着一個無人可比的優勢。那就是陳冬生對歷史地大體走向,以及對於日本,俄國這樣的國家的野心都是非常清楚的。

陳冬生有時候會自嘆,他們說的先知,大概就應該是自己這個樣子了吧!

但是,雖然陳冬生知道俄國的野心,但是實在沒有想到俄國的動作會這麼快。以至於快到要打亂東北的發展,打亂了自己心中原本地預想。

在陳冬生的先期戰略安排中,現在就應該把朝鮮收拾掉,然後留下一個師的部隊鎮守,另一個師的部隊調往錦州。而新組建的第八師。第九師也應該差不多成軍了。雖然戰鬥力不強。但是可以鎮守地方。

如果說第八師。第九師成軍後,東北軍就擁有了九個師。每個師擁有最少一萬五千人,並基本上都裝備新式步槍,也就是1871毛瑟以及毛瑟改進型1886式。另外還有四個騎兵師,另外還有六個地方守備旅。分別是:第一次佔領盛京後,軍事改革組建地四個:盛京守備旅,長春守備旅,吉林守備旅,海倫守備旅。

錦州大戰後組建地兩個:寧古塔守備旅,丹東守備旅。

而守備旅的兵力根據每個地方守備旅負責地區域不同,分別是8000-1000人。人數最多的就是海倫守備旅了,現在黑龍江省中,基本沒有了東北主力師團的存在,只有渺渺的兩個連,而擔負着黑龍江軍事防務和基本治安問題的就是海倫守備旅。相對來說,海倫守備旅比起人數最少吉林守備旅的七千五百人整整多了快八成,也就是一萬兩千多,快要到三千。

不過,這些地方守備旅的武器裝備實在太差了,也就和滿清的綠營差不多,基本都還是冷兵器作戰。其中,也只有僅靠一萬兩千人守衛黑龍江的海倫守備旅有着陳冬生特別批發下來的一千杆東北軍第一師換裝下來的舊式後裝槍。兩千多的其他雜牌火槍。

而如果到秋季的話,那個時候,不但第八師,第九師已經成軍並且,到那個時候,長時間2小時不停工生產的盛京製造局和吉林製造局就可以爲東北軍提供大量的彈藥。貯存幾個月後,就足夠那十幾萬的大軍發動一場大規模的會戰,並且可以維持兩個月以上。

這樣的話,到時候,陳冬生就可以從容的調集超過三個騎兵師,六個步兵師,以及相當數量的守備旅超過十五萬的大軍前往錦州參加陳冬生期望的下一場錦州大戰。

陳冬生就不相信,在這自己十五萬大軍面前,還有誰能夠抵抗地住,不管他是劉銘傳還是李鴻章還是說其他人。

陳冬生相信,只要在給自己幾個月,最多三個月的時間,自己就可以完成準備工作。到時候,揮軍南下,飲馬黃河,甚至是長江都不是沒有可能的。

但是,陳冬生看着那地圖上的東北方向那一個大大的箭頭後,無奈的嘆了口氣,眼鏡中流露出來的是一種無力。

而一旁正在爲陳冬生說明現在軍事情況的歐陽天看着陳冬生這個樣子,心中也是晾晾的。

“司令,現在我軍對朝鮮的行動基本上已經可以說是接近尾聲了,你看是不是要把第三軍調回來。”歐陽天想歸想,但是說的事情卻一件都不落下。

而陳冬生聽見這話後,繼續看着那畫滿了箭頭的地區,並沒有擡頭的他問道:“包俞說什麼時候可以結束戰鬥,還有,現在戰況如何?”

“包軍前天的戰報中說了,現在漢城已經在三天前被攻破,已經捉拿了朝鮮國王李氏一族,而淮軍餘部想仁川突圍的時候,被我軍全殲。

現在,我們就只剩下了最後一個地方,也就是仁川沒有拿下來,根據包俞的戰報中分析,仁川應該還有約近八千的淮

“把戰報給我看。”陳冬生一聽,仁川的淮軍竟然只剩下八千的時候,感覺有些不對,拿過戰報一看。

陳冬生反覆看了兩遍後,才沉靜的說道:“這李鴻章倒也是個人物,知道是不可爲還知道撤

雖然後,對這身邊的李俊說道:“給漢城的李俊發報,讓他無比全殲仁川敵軍。”

“是,司令。”李俊聽了後,就直接出去了。

而呆在一旁的歐陽天卻繼續說道:“這要是想要全殲,恐怕不是那麼容易啊!”等陳冬生看了他一眼後,才繼續道:“仁川是海港,而海上就是北洋水師,我軍要想在北洋水師的眼皮子低下大規模的滅淮軍。恐怕不容易。”陳冬生聽了他的話後,並沒有說話,他也知道,仁川是海港城市,不要說淮軍還有八千多的人,就算是隻有一兩千,在海上那些北洋兵船的威脅下,也不是那麼一件容易的事。但是,陳冬生要的不是這個,可以說,他剛發那個電報的意思並在與要包俞全殲多少人,而是要包俞的一種態度。

第1章 被包圍第22章 錢這東西第17章 金泉阻擊戰第94章 確定戰略第16章 帝國外交第18章 和日軍的第一次較量第38章 遲來的消息第60章 兩江的尷尬第30章 感嘆和流水線第81章 俄國插手第16章 盛京的白色恐怖第8章 汝南之戰(續)第30章 於康的汽油發動機第47章 瘋狂第56章 戰局有變第2章 平亂第45章 躲避尷尬第52章 慈禧的下落第34章 爲什麼會敗?第59章 第一團和馮國璋第48章 劉銘傳第6章 牛角山第56章 淮軍新軍的戰鬥力第28章 擴大會議第14章 夜戰第8章 大勢所趨第四十七章第42章 南下第32章 雪…女人第10章 汝南之戰(續三)第7章 我發財了第7章 汝南之戰第78章 盛京學院第25章 電報談判第16章 金泉第21章 帝國的過去(續)第62章 滿清投降第57章 第三師-梅森虎第35章 福江島海戰第19章 出擊第43章 迫擊炮第68章 危機四伏第69章 溫情第78章 盛京學院第2章 平亂第54章 親臨前線第14章 夜戰第30章 裝甲部隊第58章 梅森虎叛變?第11章 官軍來繳第15章 科舉選撥第39章 韓章回來了第33章 朝鮮第89章 夜戰——炮擊第47章 世界大戰(下)第46章 瘋狂第17章 造船廠第38章 遲來的消息第8章 戰還是退第75章 招攬人才第48章 劉銘傳第60章 兩江的尷尬第4章 包圍第1章 建國登基第64章 春宵一刻,值?第52章 慈禧的下落第26章 德國的合作第39章 韓章回來了第11章 合擊第6章 出發第8章 俄軍援軍第18章 帝國的後宮第13章 被搶了第21章 東北有後第40章 騎兵第19章 熊本師團第44章 淮軍一代名將第9章 第四師的戰報第5章 錢糧危機第44章 淮軍一代名將第46章 金華鎮第2章 平亂第90章 北洋水師第38章 遲來的消息第6章 牛角山第12章 全營進攻第44章 郭雪第27章 東北軍事學員第4章 “秋風計劃”第47章 世界大戰(下)第7章 俄軍的絕境第14章 夜戰第1章 被包圍第1章 成了土匪第33章 朝鮮第46章 世界大戰(上)第11章 長春之戰第13章 日軍的登陸第48章 袁世凱的選擇
第1章 被包圍第22章 錢這東西第17章 金泉阻擊戰第94章 確定戰略第16章 帝國外交第18章 和日軍的第一次較量第38章 遲來的消息第60章 兩江的尷尬第30章 感嘆和流水線第81章 俄國插手第16章 盛京的白色恐怖第8章 汝南之戰(續)第30章 於康的汽油發動機第47章 瘋狂第56章 戰局有變第2章 平亂第45章 躲避尷尬第52章 慈禧的下落第34章 爲什麼會敗?第59章 第一團和馮國璋第48章 劉銘傳第6章 牛角山第56章 淮軍新軍的戰鬥力第28章 擴大會議第14章 夜戰第8章 大勢所趨第四十七章第42章 南下第32章 雪…女人第10章 汝南之戰(續三)第7章 我發財了第7章 汝南之戰第78章 盛京學院第25章 電報談判第16章 金泉第21章 帝國的過去(續)第62章 滿清投降第57章 第三師-梅森虎第35章 福江島海戰第19章 出擊第43章 迫擊炮第68章 危機四伏第69章 溫情第78章 盛京學院第2章 平亂第54章 親臨前線第14章 夜戰第30章 裝甲部隊第58章 梅森虎叛變?第11章 官軍來繳第15章 科舉選撥第39章 韓章回來了第33章 朝鮮第89章 夜戰——炮擊第47章 世界大戰(下)第46章 瘋狂第17章 造船廠第38章 遲來的消息第8章 戰還是退第75章 招攬人才第48章 劉銘傳第60章 兩江的尷尬第4章 包圍第1章 建國登基第64章 春宵一刻,值?第52章 慈禧的下落第26章 德國的合作第39章 韓章回來了第11章 合擊第6章 出發第8章 俄軍援軍第18章 帝國的後宮第13章 被搶了第21章 東北有後第40章 騎兵第19章 熊本師團第44章 淮軍一代名將第9章 第四師的戰報第5章 錢糧危機第44章 淮軍一代名將第46章 金華鎮第2章 平亂第90章 北洋水師第38章 遲來的消息第6章 牛角山第12章 全營進攻第44章 郭雪第27章 東北軍事學員第4章 “秋風計劃”第47章 世界大戰(下)第7章 俄軍的絕境第14章 夜戰第1章 被包圍第1章 成了土匪第33章 朝鮮第46章 世界大戰(上)第11章 長春之戰第13章 日軍的登陸第48章 袁世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