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合擊

待琴聲停止之時,陳冬生的一聲:“好琴!”也隨之而出。

而陳冬生的這一句話說出去之後,上面卻並沒有傳來聲響,陳冬生再拾梯而上,而上去之後,卻發現了讓他極爲驚訝的事情。

原來,這琴聲並不是陳冬生想象中的那樣,是某個閨中女子的一時奮發才情而彈。因爲此刻出現在陳冬生眼中的卻是楊承瓚。

只見楊承瓚一人坐着,而他身前就是一把古琴,而此時他的手還扶在琴上。而這個時候,楊承瓚也發現了出現在這閣樓上的陳冬生,連忙起身,口道:“見過王爺!”

“不必多禮!”陳冬生徑直走了過去,看看那琴。後,又說道:“看來皙子不但洋務國事了得,這琴藝之道亦是出神入化啊!”

楊承瓚手一擺,道:“王爺見笑了,揚某隻是一時技癢,胡亂彈一曲,以求自娛罷了。”

末了,楊承瓚把擺在旁邊的茶壺拿了起來,給陳冬生倒了一杯,道:“來,王爺你也是愛茶道之人,這是我朋友從南方帶過來的春茶!”

陳冬生接了過來,略嘗一口,只覺一陣心曠神怡,口中大嘆:“皙子不但擅國事,琴道,想不到連茶也是喝的極有神韻。”

陳冬生這人,自從來到這個世界後,可以說,從一開始的僅僅把茶當作飲料到現在的也對了茶有了些研究,這茶一入口,陳冬生就知道。這茶並非凡品。

“呵呵。王爺你見笑了!”

陳冬生喝罷茶後,在看看那琴,遂自說道:“來,皙子,再來一曲。”

“敢不從命!”

楊承瓚重新坐了下來。那修長的手指放在了琴絃上,然後用一手指地末指輕輕一勾,一聲短促而悠揚地聲響欣然而出……

楊承瓚的琴藝可以說還是不錯的,至少在陳冬生這樣的人看來,這簡直可以說是藝術,這比後世中聽到的那些所謂鋼琴啊什麼地器樂演奏,這楊承瓚的彈奏可以說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只聽那有如高山。後有流水。而水中一舟,舟中一人,人撫琴,琴傳水邊,水邊人醉。而人醉投水,時下,水亂,亂水聲起,驚琴人。琴斷。

一曲終了之前,楊承瓚一把壓住琴絃,之前的悠悠琴聲一下噶然而止。只聽的陳冬生如同心中被人猛擊。

待琴聲停下許久後,陳冬生纔回過神來,再看那楊承瓚。只見他已經不在琴邊。再四周尋看,卻發現這楊承瓚已經站在閣樓欄杆邊。一手持清茶,一手扶欄杆,立身遠眺。

而這個時候,那楊承瓚卻已經回過頭來,見陳冬生在看他,於是開口道:“王爺!”

“哦,皙子也是一個雅人,而我陳某人只是一介凡夫,以後這等雅事還請皙子多多請教!”陳冬生也開口道。

楊承瓚一聽,臉色瞬間連變,但這也是一瞬間的事情。不但陳冬生沒有發現,就連楊承瓚自己都沒有察覺。最後他沉穩道:“王爺,你擡舉了,現在不論東北軍,就是這九州大地,那人不知王爺已經人中龍,僅僅一年之間就已經稱霸東北三省,西抗數十萬清軍,北拒數萬俄人,南下高麗,可以說,王爺你已盡東北之能事,何來凡夫一稱!”

“呵呵,這些都是世人之間也,難道你皙子也這樣認爲?”陳冬生哈哈笑兩聲後,正色問楊承瓚。

“難道皙子也認爲我東北已經顯霸王之勢嗎?”

楊承瓚一聽陳冬生的話,心中一驚,已經明白了陳冬生現在是要考究自己了。於是,心思連變幾次,把思緒理清了些後穩聲說道:“霸王之勢已顯,但非強勢。我東北雖然目前一直都處於勝利。並且,幾次地戰役中都取得了勝利。

但是,現在我們地實力並不足,尤其是我們最需要的時間,更是少。

自從我們起事以來,我東北十多萬的大軍是連連征戰,雖然是戰果不斷,但是同樣的也消耗了我們的大部分實力。比方說,如果我們不和俄軍發生戰鬥,那麼,我們在積累幾個月的實力的話,就可以揮軍南下一定中原,但是現在,我們的近十萬大軍被拖住了,在錦州前線,僅有數萬的兵力,不要說進攻,恐怕自保都難,何況,現在我們和俄人對上了,恐怕後患無窮啊!”

陳冬生其實也知道,這楊承瓚說地都是實話,但是,對於陳冬生來說,這樣的困難並不能阻擋自己的腳步。

不管是滿清還是俄國。

“皙子不用擔心,我們和俄軍的爭鬥最多隻要半個月的時間,半個月以後,我就可以收攏大軍。”

而楊承瓚一聽,心中連嘆不已,現在地他已經很明白,自己和陳冬生地差距在那裡,也開始明白,爲什麼陳冬生能在短短的一年之間就稱霸東北。除了運氣以外,這陳冬生地最大一個特點就是,他從來沒有把滿清朝廷,乃至俄國真正的放在心上,不管什麼時候,都充滿了自信。

這一點,至少在其他人看來是這樣的,當然,陳冬生自己可能並不會這樣認爲。因爲陳冬生一直在內心裡都無比恐慌。怕失敗。但是同時有堅信,既然上天讓自己來到了這個世界,總是有理由的,如果說失敗的話,不但自己,就連上天都不能忍受。所以,陳冬生認爲,老天肯定是站在自己這一邊的。

當然,陳冬生說這樣的話並不是胡亂說的,而是有根有據的。而他的根據的就是他手下的部隊,這個屬於他自己的軍隊的成績。

在通化方向,第四師和第二騎兵師已經成功相互配合,把那剩餘的一萬多俄軍打了一個伏擊,當場就消滅了三千多的俄

這個功勞就當屬第四師擁有的大量火炮,不管是迫擊炮還是野戰重炮,他們都在那場戰爭中起到了最大的作用。

因爲是埋伏,所以,一開始的時候。第四師的近八十門重炮就把俄軍中隨軍而行的五十多門的野戰炮給轟了個遍,毀炮無數,而剩下的完好火炮中也因爲沒有炮彈也殘存下來足夠的炮兵而陷入無用之境。

而後,失去了炮火支援的俄軍即使在單兵的步槍中比第四師等部隊要好的多,但是,當第四師的近兩百各種型號的火炮一起轟擊的時候,俄軍在怎麼樣也抵擋不足了。

當然,作爲列強之一的俄軍,他的部隊戰鬥力也是不容小窺的,即使落入了重圍之下,並且還失去了火炮。他們已經發揮了比東北軍更加強的戰鬥裡。

並從東北軍的包圍圈中成功逃脫,不過,還是留下了三千多人的屍體。

而後,東北軍僅僅的咬住俄軍殘部,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已經大敗,並且失去了士氣和火炮的俄軍離滅亡已經沒有多遠了。在通化方面鬱天行可以說進展順利,離那准將的軍銜已經不遠了,而同樣的,在吉林方面,東北軍同樣也是進展順利。

在得到了海參崴即將到來的俄軍的援軍之後,李立等人就已經開始按照陳冬生的指示佈局。

由於在陳冬生的一再強調中,對於這股俄軍“不能全殲,不能放走”可以說難度非常的大,要知道,在一場戰爭中,要想擊潰敵人,只要自己的實力稍強於敵軍,並有了一定的其他優勢的話,這並不難做到。而要想包圍全殲敵軍,就至少要幾倍於敵軍的兵力,並且戰鬥力還有強於對手不少。但是,如果要俘虜敵人全軍。這可以說是一件不可能辦到的事情。

爲了辦成陳冬生交下來的這個極爲艱難的任務,不但李立等吉林守軍在忙碌着,就連通化正在一步一步殲滅俄軍的第四師等部隊也在爲了這個計劃而運轉。

按照軍隊的指示,在吉林方面的東北軍雖然數倍於俄軍,但是,爲了保險起見,軍部並沒有讓吉林方面的部隊單獨執行這一任務,而是打算這後期中抽調通化方面的部隊,一起合擊俄軍。

這樣的話,成功率將會大上很多。所以,在前期中,吉林守軍的主要任務就是拖住敵人,並消減他們的軟實力,也就是火炮等他們的彈藥。

等通化方面的第四師等部隊解決了那一萬的俄軍後,就趕到吉林和吉林守軍會和,到時候,就可以積聚七超過八萬的東北軍主力部隊。

除了在錦州,還鬱悶那一次可以積聚起這麼的東北軍主力。而爲了指揮這樣一場實力明顯不對稱的戰鬥。陳冬生也親自趕往吉林。

第87章 仁川之戰第6章 你怎麼不碰我第24章 帝國大開發計劃第47章 瘋狂第1章 被包圍第26章 初步決定第8章 戰還是退第17章 情況危急第10章 打秋風第22章 壓俄製日第18章 帝國的後宮第94章 確定戰略第47章 無奈的撤退第15章 繼續前進第27章 何進與郭豐臺第35章 分拆盛京製造局第39章 世界和平了嗎第88章 仁川之戰續第36章 日軍的戰敗第10章 汝南之戰(續三)第25章 面臨的問題第73章 伯樂和馬第37章 對日本宣戰第43章 喝酒下棋第62章 寧予友邦,不予家奴第31章 秋易白第46章 叛徒第48章 劉銘傳第17章 金泉阻擊戰第87章 仁川之戰第48章 俄國革命第49章 袁金城的決定第18章 盛京防禦戰第24章 人才那裡有?第77章 讀書人第10章 打秋風第33章 意外的金洲城第20章 勝利了嗎?第10章 汝南之戰(續三)第12章 汝南之戰第50章 禁衛新軍的混亂第48章 俄國革命第9章 第四師的戰報第32章 雪…女人第7章 汝南之戰第10章 戰始第94章 確定戰略第72章 法律第35章 福江島海戰第78章 盛京學院第3章 整編計劃第34章 抵達吉林第85章 朝鮮—劫掠第78章 盛京學院第20章 帝國的過去第8章 戰還是退第89章 夜戰——炮擊第40章 騎兵第3章 三河鎮第17章 情況危急第47章 無奈的撤退第26章 德國的合作第23章 馬克沁機槍成型第29章 光緒捅了馬蜂窩第18章 大戰前夕第16章 金泉第29章 換點口味第27章 何進與郭豐臺第37章 混亂的攻城戰第44章 戰爭已經無法避免第62章 寧予友邦,不予家奴第4章 援軍之戰第15章 守備旅換裝第43章 迫擊炮第14章 滿清新軍第53章 慈禧和光緒第16章 帝國外交第50章 潘盛安的選擇第13章 舊時代逝第28章 擴大會議第44章 戰爭已經無法避免第13章 日軍的登陸第39章 韓章回來了第28章 登臺講課第30章 於康的汽油發動機第37章 協議=利益第38章 遲來的消息第78章 盛京學院第15章 土匪進城第3章 三河鎮第49章 袁金城的決定第32章 雪…女人第90章 北洋水師第13章 日軍的登陸第9章 只勝勿敗第25章 金融危機第27章 給我吐出來吧第21章 戰後第8章 俄軍援軍第1章 第一戰
第87章 仁川之戰第6章 你怎麼不碰我第24章 帝國大開發計劃第47章 瘋狂第1章 被包圍第26章 初步決定第8章 戰還是退第17章 情況危急第10章 打秋風第22章 壓俄製日第18章 帝國的後宮第94章 確定戰略第47章 無奈的撤退第15章 繼續前進第27章 何進與郭豐臺第35章 分拆盛京製造局第39章 世界和平了嗎第88章 仁川之戰續第36章 日軍的戰敗第10章 汝南之戰(續三)第25章 面臨的問題第73章 伯樂和馬第37章 對日本宣戰第43章 喝酒下棋第62章 寧予友邦,不予家奴第31章 秋易白第46章 叛徒第48章 劉銘傳第17章 金泉阻擊戰第87章 仁川之戰第48章 俄國革命第49章 袁金城的決定第18章 盛京防禦戰第24章 人才那裡有?第77章 讀書人第10章 打秋風第33章 意外的金洲城第20章 勝利了嗎?第10章 汝南之戰(續三)第12章 汝南之戰第50章 禁衛新軍的混亂第48章 俄國革命第9章 第四師的戰報第32章 雪…女人第7章 汝南之戰第10章 戰始第94章 確定戰略第72章 法律第35章 福江島海戰第78章 盛京學院第3章 整編計劃第34章 抵達吉林第85章 朝鮮—劫掠第78章 盛京學院第20章 帝國的過去第8章 戰還是退第89章 夜戰——炮擊第40章 騎兵第3章 三河鎮第17章 情況危急第47章 無奈的撤退第26章 德國的合作第23章 馬克沁機槍成型第29章 光緒捅了馬蜂窩第18章 大戰前夕第16章 金泉第29章 換點口味第27章 何進與郭豐臺第37章 混亂的攻城戰第44章 戰爭已經無法避免第62章 寧予友邦,不予家奴第4章 援軍之戰第15章 守備旅換裝第43章 迫擊炮第14章 滿清新軍第53章 慈禧和光緒第16章 帝國外交第50章 潘盛安的選擇第13章 舊時代逝第28章 擴大會議第44章 戰爭已經無法避免第13章 日軍的登陸第39章 韓章回來了第28章 登臺講課第30章 於康的汽油發動機第37章 協議=利益第38章 遲來的消息第78章 盛京學院第15章 土匪進城第3章 三河鎮第49章 袁金城的決定第32章 雪…女人第90章 北洋水師第13章 日軍的登陸第9章 只勝勿敗第25章 金融危機第27章 給我吐出來吧第21章 戰後第8章 俄軍援軍第1章 第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