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滿清投降

在兩江總督府當那名英國使者重新見到曾國荃的時候心裡面的那個高興勁就不用提了現在的他已經以爲這曾國荃時隔半個多月後重新召見他很顯然是考慮和他正式相商關於多國干涉軍的一些具體問題了。

說不定這位兩江總督大人正在考慮自己前段時間提出的那些苛刻的條件呢要是一不小心自己讓這位兩江總督大人同意了自己先前提出的那些原本沒有希望的條件的話恐怕自己就要成爲整個英國乃至整個歐洲的大人物了。

但是他卻忘記了半個多月的時間已經足夠改變很多事實了。

“尊敬的閣下目前我們的多國遠東聯合艦隊的先頭艦隊已經抵達香港目前正在進行補給以及適應性訓練當中不日他們就會趕赴上海外港。

我相信這回事我們合作的一個良好開端!”

曾國荃也是如此說道:“的確這應該是我們良好的合作開端。”

那名英國人聽到曾國荃這樣的話後心中已經忍不住的興奮了看來不用自己多說什麼話這個權力巨大的中國人就要接受自己之前提出的那些條件了但是他還沒有高興多久就徹底的沮喪了。

“對於貴軍的直接軍事援助我們現在已經不需要但是我們還需要貴軍其他多方面的合作比方說武器援助資金援助軍官援助等。”曾國荃眯着眼說道。it!#a%#¥%……”那名英國人聽了立刻就從座位上跳了起來。也顧不上什麼紳士風度了直接冒出一連串的鳥語良久後纔回復正常。

然後恢復用那並不很標準的中文官話問道:“爲什麼你們爲什麼不需要我們地軍事援助要知道北方的叛軍隨時都有可能威脅兩江以及其他的南部省份!”

“這很簡單因爲。我已經決定遵照我們皇上的旨意向東北軍政府投降!”

曾國荃的這番話中的遵照皇上的旨意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卻有此事。

在就昨天。也就是西曆一八八七年五月二十號光緒十三年四月二十八日。滿清入關後的第九位皇帝:愛新覺羅.載也就是光緒皇帝在北京城郊地東北軍臨時總指揮部表大清帝國正式向東北軍政府無條件投降的正式通電。

在通電中光緒皇帝不但說滿清朝廷向東北軍政府投降也命令剩餘的各地清軍以及地方政府向東北軍政府投降。

而一接到這個通電後兩江總督曾國荃也就放下了一直擔心着的事情準備着手聯合其他的南方各省向東北軍政府投降。因爲既然已經有了光緒地上諭。他曾國荃自然也就不用揹負叛主的罪名如果按照前些日子他和他的師爺沈先生商量的那樣做的話也就避免了成爲中華之千古罪人。

於是昨天和昨晚他曾國荃就緊急的通過電報聯繫了目前還擁有軍事力量的其他省份。並且他的投降單保持各省自治地主張得到了兩廣的張之洞。雲貴的岑毓英這兩位前滿清九位封疆大臣其中的兩位的支持而閩浙的何陝甘地譚鍾麟就不對曾國荃的主張表任何的意見。不反對也不支持很明顯他們就是一牆頭草看情況在說。

而湖廣的裕祿四川地錫良就是大罵曾國荃爲賣國賊並要誓死保衛滿清還揚言說要北上。解救他們苦難的光緒皇帝。至於慈禧。已經死了的人自然也就沒有人掛念了。

就在同一天北京城郊的東北軍總指揮部裡。陳冬生和歐陽天以及剛剛趕到北京沒有多久的韓章卻正在密談中。

歐陽天還是和往常一樣手持一大堆的資料想着陳冬生彙報近期的情況:“王爺目前我們在南方前線中地第一軍第二軍以及第三軍地休整已經基本完畢從東北調來的新兵也已經正在趕赴前線。並且彈藥也緊急地補給了一部分。各部隊已經初步的回覆的戰鬥力。

但是由於時間和路途遙遠我們依舊無法爲南方前線的部隊提供大量的補給這樣一來前線部隊要進行大規模的作戰行動的話就很困難。

另外從東北調來的三個師編制的警備隊也已經到達目前正在和北京城內的第六師以及其他駐防地方的主力部隊換防。不用多久我們就可以調集除至少兩個師的機動兵力。”

陳冬生也是看着眼前的這些大量的報告一邊聽着歐陽天的話。

“那麼西進北上的部隊怎麼樣了?”陳冬生合上那些報告問歐陽天道。

歐陽天也不看那些報告因爲這些東西都存放在他的腦海裡面:“北上的第五軍中第十二師已經抵達靠近內蒙古的烏蘭一帶而第三騎兵師和第四騎兵師已經深入蒙古境內目前這兩個騎兵師還沒有戰報傳來。”

“哦給第五軍的鐘佩去信讓他不要着急慢慢來一步一步的壓向那些蒙古人維護好補給線纔是正道。”說完後的陳冬生想了想後又說道:“傳令下去第一騎兵師從山東增援烏蘭到達烏蘭後歸屬第五軍編制。”

陳冬生並不很放心那些蒙古人雖然說現在的蒙古騎兵已經沒有多少威脅了但是就在蒙古背後的俄國人卻是一個大麻煩。如果兵力少了的話遇上俄國人就會吃虧。何況把一個主力騎兵師放在山東維護補給線也說不過去明顯的浪費兵力。所以在東北增援來了三個師的警備隊後就可以把這些被維護地方治安困住手腳的主力師團上前線去。

“讓第一警備師第二警備師調往山東和山西維護治安至於天津和北京就讓第三警備師和第十四師來維護就足夠了。第二騎兵師就不變繼續維護補給線。另外給袁世凱以及我們的教官們下令儘快的完成第十五師的改編然後開赴戰場。”

“是王爺!”

歐陽天說完後就退了下來因爲他知道現在韓章也在這裡並且還等待着時間向陳冬生彙報除了軍事方面意外的事務。

“韓總理現在輪到你說了。”

韓章並沒有和歐陽天一樣而是手裡面一邊翻着大量的資料一邊說道:“王爺在過去的幾個月裡面我們在盛京的各大兵工廠的產量維持着穩定的狀態但是仍然不足以供應部隊的需求另外在天津正在擴建改編的天津製造局目前也由於缺少設備而無法提高產量。加上我們後勤的困難所以目前我們對部隊的後勤供應依舊很緊張。

還有一點由於我們的各大兵工廠都日夜不停的開工已經把我們之前儲備的原料消耗的差不多了尤其是高質量的鋼材由於戰事我們已經無法向外國進口光靠我們自己的那兩座鍊鋼廠根本沒有辦法滿足需求。所以我們目前的各大兵工廠的生產最多隻能持續全力生產一個月左右。

除了原料意外我們也已經的財政也陷入了困境目前我們在盛京內的庫存銀子不到三百萬兩銀子而且東北商業局下屬的各大工廠也因爲戰事無法把產品推銷到南方以及出口。我們的各大兵工廠的工人已經有兩個月都沒有過工資了。”

陳冬生聽了眉頭一皺後說道:“銀子的事情不用擔心在北京城裡少說也能能個幾千萬兩銀子。鋼材原料的話這個讓常子洪想象辦法如果說槍支以及大炮的話可以先暫停全力用在彈藥的應上。另外讓東北礦業局想辦法不管怎麼樣都要弄出自己的優質鋼材總不能說進口不了了就不能造槍造炮了。”

“是王爺!”

三人又談了許久後才一起走出了房門而剛剛走出房門陳冬生就問歐陽天道:“現在北京城應該清理的差不多了吧看看什麼時候我們就進城去。畢竟我們現在是北京的主人總不能讓它老空在那裡。”

“現在已經結束了城內的滿人基本上頑固的已經驅逐剩下的也都是一些破落的滿人他們對於滿清朝廷也沒有多少的忠心。而那些滿清貴族們以及那些豪族世家基本已經清理完畢從盛京來的財務部的人員正在清理財務。”

“那好準備一下過幾天我們就正式進駐北京城!”

第37章 協議=利益第33章 教育和大戰將發!第64章 籌備第8章 大勢所趨第45章 “海風計劃”第22章 帝國的未來第19章 出擊第18章 和日軍的第一次較量第47章 世界大戰(下)第92章 殺人利器—重機槍第14章 夜戰第18章 盛京防禦戰第47章 無奈的撤退第83章 黑夜裡的刺刀第4章 援軍之戰第20章 勝利了嗎?第20章 帝國的過去第32章 又一發匪乎!第54章 北京城的陷落第74章 當今之勢第14章 新時代始第28章 錢這東西第29章 飛龍一號第56章 戰局有變第65章 下一步計劃第40章 騎兵第52章 慈禧的下落第17章 京城的好茶第46章 瘋狂第74章 當今之勢第27章 東北軍事學員第44章 錦州危急第21章 帝國的過去(續)第82章 日本的動作第20章 調情受苦第47章 無奈的撤退第52章 援軍到來第33章 意外的金洲城第20章 帝國的過去第17章 京城的好茶第28章 擴大會議第29章 飛龍一號第37章 政治中心第14章 新時代始第87章 仁川之戰第1章 成了土匪第74章 當今之勢第26章 造危機來打劫第30章 於康的汽油發動機第2章 清軍騎兵第20章 反圍剿第32章 呼聲第8章 大勢所趨第55章 南下的戰略第4章 “秋風計劃”第14章 新時代始第89章 夜戰——炮擊第80章 朝鮮局勢第1章 被包圍第44章 錦州危急第33章 朝鮮第24章 帝國大開發計劃第1章 成了土匪第58章 炮兵第44章 戰爭已經無法避免第60章 戰後第21章 帝國的過去(續)第16章 帝國外交第12章 大勝而歸第4章 “秋風計劃”第4章 包圍第85章 朝鮮—劫掠第63章 清帝退位第30章 裝甲部隊第13章 被搶了第29章 飛龍一號第31章 是非對錯第37章 對日本宣戰第51章 絕境中第3章 是威脅還是機會第10章 汝南之戰(續三)第9章 只勝勿敗第27章 何進與郭豐臺第46章 瘋狂第47章 世界大戰(下)第23章 沈家第18章 大戰前夕第35章 銀子有多重第28章 登臺講課第31章 第四師第46章 瘋狂第27章 給我吐出來吧第19章 淮軍的炮火第94章 確定戰略第62章 寧予友邦,不予家奴第34章 第一次海戰第26章 亂起第10章 戰始第62章 滿清投降第91章 北洋在朝鮮的徹底退卻
第37章 協議=利益第33章 教育和大戰將發!第64章 籌備第8章 大勢所趨第45章 “海風計劃”第22章 帝國的未來第19章 出擊第18章 和日軍的第一次較量第47章 世界大戰(下)第92章 殺人利器—重機槍第14章 夜戰第18章 盛京防禦戰第47章 無奈的撤退第83章 黑夜裡的刺刀第4章 援軍之戰第20章 勝利了嗎?第20章 帝國的過去第32章 又一發匪乎!第54章 北京城的陷落第74章 當今之勢第14章 新時代始第28章 錢這東西第29章 飛龍一號第56章 戰局有變第65章 下一步計劃第40章 騎兵第52章 慈禧的下落第17章 京城的好茶第46章 瘋狂第74章 當今之勢第27章 東北軍事學員第44章 錦州危急第21章 帝國的過去(續)第82章 日本的動作第20章 調情受苦第47章 無奈的撤退第52章 援軍到來第33章 意外的金洲城第20章 帝國的過去第17章 京城的好茶第28章 擴大會議第29章 飛龍一號第37章 政治中心第14章 新時代始第87章 仁川之戰第1章 成了土匪第74章 當今之勢第26章 造危機來打劫第30章 於康的汽油發動機第2章 清軍騎兵第20章 反圍剿第32章 呼聲第8章 大勢所趨第55章 南下的戰略第4章 “秋風計劃”第14章 新時代始第89章 夜戰——炮擊第80章 朝鮮局勢第1章 被包圍第44章 錦州危急第33章 朝鮮第24章 帝國大開發計劃第1章 成了土匪第58章 炮兵第44章 戰爭已經無法避免第60章 戰後第21章 帝國的過去(續)第16章 帝國外交第12章 大勝而歸第4章 “秋風計劃”第4章 包圍第85章 朝鮮—劫掠第63章 清帝退位第30章 裝甲部隊第13章 被搶了第29章 飛龍一號第31章 是非對錯第37章 對日本宣戰第51章 絕境中第3章 是威脅還是機會第10章 汝南之戰(續三)第9章 只勝勿敗第27章 何進與郭豐臺第46章 瘋狂第47章 世界大戰(下)第23章 沈家第18章 大戰前夕第35章 銀子有多重第28章 登臺講課第31章 第四師第46章 瘋狂第27章 給我吐出來吧第19章 淮軍的炮火第94章 確定戰略第62章 寧予友邦,不予家奴第34章 第一次海戰第26章 亂起第10章 戰始第62章 滿清投降第91章 北洋在朝鮮的徹底退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