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日軍的登陸

眼看着天色越來越黑,鬱天行心中也是越來越鬱悶。

現在通化方面的東北軍對於俄軍的進攻已經進入到來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在前期中,鬱天行利用第二騎兵師的高機動能力,不斷的遊蕩在俄軍周邊,通過打斷他們的補給線以及騷擾,不斷的把俄軍逼向了自己預想埋伏好的地方。

而就在昨天凌晨,鬱天行看到時機已經成熟,就下令總攻,一開始,進攻的時候可以說話很順利,東北軍依靠着第四師中那大量的火炮,不斷的分割俄軍,並以剿滅之,不斷的縮小我軍的規模。

但是,在今天的時候,進攻的步伐卻緩慢了下來,而這個讓東北軍進攻緩慢下來的原因就是在第一團那裡。

原本第一團就配屬了許多的火炮,在火力上,可以說是這麼多部隊中最爲強大的,但是,也相應的,因爲第一團的火力強大,他們也遭到了俄軍的重點照顧,於是,第一團的進攻速度就緩慢了下來,第一團一慢下;來,其他的部隊也爲了估計進攻的陣型,而不得不放慢進攻的力度,以便照顧第一團。

而且,已經有情況表明,俄軍正在集合大部隊打通東北方向的道路,準備突圍。鬱天行完全可以想象的出來,等待晚上的時候,黑燈瞎火的,俄軍集合主力部隊向東北軍的一點集中突圍的話,就算東北軍的戰鬥力再怎麼強大,也沒有可能阻擋地住。

所以。現在地關鍵就是第一團能不能拿下阻擋他們前進的俄軍陣地。從而配合整個東北軍部隊進攻。

就在鬱天行擔心的時候。指揮部的門口卻跑來了一個傳令兵。

“報告,第一團已經順利突破俄軍的陣地,目前,他們已經按照預定計劃向俄軍腹地進攻。”

鬱天行一聽,擺了擺手讓傳令兵下去。後對那已經依稀發黑地天空嘆道:“老天待我不薄啊!”

第四師的後面進攻中,可以說極爲順利了,到第二天的時候,俄軍就已經剩下不到一千人這抵抗了。

而此時,鬱天行也來到了前線,拿起望遠鏡看着遠處的殘餘俄軍的時候,對着身邊人說道:“讓師炮營集合所有火炮。我要他們在炮火中顫抖。”

不管是這吉林。還是在通化。東北軍的進攻可以說相當順利,但是,就在東北軍進攻順利的時候,卻發生了一件讓陳冬生極爲冒火地事情。

而這件事情不是發生在和俄軍戰鬥地前線,也不是有着大量東北軍和清軍集合的錦州,也不是在盛京。而是剛剛被陳冬生劃爲行省的朝鮮。

在吉林內的原陳冬生的府邸,現在的行館內,陳冬生把一份包俞從漢城直接達到吉林來的電報撕的粉碎後,手一揚。那四下飛散的碎紙片就揚塵落地。

隨後,陳冬生坐在了那張他以前在吉林地時候天天坐的那張太師椅上。用雙手按着太陽穴。一邊思考着該怎麼辦。

在包俞的電報中說道,就在一天前,日軍已經在朝鮮南部登陸,由於東北軍現在在朝鮮的兵力不多。只有第六師以及丹東地方守備隊。所以,在一開始的掃蕩了朝鮮全境後。就把兵力縮到了漢城以及平壤這兩個朝鮮地大城市裡面,而其他地方上地治安力量就有東北軍在朝鮮組建的朝鮮本地地警備力量維持。

所以,當日軍登陸朝鮮南部的時候,沒有了東北軍的阻擋,一直等日軍進發到朝鮮內陸的時候,東北軍才發現日軍登陸。

而東北軍一發現日軍登陸,包俞就給陳冬生髮來了這封電報。

陳冬生很明白,不管是以前,現在還是以後的日本,他們對於大陸,也就是中國的野心甚至比俄軍還要大,從幾年前的朝鮮動亂中,就已經表明了日本對於中國的野心。而在陳冬生以前的後世中知道的那些歷史就更加不用提了。

“看來,這日軍也不是巧遇而來的,肯定是看到了自己的兵力都被拖在了錦州和吉林等內陸。纔有這樣的決心。”陳冬生心中暗想着。

隨即,陳冬生站了起來,對外叫道:“李俊,進來!”

“馬上給朝鮮的包俞發電,讓他務必完全消滅突入朝鮮的日軍。還有,給盛京也發電去,讓給朝鮮的第六師調配一批彈藥武器,尤其是迫擊炮。”

等李俊去傳令的時候,陳冬生狠狠的道:“我要讓你們來的了,回不去。”

現在的陳冬生心中已經決定,絕對不能讓日本重複自己後世中的那樣,一定要在日本崛起以前就把日本給完全收拾掉。任何一點機會都不能給他們。

如果陳冬生現在手中有原子彈的話,陳冬生一定會毫不猶豫的丟在日本島。讓日本人都餵魚去吧!

不管陳冬生或者東北軍怎麼應對日軍,這些都沒有影響到東北軍對於俄軍的作戰,現在東北軍的數萬大軍和俄軍的作戰還在火熱朝天的進行着。

“現在這個時候,東北亂軍可以說三面樹敵,在西錦州,有我大清的數十萬雄師,南朝鮮有東洋人。而東北吉林,則是俄人那些老毛子。

大人,你看,這東北的那些土匪,是不是該差不多完了。”在北京城向東五十里外的滿清朝廷新軍訓練營內。一名身穿總兵官袍的滿清將領對着上坐着的袁世凱說道。

袁世凱並沒有直接回答他的話,而是腦袋裡想着自己之前在朝鮮的時候和東北土匪軍交戰的情況。

想當初,自己手下擁有三萬多地淮軍將士,但是。卻已經被那東北亂軍給打地七零八落。要不是自己一直苦苦支撐着,恐怕那朝鮮早就被東北亂軍給拿下了。而更加可氣的是,自己辛辛苦苦維持的朝鮮局面,竟然在自己離開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就被那個劉啓超而敗光了。不但把數萬地淮軍將士給弄沒了,連那劉啓超自己也給東北亂軍拿下。

而一想到那些東北亂軍的戰鬥力,袁世凱心中就有些發矇,他弄不明白,這一個小小的土匪軍隊也可能在短短的一年時間裡就有了這麼強悍的戰鬥力,甚至比起李鴻章搞了幾十年的淮軍也還要強。

在想想自己現在編練的朝廷新軍,袁世凱就有些鬱悶。早在幾個月以前。他袁世凱就接到了朝廷地命令編練新軍。

拿着朝廷地一紙公文,袁世凱可以說雷厲風行的開始了新軍的組建。加上前期中朝廷對於新軍的撥款還算痛快,新軍的架子還沒有起來的時候,袁世凱就已經收到了五十萬兩的銀子。

而後,袁世凱招了約三萬人馬,並從淮軍中借調了一批的低級不得志的將領,又購買了洋人地槍炮,還請了數十名洋人教官。

總算把這新軍的架子給搭建起來,而這新軍的架子給搭建起來的時候。袁世凱就又向朝廷要了一百多萬兩的銀子。

通過了幾個月地時間地訓練,袁世凱終於不負朝廷的重望,這三萬人馬總算有了新軍地樣子。在幾天前的時候,一干的朝廷大員,其中就包括了光緒親臨來檢驗這新軍的成果。袁世凱也好生的讓他手下的三萬多的新軍給這些朝廷貴胄們操練了一次。但是,其中的內容不外乎就是排列陣型。選些得力的士兵表演一下操槍炮。

忙活了一天才讓那些朝廷貴胄滿意而歸,當光緒看到這一支他心中的朝廷雄師,也沒有小氣,從內務府中拿出了二十萬兩的銀子補充軍費。

可是,不管這新軍在操演的時候怎麼雄偉,怎麼精銳,但是袁世凱心中卻是很明白,現在新軍還只是一個剛學會行走的小兒,如果真的論戰鬥力的話,恐怕比淮軍都比不上,更加不用說那些在袁世凱看來如狼似虎的東北亂軍了。

“大人!”那個總兵見袁世凱沒有答話,又說道。

袁世凱聽了看向那個人,當下也不在隱瞞自己的憂慮,直說道:“眼看這東北亂軍是危機重重,但是,這東北亂軍恐怕不這麼容易就跨掉。

前些天我已經得知了,那俄國老毛子在吉林吃了個敗仗,現在是把老毛子在東北軍的所有兵力都派了上去了。而那東洋人,那些個倭寇能頂什麼用,也就是亂蹦的戲碼,出不了什麼事。而在錦州,雖然我大清在那裡有數十萬大軍,並且其中又有李中堂調集了六七萬淮軍。但是,同樣的東北軍亂軍也在錦州有着數萬的大軍,現在是旗鼓相當。

就在半個月前,那錦州亂軍進攻的時候,我大清的那些個不頂用的綠營還給人間愛收拾掉了好幾萬,要不是淮軍在山海關頂着,恐怕人家就要破關而入了。”

袁世凱的這翻話說的是沒有留一點情面,不想其他的滿清將領,包括李鴻章在內,都已經以爲,這東北亂軍就快要完蛋了。而他的這新軍也沒有必要組建了。

現在朝廷上下,已經有那些無所事事的清流抨擊新軍了,說練這新軍耗錢耗糧,加上這新軍又不是按照祖制編練,仿照的是洋人普魯士的軍法。而且穿的也不是大清以前軍隊的那些號褂,而是仿照普魯士的新軍服。

好在,在光緒一心要強軍強國,滿清大臣要打壓李鴻章,慈禧要平衡朝廷勢力的情況下,才一直沒有什麼動作。

“那這樣的話,那東北亂軍還有活路嗎?”那總兵繼續問道。

“不一定,如果那東北亂軍能夠收拾掉老毛子的話,恐怕到時候,他們就要彙集大軍,那時候,他們就可以在錦州集合十多萬的兵力,對上這十多萬的亂軍,恐怕現在山海關上的我大清數十萬大軍就要危矣!”

袁世凱停了停,轉而問那總兵道:“卜五,你也跟隨我這麼多年了,在朝鮮的時候也是我的得力干將,難道你就看不出來這東北軍亂軍的真正實力嗎?”

而那被袁世凱較爲卜五的總兵正式袁世凱編練新軍的副手:徐世昌,卜五是他的表字。此人的和袁世凱在河南開封的時候就已經結爲了異性兄弟,此後,又在袁世凱的資助下參加了科舉,於去年一舉中的進士,後,袁世凱通過活動,就把這位他的結拜兄弟弄到了朝鮮,後,東北軍進攻朝鮮的時候,這徐世昌一直都待在袁世凱的身邊幫助袁世凱。

而後,袁世凱被朝廷調任組建新軍的時候,袁世凱又把徐世昌帶到了身邊。可以說,是袁世凱成就了徐世昌的人生。

從資助他科舉考試,中進士,後在朝鮮立下軍功,而現在,的徐世昌,已經是袁世凱手下的一名從二品的總兵了。可是說開創了大清立國以來的最快升遷速度,僅僅兩年的時間,徐世昌就成爲了一個從二品的朝廷大員了。

而徐世昌也的確,爲了袁世凱盡心盡力,這不,現在的他已經考慮了許久才說道:“大人,卑職雖然看的不太真切,但是,多少也知道些,如果按照大人你所說的話,恐怕我們不久就要上前線去了。”

袁世凱聽了也是嘆一口氣:“這兵亂之事,也是容不得人想的,該來的總會來的。只怕,到時候,我們這新軍未成而強硬前往,敗數怕是又要多幾分啊!”

第5章 錢糧危機第27章 給我吐出來吧第46章 叛徒第94章 確定戰略第6章 牛角山第9章 第四師的戰報第53章 慈禧和光緒第79章 賣國-救國第39章 世界和平了嗎第48章 俄國革命第7章 俄軍的絕境第11章 官軍來繳第24章 帝國大開發計劃第60章 兩江的尷尬第12章 盛京援軍第20章 調情受苦第92章 殺人利器—重機槍第55章 兩個計劃第18章 大戰前夕第21章 埋伏第14章 滿清新軍第32章 戰前準備第46章 金華鎮第24章 第四次擴編第64章 春宵一刻,值?第3章 是威脅還是機會第43章 迫擊炮第38章 中日之戰第76章 強硬的態度第9章 汝南之戰(續二)第22章 大戰第84章 拿下漢城第17章 京城的好茶第28章 錢這東西第67章 稱王通電第21章 埋伏第44章 淮軍一代名將第27章 賣身第42章 南下第50章 禁衛新軍的混亂第18章 和日軍的第一次較量第32章 又一發匪乎!第51章 絕境中第25章 風滿樓第74章 當今之勢第55章 兩個計劃第42章 石油第14章 認父第43章 喝酒下棋第3章 整編計劃第四十七章第10章 汝南之戰(續三)第2章 第二軍回援第22章 錢這東西第25章 金融危機第22章 大戰第85章 朝鮮—劫掠第52章 援軍到來第30章 城破第20章 調情受苦第36章 國書四點第33章 意外的金洲城第19章 熊本師團第20章 調情受苦第27章 何進與郭豐臺第29章 飛龍一號第47章 世界大戰(下)第38章 沒錢沒兵第79章 賣國-救國第61章 戰後續第34章 爲什麼會敗?第29章 吉林第53章 慈禧和光緒第59章 第一團和馮國璋第17章 金泉阻擊戰第23章 沈家第23章 沈家第41章 衆多的皇子們第29章 吉林第42章 南下第16章 賣身爲奴第60章 兩江的尷尬第64章 籌備第45章 躲避尷尬第27章 何進與郭豐臺第36章 國書四點第31章 工商條例第68章 危機四伏第30章 城破第27章 東北軍事學員第37章 政治中心第20章 調情受苦第10章 琴聲第35章 福江島海戰第93章 寧古塔危機第14章 新時代始第58章 炮兵第43章 立儲第12章 汝南之戰第35章 銀子有多重
第5章 錢糧危機第27章 給我吐出來吧第46章 叛徒第94章 確定戰略第6章 牛角山第9章 第四師的戰報第53章 慈禧和光緒第79章 賣國-救國第39章 世界和平了嗎第48章 俄國革命第7章 俄軍的絕境第11章 官軍來繳第24章 帝國大開發計劃第60章 兩江的尷尬第12章 盛京援軍第20章 調情受苦第92章 殺人利器—重機槍第55章 兩個計劃第18章 大戰前夕第21章 埋伏第14章 滿清新軍第32章 戰前準備第46章 金華鎮第24章 第四次擴編第64章 春宵一刻,值?第3章 是威脅還是機會第43章 迫擊炮第38章 中日之戰第76章 強硬的態度第9章 汝南之戰(續二)第22章 大戰第84章 拿下漢城第17章 京城的好茶第28章 錢這東西第67章 稱王通電第21章 埋伏第44章 淮軍一代名將第27章 賣身第42章 南下第50章 禁衛新軍的混亂第18章 和日軍的第一次較量第32章 又一發匪乎!第51章 絕境中第25章 風滿樓第74章 當今之勢第55章 兩個計劃第42章 石油第14章 認父第43章 喝酒下棋第3章 整編計劃第四十七章第10章 汝南之戰(續三)第2章 第二軍回援第22章 錢這東西第25章 金融危機第22章 大戰第85章 朝鮮—劫掠第52章 援軍到來第30章 城破第20章 調情受苦第36章 國書四點第33章 意外的金洲城第19章 熊本師團第20章 調情受苦第27章 何進與郭豐臺第29章 飛龍一號第47章 世界大戰(下)第38章 沒錢沒兵第79章 賣國-救國第61章 戰後續第34章 爲什麼會敗?第29章 吉林第53章 慈禧和光緒第59章 第一團和馮國璋第17章 金泉阻擊戰第23章 沈家第23章 沈家第41章 衆多的皇子們第29章 吉林第42章 南下第16章 賣身爲奴第60章 兩江的尷尬第64章 籌備第45章 躲避尷尬第27章 何進與郭豐臺第36章 國書四點第31章 工商條例第68章 危機四伏第30章 城破第27章 東北軍事學員第37章 政治中心第20章 調情受苦第10章 琴聲第35章 福江島海戰第93章 寧古塔危機第14章 新時代始第58章 炮兵第43章 立儲第12章 汝南之戰第35章 銀子有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