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瘋狂

作爲目前東北軍主管內政的韓章,可以說把握着東北軍的錢糧。要招兵的話,韓章首先考慮的就是錢糧的問題。

“軍座,我們目前已經有了三萬人的人馬了,如果在擴招的話,已我們目前的財力是無法支撐的。”韓章不得不考慮到,大肆擴招之後的錢糧供應問題,目前來說,東北軍錢財都是來自前段時間裡抄查原吉林官府的官銀和原滿清官員的抄家所得,而近半年的時間裡,可以說沒有從其他地方得到過大量的財物,至於稅收那些,相對於東北軍的支出來說,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由於東北軍採取的是想正規軍一樣要發餉銀,這部分可以說不是很多,但是在每場戰鬥後發放的高額獎賞卻成爲了東北軍的主要支出款項。何況,昨天陳冬生才讓韓章提高手下的正常餉銀,相比之下糧食的問題就沒有多大問題。

“那按照我們目前的財力,還能支撐多大規模的兵力。”陳冬生因爲說要擴編,只是一時間沒有找到其他好的事由,之前他是沒有考慮清楚這些仔細的事項的。現在聽韓章一說,纔想起,想要擴招不是說說就能辦的。

“是啊!韓先生,難道我們現在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嗎?”比陳冬生更心急的是李立,陳光偉二人。

“依照我們目前的財力來看的話,在半年內保持目前三萬人的規模來說,雖然不能說沒有問題,但至少可以解決。如果又要找打規模的話,很有可以我們的財力就沒有辦法支撐下去。更何況,我們目前缺的最重要的武器還沒有能夠解決。就算有人,沒有武器的話,也只能想第二師一樣,作爲一種輔助戰鬥力存在。重要對我們來說是得不償失的。”韓章繼續解釋到。

比起銀子和糧食來說,武器彈藥更爲的重要,這也是一直困擾着東北軍發展的一個重要障礙。當初就是爲了槍支彈藥,陳冬生才貿然決定攻打吉林城,這一危險的決定也好在成功了,不然的話,估計東北軍這上上下下的近萬人馬,就已經成爲了清軍邀賞的人頭的了。

一旁的歐陽天見的他們這說,也說出了自己的意見:“目前我們東北軍看似已經很壯大了,但是事實上我們周圍潛伏的危機卻越來月多,目前長春周邊已經快有六萬人的清軍了,雖然說都是綠營軍,但是別忘了,在盛京還有一個奉軍,在之前因爲臨時調到朝鮮去了,而沒有和我們碰上,但是目前,他們已經從朝鮮調了回來,目前就駐紮在盛京。那可是有着近四千人的相當於淮軍精銳的清軍精銳部隊!”

“淮軍?盛京竟然還有淮軍。”陳冬生一聽之下,吃驚不已,因爲歷史是在不怎麼樣的他只知道這個時期的淮軍還厲害,而且朝鮮裡有淮軍,但是卻不知道盛京竟然還有個淮軍。

“不是淮軍,是奉軍,但是也是屬於清軍的精銳,聽說和淮軍的精銳有的一拼。”歐陽天見陳冬生還說的是淮軍,就知道陳冬生是誤會了,連忙解釋道。

解釋後的歐陽天繼續說道:“加上盛京附近的其他綠營,那麼我們面對的將是有近十萬的清軍軍隊,這還不包括可能從直隸調來的淮軍。如果有淮軍來的話,估計我們的情況將更加的不樂觀。”

“所以,我贊同軍座的擴軍方法,如果武器不多的話,那我們可以建立騎兵,東北軍產馬,建立騎兵的話,花不了多少前,其他的可以作爲和第二師一樣的輔助戰鬥部隊,雖然讓他們去和淮軍硬拼不行,但是經過訓練後,面對綠營,那是應該沒有問題的。何況綠營不是有第一師嗎?”說了這麼多的歐陽天喝了口茶,後沒有在說話了。

陳冬生聽的這樣說,也是猶豫不絕,在他看來,建立起想第二師那樣的部隊,那種冷兵器部隊,在現在這個時代裡已經沒有多大作用了。有一個第二師就已經足夠了,如果在多的話,恐怕也沒有多大的用處。但是聽歐陽天這樣說了後,陳冬生好像又找到了在安城的時候,被歐陽天說服建立騎兵和第二師的感覺。淮軍由第一師來對付,那麼其他的就交給想第二師這樣的部隊就好了。何況,還有騎兵,這樣應該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注意。

“軍座,可是這樣的話,就算不計較武器,但是我們目前的財力也支撐不起比三萬人更多的軍隊了。”韓章還是擔心,沒有人能比他更加了解東北軍目前的財力狀況了。他既然都這樣說了,陳冬生由不得不仔細考慮他的意見。一時間場面有點冷寂起來。

半響過後,侯大山卻說了起來:“我也認爲要大力發展軍隊,現在清軍都已經有十多萬人了,我們才三萬人,而且還有近一萬的軍隊佈置在後方,這樣我們會吃大虧的,何況,如果我們被清軍打敗了,那些錢留着有什麼用啊!難道被清軍打敗後,我們還得養下面的士兵半年嗎?”

侯大山的話就像在一譚平靜的水裡面扔進了一快大石頭,激起了衆人的那從來沒有考慮過的問題,失敗。衆人都在想,如果我們失敗了了,還有必要留着那大量的錢保持半年的糧餉嗎?

經過了侯大山的話,陳冬生,還有韓章等人都醒悟了過來,之前因爲東北軍的軍事進展太過於順利,以至於不認爲清軍會有多厲害,即使面對着十多萬清軍的包圍,不但東北軍衆位高層沒有表現出擔驚受怕,甚至連陳冬生也認爲不會有多大的危險,但是萬一失敗了呢?這三萬人抵抗不住清軍的圍剿那該怎麼辦?

“這樣,現在我們也不用管半年這麼遠的事了,在座的衆位都是我東北軍的支柱,跟着我陳冬生玩着隨時可以丟命的事,所以我也就直話直說了,我們不保持這麼多的預備軍餉和糧食,我們只要三個月,只要三個月,三個月後,也就是開春後,到時候清軍一定回來攻打。

到時候我們必須需要更加多,更加強的軍隊來抵抗,如果沒有抵抗住,那麼我們之前的所有成功都是別人用來邀賞的條件。所以,我們輸不起。

現在我決定,從第二師,預計金州的訓練營地抽調精銳士兵,補充到第一師,第一師成立第三個團,作爲一個東北軍的絕對主力存在。至於武器那些,現在還不能解決,我會讓製造局在開春之前,生產出足夠的槍支彈藥來補充的。還有在安城,金州城,繼續大力招兵,對了也可以嘗試下,在吉林周圍招,補充第二師的同時成立,第三師和騎兵第二師。

至於錢糧問題,只要保持到軍隊到開春之前的錢糧就可以了,如果不夠的話,可以讓下面的人出去長春周圍和派部隊南下,我相信那周圍的城鎮可以解決我們不少的問題。至於開春後,如果我們失敗了,估計也不用爲錢糧發愁了,如果是清軍失敗的話,我想,清軍應該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武器和錢糧。到時候也不用擔心。”

(雨天好像在每章裡都有求票求收藏,估計能做的朋友都已經做了。謝謝大家拉~)

;

第71章 玩具第29章 換點口味第26章 德國的合作第54章 親臨前線第82章 日本的動作第83章 黑夜裡的刺刀第72章 法律第14章 夜戰第16章 賣身爲奴第46章 叛徒第21章 埋伏第33章 朝鮮第45章 西逃第67章 稱王通電第5章 天亡我也第11章 官軍來繳第2章 清軍騎兵第29章 光緒捅了馬蜂窩第30章 裝甲部隊第88章 仁川之戰續第27章 給我吐出來吧第65章 下一步計劃第22章 帝國的未來第48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34章 貪污的後果第87章 仁川之戰第44章 郭雪第35章 福江島海戰第48章 冒牌手榴彈第12章 汝南之戰第17章 金泉阻擊戰第62章 寧予友邦,不予家奴第15章 繼續前進第39章 第五軍-鍾佩第40章 帝國近衛軍第2章 第二軍回援第46章 叛徒第47章 瘋狂第52章 慈禧的下落第74章 當今之勢第27章 何進與郭豐臺第7章 危機第4章 援軍之戰第94章 確定戰略第4章 包圍第25章 面臨的問題第29章 光緒捅了馬蜂窩第43章 戰初第72章 法律第13章 舊時代逝第14章 認父第45章 “海風計劃”第6章 你怎麼不碰我第15章 守備旅換裝第3章 和德國的條約第45章 大戰來了第14章 夜戰第23章 沈家第12章 盛京援軍第11章 汝南之戰(續四)第23章 沈家第1章 建國登基第6章 誘攻干涉軍第5章 天亡我也第3章 和德國的條約第19章 出擊第63章 成婚第31章 工商條例第25章 電報談判第47章 世界大戰(下)第41章 今年的冬天第45章 躲避尷尬第37章 政治中心第48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11章 長春之戰第14章 新時代始第5章 錢糧危機第64章 籌備第28章 擴大會議第42章 石油第1章 第一戰第35章 分拆盛京製造局第19章 帝國銀行第42章 南下第36章 日軍的戰敗第19章 熊本師團第93章 寧古塔危機第48章 劉銘傳第49章 林家村之戰第6章 牛角山第7章 危機第52章 援軍到來第57章 第三師-梅森虎第34章 第一次海戰第13章 舊時代逝第42章 南下第54章 北京城的陷落第21章 東北有後第5章 天亡我也第2章 第二軍回援
第71章 玩具第29章 換點口味第26章 德國的合作第54章 親臨前線第82章 日本的動作第83章 黑夜裡的刺刀第72章 法律第14章 夜戰第16章 賣身爲奴第46章 叛徒第21章 埋伏第33章 朝鮮第45章 西逃第67章 稱王通電第5章 天亡我也第11章 官軍來繳第2章 清軍騎兵第29章 光緒捅了馬蜂窩第30章 裝甲部隊第88章 仁川之戰續第27章 給我吐出來吧第65章 下一步計劃第22章 帝國的未來第48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34章 貪污的後果第87章 仁川之戰第44章 郭雪第35章 福江島海戰第48章 冒牌手榴彈第12章 汝南之戰第17章 金泉阻擊戰第62章 寧予友邦,不予家奴第15章 繼續前進第39章 第五軍-鍾佩第40章 帝國近衛軍第2章 第二軍回援第46章 叛徒第47章 瘋狂第52章 慈禧的下落第74章 當今之勢第27章 何進與郭豐臺第7章 危機第4章 援軍之戰第94章 確定戰略第4章 包圍第25章 面臨的問題第29章 光緒捅了馬蜂窩第43章 戰初第72章 法律第13章 舊時代逝第14章 認父第45章 “海風計劃”第6章 你怎麼不碰我第15章 守備旅換裝第3章 和德國的條約第45章 大戰來了第14章 夜戰第23章 沈家第12章 盛京援軍第11章 汝南之戰(續四)第23章 沈家第1章 建國登基第6章 誘攻干涉軍第5章 天亡我也第3章 和德國的條約第19章 出擊第63章 成婚第31章 工商條例第25章 電報談判第47章 世界大戰(下)第41章 今年的冬天第45章 躲避尷尬第37章 政治中心第48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11章 長春之戰第14章 新時代始第5章 錢糧危機第64章 籌備第28章 擴大會議第42章 石油第1章 第一戰第35章 分拆盛京製造局第19章 帝國銀行第42章 南下第36章 日軍的戰敗第19章 熊本師團第93章 寧古塔危機第48章 劉銘傳第49章 林家村之戰第6章 牛角山第7章 危機第52章 援軍到來第57章 第三師-梅森虎第34章 第一次海戰第13章 舊時代逝第42章 南下第54章 北京城的陷落第21章 東北有後第5章 天亡我也第2章 第二軍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