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第一團和馮國璋

魏常山看着手中的懷錶,現在的時間是晚上的七點零五分,距離作戰計劃中的總攻時間還有二十五分鐘

“四個步兵團都做好準備了嗎?”魏常山心中還是有點擔心,問他的參謀長道。

那個第一師的參謀長毫無遲疑的回道:“師座,請放心,各個步兵團已經做好了準備,炮兵團也已經各就各位。”

“好,很好,傳令下去,等時間一到,馬上按照原計劃發動進攻。”

“是,師座!”

第一師爲了能夠順利的突破淮軍新軍的防線,選擇的總攻時間是晚上的七點三十分,這個時間裡,正式夜幕降臨沒有多久的時候,夜幕的掩護將會給第一師最好的掩護。

魏常山可從來都沒有想過在大白天裡和淮軍新軍硬拼,不然,單單是淮軍新軍的那數十門火炮就已經足夠讓第一師喝上一壺的了。而且,東北軍的夜戰能力一向來都是具有非常高的水準,、至少,比起淮軍新軍這樣剛學東北軍的菜鳥部隊來說,強的不是一點半點。

在東北軍的訓練當中,夜戰訓練一直都是屬於常規訓練,不管是第一師還是其他的師團,他們的夜戰能力都差不到那裡去。在大量的迫擊炮的炮火以及夜幕的掩護下,魏常山相信,自己的這個東北軍王牌部隊第一師絕對能夠完成陳冬生賦予的任務。不管他是有多麼的艱難。

夜逐漸的深了,這個時候地天空中,沒有了太陽也沒有了月亮,甚至,連星星都沒有幾顆,這一切顯示出來的都是那麼的平靜。

但是。這樣的平靜下面卻隱藏着非同一般的涌動。

當炮兵團的團長手中的懷錶指針指向七點三十分的時候,就馬上下令:“爲了王爺,爲了第一師地榮譽,進攻!”

炮兵團所屬的兩百七十多門各種口徑的迫擊炮在同一時間裡,開始了準備而又猛烈的炮擊,一時間,原本漆黑的天空中劃過了無數道光芒,就如同流星一樣。劃過天際,隨即消失。

然後,就是傳來了一生生的巨響,以及染紅了天空的一團團火光。炮兵團的炮擊開始後,先是按照預定座標開始十分鐘的速射。

而等這十分鐘的速射過去後,各種口徑地迫擊炮也就開始了以連爲單位的自由炮擊。而同一時間裡,第一師下屬的四個步兵團當中的第一團,第二團,以及第三團就開始全線開始發動了衝鋒。

而作爲總預備隊的第四團已經第一師師屬警衛營以及騎兵營已經做好了準備,準備隨時支援前方的某一部分出現力不及地戰況。

在第一團。作爲第一師中戰鬥力最強的團,第一師毫無疑問擔負了最爲艱鉅的作戰任務。按照先前第一師的作戰計劃當中,第一團地任務就是拿下位於武定城西郊的一個小鎮吳家鎮,在這裡,有着淮軍新軍整整八千人的兵力,可以說。在武定地近兩萬的兵力當中,除去了武定城內的六千兵力,以及其他的幾個防線中部署的剩下的幾千人外,淮軍新軍的全部主要力量都已經集中在了這裡。

不但有着八千人地兵力。更有着淮軍新軍地二十多門的重炮支持。淮軍新軍之所以在這個吳家鎮上部署這麼多地兵力,實在是因爲這個吳家鎮的位置太過於重要了,吳家鎮距離武定僅有不到三公里的距離。而且,他旁邊還有一座小山,一旦東北軍的炮兵部隊佔據這裡,那裡,東北軍的炮火就直接能夠覆蓋武定戰場上的所有目標。

不但淮軍新軍知道這個吳家鎮的重要性,魏常山同樣很明白,所以。當炮兵團的前十分鐘炮擊結束後。就立馬分出了近半的迫擊炮,支援第一團作戰。而且,魏常山還給第一團臨時加強了一個步兵營,使得了第一團從原來的僅有不到五千人,增加到六千餘人,這些還不包括炮兵團前來支援的炮兵數量。

在炮兵團的前面十分鐘炮擊結束以後,第一團的進攻也就隨之展開了,在炮兵團的支援下,第一團沒有任何的遲疑,也沒有留下任何的後備隊,而是全團壓上,連帶着原本屬於防守用的馬克機槍都隨同衝鋒的部隊發起進攻,而小口徑的迫擊炮更是隨同部隊一起衝鋒。

一時間,戰場上子彈橫飛,炮聲不斷。

吳家鎮內,這個時候,率領淮軍新軍第二鎮右協進行作戰的並不是第二鎮有些的協統,而是第二鎮的統制,烏景手下的愛將,曾在山海關戰場上和東北軍激戰數次而不敗的淮軍新軍的名將新星:馮國璋。

馮國璋,在一八八四年的時候,纔開始投身於淮軍入朝鮮,而後,在東北事發後,馮國璋在袁世凱所部和東北軍的第三軍發生了數次交戰。但是,其人並不被袁世凱說賞識,後,在朝鮮的淮軍敗退,其人也被轉調山海關,其後,他終於發揮了他的戰爭天賦,曾經,僅僅憑藉着兩千人的淮軍部隊抵抗了東北軍第三師下屬的一個團三天的進攻,而名揚山海關清軍部隊。

其後,更是被劉銘傳所賞識,參加了數次和東北軍的激烈作戰,並都取得了不菲的戰功,在當時的清軍和東北軍交戰的時候都是一敗塗地的情況裡,他的這樣的戰績就更加的凸顯了出來,隨後,在吳景的大力推薦下,被李鴻章調回山東,擔任淮軍新軍中,三個鎮之中的第二鎮統制。

不過,此時的他卻沒有了當初的那種意氣風發的感覺,因爲,就算他親臨指揮,也沒有辦法改變淮軍新軍的士兵都是新兵的事實。

當東北軍一開始那快速的炮擊後,雖然已經經過了下午地那一次炮擊。但是,第二鎮右協的這些淮軍新軍的士兵們依舊顯得無法控制,雖然沒有產生和下午時候一樣的大規模潰退,但是,也是死傷慘重,在東北軍的第一師第一團還沒有進攻之前,第二鎮右協從之前的滿員八千餘人減員到六千五百餘人。可以說是,還沒有見到敵人就已經傷亡慘重。

而等第一團發起衝鋒的時候。即使的淮軍新軍地新星名將馮國璋也沒有辦法飛來阻止這些新兵的潰退。

“軍鎮大人,鎮子外圍已經失守,目前,旁邊的那座小山也已經遭受到了大量叛軍的圍攻。”一名傳令兵匆匆忙忙的跑了進來,然後就是一陣急說。

馮國璋一聽,整個人都虛脫了,他很明白,旁邊的那座小山對自己這個第二鎮以及整個武定戰場意味着什麼,單單從淮軍新軍把半數以上的重炮部署在這裡就已經很能說明了他的重要性。

馮國璋是很明白東北軍的戰鬥力的,同樣也知道。自己對面地這個敵軍第一師是東北軍的王牌部隊,可以說,這個第一師絕對不是自己方面在武定的近兩萬兵力就能夠抵擋的住的。要不是自己那還有五十餘門的重炮地話,說不定,馮國璋早就向烏景進言,放棄武定了。

但是。同樣的馮國璋也沒有想到,自己的第二鎮的半數兵力,竟然連一天都抵擋不下來,不準確地說應該是半天都不到。

“我們現在在鎮子內還有多少的兵力?”

“現在鎮子內只有三千不到!”

馮國璋一聽。三千,想不到,只有短短的不到半個時辰地攻擊中。自己就已經損失了半數的兵力,這仗,還能繼續打下去嗎?馮國璋深深的問自己,同時,心中也在懷疑,自己都抵擋不住敵軍的僅僅數千人的兵力,而其。連那禁衛新軍的袁世凱都已經投誠於東北軍。那麼。淮軍新軍的抵擋是否還有繼續下去地必要和可能。

馮國璋看着下面地數位自己的心腹手下,沉重地說道:“各位。不得不說的是,我們已經敗了,現在我們不但不沒有足夠的兵力去救援重炮陣地,就連我們自己能不能突圍出去都是一個問題。而一當東北軍佔領了我們的重炮陣地後,各位可以想象我們的結局。”

這樣的話很顯然,更加的加重了原本就氣悶的房內氣氛。下面的數位將領也是都悶頭不語。

而馮國璋現在的心情也是很複雜,很明顯,繼續抵抗已經成爲了笑話,而自己和自己下面的數千兄弟的出路纔是他應該考慮的問題。

在沉寂了許久後,下面的其中一個將領才說道:“統制大人,我們不妨效法袁慰亭如何!”

這位仁兄話語一出,整個場面就更加的沉悶起來了,各位的臉色是變了又變。

第三卷《騰飛》第六十章橫掃山東

等時間過了良久後,馮國璋才說道:“各位,敗,已經成爲了定局,但是,這敗並非軍士不用命,而是天意也!”

在隆隆的炮聲中,馮國璋繼續說道:“各位也都是久經陣仗的老人了,想必也能明白,這東北軍一統天下已經成爲定局,想我淮軍新軍第二鎮,近八千兵力在數十門重炮的支持下,竟然也無法抵抗東北軍數千人的進攻。然而觀今天下,除去東北軍外,堪比我淮軍新軍的又有何人。

在京城失守後,禁衛新軍的袁世凱已經投誠於東北軍,各位也都知道,我之前在朝鮮的時候,也深知袁世凱的能力,其人非池中之物也,然,其也投東北軍,可見,東北軍已得天下人之心也,試問,我等阻東北軍一統天下,是爲天下之福還是天下之難也。

又我等軍人,天職在於保國衛民,如今,天下四分五裂,各自爲證,猶如五代十國,而東北則如強隋李唐,天下一統乃萬民之福也,我等自然不能毀萬民之福,所以。我馮某人決定,投誠於東北軍。而各位爲了前程,則各自考慮,我馮某人絕不阻攔各位。”

馮國璋話語一落下,下面的幾位第二鎮的將領也是面面相視,雖然他們也都知道,第二鎮走到現今這個地步,已經失去了東北軍的較量之力。也都明白,如果不投誠與東北軍的話,那麼自己這些人恐怕都會戰死沙場。連帶着,數千的淮軍新軍士兵也會飲恨武定。

但是,這樣突如其來的話語,還是讓他們多少感覺到不憤,但是不憤歸不憤,他們還都是做出了一個很明智的選擇。

“我等願意追隨統制大人其後!”

馮國璋地這一決定,不但保住了第二鎮剩下的那數千淮軍新軍士兵的性命,也讓第一團的免去了更加大的損失。隨後,第一團就接管了吳家鎮。

而吳家鎮旁邊的那做小山上,東北軍也利用了繳獲的十多門淮軍新軍的重炮以及東北軍炮團原有地一百毫米以上的迫擊炮開始覆蓋着整個武定戰場開始炮擊。而淮軍新軍失去了吳家鎮這樣重要的據點後,就已經決定了他們失敗的命運、。一開始,其他幾個方向的淮軍新軍還在大量的有經驗的淮軍新軍將領的帶領下,進行頑強的阻擊。但是。當東北軍的大量火炮開始覆蓋整個戰場炮擊地時候,就已經開始抵擋不足了。

而在魏常山得知吳家鎮已經拿下後,就毫不遲疑的把剩下的以防不測的第四團也派上了戰場。這樣一來,淮軍新軍就更加的抵擋不住了。

於是。淮軍新軍這個時候就和其他的所有清軍部隊一樣,發生了大規模地崩潰,武定外圍的淮軍新軍防線不斷的被東北軍第一師拿下。

而當全部的外圍防線都被拿下來以後。武定就像一個被剝了殼地烏龜,沒有了防禦能力,也沒有了潛逃的能力。

在武定內,烏景望着外圍的淮軍新軍防線不斷地被東北軍突破的時候,一陣氣悶之下,大吐一口血,口裡大呼:“馮國璋。你這小人。害我!”

在第一師拿下武定後的第二天,北京城郊的東北軍臨時指揮部裡面。陳冬生手裡面拿着第一師用快馬送到天津後用電報發回來的戰報。

臉上是帶着笑容說道:“這魏常山,乾的不錯,以傷亡不到一千之數全殲武定近兩萬兵力,也不枉費我對他的栽培。”

一旁地歐陽天也是臉上有着喜色說道:“沒有錯,魏常山准將地確有着大將之風,在一天之內就突破的淮軍新軍重兵防守地武定,不但如此,而且,武定內的淮軍新軍一個都沒有能夠跑掉,除去死傷外,第一師還俘虜了近八千左右的淮軍新軍,而且,淮軍新軍的三個鎮當中的第二鎮統制馮國璋也向我們投誠。”

“呵呵,恩,看來,第一師,向來都是除將才的地方啊,光偉也是,鍾佩也是。”

陳冬生放下了戰報後,很明顯,心情不錯,這也的確,淮軍新軍中一共也就只有四萬多兵力,就算李鴻章在臨時徵集數萬人,那些沒有經過訓練的農夫也可以忽略不計,而這淮軍新軍的四萬主力當中,魏常山一個師就把他們打掉了近兩萬的兵力,都差不多是淮軍新軍一半的兵力了。這怎麼能不讓陳冬生高

“看來。,山東是指日可下了。”陳冬生說道。

然後,說完後,陳冬生又問道:“那北京城裡現在整理的怎麼樣了?”

歐陽天一聽陳冬生的問話,迅速的回道:“回王爺,現在京城內已經屬於我們的絕對控制之中,對於滿清貴族以及前滿清大臣的控制也是毫無遺落,並且,按照王爺所說的,我們已經在京城周邊頒佈了禁辮令,除去少數的頑固滿人外,包括京城在內的周邊地區,現在已經大多數剪了辮子。”

這個時候,陳冬生插話道:“對於那些頑固分子,不用講究什麼東西,直接處理就是,我不希望將來的北京城內還看到腦袋後面掛着豬尾巴的滿人。”

歐陽天一聽這話,背後也是直冒冷汗,他可是很清楚,在北京城中有着大量的滿人,而這些人當中,有相當多的一部分都是不肯聽從東北軍頒佈的禁辮令的。而陳冬生這話說出來。就已經明確表示,如果他們還繼續這樣下去的話,那麼等待他們地就將會是東北軍的子彈。

但是,這數量也實在太多了,這可不是幾千人,幾萬人的事情了,爲此,歐陽天不得不說:“王爺。你看,我們現在在東北以及正在爲軍隊後勤修建的從盛京到山海關再到北京的道路也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是不是讓這些人去修路呢?”

陳冬生聽了一想,馬上就明白了歐陽天話裡面含有的意思,自己的東北軍在北京周邊地控制還不是很得力,可以說,完全是憑藉着東北軍強大的武力來維持,如果一開始的時候就弄出太大的血腥,恐怕對將來不利,所以。也不在強硬,說道:“對於那些頑固分子,還是需要極端的手段,而對於那些普通滿人,就讓他們爲我們中國的崛起而出最後一份力量吧!”

“是!王爺!”

北京城內,駐紮着第三軍的第六師團。第六師團並沒有參加南下的行動,而是駐紮在北京城內,維持東北軍在北京以及周邊的統治。

其實,說是統治。不如說是控制,第六師自從進入京城後,第一步的任務就是控制住大量地滿人貴族已經前清大臣。另外,還有大量的豪族世家。

對於這些人,陳冬生可是沒有絲毫的好感,他現在需要的不是什麼世人的支持,而是北京城內大量的金銀,以及一個安靜,不會出現反對聲音地北京。

於是。這些人的下場就稍微的慘了點。滿人貴族以及前清大臣就不用說。全部炒家,而那些豪族世家也是一個個都被下獄。最後,東北軍得到了就是大量的金銀錢財。

在陳冬生看來,這些今後都是自己重新組建中國工業體系以及經濟地保障,所以,在緊急趕來的大量東北軍政府當中的財務部裡面地財務人員到達後,東北軍就開始清點在北京城內的所得,這一清點合適持續了將近一年之久。可見,這些滿清貴族以及那些豪族世家在這數百年裡,聚集了多麼大量的錢財。

在東北軍的第六師以及大量的東北軍其他工作人員在清理整個北京城的時候,東北軍的幾路南下部隊依舊在進攻。

就在第一軍地第一師拿下武定後地不久,一直沒有行動的李立地第二軍也開始了對保定的攻擊,而第二軍進攻保定的時候,因爲時間充足,準備的很充分,一開始就是兩個師團的進攻,而防守保定的淮軍新軍的一個協,也是在堅持了兩天後,很無奈的在絕對優勢的東北軍第二軍面前低下的頭顱,奉獻上了保定這個淮軍新軍的防禦體系中的前頭堡。

第三卷《騰飛》第六十一章威海衛

隨後,第二軍一路南下,以秋風掃落葉之勢一路橫掃保定到濟南之間的淮軍新軍。

而另一個方向,第三軍的第四師以及第十師組成的東北軍第三個大規模的軍團也是很順利的拿下石家莊,到了這個時候,淮軍新軍以保定,武定,石家莊爲核心組成的三角防禦體系徹底崩潰。

三路東北軍大軍就已經兵臨山東,而這個時候的山東卻已經並沒有了多少的防禦兵力,在濟南,僅有數千人的淮軍新軍,以及數萬剛剛徵集而來的淮軍新軍的新部隊。

任何一個人都知道,山東,現在已經是毫無守護的希望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三路東北軍並沒有按照先前的作戰計劃,一起攻擊濟南,而是把這個任務交給了第二軍,第一軍就比先前預定的計劃中提前了幾天時間向山東半島以及威海衛進軍。

而擔負突襲威海衛的東北軍師團依舊是東北軍的王牌部隊,第一師,不過,爲了對抗威海衛那大量的陸基炮臺,陳光偉特地的把第一軍的軍屬重炮以及繳獲而來的原本屬於淮軍新軍的重炮組成了一個臨時炮兵師,隨同第一師進軍,這樣以來,第一師的這個方向不但擁有了兩萬多的步兵,還有了原本屬於第一師的近兩百七十門迫擊炮以及臨時炮兵師地一百多門重炮。

可以說,是集中了東北軍中最爲精銳,火力最爲強大的集團部隊了。

而第一師雖然帶着數百門的火炮,但是。行軍的速度依舊不滿,幾乎在北洋水師得到濟南陷落後的消息的同時,第一師的先頭部隊就已經到達了威海衛。

而在半天后,臨時炮兵師的一百多門重炮除去了因爲行軍速度太快而掉隊地二十多門外,其他的一百餘門重炮也是到達了威海衛。

沒有絲毫的停留,在臨時炮兵師的重炮一到達後,魏常山就發動了對威海衛的進攻,在一百多門的重炮的支持下。第一師就發動了對威海衛的進攻。

威海衛,這個作爲北洋水師中,僅次於旅順的基地,可以說是北洋水師的最後個一個家,這個是地所有北洋水師當中,包括了定遠,鎮遠兩艘鐵甲艦的所有北洋水師的艦艇都集中在這裡。

因爲,除了這裡,他們已經沒有地方可以去。

威海衛的防守力量可以說非常的強大,有着一直守衛威海衛的六千舊式淮軍外。還有着大小十三座炮臺,其中,這些炮臺有十是臨海炮臺,三座是陸上炮臺。這些炮臺一共擁有了超過兩百門地重炮,而且,這些重炮可都是真正的重炮。有着口徑超過三百毫米的克虜伯要塞炮,就最多的就是那些一百五十毫米左右地重炮了。而這些重炮無疑對於東北軍來說是致命的。

也好在,這些炮臺當中,基本上都是固定炮臺。裡面安裝的都是固定地大口徑重炮,一時間,根本就不可能說調轉炮口面向陸地。

但是。除了這些炮臺外,還有着大量的北洋水師的艦艇,這些艦艇中的大炮的威脅甚至大於了那些炮臺的威脅。別的不是說,單單是鎮遠,定遠這兩艦上地那超大口徑地主炮,就已經足夠讓第一師和臨時炮兵師吃上一壺。

所以,一開始的第一師地進攻中。第一師的進攻方向並沒有選擇了臨海的方向。而是,先攻擊比較身處內陸的幾個炮臺。

在之前的東北軍總作戰計劃中就已經表明。對於北洋水師,是招降,而不是硬打,就算是要打,作爲旱鴨子的東北軍也根本沒有辦法。

爲此,爲魏常山要的就是在北洋水師面前展現出東北軍強大的軍事力量,盡力讓北洋水師的將領們主動投誠於東北軍。

所以,當第一師和臨時炮兵師用着全部的火力來攻擊那三個地處背海的炮臺的時候,就充分展現出來的東北軍的軍事力量。

數百門的火炮一齊開火,上萬的第一師士兵開始衝鋒的時候,那個幾個炮臺僅僅半天都沒有守到,就已經落入東北軍手中,隨後,東北軍也利用了這三個炮臺上的重炮開始向其他的北洋炮臺炮擊。

而與此同時,魏常山已經按照陳冬生的指令讓楊承瓚向北洋水師的將領送去了一份陳冬生親自書寫的招降書信。

威海衛臨海中的鎮遠艦上,北洋水師的統領丁汝昌看着這份剛剛由小艇送過來的陳冬生親筆書寫的招降信,臉色要說有多難看就有多難看。

看罷後,他把書信交給了其他的幾個北洋水師將領,而他,就是盯着這個自稱爲策劃難道說私人代表的楊承瓚。

楊承瓚自從參與到東北軍集團中後,雖然說也幹了不少的事實,但是和其他的幾位東北軍核心人物相比起來,他的功勞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爲了提高自己在東北軍集團的地位也爲了自己年輕人的榮譽,他主動的向陳冬生提出,親自去遊說北洋水師將領。

丁汝昌看了看眼前的這個腦後無辮,一身東北軍新式軍服的楊承瓚,心中也是極爲的敬佩這個年輕人,竟然在兩軍正在激烈交戰的時候,獨自前往敵營,並且,還是要招降於自己等北洋水師。

“貴使以及東北王的意思,本提督已經很清楚,但是,我北洋水師乃大清之第一海防利器,怎可叛國投身於土匪當中!”

楊承瓚一笑,雖然心理緊張,但是卻面帶微笑而言:“提督此話不妥,如今,天下四分,而清主亦在我東北軍之手,想我東北軍擁有雄獅數十萬,已經橫掃山西,山東,不日,即將南下,一統天下。

我東北軍王爺乃天下少有奇人也,自清崖山起事以來,未嘗一敗,加之我東北軍軍士用命,天下人均服,淮軍劉銘傳,禁衛新軍袁世凱,淮軍新軍馮國璋,皆爲國爲民之輩,爲得天下一統,而毅然投我東北軍之下,而我王爺亦不計前嫌,袁世凱依領其舊部所編的東北軍第十五師,而馮國璋不日也將繼續統帥一方大軍。

只要北洋將領誠心爲國爲民,我王爺亦言:其北洋上下均爲國之棟樑也,堪大用!”

楊承瓚之言說出來後,丁汝昌卻不爲所動,又問道:“我北洋水師擁有大艦十數艘,小艦無數,乃耗費了國財無數。單單每年維護之數就已經超過百萬兩,如此國之利器,豈肯爲匪所用。”

“國之利器,當之爲國,而如今,中華上下,能成國者,非我東北王不可,而又,我中華此刻正面臨千古之危機,西洋列國時刻不無割我肉,飲我血,爾等自稱國之利器,可衛國也?

又,水師花費巨大,天下間,除我東北外,再無人可負擔,如無我東北軍支持,北洋水師不過廢鐵也,談何國之利器。”

楊承瓚說話可是一點都不留情,因爲他知道,東北軍出身於土匪,這一點,天下人都知道,無需辯解,何況,說什麼爲國爲民,這些在久經陳冬生薰陶的楊承瓚看來,都不過是屁話,只要真正的利益纔是談判的關鍵。

所以,楊承瓚說的很明白,我東北軍不日即將一統天下,而如今北洋水師如不投降的話,將來失去了有力的支持,不過是一堆海上廢鐵而已。

話說到這份上,基本已經沒有什麼可以說的了。

隨後,楊承瓚再次說道:“東北王言:只要北洋上下歸命,不調一兵一船,並,旅順,威海衛然將是北洋水師的基地。數年內,添船購艦。”

丁汝昌擺了擺手,道:“楊先生,今日可先回,容我等思量幾日。”

就在楊承瓚下了鎮遠艦後,在看看這鎮遠以及不遠處的定遠,心中可是感慨萬分,這些可都是真正的國之利器啊,如果自己沒有能夠順利的完成任務的話,使得北洋水師和東北軍爲敵的話,那麼,自己就是東北的罪人。

楊承瓚也明白,水師的建立可是要花費大量的銀錢和時間,北洋水師自從十餘年前開始組建,也就在去年才成軍而已PS:關於北洋水師,部分虛構,不用當真

單單是一艘鎮遠,就已經價值高達一百四十萬兩銀子,這還不論其他的,整個水師組建起來,沒有巨大的財政支持,以及長久的時間,根本就沒有可能組建一支強大而有力的水師。

這個時候的北洋水師就是這個樣子,讓陳冬生是極度的想要,作爲世界排名第八的海軍,北洋水師在遠東可是作爲無敵的存在,更加不用說後世中國的生死大敵日本的海軍了。

這個時候的北洋水師剛成軍不久,上上下下都充滿了朝氣,可以說,這絕對是一支滿清軍隊中最充滿火力的一支部隊。

第23章 馬克沁機槍成型第27章 何進與郭豐臺第四十七章第27章 給我吐出來吧第30章 於康的汽油發動機第80章 朝鮮局勢第16章 帝國外交第1章 被包圍第40章 騎兵第14章 認父第12章 盛京援軍第63章 成婚第54章 北京城的陷落第53章 清軍撤退第23章 帝國土地法令第91章 北洋在朝鮮的徹底退卻第63章 成婚第65章 下一步計劃第50章 禁衛新軍的混亂第14章 新時代始第31章 工商條例第29章 飛龍一號第45章 大戰來了第87章 仁川之戰第80章 朝鮮局勢第86章 朝鮮行省第22章 大戰第2章 清軍騎兵第46章 叛徒第32章 呼聲第15章 守備旅換裝第53章 清軍撤退第7章 汝南之戰第6章 誘攻干涉軍第1章 成了土匪第21章 戰後第11章 長春之戰第62章 滿清投降第31章 是非對錯第16章 盛京的白色恐怖第34章 抵達吉林第36章 日軍的戰敗第42章 石油第66章 確定計劃第48章 冒牌手榴彈第18章 大戰前夕第7章 俄軍的絕境第42章 最重要的兩件事第89章 夜戰——炮擊第40章 帝國近衛軍第1章 被包圍第16章 帝國外交第51章 絕境中第27章 給我吐出來吧第12章 盛京援軍第49章 袁金城的決定第46章 世界大戰(上)第40章 武器和設備第1章 建國登基第19章 帝國銀行第11章 合擊第34章 抵達吉林第60章 戰後第14章 夜戰第70章 何謂辱聖人斯文第24章 第四次擴編第47章 世界大戰(下)第23章 馬克沁機槍成型第46章 瘋狂第35章 福江島海戰第38章 中日之戰第26章 亂起第42章 最重要的兩件事第48章 俄國革命第33章 朝鮮第22章 錢這東西第37章 政治中心第58章 炮兵第56章 戰局有變第36章 沵古第36章 日軍的戰敗第24章 山雨欲來第43章 戰初第22章 壓俄製日第5章 進攻兩江第30章 裝甲部隊第57章 第三師-梅森虎第40章 騎兵第46章 叛徒第16章 盛京的白色恐怖第50章 禁衛新軍的混亂第38章 沒錢沒兵第31章 秋易白第81章 俄國插手第31章 秋易白第65章 下一步計劃第39章 清廷的反應第54章 親臨前線第44章 郭雪
第23章 馬克沁機槍成型第27章 何進與郭豐臺第四十七章第27章 給我吐出來吧第30章 於康的汽油發動機第80章 朝鮮局勢第16章 帝國外交第1章 被包圍第40章 騎兵第14章 認父第12章 盛京援軍第63章 成婚第54章 北京城的陷落第53章 清軍撤退第23章 帝國土地法令第91章 北洋在朝鮮的徹底退卻第63章 成婚第65章 下一步計劃第50章 禁衛新軍的混亂第14章 新時代始第31章 工商條例第29章 飛龍一號第45章 大戰來了第87章 仁川之戰第80章 朝鮮局勢第86章 朝鮮行省第22章 大戰第2章 清軍騎兵第46章 叛徒第32章 呼聲第15章 守備旅換裝第53章 清軍撤退第7章 汝南之戰第6章 誘攻干涉軍第1章 成了土匪第21章 戰後第11章 長春之戰第62章 滿清投降第31章 是非對錯第16章 盛京的白色恐怖第34章 抵達吉林第36章 日軍的戰敗第42章 石油第66章 確定計劃第48章 冒牌手榴彈第18章 大戰前夕第7章 俄軍的絕境第42章 最重要的兩件事第89章 夜戰——炮擊第40章 帝國近衛軍第1章 被包圍第16章 帝國外交第51章 絕境中第27章 給我吐出來吧第12章 盛京援軍第49章 袁金城的決定第46章 世界大戰(上)第40章 武器和設備第1章 建國登基第19章 帝國銀行第11章 合擊第34章 抵達吉林第60章 戰後第14章 夜戰第70章 何謂辱聖人斯文第24章 第四次擴編第47章 世界大戰(下)第23章 馬克沁機槍成型第46章 瘋狂第35章 福江島海戰第38章 中日之戰第26章 亂起第42章 最重要的兩件事第48章 俄國革命第33章 朝鮮第22章 錢這東西第37章 政治中心第58章 炮兵第56章 戰局有變第36章 沵古第36章 日軍的戰敗第24章 山雨欲來第43章 戰初第22章 壓俄製日第5章 進攻兩江第30章 裝甲部隊第57章 第三師-梅森虎第40章 騎兵第46章 叛徒第16章 盛京的白色恐怖第50章 禁衛新軍的混亂第38章 沒錢沒兵第31章 秋易白第81章 俄國插手第31章 秋易白第65章 下一步計劃第39章 清廷的反應第54章 親臨前線第44章 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