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九章 趙桓的底氣

种師道自信的話語感染了皇帝趙桓,讓他心中也有了幾分底氣。趙桓神情複雜地說:“如今我朝已經與金國講和了。”

种師道初來乍到,也摸不清新皇帝趙桓的心意。大宋歷來重文抑武,身爲武將的他也不敢輕易評斷此等國家大事。

於是,种師道對皇帝趙桓說道:“臣以軍旅之事效忠陛下,其它事不是臣敢明白的。“

這意思是說,俺老種只是一個帶兵打仗的粗人,陛下讓俺打,俺就打,不讓俺打,俺就絕不亂動。至於兩國和談這種關係重大之事,自有陛下與宰執大臣們做主,不是俺這個武將可以參與的。

雖然种師道表現出了一種謙遜的姿態,但此時的他無疑就是皇帝趙桓眼中的救星。

這些日子,金國使者王汭在宋廷上交涉時十分強硬,這時候見种師道率領西軍趕來了,才收斂了許多囂張的姿態,對皇帝趙桓拜跪稍稍合乎禮儀。

皇帝趙桓笑着對种師道說道:“他因爲害怕愛卿你才這樣。”

此時,皇帝趙桓第一次感覺自己的腰板也可以硬起來了。

當种師道離去時,趙桓回味着种師道方纔的話,覺得形勢並未那麼險惡,求和的心態逐漸發生了一些變化。

隨後幾日,宋軍馬忠、折彥質等各路勤王軍隊陸續到達東京汴梁城外,聚集了二十餘萬軍隊。

宋金軍力對比開始朝着有利宋朝的方向傾斜,加之种師道打開了東京汴梁城的南門和西門,恢復了城市的交通,東京汴梁城內的民心也逐漸安定下來。

完顏宗望見宋軍的援軍陸續到達,就於正月二十四日給宋朝皇帝趙桓寫了一封表章,派使臣送入城中,希望兩國加快新國境線的劃定。完顏宗望此舉,當然是想要試探宋朝君臣政策是否有變。

皇帝趙桓面對金軍的試探,也派使臣回訪完顏宗望,給他帶去了大量的稀世珍寶,表示宋朝求和的誠意。

元月二十五日,鄜延軍張俊、環慶軍韓時中、涇原軍馬千等將率領的援軍又陸續到達京師,宋軍的軍力進一步增強。

元月二十七日,經過多日連續收刮後,朝廷湊到的金銀數目仍然遠遠不足。

皇帝趙桓便再下旨,命城中官員、百姓任何人都不可私藏黃金,須得全部上繳朝廷。

旨意上說,私留黃金者,以及知道別人私留而不舉報者,一旦發現全都處以重罪。爲了安撫城中官民百姓,朝廷承諾在日後每兩黃金將還付二十貫錢,每兩白銀將還付一貫五百文錢。

此外,皇帝趙桓還批示如若能一次繳納金銀數量較大者,朝廷還將給其官職。

從這道旨意上來看,似乎大宋朝廷並未改變與金軍和談的國策,正在不遺餘力地籌集勞軍費用。然而,皇帝趙桓手上有兵後,心思已經悄然地從求和演變爲求戰。收繳金銀的舉動或許更多的是在麻痹金軍的使臣和探子。

因爲就在這一日,皇帝趙桓召集李綱、李邦彥、吳敏、种師道、姚平仲、折彥質等人來福寧殿見駕,與他們商討是否可以對金軍用兵。

种師道、姚平仲、折彥質等人都是各路勤王軍的將領,皇帝趙桓讓這麼多武將參會,聖意已經昭然若揭。

主戰派大臣李綱一看這架勢就來了勁,他對皇帝上奏說道:“金軍在城外虛張聲勢,實際上其兵不過六萬,且大部是奚、契丹、渤海部落的人組成。

我們集結在城下的勤王之師已經達到了二十餘萬,是金軍的三倍多。

而且,金軍孤軍深入重地,猶如虎豹自投檻阱,我們不必和他們角一日之力,儘可用計戰勝金軍。

爲今之計,不如扼守關津,斷絕金軍糧道,禁止金軍抄掠,分兵收復京城北面失陷的郡邑。若是金軍的遊騎敢外出,就出兵攻擊他們,再用重兵逼近他們的大營下寨,堅壁不戰,就象周亞夫當年困七國之兵一樣。

等金軍糧盡力疲了,讓將士與金軍檄取誓書,金軍爲了脫困必會歸還三鎮。

屆時我軍可縱其北歸,金軍北渡黃河時,我軍待其中渡而後擊,必定大勝。”

李綱這番話跟之前种師道所說的謀略相近,皇帝趙桓聽了之後深以爲然,感覺戰勝金軍不是難事。

李綱見聖上贊同自己的見解,心中頗爲自得,認爲建功立業就在眼前,趁機向皇帝趙桓討要兵權。

李綱說道:“勤王之師漸集,兵家忌分,非節制歸一不能濟,願敕師道、平仲兩將聽臣節制。”

李綱的意思是讓种師道、姚平仲等將都聽他的指揮,由他掌握二十萬勤王軍的兵權。

在李綱看來,自己的這個請求合情合理。

李綱現在的職位是尚書右丞兼親征行營使,所謂“親征行營使”就相當於皇帝在軍營中的代表,並且皇帝趙桓早就明言由他總攬守城事宜,“許便宜從事”。

再者說,尚書右丞是副宰相的文官職務,按照宋朝以文制武的傳統,由他來統領西軍勤王諸將最爲合適。

然而,在皇帝趙桓的心目中,卻不是這麼看的。

要論領兵打仗,西軍名將种師道可比李綱強多了。种師道在邊庭與西夏軍交戰數十年,方纔打下一個“老種經略相公”的名聲,李綱是一個以前從未上過戰場的讀書人,如何能與种師道相比?

說白了,李綱不過是機緣巧合,因爲金軍圍城時沒有良將在京城中主持局面,才能夠從一個從四品的太常寺少卿躍進到正二品的尚書右丞。

太常寺少卿是負責祭祀事宜的官員,當初讓李綱領兵守城,也不過是權宜之計。如今要與金軍在城外交戰,當然需要精通兵法的將領指揮大軍。而這個人選,皇帝趙桓認爲非种師道不可。

皇帝趙桓委婉地拒絕了李綱的提議,沒有讓他節制諸軍,而是在行營司之外,另建了一個宣撫司,任命种師道爲宣撫使,以姚平仲爲都統制。

隨後,皇帝趙桓下旨,升种師道爲檢校少傅、同知樞密院、京畿兩河宣撫使,由他統領四方勤王之師。

第一百八十二章 脆了好吃第三百五十二章 紫髯伯加入西門堡第五百一十三章 程萬里相邀第八百一十六章 故人之死第七百八十五章 先贈甲,再送刀第八百四十三章 宇文虛中的毒計第五百一十七章 梁山羣賊的謀劃第六百五十五章 水軍初成第二百零六章 清風寨借兵第九百八十四章 軍權不能旁落第六百四十八章 比武資格第二百七十二章 湯陰岳家莊第八百五十二章 形形色色的遼國遺臣第八百三十章 置身事外第七百四十八章 拉盧大傻入夥第六百八十三章 池魚之殃第六百二十八章 死也要女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孔三獻計第九百四十六章 賣女求饒大宋朝第八百三十四章 燕京城降金第四百六十七章 狗賊拿命來第三百六十章 相撲爲戲第一章 我是西門慶?第九百二十五章 替罪羔羊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無功而返第九百三十一章 魯智深投奔西門慶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葫蘆河伏擊戰第四百五十六章 金國長公主第一百三十二章 殺人爲樂第八章 大宋第一書法家西門慶第九百三十七章 孤獨的援軍第九百九十五章 西門慶徵西第三十七章 回到陽谷縣第七百六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九百一十七章 楊志的謀略第三百六十一章 與首富談生意第四百四十二章 被金國皇帝盯上了第九百三十八章 難戰更難和第五百三十六章 東平府的安全去處第六十章 再登獨龍崗第二十一章 小人沒面目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誠實守信的楚軍第九百二十四章 魯智深拯救計劃第八百三十四章 燕京城降金第五百八十七章 捷報頻傳第六十九章 初會孫二孃第四百四十一章 簡陋的都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客從何方來第七百章 花落誰家第五百六十七章 千軍萬馬來相見第一百一十四章 家中有賊第五十八章 何時娶妻第六百七十四章 宋江的遠見第一千零四十章 得勝還朝第六百九十六章 平分秋色百萬字感言第一千零六十章 金國內亂初起第七十二章 斬草要除根第七百八十七章 和詵與楊可世第一百四十七章 進入東昌府第五百四十四章 舉賢不避親第八百二十四章 蕭乾的戰利品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金國各派的反應第七百四十四章 告別廢都第六百零四章 一地不容二神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官人的情敵們第二百二十四章 任原義救黑旋風第一千零六章 李察哥調虎離山第五百六十三章 深陷泥潭第四百七十六章 難眠之夏夜第八百二十章 反勝爲敗第九百零六章 完顏宗望要退軍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官人被騙婚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小小的惡趣味第六百八十一章 蔣敬認主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南征北戰的謀劃第八百六十九章 宋朝統治的滋味第一百零二章 如何勾搭李師師第九十九章 技術壟斷的力量第五百五十一章 王俊的前世今生第七百七十二章 無恥小人第九百五十六章 楚國初創第八百六十一章 擋不住的宋徽宗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張孝純出使第四百九十一章 湖邊血戰第八百八十章 白河決戰第三百五十四章 也速該的啓示第九百九十四章 大混戰序幕第七百九十八章 杜充邀功第三百五十章 大宋朝很盛世第七百四十五章 賜你法號“重陽子”第三百五十七章 玉麒麟的故事第九百七十六章 雞犬升天第八百三十三章 金軍入關第六百八十四章 耶律餘睹降金第三十五章 李清照與趙跑跑第五章 科學種田,休耕輪作第四十二章 扈三孃的內奸第四十四章 兄弟們亂鬥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怎能輸給一匹馬
第一百八十二章 脆了好吃第三百五十二章 紫髯伯加入西門堡第五百一十三章 程萬里相邀第八百一十六章 故人之死第七百八十五章 先贈甲,再送刀第八百四十三章 宇文虛中的毒計第五百一十七章 梁山羣賊的謀劃第六百五十五章 水軍初成第二百零六章 清風寨借兵第九百八十四章 軍權不能旁落第六百四十八章 比武資格第二百七十二章 湯陰岳家莊第八百五十二章 形形色色的遼國遺臣第八百三十章 置身事外第七百四十八章 拉盧大傻入夥第六百八十三章 池魚之殃第六百二十八章 死也要女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孔三獻計第九百四十六章 賣女求饒大宋朝第八百三十四章 燕京城降金第四百六十七章 狗賊拿命來第三百六十章 相撲爲戲第一章 我是西門慶?第九百二十五章 替罪羔羊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無功而返第九百三十一章 魯智深投奔西門慶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葫蘆河伏擊戰第四百五十六章 金國長公主第一百三十二章 殺人爲樂第八章 大宋第一書法家西門慶第九百三十七章 孤獨的援軍第九百九十五章 西門慶徵西第三十七章 回到陽谷縣第七百六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九百一十七章 楊志的謀略第三百六十一章 與首富談生意第四百四十二章 被金國皇帝盯上了第九百三十八章 難戰更難和第五百三十六章 東平府的安全去處第六十章 再登獨龍崗第二十一章 小人沒面目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誠實守信的楚軍第九百二十四章 魯智深拯救計劃第八百三十四章 燕京城降金第五百八十七章 捷報頻傳第六十九章 初會孫二孃第四百四十一章 簡陋的都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客從何方來第七百章 花落誰家第五百六十七章 千軍萬馬來相見第一百一十四章 家中有賊第五十八章 何時娶妻第六百七十四章 宋江的遠見第一千零四十章 得勝還朝第六百九十六章 平分秋色百萬字感言第一千零六十章 金國內亂初起第七十二章 斬草要除根第七百八十七章 和詵與楊可世第一百四十七章 進入東昌府第五百四十四章 舉賢不避親第八百二十四章 蕭乾的戰利品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金國各派的反應第七百四十四章 告別廢都第六百零四章 一地不容二神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官人的情敵們第二百二十四章 任原義救黑旋風第一千零六章 李察哥調虎離山第五百六十三章 深陷泥潭第四百七十六章 難眠之夏夜第八百二十章 反勝爲敗第九百零六章 完顏宗望要退軍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官人被騙婚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小小的惡趣味第六百八十一章 蔣敬認主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南征北戰的謀劃第八百六十九章 宋朝統治的滋味第一百零二章 如何勾搭李師師第九十九章 技術壟斷的力量第五百五十一章 王俊的前世今生第七百七十二章 無恥小人第九百五十六章 楚國初創第八百六十一章 擋不住的宋徽宗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張孝純出使第四百九十一章 湖邊血戰第八百八十章 白河決戰第三百五十四章 也速該的啓示第九百九十四章 大混戰序幕第七百九十八章 杜充邀功第三百五十章 大宋朝很盛世第七百四十五章 賜你法號“重陽子”第三百五十七章 玉麒麟的故事第九百七十六章 雞犬升天第八百三十三章 金軍入關第六百八十四章 耶律餘睹降金第三十五章 李清照與趙跑跑第五章 科學種田,休耕輪作第四十二章 扈三孃的內奸第四十四章 兄弟們亂鬥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怎能輸給一匹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