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有心人的世界

通海商行的貨物從哪裡購買的呢?自從通海商行的貨物暢銷整個廣州乃至廣東、廣西境內時,很多人就開始努力追尋它的進貨渠道,因爲有人粗略的估計過,通海商行每日的銷售額最少也有2萬兩,那麼一年就有700多萬兩,這是多麼大的一筆數目!朝廷每年的稅收才3、4百萬兩銀子——這是指戶部收到的運往國庫的銀子。

在有心人的眼裡,通海商行居然沒有一個官場上的靠山,真是傻子一樣,至於市井傳說中通海商行的靠山是廣州知府楊伍淙。不過那個廣州知府只是嚴令衙役、捕快不去騷擾通海商行而已,而且通海商行對各級衙門的孝敬也少不了。

再說了,廣東地面上,那個知府只不過是一隻大點的螞蟻,還說不上什麼話,布政使、巡撫、總督哪個不是大神?知府不過五品而已,比他官職高的人還有很多,比如從二品的布政使,現在的兩廣總督兼廣東巡撫王尊德才就是廣東地面官場上的最大的巨人。

過去的幾個月裡,看着海船不斷的卸下貨物,然後貨物又被運到通海商行的貨棧、庫房裡,廣州的有心人知道了通海商行的貨物全部都是從海外購買的。通海商行宣稱,他們賣的貨物都是由澳洲人制造的,來自海外的洋人國家。

福民商行的東家朱廣合是一位舉人,十分眼紅通海商行日進斗金,眼見銀錢源源不斷的流入通海商行的手裡,又嫉又妒。雖然商鋪銷售的是絲綢、布匹和瓷器,開始時和通海商行井水不犯河水,不過自從通海商行銷售布匹起來,店鋪的生意差了很多,同樣的價格,通海商行的布匹質量確實好上一些,別人怎麼會買?

福民商行的生意每況愈下,更加增強朱廣合搞清通海商行進貨來源的決心。這一日,朱廣合坐在書房裡,拿着一本通海商行銷售的新書《孟子》,與書架上以前買的書籍對比,發現新書要好太多。字跡清晰、反正、紙面光滑、潔白,這麼多的優點居然還和以前買的《孟子》一個價格。看來通海商行又要迫使一批書店倒閉了,朱廣合想到。

“東家,小的派去打探消息的人回來了,就在門外,您要召見他嗎?”管家敲門進來稟告。

“叫他進來吧,快點!”朱廣合急促的說道,把手上的書也扔到一旁,端坐了身子,一副嚴肅的模樣就形成了。

一個黑壯的漢子進入了房間,一身短衣,看起來有25歲的樣子,小心地來到向朱廣合的面前,下跪着說道:“小的周軍,見過東家,這次不負東家重託,打探到很多消息。”

“唔,快起來吧,說說你是如何打探到消息的。”朱廣合很是重視的模樣,吩咐着周軍起來。

周軍聞言起身直立,雙手下垂,放在大腿外側,低頭恭敬的說道:“小的奉命之後,來到碼頭觀察多日,發現通海商行的船隻每次都有3至4條船隻,每隔4天左右就有貨物卸下。他們的船隻管理很嚴,水手們下了船也只能在碼頭指定的客棧附近活動,更不能離開碼頭。”

停頓了一下,周軍接着講述:“小的在碼頭呆了許多日子,慢慢地接近那些水手,有2個水手和小的是老鄉,都是福建金門人,因此很快拉近了關係。不過,事情沒有那麼簡單,這些的人的口風很緊,只講一些生活上的瑣事,關於他們的東家的情況更是一個字也沒說。”

“這麼說,他們東家的組織很嚴密咯?”朱廣合嘆道,一個商家都做得這麼嚴密,了不得呀。

“小的卻確實費盡了心機纔得到他們的過往的經歷。”周軍偷偷瞧了瞧朱廣合的臉色,見到,自誇了一下,“水手們大都好酒,小的吧他們灌得半醉,從而得知,他們那些水手大都是一些逃荒的漁民,在廣東、瓊州等地被招攬到臨高做水手。原本不是很想答應的,不過在臨高博鋪港有人開着月薪2石大米,還包吃住的條件下,紛紛動了心,做了臨高那邊的水手。”

“嘿,價格開得很高嘛!現在福建大旱,造成了許多流民,有大批人活不下去了,肯定很多人做了水手。”

“東家說的是,去年天啓七年,福建南部大旱,小的也是逃荒到廣州的,被東家收留,真是感激不盡!”周廣表現了一番忠心,又接着道,“那些水手都在臨高被剪了短髮,這才知道他們的東家是澳洲來的宋裔,和漢人一個面孔,說着北方的話,和那些紅毛的佛郎機人很不相同。”

“經過小的反覆問詢,猜測通海商行的貨物是在臨高生產的。臨高那裡的博鋪港已經有些繁華了,因爲那夥短毛們每日都要進口原料,像是棉花、大米、錫礦、硫磺、銅礦等非常多的原料,連硝石也偷偷地大量進口。只要有人運硝石到博鋪,賣給短毛的價格就比市面上的價格高3成,而且還可以優先購買短毛的貨物。”

“這夥短毛是海匪嗎?正經人家怎麼會大量購買進口硝石?”朱廣合問道。

“東家真是英明,這夥短毛打敗了臨高知縣組織的討匪軍,又攻打了幾家大戶,在臨高可是土皇帝哩。就因爲官軍連吃敗仗,現在那些水手也很是對澳洲人忠心,覺得自己在短毛的手下前途也很遠大,加上頭目們管理的很嚴,所以水手們的嘴巴很老實。”周廣趁機拍着馬屁,看見朱廣合臉上的笑容綻放,知道自己的誇獎很是受用。

“所以,小的看來,市面上流傳通海商行的貨物從萬里之外的國家裡運來的說法是假的,至少大部分是在臨高生產的。”周廣給出了一個結論。

“很好,這次你立下了大功,賞你50兩銀子,去賬房領取,你先下去吧。”朱廣合揮了揮手,說道。

見到周廣離開了房間,讓管家吧門合上,朱廣合問道:“管家,你說我們拿到這個消息有什麼用出?”

“老爺,既然已經確切查明通海商行是海匪,那不如把這個消息披露,讓廣東官場上的大人物們知道,查封了通海商行。他們得到了通海商行的店鋪、金銀和貨物,而我們福民商行的貨物就好賣了。”管家建議。

“嘿嘿,不錯,我們的貨物實在競爭不過通海商行的,那就讓它消失。不過不是我們披露這則消息,而是別人!隨着通海商行的貨物越來越多,現在已經有很多官僚暗地裡的商鋪的利益受損了,我們要讓他們知道就行了。”朱廣合補充道,彷彿看見了通海商行關門的樣子了。

第81章 下南洋(一)第78章 豪強的聯姻第3章 抵達第27章 東門大市場和流通券第56章 廣東的反應第122章 叢林(四)第34章 提高醫療水平第115章 南京來的買主第114章 兵臨城下第11章 臨高縣城第75章 春節晚會(一)第5章 吳縣令討伐短毛匪第111章 出使河內第31章 軍事力量第78章 豪強的聯姻第23章 流民(二)第98章 奇怪的荷蘭使者第86章 南洋華人第30章 開發田獨鐵礦第64章 管理儋州(二)第62章 走馬上任第118章 參觀第26章 蒸汽機和氯酸鉀第75章 春節晚會(一)第59章 唐安的見聞續第21章 廣州貿易站第63章 管理儋州(一)第29章 控制崖州衛所第106章 初戰不利第87章 南洋華人(二)第68章 儋州鄉下(一)第26章 蒸汽機和氯酸鉀第9章 開發百仞灘(一)第20章 餘波第114章 兵臨城下第115章 南京來的買主第56章 廣東的反應第74章 南洋護衛艦隊(二)第21章 廣州貿易站第65章 宣傳攻勢第41章 臨高日報第101章 一箭之仇第113章 越南民夫第6章 戰後第35章 實習醫生楊玉青第36章 對海盜的審問第12章 暗流第100章 增兵鴻基煤礦第28章 工作隊下鄉第16章 臨高縣變天了(一)第64章 管理儋州(二)第119章 叢林(一)第100章 增兵鴻基煤礦第98章 奇怪的荷蘭使者第105章 再次派軍第118章 參觀第92章 再回廣州第86章 南洋華人第9章 開發百仞灘(一)第122章 叢林(四)第23章 流民(二)第54章 攻克瓊山第86章 南洋華人第19章 土地(二)第44章 修路與環島航線(二)第118章 參觀第3章 抵達第81章 下南洋(一)第35章 實習醫生楊玉青第36章 對海盜的審問第22章 流民(一)第57章 招安來了第62章 走馬上任第77章 春節晚會(三)第121章 叢林(三)第103章 海防鎮衝突第102章 兩軍對峙第60章 唐安的見聞續二第34章 提高醫療水平第116章 錢謙益的打算第66章 儋州的大海商們第53章 海陸齊進第77章 春節晚會(三)第56章 廣東的反應第45章 通海商行第68章 儋州鄉下(一)第30章 開發田獨鐵礦第96章 流民減少第104章 越南的君臣第120章 叢林(二)第120章 叢林(二)第91章 參觀西洋船第35章 實習醫生楊玉青第85章 馬尼拉(三)第19章 土地(二)第82章 下南洋(二)第103章 海防鎮衝突第66章 儋州的大海商們
第81章 下南洋(一)第78章 豪強的聯姻第3章 抵達第27章 東門大市場和流通券第56章 廣東的反應第122章 叢林(四)第34章 提高醫療水平第115章 南京來的買主第114章 兵臨城下第11章 臨高縣城第75章 春節晚會(一)第5章 吳縣令討伐短毛匪第111章 出使河內第31章 軍事力量第78章 豪強的聯姻第23章 流民(二)第98章 奇怪的荷蘭使者第86章 南洋華人第30章 開發田獨鐵礦第64章 管理儋州(二)第62章 走馬上任第118章 參觀第26章 蒸汽機和氯酸鉀第75章 春節晚會(一)第59章 唐安的見聞續第21章 廣州貿易站第63章 管理儋州(一)第29章 控制崖州衛所第106章 初戰不利第87章 南洋華人(二)第68章 儋州鄉下(一)第26章 蒸汽機和氯酸鉀第9章 開發百仞灘(一)第20章 餘波第114章 兵臨城下第115章 南京來的買主第56章 廣東的反應第74章 南洋護衛艦隊(二)第21章 廣州貿易站第65章 宣傳攻勢第41章 臨高日報第101章 一箭之仇第113章 越南民夫第6章 戰後第35章 實習醫生楊玉青第36章 對海盜的審問第12章 暗流第100章 增兵鴻基煤礦第28章 工作隊下鄉第16章 臨高縣變天了(一)第64章 管理儋州(二)第119章 叢林(一)第100章 增兵鴻基煤礦第98章 奇怪的荷蘭使者第105章 再次派軍第118章 參觀第92章 再回廣州第86章 南洋華人第9章 開發百仞灘(一)第122章 叢林(四)第23章 流民(二)第54章 攻克瓊山第86章 南洋華人第19章 土地(二)第44章 修路與環島航線(二)第118章 參觀第3章 抵達第81章 下南洋(一)第35章 實習醫生楊玉青第36章 對海盜的審問第22章 流民(一)第57章 招安來了第62章 走馬上任第77章 春節晚會(三)第121章 叢林(三)第103章 海防鎮衝突第102章 兩軍對峙第60章 唐安的見聞續二第34章 提高醫療水平第116章 錢謙益的打算第66章 儋州的大海商們第53章 海陸齊進第77章 春節晚會(三)第56章 廣東的反應第45章 通海商行第68章 儋州鄉下(一)第30章 開發田獨鐵礦第96章 流民減少第104章 越南的君臣第120章 叢林(二)第120章 叢林(二)第91章 參觀西洋船第35章 實習醫生楊玉青第85章 馬尼拉(三)第19章 土地(二)第82章 下南洋(二)第103章 海防鎮衝突第66章 儋州的大海商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