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越南的君臣

河內此時叫做東京,歷史名城,位越南境內紅河三角洲西北部,坐落在紅河右岸和紅河與墩河的匯流處,無論是從河內南方到北方,還是從內地到沿海均是必經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擁有北方最大的河港,北方交通樞紐。

城市地處亞熱帶,因臨近海洋(北部灣),氣候宜人,四季如春,降雨豐富,花木繁茂,百花盛開,素有“百花春城”之稱。河內是一座擁有1000多年曆史的古城,從公元11世紀起就是越南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河內始建於公元621年,爲中國唐朝交州總管府(後爲安南都護府)轄下的宋平縣,是當時越南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許多朝代都曾把這裡作爲京城,城市名稱多次更改,先後稱爲東郡、東京、中都、上京、北城等。1831年,阮朝的明命帝定此地爲陪都,見城市環抱於紅河大堤之內,遂改稱爲“河內”,一直沿用到今天。

河內分爲內城和外城兩部分,內城又分禁城、皇城和京城3部分。皇帝、后妃及其子孫、河內侍從居住的地方稱禁城;環繞禁城的是皇城,是朝臣、官吏的辦事機構所在地;皇城之外的街坊、集市、居民區是京城。皇城內御苑園林,景色秀麗,紫城內樓臺殿閣,金碧輝煌,京城內寶塔高聳,寺廟林立。

威嚴的大殿內正在進行一次早朝,22歲的皇帝黎神宗木然的坐在最高出,雙眼茫然的看着下面的大臣們下跪,一個站立着的人影迎着從大殿門透進來的光線,顯得特別刺眼,有氣無力的說道,“平身”。身邊的老太監大聲重複了皇帝的話語,稀稀拉拉的起身聲響起了一片。

年輕的皇帝雙眼中閃過了兩朵火焰,不過它們很快就消失不見了,像是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殿中幾個官職很低的小官奏報了幾樁無關痛癢的小事之後,老太監沒等皇帝吩咐,按照往日的情況,直接高聲叫道,“無事退朝”。

官員們紛紛退下,慢慢的走出了大殿,大部分官員非常明顯的全都圍繞在一個人身邊,模樣很是乖巧的說着奉承的話。這些大臣們沒有走遠,加上有些官員們大聲的說着話,有些話就隱隱的傳到了依舊沒有起身的,皇帝的耳中,讓他怒火中燒,不過很快被他強壓下去了。

“輕都王,聽說您最近太操心國事了,睡得不好,這讓下官好生擔心。”

“就是,王爺,您可是朝廷的支柱呀,還請不要太勞累了!”

……

“多謝各位同僚的關心,只是有些太過於用心政務罷了,沒什麼事情,哈哈。”鄭梉那硬朗的聲音傳了很遠很遠,在大殿門口這樣大聲說話有些失儀,不過周圍的人在意這一點,像是很熟悉這樣了。

皇帝還是坐在考究的龍椅上,一動也不動像是發呆了一般,不過他的心中卻是波濤洶涌,很不平靜。老太監等了很有一會兒了,看見皇帝還是沒有動身,直接伸手拍向了皇帝的肩膀,說着,“陛下,該會宮了,已經下朝很久了,老奴還沒有吃早飯哩!”

“喔,已經下朝了呀,那好,回宮喝酒去吧。這樣的早朝一點意思都沒有,朕還沒醒來就結束了呀。”肩膀被連續的拍着,皇帝從思考着走了出來,一臉興奮的吐出了一句,終於從龍椅上站起身子來了。

回到寢宮,皇帝直接喝起酒來,像是不醉不罷休一樣,終於在喝了一壺酒之後,倒在了椅子上,像是睡了過去,惹得留在其身邊服侍的太監嘴角一撇,顯得很是不屑。不過年輕的皇帝黎維祺拿沉睡的表面下是怎樣的思潮起伏,一刻也沒有停止。

黎維祺深深的記得10年前的那一幕,可怕的遭遇降臨在當時的皇帝黎敬宗身上。那年是萬曆四十七年,也就是1619年,權臣平安王鄭鬆脅迫黎敬宗自縊而死,並擁立敬宗長子黎維祺爲帝,是爲黎神宗。

當時只有12歲的黎維祺被嚇壞了,父皇黎敬宗不知爲什麼事情惡了鄭鬆,這個大逆不道的賊子竟然用了一種他稱爲“被自殺”的手段殺了父皇。當時黎維祺就在鄭鬆旁邊,父皇那泛着鐵青而又蒼白的臉色,幾乎要突出眼眶的雙眼,長長的舌頭給他留下不可磨滅的恐懼。

從此以後黎維祺對鄭鬆抱有深深的恐懼,這種懼意遠遠在他對鄭鬆的仇恨之上,不過幸好那個老傢伙在1623年的時候死掉了,這才讓黎維祺鬆了一口氣。後來,黎維祺知道了他父皇的死因(其實越南只有國王,他不能稱自己爲皇帝,不過連越南自己人的史書上都這樣稱,可見他們的臉皮又多厚)。

鄭鬆曾不斷與越南的前朝——莫朝發生戰爭,並與莫敬典互有勝負。但莫敬典於1580年病逝後,莫朝的勢力急劇衰落。鄭鬆趁機於1591年大舉北伐,次年攻克升龍,先後殺死莫朝皇帝莫茂洽、莫全。鄭鬆因此於1599年被後黎世宗授予“平安王”的爵位,據守升龍。

1619年,後黎敬宗與鄭鬆之子鄭椿合謀,計劃殺死鄭鬆奪回皇權。但這一圖謀最終被鄭鬆發現。鄭鬆脅迫黎敬宗自縊而死,並擁立後黎神宗爲帝。割據廣南一帶的阮福源因此宣佈與鄭氏斷絕一切關係,從而導致越南國內北鄭南阮的局面出現。

父皇過於心急了,黎維祺這樣想道,鄭鬆可不是一個好對付的傢伙,此人在軍事政治上的才能在國內是數一數二的,他的勢力在國內可謂根深蒂固,而且佈下的眼線衆多,扳倒他要萬分謹慎纔是。如果父皇成功了的話,自己也不用受鄭鬆他的兒子的氣了,真是可惜呀,黎維祺嘆道。

鄭鬆死了也有6年了,可是他在朝廷裡留下來的勢力不但沒有萎縮,還越發的增長了,其功勞大部分是鄭梉帶來的。這個傢伙心機深層,狡猾如狐,鄭家的實力在他的手中日益膨脹,鄭家的門人子弟們深深的遍佈軍政兩界。

就是鄭梉使得自己現在的處境竟然還比父皇要惡劣,如同一個木偶泥胎,大臣們也從來沒有徵求過自己對朝政的意見,一切都聽從鄭梉的意見,他們奏摺也是先一步送到平都王府上。

有了父皇的血的教訓在前,黎維祺不得不日日裝出一副縱情歡樂的模樣,幾乎天天酗酒,不然自己很有可能落得和父皇一個下場。這樣的日子何時是一個頭呀,黎維祺在這10年裡,心中早就想好了自己一旦掌權就如何處罰鄭家的方法,足足有好幾百種不重樣的!

何時纔是我重新奪權的機會呀,它怎麼還不來呢!朕黎維祺,黎朝第十八代皇帝向天發誓,一旦朕重掌朝政,一定好好吸取先祖好酒色,行暴政,大興土木,使得民衆困苦,士卒疲勞而導致皇權旁落的教訓,努力治國,是百姓安居樂業。

天上的太陽發出的光芒漸漸明亮起來,天空中寥寥的幾片白絮狀的雲朵飄蕩着,天象依舊平靜,黎維祺心中無比失望,幾乎要破口大罵,這老天一點都不配合自己,史書上不是說帝皇之身可以和上天進行天人感應的嗎?

此時此刻對老天很失望的黎維祺還不知道,他重振越南皇權的一線曙光已經由一羣澳洲人帶來了。至於曙光能夠變成讓他掌握朝政的機會,還是消失不見,讓他繼續沉浸在黑暗的禁城理,他對此也是無能爲力的。畢竟現在的他可以說是毫無力量,不能參與進可以這個決定越南走向的遊戲當中。

第21章 廣州貿易站第1章 發現蟲洞第107章 投石機和火炮第9章 開發百仞灘(一)第108章 雙方再戰第83章 馬尼拉第72章 收穫和返回第30章 開發田獨鐵礦第50章 軍事行動計劃第15章 戰後會議第20章 餘波第51章 出征第110章 流星第92章 再回廣州第8章 交換第20章 餘波第2章 遠征騎士會第15章 戰後會議第54章 攻克瓊山第76章 春節晚會(二)第93章 大海盜劉香(一)第3章 抵達第70章 儋州鄉下(三)第29章 控制崖州衛所第115章 南京來的買主第88章 海戰(一)第122章 叢林(四)第17章 臨高縣變天了(二)第44章 修路與環島航線(二)第116章 錢謙益的打算第120章 叢林(二)第78章 豪強的聯姻第65章 宣傳攻勢第29章 控制崖州衛所第46章 有心人的世界第3章 抵達第102章 兩軍對峙第8章 交換第67章 儋州官場的動向第109章 乘勝追擊第32章 劉香的襲擊(一)第98章 奇怪的荷蘭使者第31章 軍事力量第36章 對海盜的審問第58章 唐安的見聞第124章 探礦潮第42章 剩女們的憂愁第82章 下南洋(二)第87章 南洋華人(二)第85章 馬尼拉(三)第48章 撤離廣州據點第48章 撤離廣州據點第88章 海戰(一)第780章 夜色酒吧續第87章 南洋華人(二)第89章 海戰(二)第98章 奇怪的荷蘭使者第122章 叢林(四)第38章 菩薩知縣第109章 乘勝追擊第83章 馬尼拉第75章 春節晚會(一)第64章 管理儋州(二)第89章 海戰(二)第55章 與瓊州豪強的會談第27章 東門大市場和流通券第43章 修路與環島航線(一)第96章 流民減少第124章 探礦潮第43章 修路與環島航線(一)第100章 增兵鴻基煤礦第39章 徵收秋糧第101章 一箭之仇第4章 穿越者的第一戰第114章 兵臨城下第54章 攻克瓊山第98章 奇怪的荷蘭使者第56章 廣東的反應第63章 管理儋州(一)第19章 土地(二)第5章 吳縣令討伐短毛匪第2章 遠征騎士會第16章 臨高縣變天了(一)第41章 臨高日報第60章 唐安的見聞續二第86章 南洋華人第31章 軍事力量第8章 交換第121章 叢林(三)第34章 提高醫療水平第780章 夜色酒吧續第33章 劉香的襲擊(二)第119章 叢林(一)第57章 招安來了第96章 不稱職的間諜第123章 叢林(五)第78章 豪強的聯姻第54章 攻克瓊山第8章 交換第78章 豪強的聯姻
第21章 廣州貿易站第1章 發現蟲洞第107章 投石機和火炮第9章 開發百仞灘(一)第108章 雙方再戰第83章 馬尼拉第72章 收穫和返回第30章 開發田獨鐵礦第50章 軍事行動計劃第15章 戰後會議第20章 餘波第51章 出征第110章 流星第92章 再回廣州第8章 交換第20章 餘波第2章 遠征騎士會第15章 戰後會議第54章 攻克瓊山第76章 春節晚會(二)第93章 大海盜劉香(一)第3章 抵達第70章 儋州鄉下(三)第29章 控制崖州衛所第115章 南京來的買主第88章 海戰(一)第122章 叢林(四)第17章 臨高縣變天了(二)第44章 修路與環島航線(二)第116章 錢謙益的打算第120章 叢林(二)第78章 豪強的聯姻第65章 宣傳攻勢第29章 控制崖州衛所第46章 有心人的世界第3章 抵達第102章 兩軍對峙第8章 交換第67章 儋州官場的動向第109章 乘勝追擊第32章 劉香的襲擊(一)第98章 奇怪的荷蘭使者第31章 軍事力量第36章 對海盜的審問第58章 唐安的見聞第124章 探礦潮第42章 剩女們的憂愁第82章 下南洋(二)第87章 南洋華人(二)第85章 馬尼拉(三)第48章 撤離廣州據點第48章 撤離廣州據點第88章 海戰(一)第780章 夜色酒吧續第87章 南洋華人(二)第89章 海戰(二)第98章 奇怪的荷蘭使者第122章 叢林(四)第38章 菩薩知縣第109章 乘勝追擊第83章 馬尼拉第75章 春節晚會(一)第64章 管理儋州(二)第89章 海戰(二)第55章 與瓊州豪強的會談第27章 東門大市場和流通券第43章 修路與環島航線(一)第96章 流民減少第124章 探礦潮第43章 修路與環島航線(一)第100章 增兵鴻基煤礦第39章 徵收秋糧第101章 一箭之仇第4章 穿越者的第一戰第114章 兵臨城下第54章 攻克瓊山第98章 奇怪的荷蘭使者第56章 廣東的反應第63章 管理儋州(一)第19章 土地(二)第5章 吳縣令討伐短毛匪第2章 遠征騎士會第16章 臨高縣變天了(一)第41章 臨高日報第60章 唐安的見聞續二第86章 南洋華人第31章 軍事力量第8章 交換第121章 叢林(三)第34章 提高醫療水平第780章 夜色酒吧續第33章 劉香的襲擊(二)第119章 叢林(一)第57章 招安來了第96章 不稱職的間諜第123章 叢林(五)第78章 豪強的聯姻第54章 攻克瓊山第8章 交換第78章 豪強的聯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