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茶道

音樂漸漸消隱不見,大家正回味靜默間,“啪”的一聲響,從雅茗居的二樓傳來,大家轉頭看去,只見那二樓敞闊的露臺處,說書先生開始講說《三國演義》。

茶居的小廝爲每一個還站着的客人適時地送來桌椅,並送上一碟小點心——製作精美的蛋糕。大家一邊吃着從未見過的美味點心,一邊聽書。

王文宣此時哪裡還有心思吃東西,可憐他幾十年來一直苦讀四書五經,何曾聽過這等情節緊湊、跌宕起伏的故事,只聽得津津有味、欲罷不能時,說書先生卻道:“欲知後事如何,請聽明日分解。”

王文宣正嘆氣惋惜間,忽聽身後一陣箏響,大家聞聲看去,平地處不知何時已擺上了茶桌,十二名氣質高雅的茶藝姑娘,正在悠揚的箏曲的伴奏下,動作優美地開始了茶藝表演。纖纖玉指拂流水,陣陣清香撲鼻來。這紅茶的茶藝使用了功夫茶具,比起綠茶茶藝來步驟更爲複雜,動作更是好看。饒是那些常流連於歸園茶居的老客,都看迷了眼,更不要說王文宣這種從未見識過的菜鳥。十二個相貌出衆、氣質如蘭的姑娘就在眼前,可王文宣卻生不出一絲一毫的褻瀆之心,他只覺得焦慮浮躁的心,就在這如行雲流水般沏泡中被盪滌而淨,

待到茶藝表演結束,每人手上都端到一杯茶後,歸園茶居三公子之一的陸寶成,出現在雅茗居的二樓,大聲對衆人的光臨表示歡迎。宣佈歸園茶居開業,並宣佈了接下來的活動——茶道座談和吟詩作詞。並說明,今日每位客人關於茶道的高論和所作之詩詞。茶居將出資刊印成書,公開出版。

這可是揚名立萬、流芳千古的好事啊!在場的無論是有名還是無名的文人雅士們,都個個臉上露出興奮之色。而這個消息對作官無望的王文宣來說,更是一個機會,他端着茶碗的手都有些抖動,決定等會兒要好好表現。

一場熱鬧的茶道座談會開始了:

“某認爲,茶道,就是品賞茶的美感之道。”

“茶飲具有清新、雅逸之天然特性,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修煉身心,合乎‘清靜、恬澹’之求,合乎‘內省修行’之思。”

“茶是靈魂之飲,以茶載道,以茶行道,以茶修道。”

“茶人之意在乎山水之間,在乎風月之間,在乎詩文之間,在乎名利之間。”

……

喝茶在這時候還是有錢有閒人的事。而其中最喜歡喝茶,也最懂得喝茶的,便是在座的這些文人雅士們,他們多多少少對茶都有一定的認識。有道是。“燈不拔不亮,理不辨不明”,即便沒有認識也不要緊。前面有人拋“磚”,原本對茶之一道模模糊糊的人。在前面如此多的啓發下,對茶道的精髓漸漸的明晰起來。也悟出一兩句爲“玉”的高論來。便是王文宣,也在老師張昱鼓勵的眼光中站起來,說了一兩句論茶之言。

最後主持者陸寶成總結道:“唐時高僧皎然曾有《飲茶歌?逍崔石使君》一詩,詩云:‘一飲滌昏寐,情思朗爽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諸士今日所論,更使我等明白了何爲茶道,即可歸納爲四個字:和、靜、怡、真。”

“和、靜、怡、真?”衆人都陷入沉思。

有人問:“何爲和、靜、怡、真?”

陸寶成從容道:“和,即茶道之核心。亦是 儒、佛、道三教共通的哲學理念。《周易》中的‘保合大和’、‘保合大和’,即是指世間萬物皆由陰陽所構,陰陽協調、保全大和之元氣以普利萬物纔是人間真道。 儒家‘中庸之道’即爲中和思想,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當,和是一切恰到好處,無過亦無不及。”

“靜,是茶道修習的必由之徑。老子說:‘至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莊子說:‘水靜則明燭鬚眉,平中準,大匠取法焉。水靜伏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靜,天地之鑑也,萬物之鏡。’老子和莊子所啓示的‘虛靜觀復法’是人們明心見性,洞察自然,反觀自我,體悟道德的無上妙法。茶道正是通過茶事創造一種寧靜的氛圍和一個空靈虛靜的心境,當茶的清香靜靜地浸潤你的心田和肺腑的每一個角落的時候,你的心靈便在虛靜中顯得空明,你的精神便在虛靜昇華淨化,你將在虛靜中與大自然融涵玄會,達到‘天人和一’的‘天樂’境界。”

清風拂來,綠柳搖曳,大家坐在湖山秀水之間,聽陸寶成說着茶道,靜靜體會,都覺深合吾心,頻頻點頭。

“怡,是茶道中茶人的身心享受。‘怡’者,和悅、愉快之意也。 茶道爲雅俗共賞之道,它體現於平常的日常生活之中,它不講形式,不拘一格。突出體現了道家‘自恣以適己’的隨意性。同時,不同地位、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層次的人對茶道有不同的追求,無論什麼人都可以在茶事活動中取得生理上的快感和精神上的暢適。”

“真,是茶道的終極追求。此‘真’,不僅包括茶應是真茶、真香、真味,環境即應爲真山真水,掛的字畫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跡,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還包含了對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說話要真誠,新靜要真閒。從而達到修身養性、品味人生之,真心互見, 放牧天性、全性葆真的目的和境界。”

“本來我等前面所論,還比較散亂,不成系統。經陸公子這一概括。如神來之筆,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啊!陸公子不愧爲茶居之主。真深得茶之趣也!”名士中一老茶客道。

“是啊,是啊!”大家都讚歎。

“一點淺見。都爲大家所啓,在下不敢當諸公謬讚。”陸寶成心中得意,面上卻拱手謙遜。

“歸園三公子都才華出衆啊!劉子衿公子詩才出色,李林森公子的園林建造鬼斧神工,陸又安公子於茶又有如此高論,真是年少有爲,讓人佩服啊!”

陸寶成心中有愧,不好意思再聽這讚美,大聲道:“接下來。就請各位以‘茶’爲題,作詩填詞,公推的前二十首,將與剛纔諸位的高論、徵召入錄的對聯,一起錄入本茶居出版的《歸園茶觀》中。”

“話說,今日怎麼不見劉子衿劉公子啊?”一說到作詩,有人想起劉青來了。

“劉公子正忙着爲諸公研製新茶,今日不在此地,等一會兒諸位喝的新龍井茶。就是劉公子近日研製出來的新品,諸位可以嚐嚐。不過爲與諸公同樂,他已作詞三首,就是剛纔漁樵兩夫爲大家所唱的《臨江仙》。”

“啊。難怪!此三首詞氣勢磅礴而又超然豁達,與《詠梅》、《桃花詩》確是一脈相承,果然是劉子衿手筆也。”有老者撫須嘆道。

衆人都點頭稱是。剛纔聽完詞曲那種震撼。他們很長時間可能都忘卻不了。

看大家都搜腸刮肚開始作詩,陸寶成這才抹了抹額上細汗。拱手退下。

剛纔他關於茶道的言論,都爲劉青所授。好藉此搏個名聲。他可是捏了一把汗上來的,不過幸好他運氣好,大家並沒有抓着他再論下去,否則他非穿幫不可。慚愧啊慚愧!

不過要是陸寶成知道那《臨江仙》與茶道之論,以及教給李植的園林理論,都是劉青那大偷盜於後世的,他大概就要感慨自己道行還是太淺了。

此時正在獅峰山下的茶園裡忙得不亦樂乎的劉青,只覺得耳朵發燙,她摸了摸耳朵,心裡納悶:“誰說我壞話呢?”

低調行事是劉青這一世的處世原則。所以在歸園開業的前兩天,她就來到了龍井村,以避開那場熱鬧。這輩子農人出身的劉青覺得,與其在歸園裡跟文人們酸文假醋地掉書袋,還不如到這裡跟茶農們一起勞動來得痛快。此時,看着十天前扦插下去的茶穗不但沒有枯萎,而且原枝帶着的小芽還有長大的趨勢,劉青格外高興。

幾個茶農看着這一畦茶苗越長越精神,一個個嘖嘖稱奇。

說實話,剛開始林掌櫃說劉公子能用密技種茶樹時,他們心裡還很不以爲然。要知道,當時科學落後,並不掌握茶的種植知識,以爲茶樹不能移植。陸羽在《茶經》中就記栽了當時種茶的技術:“凡藝而不實,植而罕茂,法如種瓜”,即種茶採取穴播,如同種瓜。一直到明朝中期的郎瑛還在他的《七修類稿》中說:“種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則不復生也。”正因爲這個緣故,古代行聘便以茶爲禮,稱爲“茶禮”,送茶禮叫下茶,諺語又曰“一女不吃兩家茶”,即是說女家受了“茶禮”便不能再接受別家聘禮;女子成親後第二日見公婆長輩,也要“敬茶”。這些禮俗,就是因爲相信茶不可移植,來表示“一女不嫁二夫”、“矢志不渝”的貞烈。

除了茶樹不可移植之外,更令他們懷疑的是,這茶樹也能跟柳樹似的,隨手一插就能成活?

然而,現在扦插下去的茶穗眼看着成活了,而且聽劉公子說,等到秋天移植之後的茶樹,更能保持這茶樹種的純良性。茶農們驚歎之餘,更期望秋天早日到來。

看完茶穗,劉青又到了製茶工坊。看着色、香、味與後世一模一樣的龍井茶,在製茶師傅的手裡一鍋鍋地炒製出來,劉青心裡又是一番得意。此時因季節關係不能產出“雨前茶”、“明前茶”,可能喝到前世裡記憶中的味道,她還是感到心滿意足。

第194章 捨不得第87章 茶境第15章 造個水利工程第107章 點茶法第155章 泠泉公子第82章 你是什麼人第239章 離去第211章 雲家的謀劃第254章 三年後第221章 不如放手第203章 幫我算個命第209章 白粥的滋味第86章 授課計劃第225章 山林尋茶第180章 子冽回來了第206章 你吃醋了第232章 朱權來了第2章 脖子上的石頭第216章 周子冽的師兄第7章 發家第一計第11章 《女誡》惹的禍第222章 放心不下第5章 上山採豬草第62章 兩個人的守護第136章 比試結果第39章 谷中溫泉第62章 兩個人的守護第110章 南昌相見第127章 路見不平第29章 小木屋的少年第239章 離去第227章 鐵觀音第196章 三家的偷摸行徑第210章 院裡有人第223章 相見第76章 把茶館開遍全國第249章 迎親第141章 丁蜀鎮第123章 凌波仙子第33章 一股濃香第127章 路見不平第251章 新婚燕爾第71章 君山銀針第232章 朱權來了第157章 安家第226章 過夜第36章 準備進山第127章 路見不平第12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114章 賞心樂目之事第192章 王府夜宴4第202章 我比您失敗第226章 過夜第36章 準備進山第54章 你妹妹是高手第77章 全國連鎖的藍第77章 全國連鎖的藍第231章 穿越的緣由第51章 劉家有女初長成第44章 山中採野茶第36章 準備進山第65章 我會娶她的第213章 我想你了第95章 求醫第214章 松鼠不見了第35章 這是態度問題第11章 《女誡》惹的禍第1章 穿越到明朝第144章 遇刺第152章 商議第159章 相邀第151章 上山第212章 我們有事要談第133章 寧靜時光第232章 朱權來了第246章 周家來提親第186章 原來如此第15章 造個水利工程第89章 小廝們的議論第61章 竟然是天花第234章 我要去成親第48章 偶就賴定你了第218章 誰是同穿者第227章 鐵觀音第69章 油茶第176章 強吻第30章 屋裡是誰第116章 來證三生第233章 周子冽回了第69章 油茶第122章 爲何而來第3章 一切從頭開始第86章 授課計劃第175章 表白第130章 打廣告第26章 山上遇帥哥第26章 山上遇帥哥第77章 全國連鎖的藍第74章 同開茶館第195章 又有人提親
第194章 捨不得第87章 茶境第15章 造個水利工程第107章 點茶法第155章 泠泉公子第82章 你是什麼人第239章 離去第211章 雲家的謀劃第254章 三年後第221章 不如放手第203章 幫我算個命第209章 白粥的滋味第86章 授課計劃第225章 山林尋茶第180章 子冽回來了第206章 你吃醋了第232章 朱權來了第2章 脖子上的石頭第216章 周子冽的師兄第7章 發家第一計第11章 《女誡》惹的禍第222章 放心不下第5章 上山採豬草第62章 兩個人的守護第136章 比試結果第39章 谷中溫泉第62章 兩個人的守護第110章 南昌相見第127章 路見不平第29章 小木屋的少年第239章 離去第227章 鐵觀音第196章 三家的偷摸行徑第210章 院裡有人第223章 相見第76章 把茶館開遍全國第249章 迎親第141章 丁蜀鎮第123章 凌波仙子第33章 一股濃香第127章 路見不平第251章 新婚燕爾第71章 君山銀針第232章 朱權來了第157章 安家第226章 過夜第36章 準備進山第127章 路見不平第12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114章 賞心樂目之事第192章 王府夜宴4第202章 我比您失敗第226章 過夜第36章 準備進山第54章 你妹妹是高手第77章 全國連鎖的藍第77章 全國連鎖的藍第231章 穿越的緣由第51章 劉家有女初長成第44章 山中採野茶第36章 準備進山第65章 我會娶她的第213章 我想你了第95章 求醫第214章 松鼠不見了第35章 這是態度問題第11章 《女誡》惹的禍第1章 穿越到明朝第144章 遇刺第152章 商議第159章 相邀第151章 上山第212章 我們有事要談第133章 寧靜時光第232章 朱權來了第246章 周家來提親第186章 原來如此第15章 造個水利工程第89章 小廝們的議論第61章 竟然是天花第234章 我要去成親第48章 偶就賴定你了第218章 誰是同穿者第227章 鐵觀音第69章 油茶第176章 強吻第30章 屋裡是誰第116章 來證三生第233章 周子冽回了第69章 油茶第122章 爲何而來第3章 一切從頭開始第86章 授課計劃第175章 表白第130章 打廣告第26章 山上遇帥哥第26章 山上遇帥哥第77章 全國連鎖的藍第74章 同開茶館第195章 又有人提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