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新房,其實不過是把兩個小隔間打通,重新刷了一遍牆,擺了新牀而已。但儘管家裡不寬裕,房子也不寬敞,王母還是萬分重視這婚禮,樣樣都力求盡善盡美。幫忙的人自然都不敢怠慢。無雙和小七她們掛紅帳,擺香案,糊窗紗,貼囍字……忙得腳不沾地。
最後三天時,總算工作完成得七七八八。
無雙擦擦汗水,擡頭打量着從屋頂垂下來的紅幔。那是她剛辛辛苦苦爬梯子掛上去的。廳堂在她們的辛勤勞動下,已經煥然一新。
她正想伸手去摸一摸幔子,王孟英端着托盤走了進來。她連忙縮回手,想避開。
但王孟英叫住了她:“你辛苦了。我熬了一鍋紅豆湯,解渴解暑的。喝一碗吧。”
“謝謝王大哥了。”無雙莞爾。
不同以往那般稱呼“孟英”,而是客套的“王大哥”。
王孟英着實愣怔了一下,但又不知道說什麼好。他彎腰把托盤放在茶几上,默默盛了一碗出來,遞給無雙。
無雙無法,只得坐在他旁邊慢慢喝了幾口。這幾天都避免跟他碰面。但同在屋檐下,幾乎是無法避免的。像現在這樣,她只想快點逃開,好不容易纔平靜的心緒,見到他會亂,而且強顏歡笑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她忖度着找個什麼藉口離開,卻忽然想起紅蓮的事。
她猶豫了一下,環顧四周,發現其他人都在忙別的,沒注意這邊,於是下定決心問王孟英:“大哥,你知道嗎?張秀才和他媳婦成親快四年了。”
王孟英一聽,很奇怪呀,這是什麼話呀。他“哦”了一聲,不知作何回答。
“那個……他兩夫婦那麼久沒孩子,難道他家婆婆就沒請你去看過病嗎?”
“沒有啊。”
“……你知道不,張家婆婆總是罵紅蓮很難聽的話,說她是不下蛋的母雞什麼的……”
王孟英正在那喝紅豆湯呢,一聽這話,差點噎住了。他捂嘴劇烈咳嗽,“咳咳咳……是嗎?養之沒跟我提過。”
無雙暗地裡翻個白眼,他敢提嗎?
“那麼大哥,我向你請教個問題——生不出孩子,一定是因爲女人的問題嗎?爲什麼張母只罵媳婦兒呢?”她有意識地引導話題方向,因爲她不可能明說人家有陽痿。
王孟英想了想,鄭重道:“張母確是框住了。不孕之症,不可一概而論。夫妻都有可能出問題。一般看這種症候,都是要夫妻同時接受治療的。”
無雙滿意地點點頭,“好。那你看,張養之夫婦,到底是誰的問題呢?”
王孟英又噎住了。他咳了下,不好意思地說:“這我可不知道了。我沒有大名醫錢乙那般高明的望診功夫,用肉眼看不出來誰有病。”
“望診?”
“是啊。中醫裡頭講究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其中‘望’是最高明的一種。《難經》有這麼句話——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而知之謂之巧。意思就是說,你能夠通過肉眼看出病症的,那麼你是出神入化的大夫;你通過耳朵來聽病人聲音是否洪亮、中氣是否足、咳嗽的深淺來判斷病症的,那你是非常高明的大夫;而通過詢問病人身體狀況、感受、病痛在哪等等來診病的,只能算是規規矩矩的大夫,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的;最後,能通過切脈來看病的,算是有技巧的大夫。”
無雙這才明白了,原來望診是這麼回事,“這望診這麼高明,想必是很難學的了。你剛纔說的錢乙,是他發明瞭望診的嗎?”
王孟英喝了一口湯,搖搖頭含笑道:“你平日何等的聰明,今天怎麼遲鈍了?難道你沒讀過《扁鵲見蔡桓公》嗎?”
一提起這個,無雙啊一聲,恍然大悟:“我知道了!扁鵲這個諱疾忌醫的典故,可謂是家喻戶曉啊!”
《扁鵲見蔡桓公》這篇文言文,在初中語文課本上就有。想必各位看官都熟讀的。這個故事出自《韓非子•喻老》。就說有一回,扁鵲覲見大王蔡桓公。他站在那裡看了看大王的臉,說:“大王,你患病了,這個病尚在體表,如果不治療的話會深入肺腑的。”
大王很不高興,說我沒病。等扁鵲走了,大王很輕蔑地對左右說:“醫生喜歡給沒病的人治病,以此當作功名!”(醫之好治不病以爲功。)
過了十天半月的,扁鵲又進宮拜見大王。這回他說:“大王,你的病已經侵入肌體了,不治療可要深入肺腑啊!”蔡桓公壓根不理他。
又過了十天半月,扁鵲見到大王,說:“大王,現在你的病已經到腸胃了,再不治療會很嚴重啊!”蔡桓公一聽,你這人有完沒完了,揮手就讓宮人趕了扁鵲出去。
結果,在第四次覲見時,扁鵲只看了大王一眼,不說話了,轉身就走。蔡桓公反倒好奇了,叫人去問他怎麼回事。扁鵲就說:“疾病在體表時可以用燙熨除掉,在肌體時可以鍼灸,在腸胃了可以喝湯藥。現在大王的病深入到骨髓了,就是天王老子都沒辦法。我還能幹什麼呢?”
不久,蔡桓公感覺不舒服了,派人找扁鵲,可扁鵲早就逃走了。然後大王果然就病死了。
這就是成語“諱疾忌醫” 的來歷,在中華大地上廣爲流傳。
然而,這故事在老百姓心中,一般看作是神話,因爲它太玄妙了,大家不是很相信。但是東漢張仲景寫《傷寒雜病論》序言第一句話就寫:“餘每覽越人入虢之診,望齊侯之色,未嘗不慨然嘆其才秀也。”意思是,我每次看書,看到扁鵲看蔡桓公的臉色,一望就知道他的病情,我都感嘆他的高超。①
這說明在東漢年代,醫聖張仲景不認爲扁鵲如此高明的望診功夫是神話。他當做是真實存在的,並且十分仰慕這種診斷功夫。
****
注①:扁鵲名叫秦越人。扁鵲只是神醫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