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紅瑪瑙(三)

小商隊出發後,何桃開始想辣醬的包裝。

既然要當做奢侈品來賣,自然是不能繼續用土陶罐來裝了。這裡沒有塑料、沒有玻璃的情況下,裝膏狀物體最合適的只有瓷罐。

傅石他們出發後的第二天,何桃打算去鎮上挑選合適的瓷罐。因爲不放心何蓮三個小孩子照顧雙胞胎,她就把何蓮和雙胞胎送到了傅家二房,拜託唐文妹幾妯娌幫忙照顧。

雜貨店的老闆姓石,有些中年富態,總是笑得眼睛半睜不睜的,渾身上下透着股“和氣生財”的味道。何桃和吳氏一進門,他就趕緊招呼着讓他們隨意看。因爲,辣醬時紅色的,何桃就想找白色的瓷罐來裝,能撐得襯得辣醬顏色更加鮮豔。雜貨店器具倒是不少,可大多數都是土陶製品,何桃看了一圈後也沒找到合適的。

“掌櫃的,有沒有好一點的罐子啊,白色的那種,這麼大的就行……”,何桃比劃了一下。

石掌櫃一聽何桃的問題樂壞了,這可是遇上大買主了,忙不迭地點頭說道:“有!有!那可是貴重玩意,哪能擺在外面啊!您等着,我去給您取出來!”

說完就以與他體型完全不相稱的速度一溜煙鑽進了後院,過了一會兒抱着一個小罐子走到何桃跟前:“小娘子,你看這個成不?”

“嗯,就是這樣子的,多少錢一個?”,何桃點點頭。這個罐子大小正好,大概能裝個一斤辣醬,表面光滑通體雪白的,比陶罐好了不知多少倍。

“一兩銀子一個!”

“啥?!”,何桃差點咬了舌頭。

在何桃看來,這種瓷罐在前世就算街邊的十元小店裡也能買到,而且她敢肯定一點都不會比這個差!拋開前世不說,大荒地現在用的那套纏枝蓮青瓷茶具,一壺一罐六茶杯一套也就才

五百文,比起這個來也就是表面糙了一些些而已,更別說還有漂亮的花紋呢!

“掌櫃的,你不是哄我吧?”

石掌櫃挺着圓滾滾的肚子眼睛一瞪:“我哄你做啥?!”

“咋就這麼貴啊?”

“白瓷當然不便宜!看這個成色,您摸一摸,又光又滑的,多細膩呀,再看這做工,多縝密,看看罐底跟罐身的連接地方,天衣無縫吶!”,石掌櫃捧起罐子放在何桃眼前讓她看仔細。

何桃還真看不出這東西有多好,瞪着眼睛看着他。

石掌櫃把罐子往櫃檯上一放,有些沮喪地嘆了一口氣,嘴裡嘀嘀咕咕地說道:“哎,還真是不好賣吶,幸好就進了兩隻,不然可就虧大發了……”

雖然在雜貨店沒找到合意的罐子,但是何桃也弄清楚了一件事,這裡的白瓷比青瓷貴,而且精貴得多!她雖然打算要把辣醬打入高端市場,可是一兩銀子的包裝也實在太高了,都快趕上買櫝還珠了。

用青瓷的話又覺得顏色有些不搭,還不如陶罐呢!反正辣醬也是土特產,用簡樸的陶罐搭配其實也算是格調一致。只是這個陶罐肯定不能用市面上到處都有的這種,必須要有獨家的標誌,上面還要有品名和出產商。柳樹鎮的匠人不少,只要她能把樣式做出來,肯定能找到合適的人來燒製。

說到寫字,那就必須要去找太叔公何大梁了!

在柳樹鎮上一無所獲的何桃回到榕樹村後直接去了太叔公家。去的時候正好遇到私塾下學,一幫小子哇啦啦地叫着爭先恐後地跑了出來,太叔公則杵着柺杖站在院子裡笑眯眯地看着。

“太叔公好!”

“桃丫頭來啦!今個又有啥事呀?”

“想請太叔公幫忙寫幾個字,這十村八里沒人能比您的字更好的了!”,何桃笑着提了自己的要求,又明目張膽地拍個馬屁。

太叔公擡擡了手示意她跟進屋。

“說吧,寫啥字?”

“就寫‘秘製醬料紅瑪瑙’這七個字,中間隔開一些,每個大概就這麼大……”,何桃說着比劃了一下。

“秘製辣醬紅瑪瑙?你這是打算做醬料的買賣?”,太叔公笑着問道,然後提筆在紙上寫好了,自己看了一下以後又遞給站在案前的何桃:“這樣子的?”

不得不說讀書人就是不一樣!字的大小一致,標準得跟印刷體差不多,但是又不失自己的風格。何桃看着連連點頭:“嗯嗯,就這樣的,太叔公的字果然好!”

太叔公笑着摸摸鬍子。

“太叔公,有件事想問問您,您這人招大齡學生不?”,何桃猶豫着問。

“大齡學生?多大?”,太叔公皺起眉頭,雖然他開館授業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爲了培養科舉人才,但是也未曾放鬆過標準,不是啥人都收的。

何桃指指自己:“您看我成不?”

“這個不行,桃丫頭,私塾都是不收女學生的,不管年紀大小。”

太叔公想也沒想就拒絕了,千百年來的規矩可不是說打破就打破的。

何桃嘆了口氣,垂着腦袋不說話。

“你咋突然想上學了?小時候也沒見你跟着有棟有田他們來學堂啊!”,太叔公不解地問。

“這不是爲了孩子們嘛!”

眼看着雙胞胎一天天張大,她也開始爲教育問題犯愁。

雖然這個時代對女子的學識沒有要求,甚至是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她還是希望冬枝、冬葉自小便能讀書識字。不說什麼知識改變命運,也不說做什麼做才女之類的,她只是希望閨女們能讀書明理。讀史使人明智,讀史使人聰慧,有學識的人和目不識丁的人之間的區別還是很大的,這一點她很有感受。

她自己識字算數都沒有問題,但是畢竟沒有受過這個世界的傳統教育,如果按照她的經驗來教導孩子的話,估計只能教得個不倫不類,甚至於格格不入。

這裡的私塾又不收女學生,她才動了這個心思,自己先來學,然後回去教孩子。這些想法也是最近纔有的,自從離開雙胞胎幾天後回來,她覺得自己越來越向一個合格的母親靠近了,忍不住自己感動了一把。

太叔公聽了呵呵起笑起來,摸着鬍子思量了一番說道:“這樣吧,你們家不是有個六歲大的小童嗎?正是開蒙的好年紀,你讓他來上學,回去以後再讓他教你,或者以後直接讓他教冬枝、冬葉兩個,你當年不就是跟着有田他們學會識字的嘛!”

大荒地收養了一大一小兩個男孩的事情早就穿得人盡皆知,連太叔公這個一心只教聖賢書的知道了。

何桃眼睛一亮,猛地擡起頭:“哎呀,我咋就沒想到呢!太叔公,我明個就讓念宗來上學。我要是有啥不懂的就寫在紙上讓念宗帶給您,您看行不?”

“行,你有上進心自然是好的。”

就這樣,陶念宗小朋友便陰差陽錯了地有了上學的機會。

“念宗,明個起你就去上學堂了!”,何桃回到家裡迫不及待地宣佈了這個消息。

念宗一臉茫然地看着何桃,還不明白上學堂是啥意思。

倒是念祖十分激動,對着何桃又是作揖又要磕頭的,讀書可是了不得的事情呢!

何桃給念宗趕製了一個書包,因爲決定得突然,她來不及買新的筆墨紙硯,就把家裡用過的那套給念宗裝上了。

拜師在這個時代是很嚴肅的事情,在原主的記憶中,即使何氏族人去上學不用交束脩,也是需要備齊拜師六禮的。

拜師六禮爲:肉乾,芹菜、蓮子、紅棗、桂圓、紅豆,每一種都有不同的象徵意思,肉乾代表感謝老師,芹菜寓意勤奮好學,蓮子爲苦心教育,紅棗味早日高中,桂圓爲功德圓滿,紅豆爲紅運高照。

原主之所以記得那麼清楚,就是因爲六禮裡面除了芹菜就沒一件是便宜的!

其中貴的五種大荒地都有現成的,只是缺了芹菜,何蓮又當了回小跑腿,去村裡相熟的人家要了一把,這才湊足了六禮。

太叔公家的私塾束脩每月只需一百文,夏、秋兩季農忙時節個休堂半月,春節休堂一月,一年下來滿打滿算就是才一兩銀子。

何桃想着因爲自家情況特殊,太叔公不止是要教念宗,還要負責爲何桃解惑,如果按照一般情況繳費備禮的話顯得薄了一些,於是就決定把束脩翻一倍,一年繳二兩銀子,還特意挑選了一直肥壯的下單母雞一併算入拜師禮。

第二天一大早,何桃一手牽着念宗一手拎着拜師禮來到了太叔公家。

太叔公身着諸色學士服端坐於堂前,收了拜師禮後受了念宗的三跪九拜大禮,然後又將回禮——《論語》一本,青蔥、芹菜各一把親手交到念宗手裡,最後拿起戒尺在念宗的頭上肩膀身上輕輕各敲了一下說道:“入孔門,以仁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可知否?”

“學生明白!”,念宗回答後又磕了一個頭。

太叔公朝站在門口的觀望的何桃點點頭:“這學生我就收下了,你忙你自己的事去吧!”

何桃點點頭表示明白:“那就麻煩太叔公了!”

離開教室,何桃在院子裡找到了幫忙太叔公管理私塾的堂弟何有志,將束脩交給了他。

曾經何有志和何有田兩個是自太叔公後何氏一門唸書資質最好的,太叔公對他們傾注了很大的期望,何有田因爲瘸腿失去了參考資格後,太叔公更是將所有的心血都傾注在了何有志身上。何有志也不負衆望,現在已經在準備參加來年的童生試了,據說考取的希望很大。

何有志看數量不對,略帶疑惑地問道:“阿桃堂妹你這是一次交兩年的束脩麼?”

何桃只好把情況解釋了一遍,何有志聽完後露出一口大白牙問道:“要買書和字帖嗎?咱們私塾有各種啓蒙書的手抄本,還有曾祖描的各種字帖,跟書店的沒啥兩樣,但是價格只有書店的一半不到哦!”

何桃哽了一下——這孩子真不像讀書人,倒是有些商人的潛質,還真是會找推銷的機會!

“《三字經》《弟子規》啥的是肯定會用到的,晚買不如早買啊!”,何有志接着推銷。

何桃哭喪着臉說道:“今個身上沒帶錢,你先把書給念宗吧,明天我讓他把錢帶給你。”

“好咧!”,何有志再次露出大白牙。

正說着有學童地來了,對着何有志恭敬地打招呼道“小先生早”,來了一個以後,接着又有三三兩兩的學生接連而至,何有志開始忙碌起來,何桃就趁機離開了。

第176章 夏天(十六)第71章 紅瑪瑙(一)第94章 盛夏(十三)第61章 年節(六)第61章 年節(六)第96章 盛夏(十五)第198章 冬結(五)第116章 秋冬(七)第8章 趕集第43章 立冬(二)第171章 夏天(十一)第67章 鄰居(上)第188章 秋獲(十一)第131章 秋冬(二十二)第74章 紅瑪瑙(四)第11章 日常(下)第132章 秋冬(二十三)第164章 夏天(四)第189章 秋獲(十二)第100章 盛夏(十九)第153章 春天(二)第80章 紅瑪瑙(十)第164章 夏天(四)第116章 秋冬(七)第72章 紅瑪瑙(二)第122章 秋冬(十三)第110章 秋冬(一)第74章 紅瑪瑙(四)第59章 年節(四)第67章 鄰居(上)第113章 秋冬(四)第170章 夏天(十)第196章 冬結(三)第17章 擺攤(下)第157章 春天(六)第189章 秋獲(十二)第43章 立冬(二)第173章 夏天(十三)第176章 夏天(十六)第83章 盛夏(二)第195章 冬結(二)第190章 秋獲(十三)第157章 春天(六)第124章 秋冬(十五)第78章 紅瑪瑙(八)第155章 春天(四)第126章 秋冬(十七)第125章 秋冬(十六)第84章 盛夏(三)第155章 春天(四)第34章 訛上(中)第51章 寒冬(一)第73章 紅瑪瑙(三)第190章 秋獲(十三)第23章 建房第151章 大年(十四)第88章 盛夏(七)第104章 大暑(三)第111章 秋冬(二)第149章 大年(十二)第160章 春天(九)第101章 盛夏(二十)第58章 年節(三)第67章 鄰居(上)第146章 大年(九)第152章 春天(一)第87章 盛夏(六)第48章 立冬(七)第142章 大年(五)第187章 秋獲(十)第5章 孃家(下)第154章 春天(三)第35章 訛上(下)第2章 反抗第62章 年節(七)第186章 秋獲(九)第113章 秋冬(四)第195章 冬結(二)第200章 終章第164章 夏天(四)第138章 大年(一)第135章 秋冬(二十六)第57章 年節(二)第135章 秋冬(二十六)第18章 銀子第130章 秋冬(二十一)第175章 夏天(十五)第187章 秋獲(十)第163章 夏天(三)第115章 秋冬(六)第140章 大年(三)第24章 有孕(上)第73章 紅瑪瑙(三)第182章 秋獲(五)第60章 年節(五)第75章 紅瑪瑙(五)第33章 訛上(上)第168章 夏天(八)第169章 夏天(九)第111章 秋冬(二)
第176章 夏天(十六)第71章 紅瑪瑙(一)第94章 盛夏(十三)第61章 年節(六)第61章 年節(六)第96章 盛夏(十五)第198章 冬結(五)第116章 秋冬(七)第8章 趕集第43章 立冬(二)第171章 夏天(十一)第67章 鄰居(上)第188章 秋獲(十一)第131章 秋冬(二十二)第74章 紅瑪瑙(四)第11章 日常(下)第132章 秋冬(二十三)第164章 夏天(四)第189章 秋獲(十二)第100章 盛夏(十九)第153章 春天(二)第80章 紅瑪瑙(十)第164章 夏天(四)第116章 秋冬(七)第72章 紅瑪瑙(二)第122章 秋冬(十三)第110章 秋冬(一)第74章 紅瑪瑙(四)第59章 年節(四)第67章 鄰居(上)第113章 秋冬(四)第170章 夏天(十)第196章 冬結(三)第17章 擺攤(下)第157章 春天(六)第189章 秋獲(十二)第43章 立冬(二)第173章 夏天(十三)第176章 夏天(十六)第83章 盛夏(二)第195章 冬結(二)第190章 秋獲(十三)第157章 春天(六)第124章 秋冬(十五)第78章 紅瑪瑙(八)第155章 春天(四)第126章 秋冬(十七)第125章 秋冬(十六)第84章 盛夏(三)第155章 春天(四)第34章 訛上(中)第51章 寒冬(一)第73章 紅瑪瑙(三)第190章 秋獲(十三)第23章 建房第151章 大年(十四)第88章 盛夏(七)第104章 大暑(三)第111章 秋冬(二)第149章 大年(十二)第160章 春天(九)第101章 盛夏(二十)第58章 年節(三)第67章 鄰居(上)第146章 大年(九)第152章 春天(一)第87章 盛夏(六)第48章 立冬(七)第142章 大年(五)第187章 秋獲(十)第5章 孃家(下)第154章 春天(三)第35章 訛上(下)第2章 反抗第62章 年節(七)第186章 秋獲(九)第113章 秋冬(四)第195章 冬結(二)第200章 終章第164章 夏天(四)第138章 大年(一)第135章 秋冬(二十六)第57章 年節(二)第135章 秋冬(二十六)第18章 銀子第130章 秋冬(二十一)第175章 夏天(十五)第187章 秋獲(十)第163章 夏天(三)第115章 秋冬(六)第140章 大年(三)第24章 有孕(上)第73章 紅瑪瑙(三)第182章 秋獲(五)第60章 年節(五)第75章 紅瑪瑙(五)第33章 訛上(上)第168章 夏天(八)第169章 夏天(九)第111章 秋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