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秦王玉璽

定陶,樑王宮。

劉寇剛從白馬返回,正向彭越彙報楚軍的最新動向。

聽完劉寇的彙報,彭越皺眉道:“也就是說,最多再有十天,浮橋就能搭好了?”

“最多十天!”劉寇點了點頭,又道,“而且,最近幾天不斷有楚軍的斥候騎兵趁夜悄悄渡過河水,前來刺探我軍虛實,這也說明,楚軍很快就要大舉過河了。”

彭越皺了皺眉,轉頭問右下首的張說道:“國相,齊王那邊沒還沒消息嗎?”

張說搖了搖頭,正要答話時,門下遏者奚意忽然高舉着一封書簡匆匆走了進來,一邊疾走一邊高聲大呼道:“大王,齊王急信!”

彭越猛一伸手,大聲道:“呈上來!”

按劍守在彭越身後的彭明早已大步上前,從奚意手裡接過書簡,又轉身遞給了彭越,彭越打開書簡,匆匆看完頓時大喜道:“好,齊王發兵了!”

劉寇聞言一愣,愕然道:“沒想到啊,齊王竟然真發兵了?”

“這有什麼稀奇?”彭越哂然道,“項莊小兒有齊王想要的東西。”

“大王是說,戰功?”張說說道,“擊滅項莊的楚軍殘部,的確是大功一件。”

“戰功?”彭越搖頭道,“齊王連項羽的十萬精銳都滅了,還會在乎這區區幾萬楚軍殘部的微末戰功?”說此一頓,彭越又道,“齊王真正想要的是,項莊小兒的秦王玉璽!若是得到了秦王玉璽再獻給漢王,那纔是大功一件!”

事實上,彭越他又何嘗不想得到秦王玉璽?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如果秦王玉璽真落到了他彭越的手裡,他是絕不會獻給漢王的,至於韓信得到玉璽後會不會獻出,那就不知道了。

“秦王玉璽?”劉寇的眼睛霎時眯了起來。

張說也道:“大王是說,秦王玉璽在項莊手裡?”

“沒錯,就在項莊手裡。”對於這一點,彭越倒是非常肯定。

在關中,項莊祭拜始皇陵時,案上擺放的除了三牲,就有秦王玉璽!當時有不少關中老秦世族目睹,絕對不會有假!當初漢王劉邦之所以會對項莊的幾千殘兵如此上心,一路窮追猛打,何嘗不也是爲了秦王玉璽?

秦王玉璽,那可是始皇帝的正印啊!

大秦帝國以皇帝名義發佈詔命時,蓋的都是秦王玉璽!

如果沒有這顆秦王玉璽,劉邦既便稱帝,發佈詔命時也是名不正、言不順,各路諸侯和天下世族豪強也多半不會心服。

劉寇忽然說道:“大王,臣以爲,當初就不該向齊王求援,只等楚軍過了江,咱們再把陳郡大營、碭郡大營、穎川大營以及東郡大營的軍隊調集起來,一舉圍殲了楚軍,楚軍的恁多馬匹還有秦王玉璽豈不就是大王您的了?”

由於軍糧匱乏,彭越的十萬虎狼之師,現今分別駐紮在各郡就食,在白馬與楚軍隔河對峙的就是東郡大營的三萬精銳。

這三萬精銳,也是劉寇的嫡系部曲。

彭越沒好氣道:“你就知道殺殺殺,調集大軍容易,可大軍調集起來後,吃什麼?沒有足夠的軍糧,你讓將士們餓着肚子去跟楚軍拼命?”彭越並不懼怕項莊,對自己的十萬精銳也很有信心,但他絕不認爲樑軍能夠餓着肚子打敗楚軍。

劉寇撓了撓頭,不說話了,不過眸子裡的兇光卻仍未收斂。

彭越皺了皺眉,吩咐劉寇道:“齊王大軍從濟北大營開拔,到白馬足有四百里,最快也要五天才能趕到,你這便回白馬,加強河水南岸的巡邏力度,嚴防楚軍斥候滲透!此外,還要發動將士沿河水南岸多築烽火臺!”

“喏!”劉寇揖了一揖,領命去了。

河水北岸,白馬津。

緊挨着白馬津有一大片茂密的森林,如今這片森林已經被楚軍封冇鎖了。

在密林深處,已經搭起上百座爐窯,公輸車帶着上千降卒正夜以繼日地燒製大甕,在每座爐窯旁邊,都已經碼滿了層層疊疊的大甕,少說也有上萬口之多!楚軍燒這些大甕,目的很明確,就是爲了渡河。

雖然田橫正帶着五千右軍在白馬津大張旗鼓造船架設浮橋,但項莊並沒有把所有的籌碼都押在浮橋上,萬一彭越不肯放行,那麼這批大甕就會派上用場了,藉助這批大甕,楚軍也同樣可以渡河。

當然,縛着大甕渡河,人馬難免要挨凍。

而且,借甕渡河,來回運輸大甕也是麻煩,終究不如浮橋方便。

不過,有道是狡兔三窟,凡事多留一手還是很有必要的,事先謀劃好,總要比事到臨頭再去想轍要強。

堪堪巡視到一半,林子外面忽然傳來了急促的馬蹄聲,項莊回頭看時,只見蒙殛已經飛馬衝進了窯場。

“上將軍,斥候騎兵截殺了兩騎信使,發現了這個!”蒙殛翻身下馬,先向項莊拱了拱手,又從懷裡摸出了幾枝木簡。

項莊接過木簡,只見上面寫滿了小篆,而且沒有標點符號。

秦代時的文字,正處在由小篆向隸書過渡的階段,雖然隸變已經萌芽,但官方文字仍然是小篆,再加上沒有標點符號,項莊作這一個穿越者,看起來非常的吃力,所以他接過那幾枝木簡後順手就遞給了左手邊的百里賢。

百里賢在地上擺開木簡,來來回回排列了十幾遍,擡頭說道:“上將軍,這應該是三發一至的密信,雖然缺失了其中的部份內容,但在下仍舊能夠猜出大概的意思,這應該是齊王韓信發給趙王的密信,要求趙軍配合齊軍、樑軍襲擾我軍!”

“嗯?!”項莊、尉繚聞言頓時微微色變,配合齊軍、樑軍襲擾楚軍?

這豈不是說,不但彭越不想放行,甚至連齊王韓信也要來插上一腳?!

當下項莊也沒有心思繼續巡視窯場了,便帶着尉繚、百里賢匆匆回到大帳,又讓晉襄把地圖在羊毛毯上攤了開來。

項莊拍拍地圖,說道:“從博陽到白馬,只有不到四百里!”

在造船架設浮橋這段時間,楚軍也派出大量細作混入了邯鄲、鄴城,甚至還悄悄渡河混進了濮陽等樑國大城,很是刺探到了不少消息,譬如說樑軍因爲軍糧匱乏,被迫分兵駐紮各郡就食,譬如韓信削減了二十萬軍隊,只保留了十萬精銳,就駐紮在博陽。

據說,十萬齊軍精銳駐紮在博陽,是爲了震懾盤踞在薛郡的英布大軍。

還有傳言說,英布已經跟劉邦翻臉,不但搶佔了名義上劃歸齊國的薛郡,還發兵攻佔了東海、泗水兩郡,甚至還收編了兩個郡的數萬漢軍,也不知道傳言是真是假,如果屬實,則對於大楚國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

尉繚皺眉道:“不到四百里,急行軍四天就能趕到。”

百里賢說道:“也就是說,要想搶在韓信大軍到來之前渡河,是絕對不可能了。”

“可恨!”項莊恨聲道,“這個韓信,還真是劉邦的忠實走狗啊,劉邦老兒都已經灰溜溜地滾回關中了,韓信居然還這麼上趕着替他賣命?”說此一頓,項莊又道,“軍師,要不我先帶一萬精騎借甕渡河,也給韓信來個半道伏擊?”

“不,這絕對不行。”尉繚趕緊制止道,“上將軍,韓信乃當世有名的大兵家,此人在臨陣指揮上,可謂亙古無人能及,先不說能不能伏擊成功,既便僥倖伏擊成功,一萬騎兵在兵力上也還是太單薄了,要想擊潰韓信大軍,只怕遠遠不夠。”

項莊默然,騎兵最大的優點就是超強的機動力,如果打陣地戰,輕騎兵還真奈何不了韓信的步兵集團,除非楚軍擁有足夠的重騎兵!如果楚軍擁有足夠的重騎兵,則不管韓信在指揮上有多厲害,楚軍也能像碾碎螞蟻一樣把齊軍給碾碎。

然而,楚軍只有區區兩百餘騎重甲鐵騎,數量實在太少!

百里賢也道:“上將軍,我軍兵少而馬多,委實不宜分兵。”

百里賢的擔心也是不無道理,楚軍原本就只有兩萬餘騎,卻要看顧將近十萬馱馬,外加四千多降卒,這四千多降卒雖然降了大楚,可軍心並不穩固,一旦有個什麼風吹草動,他們只怕立刻就會潰逃,甚至是譁變!

所以,一旦項莊帶着上萬精騎過了河,剩下的一萬騎兵就未必照應得過來了,搞不好貫高、趙午也會生出別樣心思,不管怎麼說,趙國現今也有十萬大軍,如果楚軍主力都駐在北岸,趙軍未必就敢輕舉妄動,可如果分了兵,那就難說了。

項莊悶聲道:“那怎麼辦?等韓信大軍一到,再想過河就難了。”

百里賢劍眉輕蹙,搖着羽扇只是沉吟不語,顯然,一時之間他也沒什麼好辦法。

尉繚捋了捋頷下漆黑如墨的長髯,忽然說道:“上將軍,韓信之所以發兵,未必就是爲了替劉邦賣命,如果老朽沒有猜錯的話,韓信此來應該是爲了一樣東西!”

“一樣東西?”項莊頓時瞳孔微縮,沉聲道,“軍師是說,秦王玉璽?!”

PS:晚上還有一更。

第532章 驚豔表現第151章 美人心計第202章 政治智慧第515章 洗劫關中(二)第359章 冊立儲君第528章 五家分齊第18章 馬鐙第117章 唯我大楚第132章 堵塞武關第461章 匈奴來襲第61章 奇襲敖倉(中)第157章 搶親第261章 士農工商課第395章 漢王、楚王第529章 各顯神通第334章 巔峰對決(七)第362章 人口之爭第413章 損失慘重第11章 狼奔三百里第226章 滅國之戰第28章 尉繚的顧慮第165章 組建騎兵第125章 函谷關?夜襲第517章 洗劫關中(四)第167章 狩獵、胭脂馬第536章 挑撥離間第72章 轉進第117章 唯我大楚第209章 從頭查起第244章 堅如磐石(下)第335章 巔峰對決(八)第169章 林胡求援第144章 北上九原第323章 心腹之患第147章 赳赳老秦第452章 天狼兇殘第534章 舌燦蓮花第37章 張良的反擊第280章 鄶子手第243章 重騎逞兇第17章 大破樊噲第344章 漢軍之復仇第98章 離間計(下)第371章 寡人對你仰慕已久第437章 趁火打劫第362章 人口之爭第354章 水淹樑軍第115章 張良計第356章 封王風波(上)第102章 攻陷洛陽第404章 攻守之勢第15章 兵家尉繚第485章 合縱連橫(十三)第484章 合縱連橫(十二)第30章 戰略決策(下)第456章 兵鋒直指秭陵第59章 大魏公主第1章 垓下之戰(上)第159章 埋伏第239章 將才輩出第9章 借你項上人頭一用第494章 殺戮盛宴第382章 真是韓信第473章 合縱連橫(一)第106章 虎牢關(四)第322章 漢中失守第137章 三大急務第180章 大勝第236章 楚軍威武第219章 添丁第96章 離間計(上)第345章 驅虎吞狼第12章 智取壽春第302章 巴蜀豪強第170章 欺榨林胡第126章 函谷關?殺戮第18章 馬鐙第490章 北擊大漠第180章 大勝第33章 這只是開始第69章 魏地豪強第301章 變數第55章 范陽辯士第259章 秋糧第454章 大破漢軍(中)第523章 連環猛攻第504章 姒貴妃第52章 奪兵權第197章 獻璽第42章 唯一的機會第522章 白墨,你還嫩了第571章 皇帝年限制與皇儲廷推制第198章 韓信的野望第78章 以退爲進第467章 託孤(下)第274章 鬼谷門人第474章 合縱連橫(二)第129章 關中浩劫第507章 詔獄第128章 急襲咸陽
第532章 驚豔表現第151章 美人心計第202章 政治智慧第515章 洗劫關中(二)第359章 冊立儲君第528章 五家分齊第18章 馬鐙第117章 唯我大楚第132章 堵塞武關第461章 匈奴來襲第61章 奇襲敖倉(中)第157章 搶親第261章 士農工商課第395章 漢王、楚王第529章 各顯神通第334章 巔峰對決(七)第362章 人口之爭第413章 損失慘重第11章 狼奔三百里第226章 滅國之戰第28章 尉繚的顧慮第165章 組建騎兵第125章 函谷關?夜襲第517章 洗劫關中(四)第167章 狩獵、胭脂馬第536章 挑撥離間第72章 轉進第117章 唯我大楚第209章 從頭查起第244章 堅如磐石(下)第335章 巔峰對決(八)第169章 林胡求援第144章 北上九原第323章 心腹之患第147章 赳赳老秦第452章 天狼兇殘第534章 舌燦蓮花第37章 張良的反擊第280章 鄶子手第243章 重騎逞兇第17章 大破樊噲第344章 漢軍之復仇第98章 離間計(下)第371章 寡人對你仰慕已久第437章 趁火打劫第362章 人口之爭第354章 水淹樑軍第115章 張良計第356章 封王風波(上)第102章 攻陷洛陽第404章 攻守之勢第15章 兵家尉繚第485章 合縱連橫(十三)第484章 合縱連橫(十二)第30章 戰略決策(下)第456章 兵鋒直指秭陵第59章 大魏公主第1章 垓下之戰(上)第159章 埋伏第239章 將才輩出第9章 借你項上人頭一用第494章 殺戮盛宴第382章 真是韓信第473章 合縱連橫(一)第106章 虎牢關(四)第322章 漢中失守第137章 三大急務第180章 大勝第236章 楚軍威武第219章 添丁第96章 離間計(上)第345章 驅虎吞狼第12章 智取壽春第302章 巴蜀豪強第170章 欺榨林胡第126章 函谷關?殺戮第18章 馬鐙第490章 北擊大漠第180章 大勝第33章 這只是開始第69章 魏地豪強第301章 變數第55章 范陽辯士第259章 秋糧第454章 大破漢軍(中)第523章 連環猛攻第504章 姒貴妃第52章 奪兵權第197章 獻璽第42章 唯一的機會第522章 白墨,你還嫩了第571章 皇帝年限制與皇儲廷推制第198章 韓信的野望第78章 以退爲進第467章 託孤(下)第274章 鬼谷門人第474章 合縱連橫(二)第129章 關中浩劫第507章 詔獄第128章 急襲咸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