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封王風波(上)

幾乎是同時,遠在千里之外的項莊也接到了烏木崖的飛鴿傳書。

項莊當即召集項他、項佗、周殷、桓楚、季布、武涉、百里賢等大臣前往王宮飲宴,高初打了大勝仗,荊襄之危局已然緩解,那還不得好好慶賀慶賀?

酒過三巡,項莊頗爲感慨地說道:“高初,真乃世之虎將哪。”

“誰說不是?”武涉連連附和道,“彭越也算是一代梟雄,麾下十萬大軍更是一支虎狼之師,卻在綠野澤一戰而滅,高初將軍誠不愧虎將之名哪。”

周殷也不無感慨地說道:“經此大敗,樑國只怕是完了。”

“那是不消說的了。”百里賢道,“先不說彭越能否逃回定陶,就算彭越能逃回去,樑國也是頹勢難挽,劉邦、韓信、英布可都是世之梟雄,他們是絕不會放過如此良機的,不出意外的話,樑國五郡六十餘縣,多半會被瓜分。”

桓楚道:“大王,咱們是不是也該分一杯羹?”

“噯,貪多嚼不爛。”項莊擺了擺手,道,“我大楚的當務之機,還是設法守住巴蜀以及荊襄,然後再慢慢消化,至於樑國,由得他們爭去好了,再說彭越雖然敗了,可劉邦絕不會就此罷休,巴蜀大糧倉,劉邦是絕不會輕易放棄的。”

綠野澤大戰終於結束了,楚軍大獲全勝。

光是抓樑軍戰俘就抓了整整三天,單憑鍾離昧的兩萬水軍顯然是抓不光樑軍戰俘的,這十萬樑軍裡面有不少是當年跟着彭越從鉅野澤裡殺出來的水匪,水性極佳,不過,等他們好不容易上了岸,才發現還有大量的楚軍騎兵在等着他們。

江陵城頭,高初正在鍾離昧、子車師、步鄙、徐姜等人的陪同下巡視城防。

樑軍已經完了,從北邊進入荊襄的唯一一條馳道也已經被淹了,而且現在又是雨季,各縣小道也大多泥濘難行,漢軍再大舉來犯的可能性已經很低了,至少在雨季沒有結束前,漢軍是不太可能來犯境了,但高初卻沒有絲毫的放鬆。

獨鎮一方的大將不是那麼好當的,他高初不能辜負大王的信任哪。

綿綿不息的號角聲中,城外曠野上又出現了楚軍騎兵,那是一支百餘騎的騎兵隊,押着三四百號樑軍戰俘,正向着江陵這邊逶迤而來。

高初便回頭問徐姜道:“順之(徐姜表字),已經抓了多少俘虜了?”

徐姜急忙拱手作揖道:“回將軍的話,已經抓了差不多有四萬多人了。”

高初點了點頭,心忖樑國看來是完了,十萬精銳,四萬多人被俘,再去掉淹死的,最後能活着逃回樑國的絕對不會超過萬人,就算樑國國內還有些留守兵力,可又能有多少?再看樑國四周,劉邦、韓信甚至英布,全都不是善茬。

可惜,楚國卻是趕不上趟了,大楚在奪取了巴蜀、荊襄之後,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出兵逐鹿中原了,倒是便宜了劉邦、韓信、英布他們。

徐姜又道:“將軍,這四萬多戰俘怎麼處置?”

按照秦軍軍制,敵國百姓不殺,軍人卻是一個也不留的,秦末各路反秦大軍大多沿襲了秦軍軍制,不過在殺降這方面更加暴虐,不管是項羽、彭越還是韓信,甚至劉邦,都有過屠城的記錄,就是不論軍民、無分男女老幼,統統殺光。

不過,自從項莊回師江東並且當上楚王之後,楚國的情形卻發生了變化。

由於江東人口不足,壯丁尤其匱乏,因此項莊一貫反對殺俘,爲此,項莊甚至還專門頒佈了新的戰功獎勵機制,規定斬敵首級的戰功只及生擒敵虜一半!項莊這麼做,就是想通過戰爭來掠奪敵國的壯丁,藉以壯大自己。

當下高初便回答道:“怎麼處置?當然是押往秭陵交給令尹府。”

徐姜唯唯喏喏地應了,心裡卻鬆了口氣,他還真有些擔心高初會因爲戰功卓著而生出不臣之心,這四萬多樑軍戰俘可不是一般戰俘,稍加改造便又是一支虎狼之師,如果高初將他們截留在荊襄、就地整編,那事情就麻煩了。

正巡視間,破軍忽然追了上來,神情怪異地道:“將軍,城外有漢使求見。”

“漢使?”高初愕然,眼下楚漢兩國正處於交戰狀態,劉邦派使節前來幹嗎?勸降?還是求和?不過不管漢使是幹什麼來的,見見總是無妨,他高初難道還會怕個使節?當下吩咐破軍道,“去,請漢使上來,本將軍就在這裡見他。”

破軍領命去了,不片刻,便領着個峨冠博帶的老頭上了城頭。

那漢使手持符節,昂首闊步、趾高氣揚地來到了高初面前,也不作揖,傲然道:“老夫劉賈,你們哪個是高初?”

“劉賈?!”高初點了點頭,冷然道,“本將軍記得你,你是劉邦老兒的堂兄,當年舒鄉侯(周殷)就是受了你的蠱惑才叛楚投漢,是也不是?”

“舒鄉侯?”劉賈傲然道,“說的可是九江郡守周殷?”

高初悶哼了一聲,喝問道:“劉賈老兒,此來所爲何事?”

“奉漢王命……”劉賈向着西北方向遙遙作揖,又道,“前來江陵宣讀詔令,高初,還不快快回府,沐浴更衣,擺好香案,跪迎漢王詔令?”

“漢王詔令?”高初冷笑道,“呵呵,還沐浴更衣,焚香跪迎?簡直笑話!本將軍軍務繁忙,沒那閒功夫,有什麼屁話,就在這裡說吧,如果不想說,那就趁早滾蛋,在本將軍還沒有改變主意之前,趕緊滾出江陵。”

“你?!”劉賈大怒,不過當他看到高初身後按刀肅立、殺氣騰騰的破軍以及數十親兵之後,卻又生生忍下怒火,當下從衣袖裡取出劉邦的詔書,朗聲念頌道,“上諭:高初守土有方,戰功卓著……今封爾爲荊王,位列諸侯,以示尊崇。”

寂靜,江陵城頭上霎時變得死一般的寂靜,高初兩眼圓睜,不敢相信。

徐姜、鍾離昧、子車師、步鄙等人也是大眼瞪小眼,都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劉邦老兒竟然要封將軍爲荊王?還位列諸侯?

好半晌,高初才終於回過神來,大笑道:“哈哈哈,承蒙漢王擡舉。”

徐姜、鍾離昧、子車師還有步鄙等人頓時心頭一沉,先不管漢王封高初爲荊王是否名正言順,但若是高初真的動了心,效法當年的韓信上表楚王請封荊王,那可就麻煩大了,楚國會不會就此瓦解先不說,一場內亂卻是難以避免了。

衆人正擔心不已時,高初卻突然翻臉,冷然道:“破軍何在?”

破軍目露兇光,殺氣騰騰地走上前來,昂然道:“末將在此!”

高初伸手一指劉賈,獰聲道:“把這老兒拖下去,砍了,首級用木匣裝好!”

“喏!”破軍轟然應喏,一揮手,早有兩名親兵虎狼般撲上前來,一把按住了劉賈。

劉賈大驚,急忙掙扎道:“高初小兒,老夫乃是漢王使節,所謂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你怎麼可以擅殺使節,不能,你不能殺老夫……”

“去他孃的不斬來使。”高初冷然道,“本將軍殺的就是你這樣的使節!”

話音未落,破軍早已帶着兩名親兵將劉賈推到了女牆邊,當下一名親兵摁住劉賈,另一名親兵手起刀落,劉賈的一顆大好頭顱便已經骨碌碌地滾落在了城頭上,破軍再一踹,劉賈的無頭屍身便如麻袋般墜落城下。

徐姜舒了口氣,對高初說道:“將軍,封王之事非同小可,將軍固然是光明磊落、問心無愧,大王對將軍也是信任有加,也必定不會見疑將軍,可是,保不準朝中就會有奸佞之徒滋事,所以,將軍是不是帶着劉賈人頭親往秭陵解釋一二?”

“用不着。”高初大手一揮,不以爲然道,“解釋什麼?有什麼好解釋的?大王英明睿智無人能及,劉邦老兒這等憋腳的離間之計又豈能騙得了他?”說此一頓,高初又道,“再說了,就算我高初真想當王,可手裡沒兵沒將,拿什麼當王?”

徐姜、鍾離昧、子車師、步鄙等人無不惻目,這話也就高初敢說了,換做別人,既便是同樣鎮守一方的龐鈺,爲了避嫌也是絕對不敢說的,不過高初說的也是實話,楚國自從推行禁軍制加府兵制之後,統兵大將就再沒什麼兵權了。

譬如高初,麾下雖然有五萬步騎外加兩萬水軍,可其中一萬人是禁軍,那是絕對忠於楚王的百戰精銳,兩萬水軍同樣只忠於楚王,只是暫時受高初節制而已,剩下四萬步騎都是各郡府兵,高初若真敢稱王,只需折衝府一紙軍令,這四萬步騎立刻就會棄高初而去,甚至連破軍和他麾下的八百親兵,也未必會跟着高初叛楚。

想了想,徐姜又說道:“既然這樣,不如在下走一趟秭陵吧?”

“不必。”高初搖頭道,“劉邦老兒想封我爲荊王,其心可誅,我若不解釋,事情也就過去了,可我若是解釋,沒準還真就變成個事了,朝中那些奸佞之徒就有話說了,大王雖然不會信,可扯來扯去的總是麻煩,所以,不如索性不說。”

第571章 皇帝年限制與皇儲廷推制第518章 洗劫關中(五)第205章 鼓動、爭執第368章 刺殺劉邦(四)第401章 齊王,在下等你多時了第340章 放英布回去第72章 轉進第197章 獻璽第479章 合縱連橫(七)第44章 斬殺劉邦第287章 楚國的隱憂第257章 血腥鎮壓第508章 玄衣衛第136章 尉繚的眼光第354章 水淹樑軍第395章 漢王、楚王第223章 七路聯軍第346章 虎嘴奪食第43章 死中求活第501章 漠南風雲(中)第467章 託孤(下)第186章 匈奴人第402章 虎賁軍第249章 破解第379章 詐死第494章 殺戮盛宴第534章 舌燦蓮花第521章 做成死局第325章 棄守漢中第16章 張網以待第527章 聯兵伐齊第141章 張良用計第84章 網中之魚第425章 決戰之序幕第373章 齊軍退兵第358章 封王風波(下)第434章 滅國大棋第565章 父子(上)第468章 落井下石第393章 縱橫家第10章 該往哪裡去?第448章 臣有一策第65章 連下五城第266章 滅國棋第568章 內閣、武院第250章 解決之道第297章 糧草未動、騾馬先行第342章 不如我取第142章 函谷關失守了!第386章 太學第518章 洗劫關中(五)第569章 東征高句麗第56章 山中有路第300章 齊國的機會第551章 大破燕軍第2章 垓下之戰(下)第52章 奪兵權第201章 江東格局第334章 巔峰對決(七)第245章 重歸大楚第93章 三渡河水第152章 割席絕交第476章 合縱連橫(四)第407章 楚漢大戰第118章 這纔像支軍隊第330章 巔峰對決(三)第277章 驃騎將軍第7章 十面埋伏·騎兵第284章 大漢驃騎(二)第68 回師樑地第31章 戰術第401章 齊王,在下等你多時了第495章 血浸居延澤第292章 軍制改革第11章 狼奔三百里第88章 破軍第384章 凱旋大道第364章 蠱惑人心第108章 虎牢關(六)第562章 兄弟鬩牆(下)第335章 巔峰對決(八)第92章 金蟬脫殼(下)第463章 漢家風骨第494章 殺戮盛宴第206章 造紙第276章 均瑤役、平算賦第496章 冒頓暴斃第411章 真的好險第527章 聯兵伐齊第473章 合縱連橫(一)第243章 重騎逞兇第291章 什一稅第138章 祭拜始皇陵第121章 疾馳第203章 尉繚遺計第193章 交好趙國第281章 事態擴大第427章 決戰之韓守第226章 滅國之戰第217章 斬殺項冠
第571章 皇帝年限制與皇儲廷推制第518章 洗劫關中(五)第205章 鼓動、爭執第368章 刺殺劉邦(四)第401章 齊王,在下等你多時了第340章 放英布回去第72章 轉進第197章 獻璽第479章 合縱連橫(七)第44章 斬殺劉邦第287章 楚國的隱憂第257章 血腥鎮壓第508章 玄衣衛第136章 尉繚的眼光第354章 水淹樑軍第395章 漢王、楚王第223章 七路聯軍第346章 虎嘴奪食第43章 死中求活第501章 漠南風雲(中)第467章 託孤(下)第186章 匈奴人第402章 虎賁軍第249章 破解第379章 詐死第494章 殺戮盛宴第534章 舌燦蓮花第521章 做成死局第325章 棄守漢中第16章 張網以待第527章 聯兵伐齊第141章 張良用計第84章 網中之魚第425章 決戰之序幕第373章 齊軍退兵第358章 封王風波(下)第434章 滅國大棋第565章 父子(上)第468章 落井下石第393章 縱橫家第10章 該往哪裡去?第448章 臣有一策第65章 連下五城第266章 滅國棋第568章 內閣、武院第250章 解決之道第297章 糧草未動、騾馬先行第342章 不如我取第142章 函谷關失守了!第386章 太學第518章 洗劫關中(五)第569章 東征高句麗第56章 山中有路第300章 齊國的機會第551章 大破燕軍第2章 垓下之戰(下)第52章 奪兵權第201章 江東格局第334章 巔峰對決(七)第245章 重歸大楚第93章 三渡河水第152章 割席絕交第476章 合縱連橫(四)第407章 楚漢大戰第118章 這纔像支軍隊第330章 巔峰對決(三)第277章 驃騎將軍第7章 十面埋伏·騎兵第284章 大漢驃騎(二)第68 回師樑地第31章 戰術第401章 齊王,在下等你多時了第495章 血浸居延澤第292章 軍制改革第11章 狼奔三百里第88章 破軍第384章 凱旋大道第364章 蠱惑人心第108章 虎牢關(六)第562章 兄弟鬩牆(下)第335章 巔峰對決(八)第92章 金蟬脫殼(下)第463章 漢家風骨第494章 殺戮盛宴第206章 造紙第276章 均瑤役、平算賦第496章 冒頓暴斃第411章 真的好險第527章 聯兵伐齊第473章 合縱連橫(一)第243章 重騎逞兇第291章 什一稅第138章 祭拜始皇陵第121章 疾馳第203章 尉繚遺計第193章 交好趙國第281章 事態擴大第427章 決戰之韓守第226章 滅國之戰第217章 斬殺項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