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水淹壽春

接下來五天,漢軍果然偃旗息鼓,再沒有發動進攻,壽春城內的楚軍也絲毫沒有棄城逃跑的意思,似乎是鐵了心要死守到底了。

這五天來,項莊也沒有閒着,他一直在爲進山做準備。

項莊心裡很清楚,不管水淹之策是否能夠成功,接下來,楚軍是必定要向大別山區轉進的,現在的大別山,那可是真正意義上的原始森林,所幸現在是冬季,要換成是夏天,三五千楚軍進山,能有三五百人活着走出來就不錯了。

原始森林裡,蛇蟲橫行,從來都是吃人不吐骨頭的。

不過,既便現在是冬天,楚軍也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

因爲山裡無法得到補給,所以必須提前準備大量的乾糧、火石、綁腿、布鞋等物,其中尤以乾糧最爲要緊!

現在,項莊正親自督導百餘女兵趕製“炒麪”。

項莊的前世是一名解放軍老兵,對於“炒麪”當然不陌生。

剛入伍時,爲了更好地認識老部隊的光榮傳統,項莊的前世甚至還吃了整整一個星期的“炒麪”,所以項莊知道,“炒麪”這東西雖然味道不佳,卻便於攜帶,更重要的是不用生火煮,拿起就能吃,夜間不易暴露目標,還能減輕後勤壓力!

伙房裡,幾十個身強力壯的女兵正揮動鐵鍬,將大鐵釜裡的糙米、豆粒、黍米翻炒得嘩嘩作響,不時又往裡撒一把粗鹽。

項莊隨手抓起一把嚐了嚐,口感是真糙,不過好歹能充飢就是。

主要是現在的石磨很有問題,不像後世的石磨有七個扇區,而且紋理也是非常精細的線條紋,秦漢時代的石磨基本上就沒有扇區之分,紋理也都是一個個大小、形狀都很不規則的凹坑,磨出來的糧食自然是粗糙不堪。

可惜,現在是沒時間改良石磨了。

看到“炒麪”已經趕製得差不多,剩下沒炒的糧食也是不多了,隨行的武涉便向項莊建議道:“上將軍,乾糧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而鍾離將軍那邊卻遲遲不見什麼動靜,估計不是被識破就是遇到麻煩了,不如今夜就棄城進山吧?”

“識破?”項莊望着武涉身後的尉繚,問道,“先生以爲呢?”

尉繚自從遭到綁架後,就完全失去了人身自由,出入都有兩名親兵“保護”,而且除了項莊出征的時候,平時都必須跟隨項莊的身邊,甚至連吃飯睡覺都不準離開項莊的視野,項莊召開軍事會議時,尉繚更是必須參加。

尉繚顯然不會輕易屈服,照例沒有理會項莊。

項莊討了個沒趣,對武涉說道:“先生放心,鍾離昧斷然不會誤事!”

武涉還是有些擔心道:“可萬一要是被識破了,在下擔心漢軍很可能會放棄圍三闕一的戰術,改而對壽春進行四面合圍,這樣的話,我軍再想突圍可就難了。”

“那也沒什麼,大不了跟漢軍拼個魚死網破!”項莊淡淡一笑,又道,“而且,我相信鍾離昧,他絕不會讓我失望的!”楚軍陣營中能夠獨擋一面的大將委實不多,龍且算是出類拔粹的,可惜已經死了,除了龍且,那就是鍾離昧了。

所以,對於鍾離昧的能力,項莊還是很信任的。

更重要的是,項莊也不認爲李左車能夠識破鍾離昧的行動!

李左車畢竟是古人,不像項壓是個穿越者,項莊知道像淮水這樣的大河一旦決堤,方圓數百里都會被淹,地處低窪的壽春附近更是肯定會化爲一片澤國,這可是有歷史案例可以借鑑的,花園口決堤所形成的黃泛區,延綿幾近千里!

李左車出身將門,也是個智者,他肯定會提防楚軍實施水淹之策。

但是,李左車絕對不可能想到,從五十里外掘開淮水,也還是能夠淹沒壽春!這跟智慧能力無關,這完全是由見識決定的,或者說這就是所謂的歷史侷限性,就像一個古人,從未見過馬鐙,他就很難想象重騎兵衝鋒的場面!

##########

但是,項莊所不知道的是,鍾離昧的確遇上麻煩了,而且是大麻煩!

說起來,挖掘河堤似乎很容易,不就是在河堤上挖個缺口,然後大水往下一衝,缺口越來越大,最終洪水不就沖垮大堤了嗎?

其實,事情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因爲這個時代的淮水並沒有真正的河堤,整個河道都是自然沖刷形成的,鍾離昧要想決開淮水倒灌壽春,就相當於改變淮水的河道,你說難不難?

鍾離昧帶着八百青壯挖了整整五天五夜,幾乎挖開了半個山坡,才終於在淮河南岸開了個小口子,在河水的沖刷下,缺口越來越大,眼看就要洪水氾濫了,卻冷不丁冒出來兩塊大石頭,一左一右卡在了缺口兩側,這下完了。

任由洪水沖刷,兩塊大石頭只是巋然不動。

這就麻煩大了,不把這兩塊大石頭搬掉,缺口就不會潰爛,缺口不潰爛,僅憑現在這點水量,就是倒灌一年半載,只怕也淹不到城外的漢軍。

重新選一個地方再挖肯定來不及了,現在只能想辦法敲掉其中一塊石頭!

可問題是較小的石頭也比房子大,按照常規的辦法,用鐵釺、鐵錘砸,就是三個月也未必能敲碎,可壽春最多隻能堅持半月,怎麼辦?

緊要關頭,鍾離昧沒讓項莊失望,他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用火燒!

先把較小石頭頂上的泥土清空,然後架起乾柴燒,等石頭燒得通紅了,再用冷水潑,反覆幾次,石頭表層就脆得跟泥巴差不多了,再用鐵釺、鐵錘砸,很快就敲掉了厚厚一層,這樣的速度,比起用鐵釺、鐵錘生敲可是快多了。

整整燒了三天三夜,左側較小的石頭終於被削去大半,然後在洪水的不斷沖刷下根基逐漸鬆動,某一刻,伴隨着嘩啦一聲巨響,剩下的小半塊石頭終於滾下了山坡,霎那間,滔滔洪水便如脫了繮的野馬,奔騰而下!

失去了巨石的禁錮,滔滔洪水便徹底失去了限制,前後不到半個時辰,缺口就已經由最初的不足兩丈擴大到了五十多丈,並且仍在迅速擴大,滔滔濁水正從缺口傾泄而下,形成了一個個巨大的洪峰,向着低處咆哮而去。

鍾離昧站在山頂上往下望去,只見山下已經成了一片汪洋!

##########

李左車睡夢正酣時,突然夢見自己掉進了千年冰窟,遂即猛然驚醒,結果卻無比震驚地發現自己居然泡在水裡!

李左車正欲召來親兵問個究竟時,帳簾卻被人猛然掀了開來。

旋即親軍校尉已經神情悽皇地闖了進來,又仆地跪倒,慘然道:“將軍,禍事了!水,到處都是水!”

李左車頓時心頭一凜,不及披掛便匆匆衝出了大帳。

出得大帳,李左車從親兵手中奪過一枝火把往四周一燎,只見四周盡是茫茫水面,而且就剛纔這一會,水位就從腳踝沒到了小腿肚,而且仍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上升,看到這一幕,李左車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麼大面積的積水,不消說,肯定是淮水決堤了!

楚軍竟然真的掘開了淮水!?楚軍竟然真打算玉石俱焚!?

李左車的第一反應是他派出去的騎兵巡邏隊遭到了楚軍的伏擊,只有這樣楚軍才能無聲無息地掘堤放水,不過很快李左車又覺得不對,巡騎在兩個時辰前還剛剛回報一切如常,而楚軍絕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掘開淮水。

唯一的解釋就是,楚軍的掘河點至少也在五十里外!

可問題是,從這麼遠的地方掘開淮水,居然也能淹到壽春!?

這一刻,李左車不禁連腸子都悔青了,早知這樣,當初就該多派騎兵,對遠近百里的河道都加以控制起來,只是現在後悔也晚了。

當下李左車浩然長嘆道:“唉,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必有一失哪……”

“將軍,趕緊走吧!”親軍校尉慘然道,“如果再不走,恐怕就走不成了!”

李左車急低頭看時,只見水位已經沒過膝蓋快到大腿了,當下慘然說道:“傳令,全軍往西北方向轉進,快!”

當下李左車帶着親兵營往西北方向急走。

可是黑夜裡哪有那麼容易辯認方向?走着走着,方向感就全沒了!

這時候,整個漢軍大營已經全亂了,除了李左車的親兵營還能勉強保持鎮定,別的營、部、曲已經完全亂了建制,數以萬計的漢軍將士正在積水中無頭蒼蠅般東奔西跑,而且全都發髻凌亂、衣衫不整,神情也是無比悽惶。

李左車連連大吼,試圖阻止混亂的漫延。

不過很快,李左車就發現這根本是徒勞,既便他拔劍連續斬殺了數人,也依然無法阻止混亂的漫延,到最後,甚至連他的親兵營也有了不穩的跡象,李左車終於知道,漢軍大勢已去,到現在,他已經不可能有效掌控這支軍隊了。

“走,不管他們了!”李左車當下帶着親兵隨便選了個方向狂奔而走。

在黑暗中不知道走了有多遠,水位就漸漸地漫過大腿到了腰部,這時候人在水中走就非常之吃力了,就在李左車自忖必死時,卻發現水面奇蹟般地下降了,不過很快他就發現不是水位下降了,而是腳下的地勢在增高!

“將軍,高地!我們上到高地了!”不少親兵頓時喜極而泣。

李左車連滾帶爬上了高地,再回頭看時,只見身後已經只剩不到百人了,其餘的親兵估計不是被淹死就是中途走失了。

第153章 天生媚骨第477章 合縱連橫(五)第556章 激將第555章 搶功第510章 蒙家四虎第479章 合縱連橫(七)第11章 狼奔三百里第82章 趙地狼煙第130章 治齊三策第348章 樑軍的墳墓第383章 結盟第352章 紅頂商人第449章 陸地行舟第16章 張網以待第465章 背盟第373章 齊軍退兵第10章 該往哪裡去?第237章 大勝第264章 二星爭輝第88章 破軍第295章 要對巴蜀用兵?第305章 與時間賽跑第349章 挑釁、誘敵第276章 均瑤役、平算賦第169章 林胡求援第55章 范陽辯士第22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7章 棋差一着第507章 詔獄第25章 攻城第292章 軍制改革第127章 函谷關?踏破第151章 美人心計第161章 兵臨城下第302章 巴蜀豪強第28章 尉繚的顧慮第516章 洗劫關中(三)第524章 恩威並施第155章 聯姻第159章 埋伏第568章 內閣、武院第517章 洗劫關中(四)第208章 天炎第315章 僵持第297章 糧草未動、騾馬先行第533章 奇襲臨淄第139章 故秦遺族第242章 堅如磐石(中)第144章 北上九原第189章 招攬第284章 大漢驃騎(二)第197章 獻璽第497章 再屠休屠第215章 匈奴人不過如此第485章 合縱連橫(十三)第479章 合縱連橫(七)第407章 楚漢大戰第343章 商業氛圍第501章 漠南風雲(中)第106章 虎牢關(四)第297章 糧草未動、騾馬先行第334章 巔峰對決(七)第490章 北擊大漠第563章 詐降第19章 炸營第98章 離間計(下)第282章 借人第367章 刺殺劉邦(三)第26章 水淹壽春第316章 太子人選第489章 割讓三川郡第363章 陳平獻計第270章 巔峰對決第533章 奇襲臨淄第478章 合縱連橫(六)第149章 九原風雲第383章 結盟第18章 馬鐙第552章 其勢如天傾第82章 趙地狼煙第361章 劉邦氣壞了第468章 落井下石第432章 決戰之虎賁第445章 張良獻計第476章 合縱連橫(四)第492章 單于庭第153章 天生媚骨第191章 懸羊擊鼓第68 回師樑地第531章 張網以待第115章 張良計第561章 兄弟鬩牆(中)第569章 東征高句麗第316章 太子人選第122章 叩關第186章 匈奴人第332章 巔峰對決(五)第91章 金蟬脫殼(上)第337章 巔峰對決第150章 大秦公主
第153章 天生媚骨第477章 合縱連橫(五)第556章 激將第555章 搶功第510章 蒙家四虎第479章 合縱連橫(七)第11章 狼奔三百里第82章 趙地狼煙第130章 治齊三策第348章 樑軍的墳墓第383章 結盟第352章 紅頂商人第449章 陸地行舟第16章 張網以待第465章 背盟第373章 齊軍退兵第10章 該往哪裡去?第237章 大勝第264章 二星爭輝第88章 破軍第295章 要對巴蜀用兵?第305章 與時間賽跑第349章 挑釁、誘敵第276章 均瑤役、平算賦第169章 林胡求援第55章 范陽辯士第22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7章 棋差一着第507章 詔獄第25章 攻城第292章 軍制改革第127章 函谷關?踏破第151章 美人心計第161章 兵臨城下第302章 巴蜀豪強第28章 尉繚的顧慮第516章 洗劫關中(三)第524章 恩威並施第155章 聯姻第159章 埋伏第568章 內閣、武院第517章 洗劫關中(四)第208章 天炎第315章 僵持第297章 糧草未動、騾馬先行第533章 奇襲臨淄第139章 故秦遺族第242章 堅如磐石(中)第144章 北上九原第189章 招攬第284章 大漢驃騎(二)第197章 獻璽第497章 再屠休屠第215章 匈奴人不過如此第485章 合縱連橫(十三)第479章 合縱連橫(七)第407章 楚漢大戰第343章 商業氛圍第501章 漠南風雲(中)第106章 虎牢關(四)第297章 糧草未動、騾馬先行第334章 巔峰對決(七)第490章 北擊大漠第563章 詐降第19章 炸營第98章 離間計(下)第282章 借人第367章 刺殺劉邦(三)第26章 水淹壽春第316章 太子人選第489章 割讓三川郡第363章 陳平獻計第270章 巔峰對決第533章 奇襲臨淄第478章 合縱連橫(六)第149章 九原風雲第383章 結盟第18章 馬鐙第552章 其勢如天傾第82章 趙地狼煙第361章 劉邦氣壞了第468章 落井下石第432章 決戰之虎賁第445章 張良獻計第476章 合縱連橫(四)第492章 單于庭第153章 天生媚骨第191章 懸羊擊鼓第68 回師樑地第531章 張網以待第115章 張良計第561章 兄弟鬩牆(中)第569章 東征高句麗第316章 太子人選第122章 叩關第186章 匈奴人第332章 巔峰對決(五)第91章 金蟬脫殼(上)第337章 巔峰對決第150章 大秦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