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 回師樑地

齊國大將灌嬰昨天剛給劉邦進獻了一頭麋鹿,劉邦一大早就讓廚子給殺了,這會肉已經燉好,便請了張良、陳平前來大帳,一邊喝酒吃肉,一邊聊天解悶,話說最近這半個多月可着實把劉邦給悶壞了,甚至對戚夫人的翹袖折腰舞也是興致大減。

這會,劉邦正捧着條鹿腿吃得滿嘴流油,一邊連聲稱讚鹿肉好吃。

張良、陳平的吃相就要比劉邦這市井無賴斯文多了,君臣三人正吃得不亦樂乎,夏侯嬰忽然大步走了進來,作揖稟報道:“大王,碭郡郡丞信使求見!”

碭郡屬於樑國,郡守、郡丞、郡尉等官員自然是彭越任命的,只是誰也不知道,碭郡郡丞其實早就被劉邦給暗中收買了,所以,當彭越接到碭郡郡守急報時,碭郡郡丞的信使也同時趕到了劉邦大營,至於三川郡守呂澤的信使,由於隔得遠,這會還在路上呢。

“碭郡郡丞信使?”劉邦揮了揮油孜孜的右手,大大咧咧地道,“你叫他進來。”

夏侯嬰領命而去,不一會便又領着個衣衫盡溼的信使走了進來,那信使仆地跪倒,又將背上的包裹解下雙手高高捧過頭頂,然後慘然稟道:“大王,大王哪,項羽已經帶着楚國大軍佔了敖倉、滎陽、成皋、廣武、京邑、索邑六城,碭郡也已經危在旦夕了!”

“什麼?項羽?!”

“敖倉六城都丟了?!”

坐在下首的張良、陳平面面相覷,都不敢相信。

劉邦也是猛可裡吃了一驚,剛剛送進嘴裡的一大塊鹿肉便猛然滑進了喉籠,又一下卡在了咽喉上,既下不去也上不來,這傢伙把劉邦給噎的,只片刻功夫,劉邦便已經臉色發紫,兩眼凸出,又手舞足蹈了幾下,便仆地摔倒在了席上。

張良、陳平這才發覺不對,趕緊搶上前來將劉邦扶起。

夏侯嬰也大步搶上前來,照着劉邦的背心就是兩巴掌,劉邦這才“噗”的一聲將卡在喉籠裡的鹿肉給吐了出來,來不及喘口氣,劉邦就又爬着轉過身來,緊緊抓着張良、陳平的衣袖,連連驚叫道:“完了完了,這下全完了,項羽沒死?項羽他還沒死?!”

不怪劉邦這樣吃驚,楚漢相爭,五年纏戰,劉邦實在是吃了項羽太多苦頭,這次好不容易在垓下把他給打敗了,還逼得項羽自刎烏江,原以爲項羽就這麼過去了,不曾想,現在突然有人跑來跟他說,項羽沒死,還帶着大軍佔了敖倉,這還得了?

“大王放心,大王儘管放心,項羽死了,項羽肯定是死了!”張良連連安慰道,“連項羽的首級現在都已經爛在壽湖底了,他又怎麼可能死而復生?這事呀,肯定是別人冒充項羽的名義乾的,無論如何,這事都不可能是項羽乾的!”

陳平也道:“是啊大王,襲取敖倉的絕對不會是項羽。”

“哦,不是項羽啊。”劉邦這才鬆了口氣,釋然道,“我就說嘛,項羽都已經死了,又怎麼可能死而復生?”

說此一頓,劉邦又蹙眉問張良道,“不過子房,敖倉又是怎麼回事?”

“這個……”張良跟陳平交換了一記眼神,搖頭道,“大王,臣也說不好。”

這事的確不好判斷,張良、陳平雖然智計過人,卻也不可能知道千里外的事情。

劉邦摸了摸脣上那兩撇漂亮的小鬍子,忽然說道:“子房,咱們該不會是中了項莊小兒的金蟬蛻殼之計了吧?”

“這不可能。”張良斷然道,“絕無可能!”

陳平也道:“大王多慮了,臨江國那邊至今還沒有楚軍犯境的消息傳過來,不出意外的話,項莊的楚軍殘部只怕已經潰亡深山之中了。”

張良、陳平雖然厲害,卻畢竟不是神仙,他們也是要受到思維定勢所侷限的,他們沒有進入深山老林中實地考察過,自然也不知道山中有竹有河,正好可以扎筏順流而下,也就想不到項莊、尉繚竟然真能上演一出金蟬蛻殼的好戲!

“那麼……”劉邦又道,“襲取敖倉的又會是誰?”

“是呀,襲取敖倉的又會是誰呢?”陳平也低聲附和道,“敖倉令陳豨可是呂澤大人舉薦的,此人在魏地也頗有名聲,應該不是個平庸之輩,而且敖倉天險,又有滎陽、廣武、成皋、京邑、索邑爲其護城,急切圖之,又談何容易?”

“是呀,襲取敖倉的又會是誰呢?”劉邦連連點頭道。

“大王,是誰襲了敖倉現在已經不重要了。”張良卻嘆了口氣,又幽幽地說道,“敖倉一失,我軍糧道就被人截了,此消息一旦傳開,各路聯軍必定會軍心震動,再加上淮泗又是連日陰雨,各國將士全都軍心思歸……”

陳平神情微動,接着說道:“更糟糕的是,碭郡不穩,樑王彭越又豈會坐視不顧?不出意外的話,彭越只怕也已經得到消息,這會應該已經往大王這裡來辭行了!”

“彭越要來辭行?他要引兵回樑國?”劉邦一下就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張良點了點頭,默然不語,這個突發情況,一下子就把漢王的全盤計劃給擾亂了,一旦樑王彭越引軍回救樑地,其餘各路諸侯勢必也會紛紛效仿,到時候劉邦又拿什麼阻止?一旦這些諸侯王都回了封地,漢王再想把他調出來,可就難如登天了!

“子房,彭越果真來辭行,我該怎麼辦?”劉邦急道,“放他回去?”

“那怎麼行?”張良斷然搖頭道,“大王,這時候放任彭越獨自回師樑地,可就是縱虎歸山了,今後再想收他的兵權,可就難了。”

“那麼……”劉邦咬了咬牙,沉聲道,“現在就奪了他的兵權?”

劉邦市井無賴出身,行事一向也是極爲狠辣,他相信,只要韓信站在他這邊,既便強行奪權,各路諸侯也絕對不敢鬧事,至於韓信,劉邦對他還是很有信心的,至少目前,韓信絕對是他劉邦麾下最忠實的一條走狗!

張良沉吟片刻,說道:“現在奪權,有利也有弊,如何取捨,就憑大王了。”

說罷,張良又仔細分析道:“如果現在就強行奪權,大王有齊王鼎力支持,各路諸侯既便心有怨憤,也絕對不敢鬧事,可在各路諸侯返回封地之後,必定會招兵買馬,如果大王能夠迅速撲滅各地的楚軍餘孽,各路諸侯也就成不了什麼氣候!”

劉邦皺了皺眉,又道:“如果不能迅速撲滅楚軍餘孽呢?”

張良嘆了口氣,答道:“如果不能迅速撲滅楚軍餘孽,則各諸侯王必定會羣起反叛,甚至還可能跟楚軍結成同盟,聯手攻伐大王!”

劉邦又道:“那麼子房以爲,各地的楚軍餘孽能否迅速撲滅?”

“這個……臣也是不敢斷言。”張良如實回答道,“必須到了樑地,探清楚軍虛實之後才能得出結論,臣若妄言決斷,那就是誤導大王了。”張良雖然沒有明說,但言下之意就是迅速撲滅楚軍餘孽的把握不大。

劉邦想了想,忽然目露兇光,獰聲道:“要不,乾脆把他們都殺了?”

張良驟然打了個冷顫,急道:“大王不可,大王真要是殺了各路諸侯,只怕連齊王都要背棄大王了!”

劉邦攤了攤手,苦笑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說該怎麼辦?”

張良沉吟片刻,提議道:“爲今之計,也沒有別的辦法了,大王不妨留下週殷、靳歙、李左車主持淮泗大局,繼續圍困項莊殘部,大王則以大義名份動員各路諸侯同赴樑地,協同樑軍一起討伐楚軍餘孽,待到了樑地之後,再徐圖後計。”

劉邦皺了皺眉,說道:“把周殷留在九江郡,這能行嗎?”

周殷叛楚歸漢,原本就很勉強,真要是把他留下來,將來再叛漢怎麼辦?

張良嘆息道:“大王,九江郡是周殷根基所在,這時候如果派別人留守九江,而把周殷的大軍調往樑地,他心裡又會怎麼想呢?”

“是啊。”陳平也道,“這麼做還能顯得大王仁義。”

“關鍵是周殷容易對付,又有靳歙、李左車擎肘,他成不了什麼氣候。”張良又道,“可如果讓淮南王英布留在九江,則要不了半年,九江郡只怕就要成爲獨立王國了,大王再想調出淮南大軍,那就難如登天了。”

張良這話纔是真正的關鍵,論能力以及威望,周殷可比英布差遠了。

“看來,也只能這樣了。”劉邦點頭,又道,“如果各路諸侯不願去,又怎麼辦?”

張良道:“各路諸侯以齊王兵力最多,功勞也最大,大王最好去一趟齊王大營,只要齊王表態支持,其餘各路諸侯諒也不敢反對。”

劉邦點點頭,當即扭頭喝道:“夏侯嬰,快去準備馬車!”

話音未落,夏侯嬰便進來稟報道:“大王,樑王彭越來訪!”

“得,來得還挺快。”劉邦沒好氣道,“那就叫他跟我一起去。”

第449章 陸地行舟第112章 虎牢整軍第509章 賜死第107章 虎牢關(五)第245章 重歸大楚第459章 張良自焚第366章 刺殺劉邦(二)第104章 虎牢關(二)第1章 垓下之戰(上)第88章 破軍第532章 驚豔表現第63章 老朽有一計第413章 損失慘重第23章 圍師必闕第73章 一盤大棋(上)第210章 公輸紙第105章 虎牢關(三)第26章 水淹壽春第416章 射殺第540章 反間計第324章 白墨又溜了第215章 匈奴人不過如此第257章 血腥鎮壓第515章 洗劫關中(二)第492章 單于庭第101章 獨闖樑營第251章 締結盟約第433章 決戰之落幕第107章 虎牢關(五)第213章 跟匈奴人幹起來了第439章 英布之謝幕第402章 虎賁軍第346章 虎嘴奪食第357章 封王風波(中)第179章 重創休屠第239章 將才輩出第514章 洗劫關中(一)第53章 該殺便殺第150章 大秦公主第18章 馬鐙第357章 封王風波(中)第26章 水淹壽春第172章 女人心第60章 奇襲敖倉(上)第489章 割讓三川郡第161章 兵臨城下第528章 五家分齊第275章 酒肆對話第444章 弩船逞兇第346章 虎嘴奪食第533章 奇襲臨淄第85章 急進第290章 棉花第450章 畢書來了第480章 合縱連橫(八)第111章 雷霆手段第567章 國號、年號第462章 混戰第132章 堵塞武關第468章 落井下石第97章 離間計(中)第563章 詐降第193章 交好趙國第21章 單挑第80章 十面之網(下)第439章 英布之謝幕第232章 速戰速決第452章 天狼兇殘第251章 締結盟約第78章 以退爲進第337章 巔峰對決第266章 滅國棋第157章 搶親第484章 合縱連橫(十二)第267章 滅楚第144章 北上九原第232章 速戰速決第212章 負棘請罪第141章 張良用計第261章 士農工商課第417章 威逼利誘第107章 虎牢關(五)第138章 祭拜始皇陵第106章 虎牢關(四)第130章 治齊三策第484章 合縱連橫(十二)第500章 漠南風雲(上)第296章 戰術欺騙第142章 函谷關失守了!第47章 激戰正酣第299章 風起雲涌第497章 再屠休屠第171章 重甲鐵騎第391章 韓信用兵第243章 重騎逞兇第565章 父子(下)第200章 我回來了第529章 各顯神通第159章 埋伏第327章 下戰書
第449章 陸地行舟第112章 虎牢整軍第509章 賜死第107章 虎牢關(五)第245章 重歸大楚第459章 張良自焚第366章 刺殺劉邦(二)第104章 虎牢關(二)第1章 垓下之戰(上)第88章 破軍第532章 驚豔表現第63章 老朽有一計第413章 損失慘重第23章 圍師必闕第73章 一盤大棋(上)第210章 公輸紙第105章 虎牢關(三)第26章 水淹壽春第416章 射殺第540章 反間計第324章 白墨又溜了第215章 匈奴人不過如此第257章 血腥鎮壓第515章 洗劫關中(二)第492章 單于庭第101章 獨闖樑營第251章 締結盟約第433章 決戰之落幕第107章 虎牢關(五)第213章 跟匈奴人幹起來了第439章 英布之謝幕第402章 虎賁軍第346章 虎嘴奪食第357章 封王風波(中)第179章 重創休屠第239章 將才輩出第514章 洗劫關中(一)第53章 該殺便殺第150章 大秦公主第18章 馬鐙第357章 封王風波(中)第26章 水淹壽春第172章 女人心第60章 奇襲敖倉(上)第489章 割讓三川郡第161章 兵臨城下第528章 五家分齊第275章 酒肆對話第444章 弩船逞兇第346章 虎嘴奪食第533章 奇襲臨淄第85章 急進第290章 棉花第450章 畢書來了第480章 合縱連橫(八)第111章 雷霆手段第567章 國號、年號第462章 混戰第132章 堵塞武關第468章 落井下石第97章 離間計(中)第563章 詐降第193章 交好趙國第21章 單挑第80章 十面之網(下)第439章 英布之謝幕第232章 速戰速決第452章 天狼兇殘第251章 締結盟約第78章 以退爲進第337章 巔峰對決第266章 滅國棋第157章 搶親第484章 合縱連橫(十二)第267章 滅楚第144章 北上九原第232章 速戰速決第212章 負棘請罪第141章 張良用計第261章 士農工商課第417章 威逼利誘第107章 虎牢關(五)第138章 祭拜始皇陵第106章 虎牢關(四)第130章 治齊三策第484章 合縱連橫(十二)第500章 漠南風雲(上)第296章 戰術欺騙第142章 函谷關失守了!第47章 激戰正酣第299章 風起雲涌第497章 再屠休屠第171章 重甲鐵騎第391章 韓信用兵第243章 重騎逞兇第565章 父子(下)第200章 我回來了第529章 各顯神通第159章 埋伏第327章 下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