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酒肆對話

吳中,楚王宮。

畢書已經離開,項莊轉身輕輕擊掌,一名身着黑衣、臉蒙黑巾的烏木死士便從書房角落的陰影中悄無聲息地走了出來。

項莊將畢書手書的書信遞給烏木死士,低聲吩咐道:“譴快馬連夜趕赴定陶,將這封書信親手交給屈不才,再轉告屈不才,事若不成,則不惜一切代價,不擇一切手段,務必將書信中所提之人除掉!切切!”

“喏!”烏木死士轟然應喏,從項莊手中接過書信再次隱入了黑暗之中。

目送烏木死士的身影隱入黑暗中消失不見,項莊眸子裡卻忽然掠過一道莫名的厲芒,低聲自語道:“白墨?白墨!但願還來得及……”

咸陽,國相府。

白衣秀士向着蕭何深深一揖,道:“多謝老丈仗義相助,晚輩感激不盡。”

“老丈?”蕭何聞言先是一愣,遂即啞然失笑,旁邊的門下小吏卻是勃然大怒,當下厲聲訓斥白衣秀士道,“小子好生無禮,什麼老丈,這是蕭國相!”

白衣秀士聞言愕然,遂即拱手再揖,道:“原來竟是蕭國相,晚輩失禮了。”

蕭何擺了擺手,道:“小哥不必客氣,方纔不過是舉手之勞,不足掛齒。”頓了頓,蕭何又道,“聽小哥口音,應該不是關中人氏吧?”

白衣秀士忙道:“有勞蕭國相動問,在下白墨,乃是關東遊學士子。”

“哦,原來竟是遊學士子。”蕭何欣然點頭道,“本相素來喜歡結交天下士子,白小哥若是不嫌棄,則不妨在寒舍略做盤桓,如何?”

蕭何身爲漢室國相,除了處理政務,還負責爲漢室發掘人才,眼下寄居在國相府裡的士子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不過見到別的士子,蕭何還是會本能地加以延攬,焉知這些士子中間就不會出現另一個張良,或者又一個韓信?

白衣秀士卻搖了搖頭,婉言拒絕道:“多謝蕭國相美意,不過晚輩還想在關中到處走走看看,藉以增長見識閱歷,所以,只能有負蕭國相的盛情了。”

門下小吏聞言大怒,正欲發作時卻被蕭何以眼色給制止了。

蕭何微微一笑,道:“既如此,本相也就不再多留小哥了。”

“晚輩告辭。”白衣秀士向着蕭何拱手再揖,然後轉身飄然而去。

目送白衣秀士的背影逐漸遠去,門下小吏餘怒未消道:“這小子好生不識擡舉,國相如此盛情挽留,他竟然也敢拒絕,簡直豈有此理!”

蕭何卻擺了擺手,吩咐道:“這樣,你派人跟住此人,且看他在哪家驛館落腳,待今兒下午,本相再去會他。”

“啊?”門下小吏聞言愕然。

蕭何卻也不多做解釋,當下轉身上了馬車。

蕭何就是蕭何,識人的眼力可謂當世無人能及,雖然只是一面之緣,而且只有廖廖幾句話的交談,可蕭何已經可以基本斷定,這個白墨絕對師出名門,至於是否真有才學,又是否值得招攬,還有待進一步的接觸。

不過現在,蕭何卻還要趕去東宮給太子授課。

一想到太子劉盈,蕭何便禁不住的搖頭嘆息,太子劉盈雖說是漢王嫡子,可性子的確是闇弱了些,若是羣雄俱滅,漢室已經一統,劉盈倒也不失是個守成之君,可現在的天下仍是羣雄並立、列國爭雄之局,漢室若是沒個雄主,的確前途堪憂。

也難怪大王幾次提及,要廢黜劉盈改立戚夫人之子劉如意爲太子。

相比太子劉盈,劉如意的確要聰慧許多,不過,蕭何並不認爲劉如意就有雄主之姿,真要論雄主之姿,則不管是劉盈、劉如意,還是劉肥,都遠遠不及大王之侄劉濞,劉濞英武果毅、鷹視狼顧,倒是頗有梟雄氣度,可惜並非大王嫡子。

再說那白衣秀士白墨,在咸陽城內閒誑了半日,臨近中午時才近了一家酒肆,早有個風韻猶存的半老徐娘扭着肥臀迎出門來,媚笑道:“公子,裡邊請。”

白墨微微一笑,在酒孃的引領下進了酒肆,坐在了靠窗的酒案前。

白墨剛剛坐下,酒肆門外忽然又來了個人,白墨聞聲擡頭,卻是早上幫他解了圍的那個蕭國相,當下起身相迎,拱手作揖道:“晚輩見過蕭國相。”

“白小哥不必多禮。”蕭何擺了擺手,笑道,“本相正想派人去找白小哥呢,不想竟在這裡偶然相遇了,呵呵呵,這可真是相請不如偶遇,古人誠不我欺耶。”

那酒娘見兩人認識,便將蕭何領到了跟白墨相對的酒桌,兩人相對落座。

不一會,酒娘便着人端來了兩大罐水酒以及數碟葷素熟食,白墨往酒觴裡倒滿了水酒,先遙敬蕭何,然而掩起衣袖一飲而盡,喝完了酒,白墨又放下酒觴嘆道:“這關中的水酒相比楚地燒酒,勁道可是差了不少了呢。”

旁邊那半老徐娘一聽這話立時便撅起了小嘴。

蕭何聞言也有些納罕,道:“白小哥,麗孃的酒可是關中最上等的好酒了,便是我家大王也是讚不絕口呢,竟還比不得楚地米酒?”

白墨道:“國相莫非不知道,新近江東出了兩樣奇物?”

“兩樣奇物?”蕭何還真不知道,當下問道,“什麼?”

白墨道:“一曰公輸紙,二曰燒酒,此二物可謂天下奇珍,晚輩在樑國遊歷時,曾有幸親眼目睹公輸紙,並且又親口品嚐燒酒,那江東的燒酒的確是名不虛傳,口感醇厚,勁道卻是奇大,尋常酒客只半觴便已爛醉如泥了。”

“公輸紙,燒酒?!”蕭何聞言心頭凜然。

自從漢軍回師關中之後,大王便一直在隴西苦練騎兵,周勃、酈商等幾位將軍也在各郡屯兵苦練,他蕭何更是苦心孤詣、每日忙於處理紛繁政務,對關東各國就有些疏忽了,尤其是那楚國,由於山高水遠更是消息完全閉塞,看來,很有必要建立一支諜報隊深入關東各國尤其是楚國去刺探消息。

蕭何卻不知道,項莊早已先行一步建立諜報組織了。

白墨又從衣袖裡取出一冊《尉繚子》遞給蕭何,道:“國相請看,這冊尉繚子,便是由公輸紙印刷、裝訂而成,相比以前的竹簡、木簡不知道輕便了多少倍,同時價格也遠比絲帛要便宜,此,誠乃我輩讀書人之恩物哪。”

從白墨手中接過書冊,蕭何的心情卻變得越發沉重起來。

白墨卻再次舉起了酒觴,遙敬蕭何道:“蕭國相,請了。”

蕭何卻恍若未聞,似有意似無意地道:“楚地奇人奇物迭出,竟有風生水起之勢,我王也需勵精圖治了,勵精圖治了呀……”

白墨道:“蕭國相多慮了,公輸紙、燒酒雖乃天下奇珍,可對天下大勢的影響卻也着實有限,倒是楚王最近推行的國考,實乃盤皇開天以來頭一回,其對天下士子的吸引力不可謂不大,漢王若等閒視之,則恐天下英才盡歸楚王矣。”

“國考麼?”蕭何聞言凜然,這個他倒是知道的。

三川郡守呂澤每隔十日便會向咸陽發送一道公文,簡單介紹關東各國的動向,不過呂澤的消息來源同樣極爲有限,因而並不知道楚地已出現了公輸紙、燒酒這兩樣奇物,不過楚國正在舉進國考,這事呂澤卻是提起過的。

當下蕭何又道:“白小哥以爲我王應該效法楚王,推行國考?”

“若能聚集天下英才,漢王又何必以效法楚王爲恥?”白墨頓了頓,又道,“不過,以晚輩看來,無論是楚國還是漢國,當務之急其實並非推行國考、吸聚天下英才,而應該推行變革、積攢財力、物力、國力以備戰。”

蕭何心頭暗喜,今天特意來這麗娘酒肆,目的就是爲了探探這個白墨的底細,看看他究竟有沒有真才實學,究竟值不值得大王招攬,現在他自己打開了話匣子,那是再好不過了,當下肅手說道:“願聞高見。”

白墨又道:“方今天下,漢王雖德高望重,威壓各路諸侯,然而由於楚國未滅,且成僵持之勢,因而重回‘數雄並存、列國爭雄’時代已然成爲定局,不過這樣的格局應該不會持續太久,短則二十年、長則五十年,天下仍將一統!”

蕭何輕輕頷首,白墨的這番見解倒是與他不謀而合。

頓了頓,白墨又道:“晚輩從關東一路遊歷而來,發現趙國、齊國、樑國、楚國都在銳意變革圖強,甚至連北疆的燕國也在推行變法,關東各國其志不小,漢王若是固步自封,則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反退,早晚爲關東各國所滅。”

白墨這話就說得極爲不客氣了,若是換了周勃、酈商這樣的武將在場,只怕當場就要拔劍而起了,蕭何聽了卻是暗暗心折,這個白墨不僅膽識過人,其見解更有獨到之處,單以膽識、見解而論,此人就堪稱是個人才了。

而且,這個白墨的見識應該遠不止此,他既然敢大言不慚提及漢室也需要變革,那就說明,他心中應該已經有了完整的變革腹案,卻不知道又是個什麼樣的變革之法?是單純的仿效秦法呢,還是另有高見?

第413章 損失慘重第393章 縱橫家第503章 遷都第95章 瘋狂的決定第231章 欲蓋彌彰第519章 進場收屍第43章 死中求活第489章 割讓三川郡第217章 斬殺項冠第54章 打造兵器第120章 時間第195章 韓信出兵第181章 秦軍歸楚第368章 刺殺劉邦(四)第160章 屠殺第95章 瘋狂的決定第139章 故秦遺族第91章 金蟬脫殼(上)第498章 匈奴人來了第144章 北上九原第178章 秦軍的選擇第263章 畢書入楚第185章 百步神箭第362章 人口之爭第361章 劉邦氣壞了第425章 決戰之序幕第268章 再滅大楚第514章 洗劫關中(一)第131章 火燒虎牢第563章 詐降第479章 合縱連橫(七)第439章 英布之謝幕第18章 馬鐙第488章 合縱連橫第493章 犁庭掃穴第281章 事態擴大第477章 合縱連橫(五)第433章 決戰之落幕第196章 秦王玉璽第483章 合縱連橫(十一)第99章 狩獵北邙第35章 劉邦進山第516章 洗劫關中(三)第209章 從頭查起第368章 刺殺劉邦(四)第113章 最壞的打算第457章 瘟疫(上)第531章 張網以待第182章 雙喜臨門第26章 水淹壽春第403章 虎將第159章 埋伏第325章 棄守漢中第469章 刎頸之交第310章 破關第265章 紅鸞劫第387章 劍指淮南第313章 救援淮南國第561章 兄弟鬩牆(中)第485章 合縱連橫(十三)第233章 鬥智第122章 叩關第251章 締結盟約第141章 張良用計第365章 刺殺劉邦(一)第306章 決死一戰第160章 屠殺第556章 激將第347章 主動出擊第376章 寡人想見見項莊第22章 斬殺樊噲第508章 玄衣衛第95章 瘋狂的決定第311章 劍閣第371章 寡人對你仰慕已久第328章 巔峰對決(一)第23章 圍師必闕第373章 齊軍退兵第519章 進場收屍第220章 狩獵第417章 威逼利誘第2章 垓下之戰(下)第287章 楚國的隱憂第572章 三十年後第275章 酒肆對話第2章 垓下之戰(下)第344章 漢軍之復仇第29章 戰略決策(上)第309章 死戰第536章 挑撥離間第360章 以牙還牙第299章 風起雲涌第294章 十年生聚第572章 三十年後第488章 合縱連橫第12章 智取壽春第23章 圍師必闕第484章 合縱連橫(十二)第251章 締結盟約第480章 合縱連橫(八)
第413章 損失慘重第393章 縱橫家第503章 遷都第95章 瘋狂的決定第231章 欲蓋彌彰第519章 進場收屍第43章 死中求活第489章 割讓三川郡第217章 斬殺項冠第54章 打造兵器第120章 時間第195章 韓信出兵第181章 秦軍歸楚第368章 刺殺劉邦(四)第160章 屠殺第95章 瘋狂的決定第139章 故秦遺族第91章 金蟬脫殼(上)第498章 匈奴人來了第144章 北上九原第178章 秦軍的選擇第263章 畢書入楚第185章 百步神箭第362章 人口之爭第361章 劉邦氣壞了第425章 決戰之序幕第268章 再滅大楚第514章 洗劫關中(一)第131章 火燒虎牢第563章 詐降第479章 合縱連橫(七)第439章 英布之謝幕第18章 馬鐙第488章 合縱連橫第493章 犁庭掃穴第281章 事態擴大第477章 合縱連橫(五)第433章 決戰之落幕第196章 秦王玉璽第483章 合縱連橫(十一)第99章 狩獵北邙第35章 劉邦進山第516章 洗劫關中(三)第209章 從頭查起第368章 刺殺劉邦(四)第113章 最壞的打算第457章 瘟疫(上)第531章 張網以待第182章 雙喜臨門第26章 水淹壽春第403章 虎將第159章 埋伏第325章 棄守漢中第469章 刎頸之交第310章 破關第265章 紅鸞劫第387章 劍指淮南第313章 救援淮南國第561章 兄弟鬩牆(中)第485章 合縱連橫(十三)第233章 鬥智第122章 叩關第251章 締結盟約第141章 張良用計第365章 刺殺劉邦(一)第306章 決死一戰第160章 屠殺第556章 激將第347章 主動出擊第376章 寡人想見見項莊第22章 斬殺樊噲第508章 玄衣衛第95章 瘋狂的決定第311章 劍閣第371章 寡人對你仰慕已久第328章 巔峰對決(一)第23章 圍師必闕第373章 齊軍退兵第519章 進場收屍第220章 狩獵第417章 威逼利誘第2章 垓下之戰(下)第287章 楚國的隱憂第572章 三十年後第275章 酒肆對話第2章 垓下之戰(下)第344章 漢軍之復仇第29章 戰略決策(上)第309章 死戰第536章 挑撥離間第360章 以牙還牙第299章 風起雲涌第294章 十年生聚第572章 三十年後第488章 合縱連橫第12章 智取壽春第23章 圍師必闕第484章 合縱連橫(十二)第251章 締結盟約第480章 合縱連橫(八)